一个专门学习写作知识,积累写作素材的专题网站!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 “成长从内心开始”导写及范文展示

杨老师 分享 时间: 下载word支付: 1.00元 点赞
阅读: 问答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 “成长从内心开始”导写及范文展示

微信扫码分享

[文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亦是,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李嘉诚


[思路点拨]

这是一篇新材料作文,属于名人名言类,强调的是内因对个人成长的作用。李嘉诚用一个鸡蛋作比喻,形象地说明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如果个人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一种自我的突破,那么就能以一种全新的形象出现在这个世界上。是自己主宰人生,还是等着别人来主宰你的命运,就看你能不能承受住压力。勇敢接受挑战,才能破茧而出,才能成为自己的主人,而不是他人的奴隶。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角度立意:突破;重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内驱力才是重要的;主动出击,获取成功;成长的真谛;坦对压力等。对于“成长类”的命题,特别适合写记叙类文章。

 

[下水文]

霸王山顶的鹰

每天,把牛轰上山坡,芦苇就独自一人爬上霸王山顶,像鹰一样端坐在巨石上。有时是眺望着远方的田野冥思,有时是盯着头顶上盘旋的鹰出神,有时望在山坡上吃草的牛群发呆——

十三四岁的芦苇辍学了,在山梁刚泛绿的时候,就和村里的一帮老少爷儿们上山放牛去了。图省事,就住在对角沟,免却了跑趟儿之苦,回家拿干粮时,将拾的柴禾担回家。自己做饭,没滋没味的,不吃又饿得慌:每天跑大几十里山路,蛮累人的。春末夏初,菜蔬欠缺,芦苇就趁牛在山坡上吃草的当儿,去对角沟东岔、刀山架的背阴处薅点儿韭菜,拾掇洗净,腌腌就饭吃。偶尔掐点牛舌头或野苋菜的嫩叶子下面条,牛舌头酸酸的,野苋菜涩涩的,但面汤有点绿意总比白面条让人多点食欲。

太阳东升西落,牛儿上山下坡,日子就如同白面条般没滋没味地过去了。

渐渐地,初上山时的新鲜劲儿就没了,上过两年初中的芦苇就感到了落寞。吃罢饭,常常一个人就爬上了霸王山顶,那里山高石大,视野开阔,可以解闷。

远远望去,碧绿的田野如同一幅巨大的绿绸,墨绿色的村庄恰似一簇簇的栽绒。蜿蜒在绿绸上的小河,明明暗暗的,好像点缀在绿绸上的水晶珠链。

看到田野,芦苇就蔫了:自己几十年的光阴,真的就要在这如诗如画的田野之上度过吗?山岗薄地,望天收,父母辛苦一年,收获的粮食勉强够一家人吃饭。

想到这儿,芦苇就很懊悔,虽说学英语跟放牛一样乏味,但毕竟有书可读,有学可上,有希望可盼。这比树叶还稠的日子,啥时候是个头儿呢?

芦苇一抬头,三只飞旋的鹰就闯入了视野:老鹰多自在呀,可以在蔚蓝的天空里自由翱翔。

看到鹰,芦苇的目光就黯淡了下来,村里一起放牛的小孩儿伯语重心长的规劝又响在耳边:苇子,你又瘦又小哩,咋干得动庄稼活儿?不胜去上学,好歹考上了,就不跟坷垃牛羊打交道了,也不用风刮雨淋了。放牛啊,说实话,没啥盼头!

就这样,日子一天天过去了,霸王山顶上的那块又黑又大的石头,也被芦苇坐出了一块儿灰灰的屁股印儿。芦苇心中上学的欲念也一天天地变得强烈:

不就是“鸟语”(苇子的同学把英语叫鸟语)嘛,有啥好怕的,能难得过挑柴?十几里山路,七八十斤重的担子,咬咬牙,还不挺过去了?

芦苇摸着肩膀和颈后的血痂,仿佛那火烧火燎的滋味一点点地从伤口处洇到心窝里,霍霍地疼。芦苇望着头上盘旋的老鹰,暗暗发誓:

要上学就上出个模样来!不能再窝在山旮旯里装熊!

刚沾秋,芦苇就将家里的牛托付给伯父,重新坐在了教室里。学习间隙,偶尔还会忆起独坐霸王山顶时的情景,那盘旋的鹰成为脑海深处的图腾,激励着芦苇紧咬牙关,一路发狠似的飞奔下去。

暑假,芦苇还会去对角沟放牛,还会到霸王山顶静坐,只是,手里常攥着本书,偶尔抬头望望飞旋的老鹰……

 [写作心语]这篇小文,写芦苇辍学后在山上放牛时的心理波动和纠结:生活的艰辛,乡邻的规劝,鹰的飞翔,都让芦苇重新审视自我。可以说,正是内心的挣扎与觉醒,芦苇才决定重回校园。通过细腻的环境描写来衬托芦苇的心理,动作描写、心理刻画真实可信,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优秀作文展评一]

从内打破,茁壮成长 

学史,让我懂得了“内在因素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因素”。读文,让我明白了“心美,一切皆美”的道理。李嘉诚的话,让我知道:茁壮成长是要从内打破!

从内打破,茁壮成长需正视自我。当夜晚的灯光渐渐迷离,你是否能看清你自己?当呼啸的北风吹过,叶子从枝头跌落,你是否还记得你是哪一个?是一棵大树?是一朵美丽的花?抑或只是一株小草?不管你是什么,请记得,你必须要正视自我。正如简·爱所说:“我只是一个普通人,但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很多不平凡的事情!”若是没有正视自我,史铁生怎能在轮椅上创作,以微笑面对生活?若是没有正视自我,黄美廉怎能以一位麻痹症患者的身份成为美国著名大学教授,大声地向世界宣布:我拥有很多?若没有正视自我,你,或我,也许只能躲在角落里听内心丑陋的声音说:“那边的人都比你有才华,他们更聪明……”所以,请不要努力在别人的轨迹里雕磨自己,路是你的,人生是你的,美好也是你的。你只有正视自我,才能打破自我,完善自我,进而茁壮成长。

从内打破,茁壮成长,还需证实自我。当你能正视自我时,你已拥有了一颗太阳般的心!但只有你用无数事实来证明自我,方能保证每天都是晴朗的。海永远不拒绝船,只要努力向前划,你肯定能拥抱那一片蓝。拾掇历史,无数仁人志士让人景仰。从中撷取些许片段,或许会让人更记忆深刻。说一下曾巩吧。一天,其弟在屋里读书,有人递过来一张小纸条:一年一度举场开,落杀曾家两秀才。有似檐间双飞燕,一双飞去一双来。很明显是嘲笑兄弟俩落榜的。曾巩并未受挫,而是告诉弟弟,这张纸条正是鞭策的鞭子,催人上进。于是便发奋攻读,三年后二人双双中举,成为一段佳话。由此观之,光正视自我还不够,你必须得用事实来证明,一路走来,你在不断突破自我,在不断成长,你的努力没有白费。没有人会纪念你的苦痛,也没有人会心疼你的伤痕。你只有蓄积起所有的力量,将自己打磨出耀眼的光芒。心在哪里,收获就在哪里。要想茁壮成长,超越自我,必须从内打破。然而,你只有不断丰富自我,证实自我,才能更自信乐观地朝下一站奔跑。

尼采说:越是向往着靠近阳光的方向成长,越要将根伸向黑暗的地方。我想说,越是想向阳光的方向成长,越要将心中复杂的黑暗驱散打碎,打造成“新心”模样,只有这样,方能茁壮成长!

[点评]本文紧扣材料,旗帜鲜明地提出主旨:“从内打破,茁壮成长”。然后从“正视自我”“证实自我”两个方面重点论述了“从内打破,茁壮成长”的重要性:正视自我是打破的基础,证实自我,是茁壮成长的结果。开头的排比句自然引出观点,富有文采,中间论证大气,富有个性,结尾以“尼采”的名言引出自己的观点,照应题目,呼应开头,为一篇难得的考场佳作。

 

[优秀作文展评二]

内心,永不枯竭的水源 

征途漫漫,每个人都会倦怠,但千万不可任自消沉。这时,就需要我们从源头不断地为征途注入活水——强大的内心,能给我们输送前进的动力,让我们拥有永不枯竭的力量。

内心的追求,让她成为撒哈拉的传奇。撒哈拉的沙尘带着广阔的味道吹进读者的视野,那是三毛带给我们的大美。“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世人难以理解,为何一代风流才女三毛竟走向茫茫大漠,那脚步又是如此的义无反顾?然而这正是源自她内心的成功所在。她背井离乡,走进撒哈拉的茫茫荒漠,享受避开红尘的宁静至美,广袤的风停泊在一位才女的淡泊世界。“波源”是内心的本真追求,而“波终”就是一个纯美的自然世界。正是内心的无悔追求,让三毛拥有流浪的勇气和力量,生生世世泊于文学的撒哈拉,给人以唯美的沙漠圣景,给人以勇敢追求的信念和力量。

内心的力量,让他写就千秋的《国榷》。明朝谈迁近二十七载光阴埋头书案,编成五百万字的《国榷》初稿,世事无常,怎料被贪婪之徒盗走。可以想象,呕心沥血了二十七年的他有多苦痛。然而,内心的力量,让他战胜了失稿之痛,又鼎十年之力写出第二稿,集中三年之神补充修改。正是谈迁强大的内心力量,才让他一生为了《国榷》呕心沥血,九死不悔。假如谈迁没有把内心的努力变成强大的内心力量,只是在初稿被窃后的十三年间沉溺于悲痛,那么就不会有谈迁名垂千古的传世精品,明朝亦会多了一份永远的缺憾。

内心的智慧,让他成为三国中的神话。若不是内心的智慧,诸葛孔明怎能有三分天下的凌然?若不是内心的智慧,诸葛孔明怎能有六出祁山的丰功?若不是内心的智慧,诸葛孔明怎能有七擒孟获的伟绩?若不是内心的智慧,诸葛孔明又怎能在司马懿十五万大军兵临城下时抚琴的从容?正是内心努力,才铸就了诸葛孔明的智慧,并因此赢得了“智圣”的美名,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诚如李嘉诚说言: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亦是,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内心是我们永不枯竭的强大水源,足以为人生征程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让我们拥有无穷无尽的力量,从而让我们的人生之路走得激情澎湃,流光溢彩!


[点评]本文题目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内心的重要性。开篇强调强大内心在成长过程中的关键性,照应题目,引起下文。主体部分紧紧围绕“内心”的三个方面展开论证,结尾部分紧扣材料,回应标题与开头,再次强调了中心论点。全文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观点鲜明

阅读全文
221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