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②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息,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王安石)
③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王阳明)
在振华中学高二(1)班的一节以“吾辈·吾志”为主题的班会上,班主任张老师要求大家针对以上名言,结合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第一则材料的核心是立什么样的志。诸葛亮的话说明我们立志时应树高远之志。青年学子在人生发展中不应该只为追求个人私利,而应该树立高远的志向,应该勇于担当,追求道义,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将个人志向与国家和时代的需要相融合。第二则材料重在强调如何践行志向。志向确立后既要能够借助良好的外在条件去实现,更要自身不懈怠,要探索不止,全力以赴为之奋斗,不可浅尝辄止,半途而废,要达到“尽志无悔”。第三则材料的核心是立志的重要性。王阳明这段话的意思是:志向不能立定,天下便没有可以做成功的事情。即使像各种工匠的技艺,也没有不是靠志向才学成的。志向没有立定,就像没有舵的船,没有嚼子的马,随水漂流,任意奔驰,最后到哪里才算了结呢?所以,三则材料从如何立志、如何实现志向、志向的重要性等多种角度阐述了“志”的话题。
写作时要紧紧围绕“志”的话题,针对材料观点进行论述。可偏重一则名言,也可三则名言都论述,但要注意论述时的逻辑性。写作时,可以以“立志”“行志”“志成”的思路进行论述,如开头先强调志向的重要性,然后可以历史上典型的事例为证,接着再论述立志不仅是古人成功之道,更是现代人所必需的,立志是成大事必备的条件。接着借助王安石的言论,论述我们树立高远志向后,还应以怎样的精神和行动去努力实现它,以及实现志向对于个人和社会的意义。当然,行文中还可适当论述当代青年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思考“志”的新时代意义。另外,写作中也要注意题目的情境要求——“结合对自身发展的思考”的发言,虽未明确要求写一篇发言稿,但写作时还是要注意论述对象,注意语言的号召力和感染力。
立意:
1.志坚则不畏事之不成。
2.立志者,当志存高远。
3.志向让青春不再迷茫。
志当存高远,青年当自强
鲁迅曾经这样说过:必须敢于正视,这才渴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两句都诠释了一种精神的力量,作为一名有为的君子,要追求远大的理想和事业上的抱负,就要像天穹一样,运行不息,即便生命之路上颠沛流离,也要顽强不屈,自强不息,勇敢面对。
有了理想,有了奋斗目标,人生路上才不会浑浑噩噩。漫长的岁月里,人生如黑暗里的夜航船,随时会有触礁的风险。倘若没有目标,就会失去前进的方向,随时会被风浪吞没。如若有了奋斗目标,那就如一盏远方的灯塔,给了我们乘风破浪、直挂云帆的力量和勇气。
所以我们应“志当存高远”。生命中,一定要给自己树立一个远大的志向,并为此努力拼搏,人生才会更有价值。
曾国藩给好友的一封信中曾经这样写道:故凡仆之所志,其大者盖欲行仁义于天下,使凡物各得其分;其小者则欲寡过于身,行道于妻子,立不悖之言以垂教于宗族乡党。大意是说,细细分析人们的志向就会发现,志存高远之人希望能够在天下推行仁义,让万物各得其所,目光短浅的人只会顾及自己,只会考虑自己的妻儿及宗族乡党。
作为一名中学生,虽然没有曾国藩所说的那种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但是我们也要从此刻起树立远大的理想,为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我们要做鸿鹄,不做燕雀,我们要“一览众山小”,而不是胸无大志。
有了远大志向,就等于拥有了前进的舵盘,并且把舵盘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就要向着目标勇敢前进,我们要坚定志向,心无旁骛,在困苦磨难中磨砺身心。当然,光有了志向还不够,倘若没有自强不息的精神,没有“敢想,敢说,敢做,敢当”的精神,无论走得多远,最终都会随波逐流,一生碌碌无为,浑浑噩噩,永远抵达不了成功的彼岸。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青年既要树立远大志向,敢于担当奉献,更要锤炼过硬本领,要在日常的工作与生活中去学思践悟,去立德修身。在这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新时代,对于广大青年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但前提是要脚踏实地,要有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要有勤学善思的良好习惯,要有常怀崇德修身的价值追求,要坚实走好务实笃行的奋斗之路,在知行合一的点滴积累中,一步一个脚印把远大抱负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