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为你好”成为一些人的“口头禅”并久盛不衰。家长为孩子报各种各样的“提优班”“兴趣班”,孩子课余一直奔波在路上,如有不满,家长就说“为你好”;不让孩子交友、看课外书或电影电视,给孩子的解释也是“为你好”;不让孩子参加学校任何社团、做任何家务,只一心想“学习”,理由还是“为你好”;……
以上内容引起你哪些思考与感悟?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理解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优秀范文】
为你好,真的好?
从小到大,我们不知听过多少次“我这是为你好”,这句普普通通的话几乎每个人都对别人说过。它的出发点是好的,本意是在表达一个人的善意,是想帮助他人,以自己的经验为踟蹰彷徨的人指点迷津。但是,为你好,是真的对他好吗?
这句话在如今掉入了一个泥淖之中,慢慢地衍生出后半句——“我这是为你好,所以你应该听我的”。它似乎沦为了一种道德绑架的借口,背后开始隐藏着人们深深的控制欲。它的潜台词开始逐渐转变成:我为你好,所以你才要听我的,否则你就是没良心,不听劝,不感恩。我关心你,所以你得听我的,我在乎你,所以你得变成我觉得好的状态。我这是为你好,你怎么就那么冷漠无情呢,我这是为你好,你怎么就不站在我的角度想一想,你也太绝情了吧?
人生中,最容易说出“我这是为你好”这句话的便是父母。
大部分中国式父母潜意识里喜欢在孩子生活的各个方面指手画脚,操心操得稀碎。如果孩子抱怨顶两句嘴,父母会觉得很伤心:“关心你还成了错了?”听话的时候,他们说:“我就说没了我们,你什么都做不了。” 如果没听从建议出了问题,一定会有一句:“你看吧,我当初说什么来着。”
父母将子女拉扯长大固然是无私伟大的,我们必须肯定父母一定是世界上最爱我们的人,但永远不要把爱和听话做概念等同。即便是父母,也不可以爱的名义擅自为子女做决定,更不可以插手设计他们的人生,干涉他们独立生长的自由。某些家长总热切地想安排孩子的人生,规划孩子的未来,甚至试图帮儿女取舍所喜欢的或所讨厌的一切,更有甚者,因为自己的人生存在遗憾,于是想要以儿女的人生来补偿。这真的是为了儿女好吗?
卡夫卡曾说,我妈对我的爱和她对我的不理解一样深。而控制型父母永远不懂得这点,当她的不理解和爱一样深时,她的爱对孩子不是成全,而可能是灾难。在爱的名义下,父母可以不尊重孩子,可以永远是正确的上帝,可以替孩子思考,甚至可以替孩子喜怒哀乐。这看似无私的爱让人绝望。
儿女的生命来自于父母,但这并不表明他们的意志、生活、选择以及灵魂也属于父母。恰恰相反,适时的独立更加能够让他们拥有更加丰盛的灵魂。
愿所有父母在强调“我这是为你好”的时候,能真正地从子女们的角度想一想,他们到底是怎么想的?他们是否能够拥有选择的权利?听从了你们的决定,是否真的会幸福?
无论何时何地,若真是为了儿女好,前提请先认真倾听了解他们的心声,真诚提出建议,尊重他的决定。为一个人好,从来不需要逞口头之快,请不要再简单粗暴地使用这句自私的“我这是为你好”。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主要列举家长教育孩子的几种现象:家长越俎代庖,扼杀孩子个性,理由都是“为你好”。所以,“为你好”只是借口,是“唯分数论”的体现,危害显然是扼杀孩子个性,使他们难以形成健康人格,无法得到全面发展,等等。总而言之,材料主要是说“为你好”是否就真的“为你好”的问题。
学生应紧扣是否真的“为你好”这一核心问题,表达自己对“为你好”问题的思考,写一篇由“为你好”而引起联想、思考与感悟的文章,比如,谁对谁说这句话,在什么情况下说,说话人想让对方做什么,听话人会有什么感受,效果如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等等。
可以结合材料的核心意思,深挖“为你好”的实质,也可以就“为你好”中的问题剖析其危害,提出解决对策,但一定要有足够的论据与相关的阐述,能自圆其说。总之,要注意扣住“我对‘为你好’的思考”写作。
【参考立意】
(1)请不要用“为你好”道德绑架。
(2)为我好,就请尊重我。
(3)“为你好”,是真的对我好吗?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有调查表明,处于成长期的“零零后”是当下最年轻的网民群体,他们好奇心强,普遍对科技信息、文学阅读兴趣高,同时对娱乐八卦、社交聊天和手机游戏的兴趣也非常突出。
②2021年12月中旬,王力宏被前妻爆料“八宗罪”,引发全网关注。有学生说,自己上网查学习资料,被这些信息分散了注意力,对这种信息,自己能否拥有“不知情权”?
③在一次访谈中,学者刘擎提到,“年轻人一面喜欢独处,一面又热衷于获取信息,担心自己out了,这是存在性焦虑的一个征兆”,这戳中了当下很多年轻人的痛点。他说:我们必须做减法,从同质信息的迷恋和娱乐围猎中跳出来,才能真正获得新知。
以上三则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议论文,谈谈自己的看法。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优秀范文】
让大脑与电脑同行,培养自我媒介素养
21世纪是网络的时代,在网络、手机为我们营造的无限空间里,大量的信息扑面而来,令人应接不暇,处于成长期的00后,是海量信息的主要受众,更是网络的“常住居民”。正如《南方周末》所说:“慢慢的,你习惯了视线水平向下45度或更多,习惯了拇指上下左右5厘米距离的游走。”对许多人而言,拇指在手机屏幕、鼠标在电脑屏幕游走的距离,也许超过双脚走过的路程。那么,作为“数字原住民”的我们,该具有怎样的媒介素养呢?
首先,我们要学会利用媒介学习。
信息时代,互联网、手机等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各种传播媒介广泛运用,已成为工作生活的得力助手。“外事不决问谷歌,内事不决问谷歌”,给我一部手机,我就能撬动世界。借助多种媒介开展学习活动会让我们迅速成长。利用媒介,我们轻松便捷地获取海量的知识和信息,古人皓首仅能穷其一经,而我们鼠标一点,就能“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真的是秀才不出门,洞悉天下事。不过,我们也应谨记,媒介主要的功能是学习,而不是游戏。
再者,我们要学会借助媒介传播文化,交流情感。
信息时代,李子柒借助媒介,氤氲最美乡愁,讲好“中国故事”,成就了精彩纷呈的人生;甜野男孩丁真,借助媒介,他纯真的笑容,清澈的眼神,惊艳了雪域高原。小小手机,也嵌套着一个人完整的社会关系——电话、微信、钉钉……拉近彼此了距离。朋友圈里,一个笑脸,一个红包,一个点赞;温馨的鼓励,善意的转发,涓滴的众筹,热心的砍价……久未谋面的挚友、故人,不在身边,却在眼前,彼此心心相印。借助便利的网络、灵巧的手机,我们传递了美好的情愫,架起了沟通的桥梁。
最重要的是,面对媒介,我们要冷静理性,形成独立、正确的判断。
正如科技是把双刃剑,各种媒介在传播正能量的同时,也难免泥沙俱下。从“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的无厘头疯传,到秦火火事件病毒式传播的“威力”,到最近“民警凝视女子溺亡”的不实言论……如何辨别各种媒介信息真伪?王开岭说:“利用媒介获取海量知识和信息,但决不能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学会独立思考,而不至于成为一个‘移动硬盘’。”我们都有一双“黑眼睛”,应该用来寻找光明,而不是用来“翻白眼”。我们要“放出眼光,运用脑髓”,审慎取舍。不围观,不起哄,面对媒介,冷静理性,形成独立、正确的判断。
朋友,我们应让大脑与电脑同行,只有具备良好的媒介素养,才能在巨变的信息时代,弄潮儿向涛头立。
【审题】
这是一则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第一则材料是说年轻网民好奇心强,精力旺盛,对各种信息都感兴趣;第二则材料是说类似王力宏被前妻爆料的负面信息干扰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提出行使“不知情权”;第三则材料指出年轻人热衷于获取信息实质是“存在性焦虑”,学者刘擎给出的解决办法是“做减法,从同质信息的迷恋和娱乐围猎中跳出来,才能获得新知”。
据此可知,三则材料体现了年轻人的信息过载问题,题目要求考生对此提出自己的看法。年轻人好奇心强,容易猎奇,需要帮助他们提升网络素养,学会辨别信息。网上负面信息充斥,年轻人的正常学习受到干扰,这就需要我们对信息有判断能力,哪些是我们需要的,哪些是不需要、纯娱乐浪费时间的、甚至有害的;然后要对这类信息有自我屏蔽的能力。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不知情权”,关键是你要怎么做,你需要具备怎样的判断力和定力。“热衷获取信息”,指向信息过载问题,网民人均信息消费量巨大,要么碎片化信息“杀时间”,要么陷入“信息茧房”,逐渐锁定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同类相聚,视野逐渐狭窄,思维逐渐僵化。这就是刘擎说的“必须做减法”,减少干扰信息,获取有用信息,以获取新知。信息爆炸时代,年轻人应减少无效社交,静下心来学习和工作,在信息轰炸的互联网时代保持定力,选择性获取信息,少一些压力和纷扰,增进自己的知识学问,获得有益的发展。
文体是议论文。考生可以运用辩证思维,谈年轻人渴望与时代连接,关注信息热点,扫除信息盲点,这无可厚非;然而,信息过载的时代,如何增强素养,应对信息潮流,这需要思辨地看待,审慎地思考。观点要鲜明,脉络要清晰。
【参考立意】
(1)理性辨别信息,增强网络素养。
(2)慎思明辨,获取新知。
(3)面对海量信息,要辨别,判断,取舍。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尚书》中提到,要培养人,必须先陶冶性情。所谓“直而温,宽而栗”,意思是梗直者加以温和,宽厚者加以明辨。而傅雷先生勉励他的儿子,要做这样的人:又热烈又恬静,又深刻又朴素,又温柔又高傲,又微妙又率直。可见,良好的性情往往是相反相成的。
对于当代青年修身养性,上述材料有哪些启示?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优秀范文】
方圆相济,修身养性
曾几何时,我们开始习惯于给原本中性的性情词染上评价色,外向大方为善,内敛沉默为弊;温柔宽厚为善,严肃高傲为弊;圆为善,方为弊……
依我刍荛之见:方者,存弊也;圆者,存弊也。方圆相济,乃是修身养性之真义。
方者,我将其定义为人固有之质,正如置玉壶中的冰心,似出淤泥的芙蓉,自然无繁饰,是个体鹤立的高蹈姿态。
人之出生,并非一张白纸,冰心虽清却有其寒,芙蓉虽雅也有其弱,有人天性爽直,有人天性宽厚,有人温柔,有人高傲……总而言之,物之不齐。固守天性不改,虽有顽童的天真可爱,但与他人相交时,总难变通,难免会有“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寂寥与落寞,“举世皆浊我独清”的自抑与痛苦。古有言:“水至清则无鱼”,若人们一味执着于自己的原有性情,而缺乏对社会性品性的探索,就如同那毫无杂质的清水虽澄澈但无生命之气。因之,固守的原有品性,是很难立于这苍茫中咏叹抒怀的。故而养性当学《尚书》:直而温,宽而栗。
圆者,我将其定义为与世俗之意相合的性情,是外在世界给予我们的规训,是在个体融入社会时必要经历的打磨。
龚自珍在《明良论》中曾批驳过这样的为官之人,他们经过一番驯化磨砺后,为人圆滑,深谙为“清闲官”之道,善于察言观色,深得主上器重。致仕后教育子女也是愿其子孙事事以退缩圆通为老成。诚然,能够拥有一颗敏感圆融之心,不与外物相忤,是一件好事,但若事事如此,没有原则,甚至只把这单一的品性奉为处事圭臬,恐怕不妥。修身是“圆化”的过程,纵使“圆”但也应该如那粒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铜豌豆,有外在的圆融通透,也有内在的铮铮铁骨。
傅雷先生教育其子:又热烈又恬静,又深刻又朴素,又温柔又高傲……诚哉斯言,人既要保留原有的天真之质,即“方”的部分,也要走进社会的手摇炉历练,成就“圆”的部分。但揆诸当下,人性之方被磨砺得缺乏棱角,人性之圆被过度赞美歌颂,发达工业社会一味地压制了人们内心中的否定性、批判性、超越性的向度,马尔库塞笔下“单向度的人”正在流水线上被打磨生产。
而你,在那条流水线上吗?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中提出了六对良好性情,也提示了两种成就原理。第一句起于《尚书》中舜教育胄子的原则,主要是“分出主次,以次辅主”的原理。无论是《尚书》原文中表示递进关系的“而”还是译文中的“加以”,都是在明确前者为基础,后者是补充。“直而温”——性情耿直者坚持原则,言行难免强硬激烈,温和的性情有助于减少冲突,维系人际关系以保证原则的最终实现。“宽而栗”——为人宽厚者不苛求别人,容易滑入是非不明的好好先生的境地,明辨的性情有助于保持警惕,让宽厚之心找到边界而施加于适当之人。傅雷先生的言论则体现了第二种原理:“平等共存,相互作用”。“又……又……”是并列结构。又热烈又恬静:归有光独坐项脊轩,“借书满架,偃仰啸歌”是对古典文化的热烈向往,“风移影动,珊珊可爱”是对自然风物的恬静享受。肩负振兴家族的使命,他“瞻顾遗迹”“不禁长号”,情感热烈,而又“扃牖而居”“大类女郎”,恬然静守。“庭有枇杷树”,寄托了他强烈而又沉静的爱。又深刻又朴素:苏轼谪居黄州,穿着悉如田间老农,所思已入玄冥之境。变与不变的深刻思想,托之于逝水缺月的朴素现象。他享受的是杯盘肴核、耳目视听的朴素的感官快乐,追求的是无拘无束、举止无禁的深刻的精神自由。“高处不胜寒”的深刻,让他回归“起舞弄清影”的朴素;“竹杖芒鞋轻胜马”的朴素,让他获得“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深刻。又温柔又高傲:林觉民临刑绝笔,绵绵柔情诉予意映卿卿,铮铮傲骨撑起革命理想。“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是温柔促成高傲;“吾牺牲百死而不辞,而使汝担忧,的的非吾所忍”,是高傲引出温柔。“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生女则似意映,生男则肖意洞,则温柔与高傲皆有所续也。又微妙又率直:庄子与惠施辩谈,直斥友人“拙于用大”而“犹有蓬之心”,而又托不龟手之药自喻江湖心志。他愤然与“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乱世划清界限,又借大鹏、大椿映射自己的理想人格。坦坦荡荡,不与鸱鸮争腐鼠;非梁非栋,树于无何有之乡。毫不掩饰对世界的拒绝,是庄子的率直;毫不执着对自我的追求,是庄子的微妙。以上展开都是就一人甚至一文来谈“两面性”,使得两种性情的同时并存天然成立,这些人物的正面性,也让性情的相互成就天然成立。
而“良好的性情往往是相反相成的”是给定的主题。在写作时需要注意如下几个要素:“良好”说明本题可写的只能是“良好的性情”,它们以“良好”为共性。如两种性情极致对立,如和善与险恶、温柔与粗暴,不可能同属良好。“相反”明确作文的主体内容必须出现相异的良好性情。“相成”明确作文必须承认相异的良好性情能促成积极的结果。于是启示我们在修身养性时,需要注意培养相异的良好性情。
所以这次题目的构思要点有两个。一是选择一对或多对良好的性情,它们在字面上有相悖的风格、色彩指向,但基于共同的道德原则或人性需要,所以有相互成就的可能。二是能找到两种性情相互成就的原理。能写出良好性情的“相反”就是基本切题,能写清“相成”就是好文章。
【参考立意】
(1)做一个平衡与兼容的追梦人。
(2)中通外直,坚守本心。
(3)一个极端的人往往不是一个完整的人。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犹太王大卫在戒指上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会过去。”
契诃夫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在戒指上也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不会过去。”
这两句寓有深意的铭文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得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套作。
【优秀范文】
放下过去,走好未来
一片绿叶,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变得枯黄,但它的叶脉还是那么清晰可见,春的生命依然在颤动。在天际划过的流星,可以被遗忘,但心底许下的愿望却永不消逝。其实人生正如此,是否在天空留下痕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飞过“沧海”余路。放下过去,才能走好未来。
犹太王大卫戒指上的铭文“一切都会过去”,是对人生最好的总结,“成功和失败只代表过去,忘记过去才可能走进新天地”。荣辱名利,得失成败,富贵权势,对于人生来讲,都无非一阵云烟,拨开云烟才能见月明。
江边,西天最后一抹余晖染红了司马迁的脸庞,他紧紧地闭上了眼睛,两行清泪顺着脸颊潸然落下。择生?抑或择死?两种想法交替在他的脑海中闪现。择生,意味着隐忍苟活,在众人鄙夷的目光中卑贱地呼吸;择死,意味着以死可以明志,成为世俗人眼中的有节之臣。或许,死比生更容易些。但是,那成就一家之言的理想呢?他不由得攥紧了拳头,“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于是,他选择了生,选择了让一切都过去,在耻辱中坚强地活下去。于是,昏暗的灯光下多了一个发愤著书的身影。汉武帝蛮不讲理地将站着的司马迁摁趴在地上,并像捏碎一只蚂蚁般无情地羞辱了他。但蒙着最大的羞辱,被摁倒的司马迁却踉跄着挺着脖梗站了起来。一个穷而无权身遭残疾的知识分子,挥一挥手让一切屈辱都过去,潜心写就一部比整个王朝值钱百倍的史诗,为中华民族树起一个泰山般站立者的形象。
曾经到过你的黄州,那是你生命中最难堪的一段,空庖寒菜,破灶湿苇,但你却写出了《赤壁怀古》,留下了《寒食帖》。我还去过惠州,你在那里吟出“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乐观和豁达。“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你虽捡尽寒枝,一蓑烟雨,却相信“一切都会过去”,于是“忧患来临,一笑置之”。卸下心中郁结的块垒,缠绕的苦痛自然会随风而散。怪不得,你会在崎岖的山路上情不自禁地吟道“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生活就是这样,当你让那些伤痛都过去、对其一笑了之时,看似毁弃了前程,实则成就了自己。今天,随便打开诗词文集,打开书画食谱茶经,你都赫然其中。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朋友,一切都会过去,忘记过去才可能走进新天地,“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审题】
这是一则材料作文题。
材料的重点在戒指上的两句话上,这两句话截然相反,但又各有道理。可见,把握两句话之间的关系,辩证地思考问题是审题的关键。
“一切都会过去”,强调的应是一种发展的、积极的、乐观的、向上的心态,“一切”应该侧重于人生的痛苦、心灵创伤、不如意的生活境遇等,可以让“一切都过去”,即所谓的放下才能承担,走过去便有一片天。“一切都不会过去”,应从承继、铭记、珍惜、保留这个角度来说。“一切”应侧重不该被遗忘的一切美好的东西,如流传千古的文章、思想、文明的碎片、唐诗宋词、名人的精神等,这些东西都会穿越历史时空,影响一个民族、甚至全人类的生活方式。因此,对于这些东西,要珍惜,要保留,要传承。当然,“一切”也包括历史的教训,惨痛的记忆等,这些能促人猛醒,给人启迪,同样要铭记。两句话本身便体现了一种辩证的关系,应辩证地写,两方面都要涉及。将材料中的“一切”具体化,理性思考:什么会过去,什么不会过去。如某件事会过去,但事情的影响不会过去;某些历史人物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逝去,但他们留下来的精神、思想或者是话题不会过去;对于人的一生来说,人的荣辱、财富等都会过去,但是,人的感情、内在的精神等内核不会过去……
从“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知,文体可以是记叙文、议论文或散文。若写记叙文,行文中要将“会过去”或“不会过去”作为重点,围绕这个重点写人叙事,运用诸如细节描写、心理刻画等多种手法突出主题。若写议论文,考生可以从辩证思维的角度入手,写出“会过去”和“不会过去”的辩证关系,也可以按照是什么(铭记忘记的对象或内容)、为什么(铭记或忘记的原因)、怎么做(怎样记住或怎样忘记)的逻辑思路来行文。若写散文,要注意体现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主旨要鲜明。
【参考立意】
(1)放下过去,迎接未来。
(2)铭记历史,不是一切都会过去。
(3)过滤人生,放下“会过去”的,铭记“不会过去”。
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从古到今,“物”始终是个话题。
管子曰:“君子使物,不为物使。”
苏轼言:“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寓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乐,虽尤物不足以为病。留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病,虽尤物不足以为乐。”
请综合以上材料的观点,结合当下的社会现状,写一篇文章,表达你对于“物”的思考。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优秀范文】
呼唤“不为物役”
管子云:君子使物,不为物使。苏子云: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
这些古往今来对“物”的讨论所指向一点甚是明确:人使用物,而人不应当为物役使、控制。在康德哲学中,他认为“人是一切行为的目的”,人生于世,在社会之中,一切作为的归宿是人类的幸福,物是通向人类和睦、幸福的手段与工具。人使用物来使人的生活更舒适,使人更愉悦,更能健朗地生存。一旦人沦落到被物役使的境地,他一定是将其心全然寄于物上,以物伤性,可怜得成了被“异化”工具。可惜,我们悲哀地发现,新时代的人们越发乖乖地向物交出了主体意识,自甘为物所役,忘却了生命的归宿何在。
当今的人被利益所役。利益包括你的财富、地位、声名,甚至还有分数。人们纷纷放下身段,弯腰俯首,做出一副怯懦的神态向利益跪拜,有如老葛朗台一样,仿佛腰缠万贯便可无所不能,就可以获得生命最终极的手段。俯首系颈,他们沦为“物”的奴隶,露出张牙舞爪的骇人姿态,在牛奶中加三聚氰胺,在猪肉中掺瘦肉精,在厨房里用地沟油。他们有如木偶,为物、欲念摆布,奉承阿俗,妄弄事实。至于学生,则是为一切“有用”而学,为一切“有利于考分”而学,徒然不由自主地汲取死的知识而不思索其奥理大义,徒然诵着:“吾欲仁,斯仁至矣”而不明其意,未见其明矣!
当今众人还被科技所役。手机成为了大家的掌纹,无线网络竟“荣身”于马斯洛金字塔的底层,把自己一切的愉悦体验全然交给了一张屏幕下的小小芯片。手机在哪儿,网络在哪儿,你便在哪里。一朝脱离便似池鱼脱水,终日惶恐不安,坐立不得,是多么荒诞!社交软件把人绑架了,甘愿被绑架的人在其中自娱自乐。
利益、名誉,寓意于之,可带来些许成就感,滞意于之便面目可憎;科技寓意于之,为生活添味,滞意于之则一事无成。在今日,我们不禁需要高声呼唤:君子使物,不为物役!
人要寻回丢失的主体性!
倘若你拥有权势之“物”,你自可以以人大代表的身份体触民情,走访在那个被遗忘的底层,效梁漱溟等人的耿介直言,上书陈情,反映民生,有所担当,而怎可把一个美丽可爱的中国的形象遗忘?倘若你有金钱之“物”,所谓“达则兼济天下”,何不怀揣着对人类苦难深重的悲悯,投身慈善,接济那些在疾病中搏斗者,为梦想奋斗者,那些走上光荣荆棘之路为人权、为平等奔走者?倘若你有漂亮的分数,何不在接受最高等教育的同时,不仅是将自己变成一名通晓专业学识的“专业知识分子”,同时也是向公众发声,引领公众思索,在展望未来时作出更明智选择的“公共知识分子”?倘若你倾心于科技的魅力,何不同当年的乔布斯一样,勇于站在巨人的肩上向更高处,向迷雾所绕的未知处探索,而不仅仅沉溺满足于今天的科技给你带来的便利。
正如萨特所言,“是英雄将自己变成了英雄”,我们存在这样的可能性,用“人是目的,物是手段”的信条,重新审视“物”,从一个卡夫卡笔下的格里高尔,夺下个体的自主性、独立性,挣脱物的无形之手,成为驾驭外物,驶向人类普世理想与幸福之途的舵手。我相信这一可能性,用信念将自己变为物的掌控者,身在物中而不滞心于物,驾物飞驰而不为物所役!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中管子的话“君子使物,不为物使。”意为:人应当能善于利用世间万物,而不是被世间万物所役使和束缚。而苏轼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可以寄情于物,但不能执迷于物。如果把心意寄托在事物中,即使事物很微小也会很快乐,即使事物特异也不会成为祸害;把心意一味地沉溺在事物上,虽然是微小的事物足够用来成为祸害,虽然是美好的事物也不足以成为快乐。总而言之,这两句话,讲述的都是“物我”关系问题。
面对这两者的话语,作为审题的第一步,就是要界定“物”的内涵。“物”即外物,是“我”以外的世界,是“我”的对立面,是“我”存在的重要参照物。“它”可以是“我”存在的物质背景,也可以是“我”追逐的目的、对象。可以是人赖以生存的一般性的工具、器物,也可以是世俗眼光中的金钱、权杖、名声、地位这些极具诱惑力的对象。第二个思维层面:如何看待物我关系?管子的话中,有一个重要的词:“使”。“使”是使用,是利用,也是驾驭。这就揭示了 “物”与“我”之间的对立依存的复杂关系。人不该成为“物”的仆役,人应该驾驭外物,让外物“臣服”于我。“君子使物”是前提,“不为物使”才是目的或归宿。文章思考的重心显然在这后四个字上。虽然,荀子也说“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但如果通篇只在“使物”上面,显然就偏离了材料的重心。“不为物使”才能更好地显示出“我”的主体意识、主导作用,才能更好地体现“人”的价值、显现“人”的光辉。
写作时,皆可以结合古人的相关事例,如陶渊明“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的感慨,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司马光“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直道而行”的自我约束,苏辙不“不以物伤性”的达观,以古人高远的人生追求来阐述自己对于“物我”关系的见解。也可以结合当今社会的现实问题讨论如何处理“物我”关系。如今,物欲泛滥,权力崇拜,名利追逐,器物膜拜,更是如一条条绳索,一道道枷锁,让现代人陡生烦恼、迷失方向、远离本真、放逐幸福。这之中有着巨大的思想空间。站在十八岁的门槛之上,作出积极思索,破解人生难题,也是极有意义的。
【参考立意】
(1)御“物”以求“道”。
(2)莫为物役。
(3)不要“占有”,但求“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