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慎独”一词来自《礼记·中庸》中的一句“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说:君子在无人看见的地方也要小心谨慎,在无人听得到的地方也要恐惧敬畏。从最隐蔽、最细微的言行上就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所以,君子要学会慎独。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以“慎独”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标题自拟,文体不限,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优秀范文】
慎独
毛主席曾说:“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那么同样的,一个人在大庭广众之下做一个君子不难,难的是独处时也做君子。
“慎独”是一种高境界的道德修养。我国古代的贤者很早就明白:君子处世,所慎在独。早在《礼记》中就有记载:“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历览前贤,历史上道德彰显之人莫不慎独。圣人孔子,不仅在朝堂之上严遵“君君臣臣”之仪,在颠沛流离之途也坚守君子之礼,席不正不坐,语非礼不言。诗人屈原,虽身处浊世,惨遭罢黜流放,仍能“沐后弹冠,浴后更衣”。四知堂上那一声断喝:“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人知!”令污者抱头鼠窜,令美德彪炳千古,从而成为“君子慎独”的最好注脚。
“君子慎独”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诚实。一个人只有对自己诚实,方能对他人守信。《五元灯会》上曾载有这样一则故事:由于战乱,普陀寺的众禅者决定迁移庙址。在迁徙途中,只有豫通大师一人坚持早课,从不荒废。有人劝曰:“此处无佛,大师可不必如此。”豫通大师答一偈子曰:“此处无佛,我心有佛。既诚我心,是诚我佛。”好一个“既诚我心,是诚我佛”!其实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尊佛——自己的良心。大庭广众之下的君子是众人的君子,只有独处一室之时的君子,才是自我的君子。君子慎独,对自己诚实,就像是空谷中的幽兰,即使无人知晓,也始终散发清香;而那些不懂得“慎独”之人,徒然地欺骗着自己的良心,内心最终会成为一间臭不可闻的鲍鱼之肆!
“君子慎独”还是一种对自己的审视。每当夜深人静、独处一室之时,当颜面亿代未易的星图高悬头顶,你能够因为无须顾及旁人而放纵身心吗?不,灿烂的星空遥望着你,皎洁的月亮守望着你。隐隐地,有一种声音,仿佛是灵魂对自己的拷问,在这独处的静谧里。君子慎独,他的灵魂始终谨慎不苟。
习总书记说:“青年一代是新时代的主人。”在继往开来,不断砥砺前行的路上,青少年更应用慎独慎染为人生导航,自律自强,自觉抵制住诱惑。“华枝春满,天心月圆”在纷杂的环境中,用慎独慎染为人生守门,未来便充满无限可能。
一个人如果想如花般绽放,需以慎独为叶,结慎染之花。唯有慎独慎染才能四季花开,常开不败。
【审题】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题目给出一段材料,然后要求考生以“慎独”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依据材料可知,君子“在无人看见的地方也要小心谨慎,在无人听得到的地方也要恐惧敬畏”,因为“从最隐蔽、最细微的言行上就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考生可以围绕材料内容,发表自己对“慎独”的见解,写“慎独”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以及怎样做到“慎独”等;也可以联系社会现实,谈一谈“慎独”对当代青年所具有的意义。写作时可以从什么是慎独,如何做到慎独,做到慎独有怎样的表现,以及慎独的意义等角度立意,紧扣一个关键点展开分析,合理使用材料,安排好结构,写一篇有见解有思想的文章。
【参考立意】
(1)慎独是检验一个人修身养性的试金石。
(2)慎独是人生的必修课,伴随你成功。
(3)慎独,其实就是“慎始”“慎终”,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需要慎重。
(4)慎独,其实就是“慎心”,在各种物欲的诱惑面前,靠“心”把持住自己。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据《潇湘晨报》报道,一位北京网友的妈妈送了件棉衣给商场门口不认识的看门老大爷,老大爷回赠“秋冬交际收夹袄,强似立春绫罗穿”的诗句,让网友感叹“授人玫瑰,手有余香”。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搜狐网和民意中国网对3152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高达86.7%的受访者愿意向陌生人传递善意。之所以要向陌生人传递善意,61.7%的受访者表示可以“唤醒人们心中的善意,减弱身上的戾气”,50.0%的人表示可以“增加对陌生人的信任感,待人处事变得轻松”,48.6%的人认为“可以增加生活的幸福感”,47.0%的人认为会“降低社会成本”。
本次调查中,有91.0%的受访者感觉陌生人之间的互不信任的情况很普遍,要增强人们之间的互信。调查中,57.7%的人表示社会应加大不诚信的成本,54.2%的人提出善意是相互的,公民应该加强对陌生人的信任感。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优秀范文】
善意清辉洒人间 信任星火暖心田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沉迷于大数据中,无时无刻不在低头看手机,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明显减少,信任危机随之到来。
中国青年报经调查发现有90.1%的受访者感觉陌生人之间的互不信任的情况很普遍,要增强人们之间的互信,据《潇湘晨报》报道,一位网友的母亲给商场素不相识的看门老大爷送了件棉衣,老大爷回赠诗句,秋冬交际收夹袄,强似立春绫罗穿。一个小小的善意的举动,让两人都倍感幸福。
善意没有终点站,信任便不缺继承者
苗艳彪是公交车司机,晚上近10点他驾车到达终点站后,发现刚刚下车的最后一名乘客还站在车牌下,放心不下就去询问情况,此时公交车站人烟稀少,也没有出租车。苗师傅出示了自己的员工卡,并说:“姑娘如果你信得过我,我骑电动车送你回去。”女孩说:“我信!”就这样,苗师傅把女孩安全的送回了住处。苗师傅善意的提议,对于被帮助的姑娘来说,一句“我信”,也是极好的回应,让信任有了继承者。
善意的火炉越烧越旺,信任的光芒越照越广
李丽的微信名是“善意进取”,她说自己的所有进取都是为了行善。她一岁时摔断了右腿,对于残疾人的求学和就业困难深有体会,常常替弱势群体发声。为了减轻癌症患者治疗用药的负担,她提建议将靶向治疗药物纳入医保;为了一对素不相识的白血病双胞胎,她募集6.4万元去救助他们。李丽的善意,温暖了无数陌生人的心,也收获了众人的信任。他用向善向美,让信任成为我们时代的主旋律。
善意的清辉洒人间,信任的星光暖心田
11月份的东北,气温已降至近零下30摄氏度,许多户外工作者却仍迎着寒风出门工作,近日出现了多间“一平方米温暖”公益空间,让户外工作者在等待之时有了好去处。这个一平方米的温暖空间里,汇聚着来来往往很多人打拼的故事,他们在这里放下心里的戒备,带着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畅谈着城市打拼的故事。一平方米的温暖,传递的不仅仅是善意,更有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善意本无大无小,如同闪亮的清辉,可撒满整个人间;信任可不分彼此,如同燎原的星火,能温暖众人心田。有善意和信任陪伴,社会将和谐美满!
【审题】
首先明白,这是多则材料的时评类材料,因为时评类材料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反映时代精神,所以在审题时要紧密联系当下时代精神。
阅读第一则材料,“北京网友的妈妈”给素不相识的商场“看门老大爷”送了件棉衣,而老大爷回赠让人感动的诗句。从中我们可以体味到:善意、善良、关心、和谐等正能量。
阅读第二则材料,中国青年报的一项调查,通过阅读这一调查结果可以从中读出两个问题:一个是“善意的传递”“善意的互相”,一个是“诚信的缺失”。
综合以上内容,考生可以从“善意”和“诚信”两方面入手写作,可以从“善意”的角度来写,也可以从“诚信”的角度来写,还可以从“善意”与“诚信”的关系的角度来写。
【参考立意】
(1)播善意种子,迎和谐社会;善意之心,温暖生活;
(2)树诚信之风,扬诚信之气;
(3)增加你我信任感,共建美好新家园;
(4)播下善意之种,开出诚信之花;
(5)用善良润物,以信任回赠;
(6)架起信任之桥,传递温暖之爱。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0月10日《杨子晚报》报道了两位老人替子还债的事迹。16 万元债务、12 位债主、18年信守承诺还债……靠着用三元、五元的微薄收入积攒下来的辛苦钱,江苏南通市港闸区陈桥街道育爱村 86 岁的村民邵学仁和老伴沈秀英,前不久终于还清了儿子、儿媳去世前留下的最后一笔债。清完债的第一件事,老两口就在两位亲人的遗像前焚上一柱香,老人说:“你们俩安心吧,爹娘帮你们还清了所有欠债,我们也终于可以睡觉踏实了……”
对于老人替子还债的举动,有人认为这是感天动地的信义之举,值得大力宣扬;但也有人说“人死债亡”已经约定俗成,老人不必偿还这笔债务;还有人说,父母替儿子偿还欠债,天经地义,不必宣扬。你怎样看呢?
请从以下两个任务中,任选一个,按要求完成一篇作文。
(1)请给这两位老人写一封信,表达你在看到他们的事迹报道后的心情和思考。(学校,姓名统一为:复兴中学 艾中华)
(2)班级召开诚信主题班会,请结合老人的事迹写一篇演讲稿,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优秀范文】
八旬夫妻替子还债,一首不老的“信义之歌”
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发言的题目为《八旬夫妻替子还债,一首不老的“信义之歌”》。
以前人们常说“父债子还”,而在安徽桐城大关镇台庄村,有一位老人却在经历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后,主动扛起了替子还债的任务。为了治疗儿子的病,这个家庭不仅花光了仅有的几十万积蓄,无奈之下还向亲戚朋友借了30多万。5年时间,老人去工地打工,一点一点地攒钱还了债。对于替子还债,他是这么说的:“人就巴掌大一块脸,活在世上一定要有诚信。”
在“人死债亡”约定成俗的语境下,这位年过花甲的父亲,坚持多年在建筑工地打工,替病故儿子偿还26万巨债,如此信义之举,可以说惊天动地,震撼着每个人的心灵。特别是,在一些“老赖”肆意践踏诚信,为逃避兑付工钱而不择手段地进行各种卑劣表演之时,在成千上万的农民工为讨薪历尽千辛万苦仍一无所获的现实困境之下,这位父亲的义举,显得更加弥足珍贵。因此,父亲替亡子还债,是对逝者最好的一种祭奠方式,更是对诚信社会的一次示范和引领。
以诚待人,以信取人,是我们中华民族最为优秀的传统之一。孔子云:“诚者,乃做人之本,人无信,不知其可”;韩非子曰:“巧诈不如拙诚”;季布一诺胜过千金,商鞅变法立木求信,君子一言驷马难追;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不作假秀才,宁为真白丁”……类似的故事和典故不胜枚举。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在迅速发达的市场经济熏陶下,一些人开始摒弃最基本的传统和优秀的东西。如恶意欠薪、欠债不还等,就是当今社会最为常见的一种不讲诚信的具体表现。
也许有人认为,父亲替儿子偿还欠债,是天经地义,不值得大力宣扬。是的,欠债还钱,不值得过多的褒扬,我们之所以会为之感动,是因为这位父亲做出了诚信之举,而人与人之间离不开诚信,当今社会又越来越缺少诚信。可见,在晚年丧子的悲痛之下,老人靠劳动和节俭替子还债,给诚信赋予了新的内涵。特别是,老人常说:“人就巴掌大一块脸,活在世上一定要有诚信”,朴素的语言,却道出了诚信的真谛。
换言之,诚信是最好的“脸面”。事实上,契约精神,仍然是当今社会最闪亮的音符;诚信践诺,依然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无论是过去的“信义兄弟”,还是今天的“诚信父亲”,均在把“诚信之歌”传唱下去,唱得更加响亮。他们用最朴实的方式,阐述了一个简单的道理:诚信是做人、立业之本。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从自身做起,恪守诚信,让诚信成为我们为人处事的准则。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能绚丽多彩,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文明进步。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审题】
本题考查写作能力。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干由两部分构成,其一为材料部分,其二为任务部分。首先解读材料部分,写的是两位耄耋之年的老人,倾其后半生替子还债的感人事迹。从时间本身分析,归属于诚信话题。从事件的影响或者舆论的反响而言,指向不一:对于老人替子还债的举动,有人认为这是感天动地的信义之举,值得大力宣扬;但也有人说“人死债亡”已经约定俗成,老人不必偿还这笔债务;还有人说,父母替儿子偿还欠债,天经地义,不必宣扬。可见观点认识莫衷一是,褒贬都有。任务驱动部分“你怎样看呢?”“请从以下两个任务中,任选一个,按要求完成一篇作文”。任务(1)为“请给这两位老人写一封信,表达你在看到他们的事迹报道后的心情和思考。(学校,姓名统一为:复兴中学 艾中华)”,话题不限定,可以自由发挥,只要符合材料旨意即可。而任务(2)“班级召开诚信主题班会,请结合老人的事迹写一篇演讲稿,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明示了话题为“诚信”。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据以上分析确定立意角度为:
【参考立意】
(1) 感天动地的信义之举
(2)诚信不可或缺
(3)选择自在人心
(4)诚信做人,良心为准
(5)为诚信点赞
4.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礼记》:君子慎独。
元代大学者许衡一日外出,因天气炎热,口渴难耐。正好路边有一棵梨树,行人纷纷去摘梨解渴,只有许衡一人不为所动。有人问他:“为什么你不摘梨呢?或许这梨根本就没有主人。”许衡说:“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体裁,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
【优秀范文】
慎独
现实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在众人面前讲究卫生,独自一人时就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有警察时遵守交通法规,一旦路口无人值守就闯红灯;在自己熟悉的集体中谦恭有礼,一旦置身于陌生的环境就不再遵守公德。
由此可见,一个人在没有外在监督而独处的情况下,严于律己,遵道守德,恪守“慎独”是十分必要的。
“慎独”是自我完善的必修课。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君子慎独”。一个人越是在无人监督的时候,越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谨慎从事,不做违德背理之事,就越能接近自我完善的思想境界。
“慎独”还是道德品质的“试金石”。《后汉书•杨震传》有一则“暮夜无知”的故事:杨震赴任东莱太守时途经昌邑,被他推荐为昌邑县令的王密夜晚拜见,想送他十斤黄金,杨震拒绝了。王密说:“暮夜无知。”杨震义正词严:“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羞愧而返。同是暮夜无人时,同样面对十斤黄金,杨震、王密二人的道德修养,就高下分明了。
“慎独”更是社会生活的“净化器”。人一旦缺少了“慎独”精神,就会降低自己的道德水准,只顾个人利益而无视他人利益。可怕的是这种思想一旦“传染”开去,别人也会以他为“榜样”,如果人人效仿,久而久之,世风日下就成必然。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慎独”呢?关键要在“隐”和“微”上下功夫。即无人在场和有人在场都是一个样,不让任何微小邪恶的念头萌发,这样才能使自己的道德品质日臻完善。
“慎独”离不开严格要求自己。三国时刘备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就是慎独自律、道德完善的体现。2005年感动中国的王顺友,一个普通的乡村邮递员,就是当代恪守“慎独”的典范。他一个人20年走了26万多公里的寂寞邮路。尽管生存环境和工作条件十分恶劣,但他没有延误过一个班期,没有丢失过一封邮件,投递准确率达100%。他说:“保证邮件送到,是我的责任。”在漫漫“孤独之旅”上他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在“一个人的长征”中,他服务无数山里人的执著,为人类创造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慎独”也离不开自我反省。一个人要进步,就要经常地、认真地反省自己。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别人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份量来报偿我所领受的、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蜚声中外的医学院士吴阶平在年老时这样反思自己:“我自己认为,在1950—1960这十年里是取得了可喜成绩的,那时自己也的确十分勤奋,但这并不代表一生中都在坚持不懈地努力。自己在科学研究中锲而不舍的精神还远远不够,自己也有偷懒、靠小聪明过关甚至是一知半解的地方。”科学家们这种勤于反思、严于自律的精神为我们做出了表率。
“慎独”是一面盾牌,可助你抵御各种各样的诱惑,防范各色各类的“糖弹”;“慎独”是一盏明灯,可帮你照亮前行之路,明辨是非曲直;“慎独”是一剂良药,可使你内心清朗,精神昂然。那么,就让我们用“慎独”警示自己,鞭策自己,坦荡为人,踏实做事,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使我们的社会更加文明,更加和谐。
【审题】
此则材料由两点构成:一是《礼记》中一语,二是元代大学者许衡的一个“梨虽无主,我心有主”的故事。材料中“慎独”和“梨虽无主,我心有主”是关键语。我们据此可以概括出两个角度的话题——自律(自我约束)和自主。
慎独是儒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其内容人们一般理解为“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辞海》),或“在独处时能谨慎不苟”(《辞源》。
慎独,其实就是“慎心”,要诚其意,在各种物欲的诱惑面前,靠“心”把持住自己——不管是酒色财气,总归“吾心有主”,不为所动。
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以诚为本,以信为天”,诚信不仅是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社会良序发展的基石。中华民族素有言必信,行必果的传统美德。伴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熟人社会”逐渐瓦解,利益主体更趋多元,经济社会交往常常在陌生地、陌生人之间进行,对全社会诚信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重视诚信。有的说:“诚信也没有给我带来什么实惠啊!”有的说:“有时我说了,但却做不到啊!”也有的说:“我们生活在一个诚信缺失的时代,我的诚信并不是每次都能换来同样的诚信啊!”
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诚实守信,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优秀范文】
让诚信之雨滋润你我的心田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让诚信之雨滋润你我的心田》。
“人,以诚为本,以信为天”,诚信不仅是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社会良序发展的基石。然而,有的同学认为,“诚信也没有给我带来什么实惠啊”!其实不然,古人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人间最美好的情感,应让诚信之雨滋润你我的心田。
我深信,我们每个人都不希望别人欺瞒自己,每个人都渴望从别人那里得到诚信。所以,请施人以诚信,你将收获别人给你的诚信。请让诚信之雨滋润你我的心田。
三国时期,诸葛亮辅佐刘备并受托孤之重任,正如《出师表》所言:“追先帝之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一心为汉,七出祁山,耗尽毕生心血,留下千古美名。什么是诚信?诸葛亮就是诚信。诚实守信,能够履行承诺而取得他人信任。诚信也是道德的根本,是一种非常宝贵的素质。诚信是春风,吹散那片渐渐漫延的阴霾;诚信是春雨,洗尽那片片叶子上的颗颗尘埃;诚信是暖流,终将吹进人们的心田。
也有的同学说:“我们生活在一个诚信缺失的时代,我的诚信并不是每次都能换来同样的诚信啊!”此言差矣,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固然不可避免地也随之衍生了失信于人的不良现状,但这飞速发展的背后不正是以诚信为基石吗?网上交易要建立信任机制,共享经济的推行有赖于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企业发展依托于诚信经营等等。一个人做事不讲诚信,或许会让自己暂得一时之利,但也只能是一时,决不可能预示一世,试问这个世界上有几个人愿意冒着危险与不诚实守信的人合作?即使有,也不过是臭味相投、沆瀣一气、相互利用、谋求私欲罢了。诚实守信是一个人平安幸福的一种依靠、保障,它是我们手中一笔无形的资本、财富,它胜过一切花言巧语蛊惑招术,它胜过一切身份地位背景后台,因为诚实守信的人不会欺骗别人,而是精诚团结互利互惠合作双赢。
还有的同学说:“有时我说了,但却做不到啊!”我知道,我们每个人心里都埋有一颗诚信的种子,但请为它浇水,施肥,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不抄作业,考试不作弊,实话实说,信守承诺,诚信待人。唯有如此,才能逐渐建立起互信关系,营造美好的未来。
诚信是最美的情感,请让诚信之雨滋润你我的心田;请让诚信的春风,拂尽你我心头的那些尘埃。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审题】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本篇作文材料的命制形式仿照2019年高考全国一卷的作文,主题为“诚信”。在具体写作中要注意以下四点:一是文体要求。这个作文要写一篇演讲稿,这是典型的任务驱动作文。所以写作时要有对象意识、读者意识,就是在同学面前演讲。演讲稿的特点是开篇要写“同学们,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中间要有呼号语“同学们”:最后最好有“谢谢大家”等内容。二是文章主题。这篇演讲稿的主题就是“诚实守信,从我做起”,这个观点可以从作文引导语中找到,这也是引导语的一个重要作用,限制与聚焦主题。所以,你写的文章要解决为何要“诚实守信”?诚实守信如何“从我做起”等问题。三是正反对比论证。这个作文题最大的特点是让学生辩证思维,就是进行批判性思维。在这里,作文材料中很明显提供了正反两方面的材料。一种是正面的材料,如“人,以诚为本,以信为天”“诚信不仅是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社会良序发展的基石”。一种是反面的材料,就是同学漠视诚信的言论。所以,考生在写作时,一定要进行正反对比论证,要具体分析错误看法的根源是什么。四是提出希望与建议。这一条相当重要,这也是落实“从我做起”的落脚点。因为任务驱动作文的最大特点就是要考生完成具体的任务,而“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就是本文写作的一个任务。
【参考立意】
(1)回归真实,诚信最美;
(2)诚信,是人间最美好的情感;
(3)坚守诚信,让世界更美好;
(4)人无信不立;尊重事实,信守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