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专门学习写作知识,积累写作素材的专题网站!

创新精神-高中高考语文作文热点主题优秀范文分类汇编

杨老师 分享 时间: 下载word支付: 1.00元 点赞
阅读: 问答
创新精神-高中高考语文作文热点主题优秀范文分类汇编

微信扫码分享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①从北斗环绕到嫦娥奔月,从神舟起航到天舟穿梭,中华民族的航天梦,承载的是中国人民“敢上九天揽月”的豪情壮志。从飞出大气层到航天员能够在太空数月驻留,从在地球轨道建造科学实验室到可以将探测器送到其他星球……立足中国航天的实际,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中国航天人一步一个脚印前行,时间的标尺刻录下一个个激动人心的时刻,不断丈量着一个又一个的航天梦想。

②发射,入轨,着陆,九天探梦一气呵成;追赶,并跑,领跑,五十年差距一载跨越;环宇问天,探月逐梦,五星红旗一次次闪耀太空,中国航天必将行稳致远。

(《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中国航天人)

航天是中国科技发展的一扇窗口。经过几十年的积累,我国科技创新进入跟跑、并跑、领跑“三跑并存”新阶段。“三跑”之论,让人欢欣鼓舞,也让人唏嘘感叹,更带给人冷静的思索。作为青年学子,你对于“跟跑、并跑、领跑”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结合自身体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优秀范文】

“跟跑”“并跑”与“领跑”

一部《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电视剧,许多人看得热泪盈眶,激情飞扬!一位参与“两弹一星”研制的老科学家感慨地说:“‘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使我们在这个领域实现了由‘跟跑’到与发达国家‘齐跑’的跨越。我们还要不懈努力,争取在更多的领域进入‘领跑’的行列,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此番由“跟跑”到“领跑”的见解,表达了中华儿女共同的心声。

为人类社会进步做出过巨大贡献的中华民族,曾以四大发明遥遥领跑于当时的世界。然而,近代中国却落伍了,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我们才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迈开追赶世界的步伐。特别是改革开放,为国家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如今,我们在不少领域已达到接近世界先进水平,许多产品已位居“世界第一”。但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不少领域仍处于“跟跑”的地位。

我们有理由自豪,享受着在一些领域作为“领跑者”的荣耀;也不讳言在诸多方面仍落后于人,有太多“跟跑”的尴尬。《左传》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敢以此规。”看到忧患,正视差距,就不会自喜于已经取得的成功,不敢有丝毫自满懈怠,而是保持高度的警觉和旺盛的斗志,发愤图强,励精图治。“寄言燕雀莫相唣,自有云霄万里高。”只有常怀这样的心态,才能永葆进击者的姿态,在更多的领域实现由“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上个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地告诫:要抓住机遇,发展自己。正因为我们珍惜并牢牢把握来之不易的重大战略机遇期,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才使得我国经济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事实证明,抓住并用好机遇,就会赢得一次跨越;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就能为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只有紧紧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才能使我们国家赢得更大的发展,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什么事也干不成,甚至已经取得的成绩也会丧失掉。

“鼓荡激情扬征棹,一路轻舟乘东风。”只要我们凝心神、聚力量,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埋头苦干,我们就有可能在更多的领域抢占先机,站在世界“领跑”的位置上。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本题是由颁给《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中国航天人的颁奖词导向对中国航天,乃至近几十年积累,中国科技创新“三跑”之论的思考。材料以《感动中国》节目给2021年度人物中国航天人的颁奖词,赞扬了一代代航空航天人对中国航空航天事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与展示了我国在这一领域上取得的杰出成就。试题导语中“作为青年学子,你对于‘跟跑、并跑、领跑’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一句,要求我们对“跟跑、并跑、领跑”展开思考。其实,不仅是航空航天领域,在中国发展中的其他科技领域、经济领域等等,我们都经过了这一阶段。第一阶段“跟跑”。积贫积弱的新中国,百废待兴。中国人民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突破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封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竭尽全力追赶世界先进水平。到1976年,老一辈革命家相继离世的时候,中国已经初步建成世界上极少数国家才有的,完整的工业体系、国民经济体系、教育和科研体系、以及拥有两弹一星战略威慑能力在内的国防体系。第二阶段“并跑”。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大多数产业从最初的低起点,通过不断吸收借鉴他人的先进经验,引进技术,逐步跟上了世界新工业革命的步伐。从最初的跟跑,进入到近十年大部分行业与发达国家处在同一水平的并跑阶段。第三阶段“领跑”——“三跑并存”。从在世界上首次完成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到首次实现体细胞克隆猴;从成功研制计算机,到寒武纪人工智能处理器;从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到“中国天眼”FAST等一批大科学装置……今天的大国科技正在走向自立自强。从世界上只有极少数国家掌握的计算机中央处理器芯片制造、超级计算机及软件、数控机床、通讯设备、5G网络技术及标准……凡是世界上有的主要工业产业,中国都有,而且大部分都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了解了中国科技发展历史,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作文材料就好理解命题人的意图了。“三跑”好像类似于体育运动的“三级跳远”。三跑之间理论上讲是递进关系,但又是纵横交错关系(特别是“三跑并存”新阶段)。没有“跟跑”做基础,也就很难有“并跑”,更不会有“领跑”以及并存的可能。

所以,写作时,可以从航空航天的“跟跑、并跑、领跑”角度切入展开写作,但切不可仅仅局限于航空航天领域。而是要从自己所看见的、有所了解的各个方面,思考中国经过了怎样的“三跑”历程,“三跑”过程中还存在哪些可以改进的空间。当然,除了思考三者之间的关系,考生也可以从其他角度入手切题。如,可以谈科研人员具有的求实精神,实事求是,坚持不懈地追求真理和坚定不移地坚持真理;科研人员具有创新精神,要积极探索,努力开拓,坚持创新思维等,这些是“三跑”得以实现的基础。考生也可以谈国家对科技人才的重视,对科技发展的重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这些是根本前提。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可以说是科技创新的精神动力。在此基础上,写作时更应抓住自己青少年的身份,思考在当下的学习和未来的择业中,我们青少年可以为祖国发展的“并跑、领跑”做出怎样的贡献。

【参考立意】

(1)跟跑、并跑、领跑,我们必须一直跑下去。

(2)我辈当昂首前进,助力祖国“三跑”。

(3)跟跑已成过去,未来争当领跑。

2.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圣经·传道书》:“日光之下,并无新事。”意思是:太阳底下,并没有什么新鲜的事情发生。

《礼记·大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思是:如果能每天除旧更新,就要天天除旧更新,不间断地更新又更新。

《圣经·传道书》的观点在强调世事的不变,《礼记·大学》的观点则强调了创新。对此,你有什么体验或看法?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少于800字。

【优秀范文】

传统文化•守正出新

守正,谓之根;出新,谓之灵,兼备根基与灵气,方长久不衰。

——题记

于浩如烟海的三坟五典中寻找心灵的慰藉;在阖家团圆的传统节日里感受文化的姻缘,我们炎黄子孙,以传统文化为荣。

往事历历却物是人非,时代更迭,物质文化趋于丰富和多元,于是传统文化相应地被一些人冷落,仪式被简化,内涵被扭曲。中秋时节,不少人于“屏上”赏月。此情此景,悲观者哀叹传承不在,乐观者笑谈与时俱进,传统文化,路在何方?

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让人措手不及,本该平静的心荡起浮躁的波纹。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生活节奏从舒缓的管弦乐变为激烈的打击乐,人们背负的太多,传统文化作为其中一元不由得被简化。然悲者自悲,传统文化需守正,乐者自乐,传统文化在出新。

“日光之下,并无新事”。传统文化历经几千年,一直存在,并非新鲜。但如若使传承,则守其正,必不可缺。守,坚持;正,及经过无数次实践所提炼的。《中庸》言:“君子重本,本立则道生。”不如借之以言“民族重本,本立则民生”。传统文化是立族之本,身为炎黄子孙的我们,理应热爱生旦净丑,敬爱传承艺人。守正,不是死守,笨守,“取其精华,去其槽粕”,才是其关键。心怀感激与敬仰,于中秋抛下手机,推掉应酬,与家人共赏玉盘悬空,这便是在守正了。传统文化犹如山之基,厚重且不可缺失,守得了,中华民族就有了在世界参差不齐的文化山峰中一览众山小的资本与自信。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传统文化想要传承发展,则出其新,亦不能少。《吕氏春秋》言:“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世易时移,变法宜矣。”出新即创新,在文化潮流汹涌的时代,一味严防死守并不可取,传统文化犹如大江东去,源远流长,要使其生生不息,必然要依靠“出新”这个活水源头。哲人说,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文化的江河奔涌,必然夹杂些许泥沙,出新,凭借时代的气息还江河一片澄清,不至于泥沙沉积江河堵塞。发扬传统文化天一样宽广海一样包容的特性,改造,升华,这样,传统文化的生机方可长久不衰,与日月同存。

传统文化,是民族生生不息的灵魂,是民族自信的资本,是大国风范气度的体现。九层之台,始于累土,传统文化的守望,需要每个人的力量,守正出新,需要成为每个人的信仰,当我们对世界吼出秦腔的气魄,展现丝绸的梦幻时,何等骄傲,何等自豪!

【审题】

这是一道名言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第一段是《圣经》中的内容,强调的是世上没有新鲜事儿,也就是强调世事不变;材料第二段是《礼记》中关于创新的名句,强调的是创新。从两则材料来看,貌似有些矛盾,前者强调不变,后者强调创新。

我们不妨这样去理解,《圣经》说“天下无新事”,强调了学习和经验的重要性,人的一生为什么要强调学习和历练,就是当我们的思想有足够的储备时,面对任何新鲜费解的怪事,都可以从中寻找到洞穿本质的答案。这样看来,天下确实无新事,因为地球上人类每天发生的事情,都只不过是历史的重演而已,同样的剧本,换成不同的时空和不同的人,但事情的本质,仍旧是过去的翻版而已。《礼记》强调的是,人们以一种革新的姿态,适应并推动社会发展,而不能因循守旧,阻挡历史前进的步伐。

也就是说,两则材料是辩证的关系,不变的是本质,因此说世上没有新鲜事儿;从变的角度来看,世事每时每刻都在变化,我们就需要不断创新,适应世界万物的变化。材料中包含的两个话题看似矛盾,实际上是统一的,因此,我们可以把二者结合起来进行写作,这是最佳立意,如果从其中的一个方面进行写作,也要兼顾另外一个方面,不然就会有偏题之嫌。此外,可以化大为小,选择一个角度进行写作,比如写“传统文化”的守正与创新,这样更容易操作。

【参考立意】

(1)抓住本质进行创新。

(2)既要守正,也要创新。

(3)创新之时也要恪守正道。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众所周知,倒计时通常是从10开始,而以往奥运赛事的倒计时往往是从60开始,也有的从30或10开始。而这次北京冬奥会却从“24”开始倒数,是一种打破常规的做法。恰恰这一打破,才将作为中国农业文明时代劳动人民智慧结品、彰显中国气韵的二十四节气文化展示给世界人民,收获了众多的喝彩。

有时,对常规的突破,往往意味着一种超越,一种创新,一种新的事物的诞生。

对此,你有怎样的感受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优秀范文】

诵创新之诗,歌奋进之章

从茹毛饮血的蛮荒时代到现在的先进文明,离不开创新;从嫦娥奔月的美妙想象到现在的火星着陆,因为有创新;由过去的落后贫弱到现在的劲疾腾飞,靠的是创新!事实证明,小到个人,大到家国,创新是个人成功的秘诀,是国家昌盛的法宝,是社会文明快速发展的神器!只有以创新为引领,以深厚的积淀作支撑,执着地奋进,才能谱就发展新篇章。

创新,顾名思义,就是创造出与之前不相同的新东西,要打破陈规陋习的桎梏,冲破传统思维模式的藩篱,在不可能处找可能,于无出路处找出路。誉满中外、成就斐然的近代绘画大师齐白石先生,在创新的道路上就从未停歇。他积极进取,博采众长,不断改进画风。……60岁、70岁、80岁,画风5次改变,不断的创新让他晚年的画作更加成熟——独特隽永而不入俗流。正是这永不满足、不断创新的执着思想,才使齐老先生成为了绘画界光华熠熠的传奇人物!

创新讲究执着的探索精神,但这种执着不是一味地盲目冒进,创新要以继承为前提。如果没有深厚的沉淀做前提,那么创新也就成了一句空话。试想,如果开幕式主创团队没有深厚的传统文化素养,不了解作为中国农业文明时代劳动人民智慧结品、彰显中国气韵的二十四节气文化,那么他们即使有改编“10”“30”“60”倒计时的想法,也不可能有“24”倒计时的诞生。此外,北京冬奥会采用的“折柳寄情”的方式,把对逝者的深念变成了一起向未来的希望。这一环节,让像“折柳”等传统文化形式,焕发新的活力。唯有在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积淀自身,我们才能打好创新的基础。

创新,不仅能提升个人境界,推动企业发展,更能让一个国家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从擅长创新的北宋画家李公麟到信息时代的马云,从研制出雷管的诺贝尔到工程技术领域里的乔布斯,从FAST“天眼”的三大创新到嫦娥二号的六大技术突破……无一不彰显着继承与创新联袂的强大作用!

创新,足以让一个原本无法企及的高度变成现实;创新,足以让一个国家傲然屹立;创新,足以让一个时代成为不朽的传奇!诵创新之诗,歌奋进之章;辉煌定至,未来可期!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的大意是,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倒计时因为打破了以往的常规做法,采用了一种“创新”的手法——将二十四节气文化展示给世界人民,最终以此收获了众多的喝彩。“有时,对常规的突破,往往意味着一种超越,一种创新,一种新的事物的诞生。”这句话是对考生立意角度的提示,是题眼,一定据此确定自己的作文主旨。“对常规的突破”是创新的思路和手段,而它的最终目的,终将是为了超越已有的陈旧,为了实现创新,为了创造出新生事物,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写作时,就应当以“突破常规”和“创新”为关键词展开写作。写作时,可以结合突破常规,实现创新的方式,指出必须要有坚实的积淀为基础,更需要在实践过程中具备坚韧不拔的执着精神。写作行文可以先强调创新的重要意义和作用,然后从创新的内涵切入论证,论据可在个人、企业到国家三个层面上挑选典例对中心进行论证,最后落脚到国家、社会层面,以提升主旨高度。

【参考立意】

(1)创新,往往就是打破常规。

(2)新事物诞生于自身的突破。

(3)墨守成规是创新的敌人。

(4)勇于超越自我,方能走上创新之路。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到2050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为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支撑。

材料二   今天的中国航天人,35岁以下的科研人员占8%,是一支名副其实的“青年队”。这是我国科研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的一个缩影。

材料三   在“十四五”首批启动的重点专项中,约80%专项拟设立青年科学家项目: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中国农业科学院青年英才计划……这些“绿色通道”为青年人才成长提供了更大的舞台。

上述材料能给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联系现实,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演讲稿,参加全校师生五四青年节演讲比赛活动。

要求,选准角度,而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优秀范文】

以青年担当兴科技强国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发言的题目是“以青年担当兴科技强国”。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再次强调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奋斗目标,为我们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指明了方向。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华为芯片遭遇的极限施压被称为“科技史上最悲壮的长征”,没有海思的芯片,不仅华为自身的手机、安防业务会受到影响,就连一众安防巨头的产品都将失去大脑。近几年来,海信研发出的麒麟系列处理器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华为手机产品身上,性能也在大幅追赶美国高通骁龙系列,并在高端旗舰领域得到了市场消费者的广泛认可。

人民日报评论说:华为遭遇的“极限施压”再一次证明,中国不可能买来一个现代化,只有坚持科技自立,把关键技术、核心装备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

科技强国任重道远,更需我辈青年负重前行。“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每一个时代的出彩都离不开青年的奋进,青年总是以一种舍我其谁的慷慨付身家国,科技强国的路上我辈青年更要积极锤炼自我,努力承担强国的责任和使命。青年强则国强,青年要勇于承担,自立自强,不断完善自我。要把握好机遇,全面应对挑战,增强自身综合实力,勇于承担责任,强化自我,要在历练中不断完善自我。

青年从来都是实干者,丁磊26岁创办网易,马化腾27岁创办腾讯,一代青年以创新之姿开创中国互联网新纪元。五四以来的一百年正是青年奋发图强大展身姿的一百年。无数青年披荆斩棘,用青春的勇气和踏实的付出创造出前无古人的瞩目奇迹。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一代青年开拓前进的无悔信念。作为当代青年,我们承担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一定要承先辈之志,以科学知识武装自己,努力学习奋发进取,来实现真正的科技强国梦。

青春的集结号经久不息,时代日新月异,青年生逢其时,我辈应博学笃志,延续先辈的炽热心绪,以不朽的担当,交出一份满意的时代答卷。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材料一谈的是国家发展战略: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突出了新时代科技创新的重要性,目标的实现需要有大量的科技人才和有科学素养的劳动者做基础。材料二以航天科技为例,谈的是我国科研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的现状。材料三谈的是我国非常重视青年人才的培养。综合三则材料,就可以明确材料内涵:国家成为科技创新强国,需要有一支青年人才队伍。

在审清材内涵的基础上,还要结合试题的写作情景明确写作内容:“上述材料能给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联系现实,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说明试题有明确的情景限制:①“追求理想”“自身发展”暗含了写作主题——个人发展要与国家发展需要联系起来,树立科技报国理想。②“联系现实”,当今是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我们有优势也有短板,在“科技战”的背景下唯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③“演讲稿”“青年节”要求更具体:要明确演讲稿写法,要体现青年学生的身份和青年节的语境。

因此,写作时,可以先指出当下我们国家在获得一系列科技成果的同时,更面临着巨大的科技挑战。在此背景下,写作时应着重思考青年应怎么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职业选择上如何促进祖国科技发展等角度。立论时应注意结合“五四青年节”这一背景,展现青年科技强国的责任担当。

【参考立意】

(1)科技兴邦,不负青春时光。

(2)立科技志,圆强国梦。

(3)立志成才,共建科技创新强国。

(4)科技报国,勇担青年使命。

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黄河入海口,盐碱地上,一派绿意撞入眼帘——昔日盐碱地,今朝“新粮仓”!放眼麦田,空无一人,唯有四辆农机来往穿梭。定睛一瞧,这农机造型炫酷,形似“变形金刚”。神奇的是,车上并无农机手,是如何运转的呢?“在这呢!”一位工程师晃了晃手中的平板电脑,“我们研发的新一代智能农机,设计灵感来自科幻片,无人驾驶,远程遥控,不用到现场,在办公室就能操作。”

材料二:“一起向未来”,科技赋能让北京冬奥更精彩。如比赛场馆“绿电”(风能、太阳能)全覆盖并采用二氧化碳制冰造雪,交通服务使用氢燃料电池汽车实现零碳排放,开幕式运用“黑科技”创新演绎中国浪漫,更有智慧服务、转播技术……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感慨:“科技的潜力令人惊叹,北京冬奥会在奥运会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挖掘了这种潜力。”

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请任选一则或综合两则材料立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不得抄袭、套作,不少于800字。

【优秀范文】

科技冬奥“照见”创新中国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为各国冰雪运动员提供了超越自我的舞台,也打开了一扇观察中国科技创新的窗口。从碳排放趋近于零的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到风驰电掣的“猎豹”摄像机;从京张线上世界首列无人驾驶的高铁,到奥运史上首次机器人水下传递火炬……科技感、未来感十足的技术和设备,为“科技冬奥”写下生动注脚。

为世界奉献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离不开强大科技实力的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同我们国家的强国之路一样,中国冰雪运动也必须走科技创新之路,一方面要坚持自主创新,一方面要积极吸收世界上的先进技术和训练方法”。早在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就强调,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要突出科技、智慧、绿色、节俭特色”。冬奥申办成功以来,《科技冬奥(2022)行动计划》全面推进。通过组织实施“科技冬奥”重点专项,我们攻克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示范了一批前沿引领技术,转化了一批绿色低碳技术,折射出我国体育科技走向高水平自立自强的不凡历程。

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过程中,科技创新贯穿场馆建设、基础设施、智慧服务、转播技术等方方面面。在办赛方面,破解雪车雪橇赛道、场馆建造运维难题,打造绿色低碳和智慧场馆;在参赛方面,重点研发科学化训练方法和装备,助力运动员向更快、更高、更强突破;在观赛方面,研发云转播平台、智能语音服务等技术,提升观众观赛体验……科技创新,成为运动员实现梦想、冬奥盛会成功举办的重要支撑。同时,我们把贯彻新发展理念与绿色办奥相结合。比如,赛事期间,北京冬奥会所有场馆实现100%绿电供应;用薯类、秸秆等可再生资源为原材料,为冬奥村生产可降解餐具,等等。这铺就了北京冬奥会的“绿色之路”。

圆满完成的冰雪之约,展现了我国自主创新的能力和底气,为中国制造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驱动力。从采用仿生材料设计的高性能服装,到体型庞大的雪蜡车,这些令人振奋的“中国制造”,提升了冰雪装备自主研发和供给能力。中国设计、中国技术、中国材料,汇入中国制造提质升级的大潮,为中国冰雪运动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我国首台碳纤维雪车比国际同类产品风阻系数低8%,“水立方”成为世界首个实现水冰转换的双奥场馆,国内冬奥标准的冰状雪赛道实现零的突破……有关部门、科研机构和企业通力协作,“科技冬奥”重点专项中500多家单位、超过万名科研人员攻坚克难,实现了一次次从无到有的蝶变,一项项替代方案的优化。

北京冬奥盛会已经落幕,但赛场内外科技创新产生的“溢出效应”日渐显现。冬奥盛会上的科技成果,正在成为全社会共享的冬奥硕果。面向未来,依靠科技力量推广冰雪运动、提升竞技水平的基础更加坚实,打造国际品牌、实现产业转型的条件日趋完善。加速自主创新的推广应用,将冬奥红利转化为发展动力,就一定能继续为产业振兴及群众生活赋能添彩,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自主创新永无止境,冰雪传奇再创新篇。以冬奥盛会为新的起点,挺起创新脊梁,加强科技攻关,进一步加强技术成果的系统梳理,推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定能让冬奥成果更好为全民共享,丰富更多人的日常体育生活。

【审题】

这是一道记叙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一是描述性材料,要特别注意场景和对话,着眼整体与关联,从而生发“思考或联想”。①“盐碱地上”竟是“一派绿意”的麦田,是科技带来的生态化利用;②“盐碱地”变“新粮仓”,是科技创新研发促进农业发展,提升中国粮食安全;③从“变形金刚”到智能农机,启示我们拓展文化视野会带来创新设计的灵感;

材料二是概述性材料,要特别注意“科技赋能让北京冬奥更精彩”这一概括句,并关联后面的列举,从而生发“思考或联想”。①“绿电”、二氧化碳制冰造雪、氢燃料电池汽车等带来绿色环保;②从开幕式来看,科技创新演绎中国浪漫,更好地传播中国情意与中国文化;③冬奥各种智慧服务与技术的运用,都在于开掘科技潜力,创造更美生活;

材料要求“任选一则或综合两则材料立意”,若只选择其中一则,可根据上述材料一的“科技创新与生态、经济”或者材料二的“科技创新与强国、文化”等的角度分别展开写作。若“综合两则材料立意”,就要特别注意两则材料的“同”:先要确立科技创新这一共同的“支点”,然后关联两则材料都涉及、具备的价值指向、意义指向,从而生发“思考或联想”。

【参考立意】

(1)科技创新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2)科技赋能让世界更精彩,让生活更美好。

(3)全面强化科技创新,一起奔向辉煌未来。

(4)科技赋能与科技创新,更能“讲好中国故事”。

阅读全文
221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