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专门学习写作知识,积累写作素材的专题网站!

2024三模作文讲解:文化美语 (含审题+立意+范文+写作借鉴)

杨老师 分享 时间: 下载word支付: 0.5元 点赞
阅读: 问答
2024三模作文讲解:文化美语 (含审题+立意+范文+写作借鉴)

微信扫码分享

1.(2024·新疆·三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古代诗歌是讲究押韵的,押韵可以使诗歌富有音乐美和韵律感,尤其是格律诗要求更严,一般是“二四六分明”“首句可入韵可不入”;而同时又有“一三五不论”的说法,即并不要求“句句押韵”,这样可以让诗歌在整饬中富有变化美与自由感。

诗歌的这种讲究和特点,对于我们为人、做事、处世等方面有怎样的启发?请结合以上材料,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字。

【审题指导】

一、材料解读

作文材料主要围绕中国古代诗歌的押韵特点进行阐述,从中我们可以提炼出丰富的内涵和深层的哲理。

首先,材料提到了“二四六分明”和“首句可入韵可不入”的押韵规则,这体现了诗歌在形式上的一种规范和标准。这种规范不仅仅是诗歌艺术上的要求,更隐喻了社会生活中人们应当遵循的准则和原则。在社会交往中,我们同样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和标准,这是维持社会秩序和和谐的关键。

其次,材料中的“一三五不论”则展现了诗歌押韵的灵活性。这告诉我们,在遵循基本原则的同时,也要保持一定的灵活性和变通性。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我们不能一成不变,而应学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进一步分析,这种押韵的规律也体现了诗歌整饬中的变化美和自由感。这启示我们在生活中,既要保持一定的秩序和规律,又要追求内心的自由和个性的发展。在遵守社会规范的同时,我们也应关注自己的内心需求,追求个性化和多样化的生活方式。

二、立意分析

1.   规矩与变化:从“二四六分明”和“一三五不论”出发,可以探讨在遵循一定规则或原则的基础上,如何保持灵活性和变化性。在为人处世中,我们既要遵循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又要在具体情境中灵活应变。

2.   自由与整饬:诗歌在整饬的格律中追求变化美和自由感,这启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既要保持一定的秩序和规律,又要追求内心的自由和个性的发展。

3.   平衡与和谐:诗歌的押韵规律体现了平衡与和谐之美,可以引导我们在人生道路上追求各方面的平衡与和谐,如事业与家庭、工作与休闲等。

4. 继承与创新:诗歌的押韵传统是古人智慧的结晶,而“一三五不论”则体现了对传统的创新和突破。这启发我们在传承文化的同时,也要勇于创新,不断推动社会的进步。

【参考立意】

1.  规则与灵活同行,现实与梦想齐飞

2.  坚持规则,适度灵活

3.  遵守规矩为根本,适度自由更美好

【考场范文】

坚持原则诚可贵  灵活变通价亦高

泰戈尔曾言:“上帝在他的爱里吻着‘有涯’,而人却吻着‘无涯’。”之于规则与灵活变通,亦是如此,它们相辅相成。在发展瞬息万变的时代,我们要将他们紧紧相依,坚持原则的确难能可贵,但是也要因境灵活变通。

有了规则的约束,方能更好立身天地间。没有规则不成方圆,规则为人们界定了一块肥沃的土地。如若没有井然有序的黑白斑马线约束,我们又怎能有平安踏遍祖国大好山河的自由?如若没有一丝不苟的时间约束,我们又怎能有被梦想叫醒而不懈追求的自由?如若没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约束,国与国之间又怎样收获合作共赢的相向而行?有规则才有秩序,有底线才有方向,当我们用规则约束自己时,才能在这方寸土壤上寻求动人的芬芳。

灵活变通,方能构建和谐社会。交通规则是人人应该遵守的法规,而新闻里报道某司机因为紧急情况的病患闯红灯,后经交警调取监控核实免于处罚的事,这难道不是法治社会下的灵活变通吗?闯红灯的司机,把生命放在第一位,毫不顾忌自己可能受到处罚。再看交警的处理,不正是体现了法也容情吗?有了司机的灵活变通,为病人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有了交警的灵活变通,冰冷的原则也多了一份人性的温暖。这世界因为有了灵活变通,人与人之间才更多了互相关爱帮助。

坚持原则并非一味死守教条,灵活变通也并非毫无底线;既要坚持原则,又要灵活变通,国家才能发展强大。面对香港和澳门的问题,尊重两个地区的历史和发展现状,但同时又坚持中央政府的领导,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方略。这样的灵活变通政策并非任由港澳自行发展,而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下的发展。由此可见,坚持原则与灵活变通并行,才能更好地立身行事。

坚持原则要求个人在为人处世方面必须遵循一定的法则,要求国家在处理政务方面需要遵循一定的准则;灵活变通要求个人为人处世智慧通达,要求国家处理政务高瞻远瞩。无论个人还是国家,都应既坚持原则,又灵活变通,才能更好地赢得未来。

【写作借鉴】

本文《坚持原则诚可贵 灵活变通价亦高》是一篇观点鲜明、论证有力、结构清晰的议论文。文章从泰戈尔的名言出发,巧妙地引出了对“规则”与“灵活变通”的探讨,并深刻地阐述了二者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

首先,文章开头引用了泰戈尔的名言,通过富有哲理的引言,迅速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并巧妙地将主题引向“规则”与“灵活变通”的探讨。这种开头方式既显得文采斐然,又富有深度,为文章奠定了良好的基调。

在论证过程中,文章采用了丰富的例证和比喻,使得论证过程既生动又具体。例如,通过“黑白斑马线约束”和“一丝不苟的时间约束”的例子,生动地说明了规则在维护社会秩序和个人自由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司机闯红灯救人和交警灵活处理的案例,展示了灵活变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这些例子既贴近生活实际,又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使得文章的观点更加深入人心。

此外,文章在论述“坚持原则”与“灵活变通”的关系时,采用了对比和辩证的论证方法。文章明确指出,坚持原则并非一味死守教条,灵活变通也并非毫无底线。这种辩证的思维方式使得文章的论述更加全面、深入,避免了片面性和绝对化。同时,文章通过“一国两制”的例子,进一步阐述了坚持原则与灵活变通在国家治理中的具体应用,使得文章的观点更加具有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在结构上,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论述方式。开头部分总述观点,中间部分分别论述“坚持原则”和“灵活变通”的重要性,结尾部分再次总结全文,强调了二者的价值和意义。这种结构方式使得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有利于读者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旨。

最后,文章的语言表达流畅、准确、生动。作者运用了丰富的词汇和修辞手法,使得文章既具有思想深度,又具有文学美感。同时,作者在阐述观点时能够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使得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既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思想魅力,又能够轻松理解文章的内容。

 

2.(2024·安徽合肥·三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被誉为“一部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代史”的福州三坊七巷,是里坊制度活化石;被叹为“四百米古道诗与画”的成都锦里古街,“聚川西旧俗,汇蜀汉遗风”;被称为流动的“清明上河图”的黄山屯溪老街保持着传统的徽州古建筑风格……老街,积淀着淳朴厚重的人文,承载着人间烟火的真情,见证着现代文明的时代变迁。走进老街,是聆听历史,是守护记忆,是寻找新的归宿。

请你以老街守护人的身份,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演讲稿,在班级走进老街主题班会中进行交流。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切合身份;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一、材料解读

本题提供的材料主要描述了福州三坊七巷、成都锦里古街和黄山屯溪老街等老街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这些老街不仅作为里坊制度的活化石、川西旧俗和蜀汉遗风的汇聚地,以及徽州古建筑风格的代表,还承载着淳朴厚重的人文和人间烟火的真情,同时见证了现代文明的时代变迁。

这个作文材料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老街的历史与文化价值:材料中提到的福州三坊七巷、成都锦里古街和黄山屯溪老街都是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老街。这些老街不仅作为历史文化遗产,见证了各个时代的变迁,更是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地方特色,是研究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地方文化的重要窗口。

2.  老街的社会与情感价值:老街不仅仅是历史的遗迹和文化的载体,更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承载着人们的生活记忆和情感联系,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场所。走进老街,人们可以感受到浓厚的人情味和淳朴的民风,可以听到流传已久的民间故事和传说,可以品尝到地道的特色美食和饮品。这种与老街的情感联系,使得老街成为了人们心中的重要归宿。

3.  老街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老街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现代生活方式的变化,老街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逐渐消失。另一方面,老街作为历史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如何在保护老街传统文化的同时,实现其现代化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是当前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

4.  老街守护人的责任与使命:作为老街守护人,不仅要有对老街深厚的感情和责任感,更要有对老街历史、文化和社会的深刻理解和认识。他们需要积极参与到老街的保护和传承中来,通过挖掘和整理老街的历史文化资源,传承和弘扬老街的传统文化,推动老街的现代化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同时,他们还需要引导和教育公众正确认识老街的价值和意义,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和参与度。

二、立意分析

1.   老街的历史价值:可以从老街作为历史文化遗产的角度出发,探讨老街在传承历史文化、展现地方特色等方面的作用。

2.   老街的文化意义:可以深入分析老街所承载的传统文化、民俗风情等,强调老街在文化传承和弘扬中的重要性。

3.   老街的社会价值:可以讨论老街在现代社会中的功能和价值,如旅游开发、社区建设、文化传承等方面,以及老街对当地经济和文化的推动作用。

4. 老街与人的情感联系:可以从个人与老街的情感联系出发,探讨老街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以及老街对人们生活和情感的影响。

【参考立意】

1.  老街积淀着淳朴厚重的人文色彩

2.  老街承载着人间烟火的真情

3.  老街见证着现代文明的时代变迁

4.  走进老街,聆听历史,守护记忆,寻找新的归宿

5.  老街的守护,是传承与创新,个性与特色,形式与内涵的融合

【考场范文】

寻一脉古韵清香,觅老街典藏记忆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流眄于徽风皖韵的黄山屯溪老街,典雅蕴藉的徽派建筑让我感念"此心安处是吾乡";踱步于"四百里古道诗与画"的成都锦里古街,我仿佛置身于千年之前古蜀国流光溢彩的画卷.漫步于老街,细嗅远古文化透来的阵阵清香,从街坊文字的背后寻得血脉的根基,以老术守护人的身份,我将带领大家"寻一脉古韵清香,觅老街典藏记忆,

"寄身于山川则情满于山,寓情于景则情满于景."走进老街,寄身于街巷则情满于史.老街,用它陈年的手翻开历史厚重的书页,用它沧桑的声音为我们讲述一个个永无磨灭的历史故事。

听!从福州三坊七巷的门缝里传来的,是洋人的坚船利炮轰击的声音.看!那街边潺潺的小溪,可是百年前小巷居民的泪水?街头船政学堂榴金的牌访下面,是否还传来阵阵朗朗书声?是否走出一批批中国近现代化的功臣?纵身于真实的老街口,仿佛历史的痕迹历历在目,仿佛我是那居诸不息的洪流中,双手合十的虔诚的蜉蝣,街巷青石板上的弹孔,悄然地诉说着那一段沉痛的回忆,激荡起少月的涟漪,将无数前仆后继的中华儿女炽热的心,化为永恒,黄鹤楼的武昌街,鹏举将军仍屹立在巷前,他的手是那样坚定地指向长江对岸,似乎一个重生的岳将军,将冲破雕塑,收复失地……

岁月失语,惟石能言,流淌在我们身体里的血液,与老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携到进基因里的文化血脉,经老街回溯起记忆的史诗。

圆月浓云,醇酒香花,山头溪边老街口,对黄山屯溪老街的眷恋,不经意间藏进徽高侃侃面谈的经销中,月牙泉下丝绸之路纪念街里,似乎被各色的语言、琳琅的商品充斥着,让人徜徉在丝路不寻常的异域温情之中。正如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所言."一切古典的苍老的建筑或墙壁,都在独特的人文情怀中焕发出往日的生机."粉黛青瓦,夜白粉漆,牛角檐头下,新一代"徽商"通过现代化的方式赓续着"商之大者,为乡为民"的道义,福州三坊七巷街头欢愉的少年,用新思想和新知识武装着自己热爱的大地。老街,是心的归宿,是文明复兴的花季。

我以老街守护人的身份,呼吁大家走进老街,觅得自己心负的根基,寻一方人性之美,唱响家国之情.而老街翻新,"故"事"新"讲亦是我们又不容辞的责任.且看那六尺巷"一纸翻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宽广胸襟,屯溪老街"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的黄梅佳戏,便都是我辈贯彻守护老街、守护故土、守护精神的最好素材.要守护,更要传承;要传承,更要创新。

愿吾你皆能"寻一脉古韵清香,覓老街典藏记忆".从老街寻根,守护精神家园,谢谢大家!

【写作借鉴】

主题鲜明,立意高远。作者以老街为载体,通过对老街历史、文化和现代价值的描绘,展现了老街在人们心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作者也提出了保护和传承老街文化的重要性,呼吁人们关注并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这种主题的选择和立意的表达,不仅符合题目要求,也体现了作者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深刻认识和高度责任感。

结构严谨,条理清晰。作者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先引出话题和观点,然后分别从老街的历史价值、文化意义、现代功能以及与人的情感联系等方面进行阐述,最后总结全文并强调老街的重要性。这种结构方式使得文章条理清晰,逻辑严密,有利于读者理解和接受作者的观点。

语言生动,感染力强。作者运用了丰富的词汇和修辞手法,如“流眄于徽风皖韵的黄山屯溪老街”、“踱步于‘四百里古道诗与画’的成都锦里古街”等,使得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同时,作者还通过具体的描写和细腻的刻画,如“街巷青石板上的弹孔”、“粉黛青瓦,夜白粉漆”等,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老街之中,感受到了老街的历史韵味和文化气息。

观点鲜明,呼吁有力。作者在演讲中明确表达了自己对老街保护的看法和呼吁,强调了保护和传承老街文化的重要性。同时,作者也提出了具体的行动建议,如“要守护,更要传承;要传承,更要创新”等,这些建议既具有针对性,又具有可操作性,有助于引导人们积极参与到老街保护工作中来。

3.(2024·四川德阳·三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本试卷论述类文本阅读中提到“每一符号在历史发展中都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蕴含了特定的观念和情感”,揭示了符号在人类社会和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各种符号,看似只是人们通过视觉得到的图像,如色彩、图腾、线条、光影、构图及组合等,实则无时无刻不传递着丰富的信息。

请以符号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一、材料解读

首先,我们需要仔细阅读题目中给出的材料。材料中提到“每一符号在历史发展中都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蕴含了特定的观念和情感”,这句话为我们揭示了符号的重要性和其背后的文化内涵。符号,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图像,更是文化和历史的载体,它们承载着人们的观念、情感和记忆。

二、理解“符号”

在审题过程中,我们需要明确“符号”的含义。符号可以是一种图像、一种声音、一种文字,甚至是一种行为或仪式。它们在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特定的含义和作用。符号可以是一个简单的标记,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如文字、宗教仪式等。

三、确定立意

在明确了“符号”的含义后,我们需要选择一个角度来确定文章的立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符号的历史与文化价值:探讨符号在历史和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它们如何传承和表达文化。

2.  符号的社会意义:分析符号在社会交往、信息传播中的功能,以及它们如何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3.  符号与个人情感的联系:探讨符号如何成为个人情感、记忆和身份的载体,以及它们对个人生活的意义。

4.符号的创新与发展:思考在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创新和发展符号,以适应新的社会需求和文化环境。

【参考立意】

1.  理解符号内涵,传承文化血脉

2.  中华符号,凝聚中华精神

3.  创中华符号,展现中国面貌

【考场范文】

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

你从古老的龟壳上走来,带着甲骨文的深奥;你从天朗气清的兰亭中走来,带着宣纸的墨香、行书的飘逸。你,是中国文化的符号,是汉字,是龙文,是图腾。

若不是你,汉字,那“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张扬鲜艳恐归于灰白;那“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的宫商角羽恐湮于风沙;那“相见时难别亦难”的滚烫愁绪,恐囿于时空的局限,无法令今人感同身受。于数万汉字中,挑出几十言,以精妙构思与才情,创作出古风诗韵,勾勒出一幅幅独具“中国风”的唯美画卷。

若不是你,汉字,那“去留肝胆两昆仑”的仰天长啸无法振聋发聩;那“还我青岛”的血红印染无法令群情激愤;那“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铿锵字眼无法于潜移默化中教化国民。除了国风唯美,汉字还承载着深厚的爱国热情,穿古越今,经年不变。

放眼国内,我们仍欣慰于小学生们一笔一划地练着方块字,而非学习拼音打字,因为这是中华文化的根,是应该从小就被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精神基因”。放眼世界,国际友人们热衷刺中文纹身,认为这很“酷”;带有中国文化印记的“鸿蒙”“麒麟”等电子科技产品热销欧美,广受好评;“神州”飞天,“玉兔”登月,简短的中文编号却寄寓着国人自古以来“上九天揽月”之理想。其航天任务的完成,令外媒交口称赞。这些“硬实力”透过汉字的取名,使世界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

除了“硬实力”上的文化自信,“软实力”上的文化力量也不容小觑。中国汉字博大精深,晦涩难懂,更不用说中华文化了。为此,我们需要许渊冲这样的文化使者,将中国文学译成优美的外文,使世界听见中国人在汉字中流露出的和谐仁美。我们需要孔子学院在四海扎根,通过教授的每一个汉字,输出中国人愿与世界融通的心意与独有的东方智慧。我们本身,更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写好每一个汉字,才能免于被外人指责“忘根忘祖”的尴尬境地。同时,也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愿意为中国文化的传播做贡献,成为沟通中国与世界的文化桥梁。

横竖撇捺点,筑构汉字筋骨。刚劲苍遒或飘逸灵动,彰显国人性格。愿以汉字为基因,使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历久弥新;愿以汉字为纽带,沟通世界,彰显国之自信。

【写作借鉴】

一、立意高远,主题鲜明

文章以“汉字”为话题,从多个角度展现了汉字的文化魅力和时代价值。作者不仅看到了汉字作为文字工具的基本功能,更深入挖掘了汉字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传承,以及在国际交流中的桥梁作用,立意高远,主题鲜明。

二、论据充分,论证有力

文章通过丰富的历史典故、文学作品和现实例子,充分论证了汉字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例如,通过引用古诗词来展现汉字在文学创作中的独特魅力,通过讲述历史事件来体现汉字在爱国情感中的重要作用,通过介绍国际交流中的汉字应用来展现汉字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这些论据充分有力,使得文章的论证更加有力。

三、结构严谨,逻辑清晰

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先总述汉字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然后分别从文学、历史、国际交流等角度展开论述,最后总结全文,强调汉字的文化价值和时代意义。整篇文章结构严谨,逻辑清晰,层次分明,使得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作者的思路和观点。

四、语言优美,富有感染力

文章的语言优美,富有感染力。作者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使得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汉字的文化魅力和时代价值。例如,通过描绘汉字在文学创作中的独特魅力,让读者感受到汉字的诗意美;通过讲述历史事件中的汉字应用,让读者感受到汉字的历史厚重感;通过介绍国际交流中的汉字应用,让读者感受到汉字的国际影响力。

五、结尾有力,升华主题

文章的结尾部分有力而富有深意,作者以“横竖撇捺点,筑构汉字筋骨”为引,强调了汉字在中华文化中的核心地位。同时,作者呼吁以汉字为基因,使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以汉字为纽带,沟通世界,彰显国之自信。这样的结尾不仅升华了文章的主题,也激发了读者的爱国情感和文化自信。

阅读全文

作文大家评

221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