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高三“江南十校”3月联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一个人真正成熟的标志不是摆脱依赖,而是学会借力共生,把自己放在主体位置,万物皆为我所用。”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
抓住关键词:“学会借力共生”、“把自己放在主体位置”、“万物皆为我所用”
1.“学会借力共生”
(1)是什么:认识到个体力量的有限性,积极寻求与他人、他物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进步。
(2)不是什么:不是无原则地依附他人,也不是单纯地利用他人而不考虑对方利益。
2.“把自己放在主体位置”
(1)是什么:明确自身的目标、价值观和能力,在借力共生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自主思考和决策的能力,不随波逐流。
(2)不是什么:不是盲目自大,以自我为中心,忽视他人的意见和力量。
3.“万物皆为我所用”
(1)是什么:善于发现周围事物的价值和潜力,将其合理运用到实现自身目标的过程中。秉持 “物我共生” 的理念,实现“我”与世界的良性互动、价值整合。
(2)不是什么:不是对万物进行掠夺式的利用,不是仅仅将万物视为实现个人目的工具。
立意:
1.真正的成熟在于“借力共生”。
2.在“借力共生”中保持主体性。
3.“借力共生”是个人和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
写作时,文章首先可以解读“成熟”的多重含义,运用定义法阐明摆脱依赖只是成熟的初级阶段,更深层次的成熟在于处理与外在世界的关系,即“借力共生”。接下来,运用例证法,结合团队协作、资源整合、生态平衡等具体事例或理论,论证“借力共生”的实际意义,例如蚂蚁的团队协作、企业间的资源整合等,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再者,运用对比论证,探讨“主体位置”的重要性,将被动依赖与主动借力进行对比,凸显在借力过程中保持自我意识和独立判断的必要性,避免盲目跟从。结尾部分,升华主题,提出积极的生活哲学: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合理利用外界资源,如同蜜蜂采蜜般,最终酿造出甜蜜的成果,实现个人成长和社会价值,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例文:
01与万物共舞,奏生命华章
庄子有云:“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此言妙哉,道出人与万物共生共荣之真谛。成熟,非遗世独立之孤傲,而是在与万物交融中成就自我,借力共生,彼此成就。
观自然,可知共生之伟力。热带雨林中,榕树与榕小蜂相依相存:榕树为蜂提供栖身之所,榕小蜂为树传播花粉,二者相互依存,共谱生命华章。达尔文于《物种起源》中赞叹:“自然界中,此等精妙共生关系,不胜枚举。”此非简单依附,乃生命进化之智慧结晶。老子曰:“道法自然”,人当效法自然,悟共生之道。
纵观华夏五千年文明史,亦是一部与万物共生之史。都江堰水利工程,凝结先人智慧。李冰父子非与岷江争锋,乃顺势而为,因势利导,终成“天府之国”之富饶。大禹治水,变堵为疏,尽显“上善若水”之哲思。此等伟大工程昭示:成熟非征服自然,而在于和谐共处,实现双赢。
今观科技发展,共生思维,亦熠熠生辉。乔布斯融科技与艺术于一体,创苹果产品,风靡全球。其深知,创新非闭门造车,乃立于巨人肩上,远眺未来。正如牛顿所言:“我之所以取得如此成就,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乔布斯之“借力”,非简单借用技术,更在于借鉴前人智慧,洞悉用户需求,融合人文情怀。此种借力共生之智,使科技发展,生机勃勃。
然而,“借力”并非盲从,更需“把自己放在主体位置”。此“主体”,乃独立思考之精神,积极主动之姿态。我辈当以开放之心拥抱世界,以敏锐之眼洞察万物,以独立之思辨别是非。借力而不失自我,用物而不为物役,方能于共生中实现自我价值。
放眼当今世界,“一带一路”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皆为中国贡献之东方智慧。此非单纯利益交换,乃基于文明多样性之尊重,对共同发展之追求。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此等胸襟与格局,方为成熟之体现。
生命之意义,不在于独善其身,而在于与万物共舞。习得借力共生之智,方能于浩瀚宇宙中寻得自身定位,于时代浪潮中谱写生命华章。我辈青年,当以开放胸襟拥抱世界,以智慧眼光看待万物。于实践中,培养共生意识,尊重自然,关爱他人,参与合作。在与世界的对话中成就自我,在共生的交响中奏响生命的最强音!
02 借力以共生,独立而致远
人类文明的历史,是一部不断突破个体局限、追求共同繁荣的进化篇章。从原始部落的协作捕猎,到数字经济时代的跨界融合,“借力共生”始终是推动智慧生存与进步的关键密码。真正的成熟,在于在保持自我独立性的基础上,巧妙地构建共生网络,将万千资源转化为塑造自我的坚实基石。
善假于物,是迈向成熟之路的明智选择。
古人云:“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回顾三国时期的风云变幻,刘备虽势单力薄,却在群雄逐鹿中展现出非凡的智慧。他深刻认识到自身力量的有限性,于是三顾茅庐,诚邀诸葛亮出山辅佐。借助诸葛亮的卓越才智,同时联合东吴孙权,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为蜀汉政权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刘备以复兴汉室为己任,巧妙地整合各方资源,最终在乱世中崭露头角,日益壮大。这种借力共生的智慧,彰显了成熟的谋略与远见。
独立自主,是成熟之路上不可或缺的关键。
在借力共生的过程中,保持自我独立至关重要。一旦失去自我,沦为他人的附庸,所有的努力都将化为乌有。屠呦呦在青蒿素的研究道路上,广泛借鉴古代医学典籍,汲取国内外同行的研究成果,但她始终坚守自己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将其作为主导。面对疟疾肆虐的严峻形势,她勇于担当,带领团队历经无数次的艰辛实验,终于成功提取出青蒿素,为全球疟疾防治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如果屠呦呦在研究过程中未能坚守自我,一味依赖他人的成果,又怎能取得如此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成就?
真正的成熟,在于既能敏锐地捕捉外界的助力,又能牢牢把握自身的方向,将借力共生与自我独立完美融合。
《哪吒之魔童闹海》的主创团队便是这方面的典范。面对高难度的视觉特效挑战,他们起初寻求与国外顶级工作室的合作,但因文化差异,制作效果并不理想。于是,团队迅速调整策略,联合138家国内团队,从特效制作到技术研发,紧密合作,资源高效调配,最终打造出令人震撼的动画佳作,创造了多项票房纪录。这告诉我们,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我们在借力外物的同时,必须保持自身的坚定立场和敏锐辨别力,才能走向真正的成熟。
“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 在全球化浪潮汹涌澎湃的今天,我们应扬起借力共生的风帆,紧握自我独立这一关键的船舵,在时代的浩瀚海洋中破浪前行,向着成功的彼岸奋勇进发,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