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专门学习写作知识,积累写作素材的专题网站!

2024二模作文讲解:生活体验(含审题+立意+范文+写作借鉴)

杨老师 分享 时间: 下载word支付: 0.5元 点赞
阅读: 问答
2024二模作文讲解:生活体验(含审题+立意+范文+写作借鉴)

微信扫码分享

1.(2024·河北保定·二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I中引用了周海散文中的语句:“时间啊,我们最对不起的就是您了。”“在您的忍耐和仁慈之下,我们究竟做了些什么?”这些语句促人警醒,引人深思。对此,你有怎样的联想与感悟?

请结合你的思考和生活中的现象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本材料以引用散文中的语句的形式直接命题,考生应先明确引用语句的内容,然后结合语句的内容及其内涵来立意。“时间啊,我们最对不起的就是您了。”“在您的忍耐和仁慈之下,我们究竟做了些什么?”这两句话是说我们最对不起的是时间。之所以对不起,是因为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浪费时间。在时间的默默流逝中,我们可能做了很多的事,这些事可能有意义,也可能无意义,可能对他人和社会有贡献,也可能对他人和社会无贡献。而当我们无所事事,或者说做没有意义的事情的时候,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是在浪费时间,是在虚度人生

时间作为生命的度量单位,它的流逝不仅记录了我们的人生经历,也塑造了我们的生命故事。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而这些独特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我们所经历的时间塑造的。因此,时间对于生命的意义是不可或缺的。正因如此,我们才更要珍惜时间,不浪费时间的宝贵赠予,把有限的生命致力于做更有意义的事情上。

因此,考生可以围绕“时间”“人生”来立意,可以写要珍惜时间,不能对不起时间,不能虚度人生,要让自己的生命开花结果,要对他人和社会有贡献,等等。本文可写成并列式议论文。考生可先简要阐明理解时间与生命之间关系的意义,说明时间对我们的重要性,引发读者思考,然后再进一步从如何珍惜时间这一角度展开思考,比如可提出做法“我们应重视时间,用心体会每一个瞬间,让生命富于色彩”,或者“我们要提高做事效率,不拖拖拉拉”以及“我们要精心挑选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去做,不浪费时间等”。在写作时,考生可多做引用,以先哲有关时间的看法这一话题的名言为基进行论述,使文章更有文采,也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参考立意】

1. 珍惜时间,把握当下。

2. 时间是宝贵的,要善于利用。

3. 不要虚度光阴,要有所作为。

4. 反思自己,是否充分利用了时间。

5. 时间的流逝,让我们更加珍惜。

【考场范文】

做新时代有为青年,珍惜韶华不负时光

宋代朱熹的《劝学诗·偶成》写道“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可是,很多时候,我们往往浪费了时间的宝贵赠予。正如周海散文中所说的:“时间啊,我们最对不起的就是您了。”“在您的忍耐和仁慈之下,我们究竟做了些什么?”这惊天一问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醒。我们不能不珍惜时间的每一时每一刻,把握这个伟大时代赋予的机遇与条件,在“珍惜”的每时每刻下争当一名“有为”青年。

回望历史,今天的可为之势是多少仁人志士珍惜青春奋斗出来的。“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 这100年里,多少“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之士将生命抛掷于千里沃野,这100年里,多少“沐甚雨,栉疾风”之人将毕生献给了祖国独立复兴的大业。李大钊于军阀混战之乱世挺身而出,用笔墨探索出一条救国之路,“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成为他一生的写照;贵族出身的夏明翰违背祖训,毅然入党组织革命起义,“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是他的人生信条;赵一曼高呼“甘将热血沃中华”,昂首慷慨就义,用鲜血染红革命旗帜……他们用自己的青春爱着祖国,爱着人民,只为赠我们以现世的康衢烟月与时和岁丰。

揆诸当下,当代青年更应勇立潮头,在大有可为的时代有所作为,切莫蹉跎时光而碌碌无为。君可知,仅靠夙夜兴叹不可封狼居胥,仅凭朝思暮想更不能王师北定。躺平的理由再过高尚,也敌不过在荒漠风沙中建设林场的护林员手上的厚茧;靡靡之声即使再响亮,也敌不过奋战在抗疫一线的科学家们布满血丝却始终坚定的双眼。蹉跎时光,辜负大好时光、大好条件,只耽于己乐,终致衰亡。

吾辈青年,当珍惜时光,跳脱出眼前的苟且,在仰望星空、心向星光的同时,珍惜韶华,将可为之信念落实到有为之行中,以有为之行续写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新篇章。从无到有,从零到一。且看青年物理学家曹原,攻克世界科学难题,一天两次登上顶级科学杂志《Nature》,为世界展示中国智慧;且看“一心为民,埋头苦干”的当代愚公黄大发,“为国巡边五十年,边境线上活界碑”的魏德友;且看年轻的北斗科研团队,5G技术开发团队,一次又一次展现青年人的风采,展现时代的风华,助力可为的时代扬帆远航,更加可为。

时间总是那么无私,时间也最为公正。让我们珍惜时间,珍惜我们的青春,在可为的时代,做有为青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珍惜时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做新时代有为青年,珍惜韶华不负时光。

【写作借鉴】

一、审题立意

这篇作文紧扣“做新时代有为青年,珍惜韶华不负时光”的主题,立意明确,紧扣时代脉搏。作者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反思,强调了青年一代在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大业中的责任和使命。文章通过引用古代诗词和近代历史人物的事迹,深刻阐述了珍惜时间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进而呼吁当代青年要把握时代机遇,做有为青年,不负韶华。

二、布局谋篇

文章布局合理,结构清晰。开头以朱熹的《劝学诗·偶成》和周海散文中的警世之语引入主题,迅速抓住读者的注意力。接着,作者通过回望历史,展现了仁人志士珍惜青春、努力奋斗的壮丽画卷,为下文提出当代青年的责任和使命做了铺垫。在论述当代青年的责任和使命时,作者采用了正反对比的手法,强调了珍惜时间、有所作为的重要性。最后,文章以呼吁和期待结尾,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号召力。

三、选材论证

文章选材丰富,论证有力。作者通过引用古代诗词、近代历史人物的事迹以及当代青年的优秀代表,多维度、多角度地论证了珍惜时间、做有为青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这些材料既具有历史深度,又具有现实意义,使文章的论证更加充实有力。同时,作者还采用了正反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和说服力。

四、遣词造句

文章语言流畅,表达准确。作者运用了丰富的词汇和生动的句式,使文章的语言既具有文学性,又具有可读性。在描述历史人物的事迹时,作者采用了精炼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他们的英勇无畏和坚定信念。在呼吁当代青年要珍惜时间、做有为青年时,作者采用了激昂的语调和铿锵有力的词句,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号召力。

 

2.2024·宁夏吴忠·二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最近,一不小心拍到‘语文课本封面’的话题冲上了热搜,不仅引发了公众的热议,还让天南地北的网友们争相晒出适配度拉满的图片。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庐山、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滕王阁、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江南胜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大漠风光……

 

课本封面何以让人感到惊艳?看完这些网友们分享的图片,我们也就不难明白,为什么要把美景配上课本封面:眼前的这些意象早已深深印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文化基因里,就好像我们不会忘记儿时学习过的课文一样。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漏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这是一道引语类+图画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首先借助网络上“一不小心拍到‘语文课本封面’”的热门话题以及对应的庐山、滕王阁等与教材适配度极高的例子,说明课本封面中那些美丽的风景,以及背后所蕴含的丰富的中华自然与文化意象对于中国人的重要意义。其实,我们从课本封面中看到的不只是广大网友的“创作热情”以及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风景,还有自然之美中的传统之美、文化之美。我们为网友们的积极分享点赞,也应该看到这一现象背后的本质:大家晒出的图片,有的是家乡的美景,有的是远方的美景,但归根结底,都是对美的向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对祖国土地的眷恋。多少人在语文课本的浸润中提高了审美水平,增长了个人见识,又在旅行中提升了眼光高度,丰富了人生阅历。“语文课本封面”的相关话题之所以火爆,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它蕴含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文化基因。而如今,老百姓感知美、鉴赏美的能力越来越强,对于语文课本封面中的景色也有了更深的理解与认同,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国人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越来越强。

写作时,首先引出话题,说明近日众多网友使用“语文课本封面”模板分享家乡美景这一现象,是一种富有创意的社交媒体形式。然后借助上述分析,指出最近语文课本封面登上热搜背后所体现的精神实质,说明其意义这不仅体现了人们对家乡自然美景的自豪感和归属感,也反映了公众对于传统文化和教育经历的共同记忆的怀旧情绪。通过这种方式,网友们不仅分享了美丽的风景,也在无形中进行了一次文化和情感的交流。这展示了互联网时代下,个人如何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参与到文化传播和旅游推广中。它为地方旅游提供了一种新的宣传方式,有助于提升地方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同时,这种自发的、大众性的宣传也表明了公众对于参与地方形象建设和文化传承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考生还可结合地方旅游或者普通民众积极传承家乡文化等方面适当阐述,给出自己的建议等。

【参考立意】

1.课本封面是中国民众的共情纽带。

2.在展示语文课本封面中传承家乡文化。

3.用好语文课本封面流量,助力家乡文旅向好向善发展。

【考场范文】

我心目中的语文课本封面

我心目中的语文课本封面,不仅是一幅画,更是一个充满诗意和哲理的宇宙。它囊括了天地的广阔,融合了古今的智慧,让人在翻开书页的那一刻,便能感受到一股浓浓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封面之上,是浩瀚无垠的太空,繁星点点,皓月朗照。太空代表着人类仰望星空的梦想,它象征着人类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与探索精神。从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到神舟十八号飞船的发射升空,再到北斗卫星的顺利组网,我国人民探索宇宙的脚步从未停歇,每一次的突破都让我们感到无比的震撼与自豪。明月,作为太空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更是寄托了无数文人墨客的情怀。他们借月抒怀,表达了对人生、对家国、对理想的深深思考。

封面之下,是浩淼无垠的江水,滔滔不绝,奔流不息。水是生命的源泉,是文明的摇篮。在文学的世界里,江河湖海等物象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寓意。它们不仅是爱情的见证者,更是光阴的见证者;它们既能展现人类博大的胸襟,又能激发人类雄奇的想象;它们既能寄托人们的思乡之情,又能抒发人们的爱国情怀。水,以其流动的姿态、智慧的光芒和诗意的韵味,成为了文学最诗意的表达。

而在封面的中央,则是巍峨的高山与漫漫的大漠。高山代表着人类攀登的豪迈气概,它象征着人类勇于攀登、不畏艰难的精神。无论是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还是王之涣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都表达了人类对于高峰的向往与追求。大漠则象征着人类征服困难的顽强毅力,它见证了人类在恶劣环境下的生存与奋斗。从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到李贺的“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都描绘了大漠的壮美与苍凉。

我心目中的语文课本封面,是一幅雄浑阔大的壮丽奇观。它上有浩瀚宇宙、明月朗照,中有高山巍峨、大漠漫漫,下有浩淼江水、滔滔不绝。这幅画面不仅展现了自然的壮美与辽阔,更蕴含了人类的智慧与情感。它让我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文化的熏陶与启迪。

更重要的是,这幅封面还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独特魅力。它不仅仅是一本书的外壳,更是一个充满诗意与哲理的世界。它让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语文的博大精深与丰富多彩。它让我们在品味文字的同时,也能领略到生活的美好与真谛。

我心目中的语文课本封面是这样一幅画面,那么,你心中的课本封面又是什么样子呢?

【写作借鉴】

一、审题立意

本文的审题立意非常明确,作者以“我心目中的语文课本封面”为题,从个人视角出发,展现了对语文课本封面的独特构想和深刻理解。文章不仅描绘了封面上的自然景象,更深入挖掘了这些景象背后所蕴含的人类精神与文化内涵,立意高远,富有哲理。

二、布局谋篇

在布局谋篇上,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开篇即点明主题,提出心目中的语文课本封面是一个充满诗意和哲理的宇宙。接着,作者分别从太空、江水、高山与大漠三个方面进行详细描绘,每个部分都紧扣主题,层次清晰。最后,文章总结全文,再次强调封面所体现的人类智慧与情感,以及语文学科的独特魅力。这种结构使得文章条理清晰,内容充实,易于读者理解和接受。

三、选材论证

在选材论证方面,作者精心选取了太空、江水、高山与大漠等自然景象作为封面的主要内容。这些景象不仅具有雄浑阔大的特点,而且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人生哲理。作者通过对这些景象的描绘和解释,成功地传达了自己对语文课本封面的独特理解和感受。同时,作者还巧妙地运用了古诗词作为论证材料,不仅增强了文章的文化底蕴,也使得论证更加有力。

四、遣词造句

在遣词造句上,作者的语言表达非常准确、生动、优美。作者运用了大量的四字词语和成语,如“浩瀚无垠”、“滔滔不绝”、“巍峨高耸”等,使得文章的语言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同时,作者还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使得文章的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例如,“水,以其流动的姿态、智慧的光芒和诗意的韵味,成为了文学最诗意的表达”这一句,运用了排比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展现了水的多重价值和美好寓意。

 

3.(2024·山西太原·二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位心理学家谈及女儿考上大学动漫专业时说:“作为家长,有时候不是因为我做了什么而成就了我的孩子,而是因为我没做什么。我没有烧她的漫画书,没有撕她的漫画本,没有在她看动漫的时候关WIFI和摔手机,而是给她的生活留了一块自我发展的空间。”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材料中一位心理学家在谈到培养孩子的心得时说,女儿能考上大学动漫专业,主要是因为自己“没做什么”,没有将她的漫画书烧掉、撕掉,没有用关WIFI和摔手机的方式阻止她看动漫,给女儿留了一块能够自我发展的空间。

这位心理学家的做法是经验之谈,有可取之处,值得推广。他“没做”的背后是顺其自然,顺从女儿的发展天性,不过分干预,“给她的生活留了一块自我发展的空间”,给女儿的成长以尊重,在平等中关注女儿的成长。对于青少年来说,“自我发展的空间”具有独特的精神价值,是放松心情、安放心灵、积蓄力量、为继续成长加油充电的地方,那里有自己的烦恼与愿望,有专业特长的历练,有家长的“适度放任”,还有朋友的友谊、社会的关切、未来的想象等等。

本次作文旨在引导学生思考怎样的家庭教育才是合适的,即应该顺其自然教育孩子,尊重和平等地对待孩子,让孩子发展自己擅长的领域,让孩子自由、健康、快乐地发展。甚至可以联系教育强国这一时代命题,分析青少年成长需要怎样的教育,这样就从家长想到了社会,文章就有了深度和广度。

写作时,可以在文章开头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材料中这位心理学家,给我们的父母树立了榜样,教育需要开明的父母。主体部分论述,开明的父母懂得平等交流,善于与孩子沟通;开明的父母懂得给予空间,使孩子发展自身创造力;开明的父母懂得充分尊重,因为教育就是理解、尊重,就像《种树郭橐驼传》中所说的,“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最后总结全文,每一条河流都有自己的方向,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擅长。希望父母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选择。

【参考立意】

1.尊重孩子,自由发展。

2.顺应孩子的天性,让成长之花自由绽放。

3.给予孩子自由与尊重,让他们在自由空气中翱翔。

 

【考场范文】

留空间 给尊重  促发展

当今社会,竞争过烈,升学太“卷”,孩子被管制过多,有几人能做到不撕孩子的漫画本,不在孩子看动漫的时候关 WIFI和摔手机?岂不知幼儿无小事,管制过多出“奴隶”!适当放手,给孩子留一块自我发展的空间,才是成就孩子的开明做法。

留一块自我空间,并不是轻视幼年教育,而是引导孩子自由成长。

作为家长,“做什么”很重要,那是率先垂范,那是身教大于言教;但“没做什么”更重要,这是给孩子思考的空间,这是成就孩子广泛的兴趣。父母当年玩泥巴、抓蚯蚓、滚铁环时有多少乐趣有多少探究,孩子现在看动漫、游WIFI、翻手机时就有多舒爽就有多涉猎。家长适当放手,不是过度放养,不是荒废学业,而是不去剥夺孩子自我成长的权利,是不给孩子留下心灵的阴影,那给孩子的是怎样的高质量的童年?诚然,虚拟世界有危害,教育有效期短,但谁能否认漫画世界的诗意和数字时代的远方不会带给孩子自由成长?

留一块发展空间,并不是做漠视“掌柜”,而是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

作为家长,“做什么”或许能教给孩子足够的知识,培养孩子很多的能力;但“没做什么”能让孩子有一个自我发展的空间,有一颗不被束缚的心灵。总有一天,孩子要独立生活;总有一天,孩子要独挡一面。教育的本质不就是让孩子成为他自己?本该玩的年龄,韩寒童年时被困在学海中,成了“三重门”的叛逆者;上海海事大学杨元元直到研究生,还没有离开母亲的视线,最终去了母亲看不到的冥世间。适当放手,适当留一块发展空间,并不是让父母做漠视“掌柜”,而是让孩子知道什么是童年的乐趣,让孩子看到不一样的世界,让孩子有更加独立的动手能力,让孩子享受尊重的样子。父母之爱子,犹园丁之育苗,必顺“木之性”。顺应孩子的天性,才能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才有利于他们成为“参天大树”。

让孩子玩,给孩子留空间,乃智慧父母行为。

父母“没做什么”无形中暗合了教育家陶行知曾提出的“六个解放”理念——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眼睛、嘴巴、空间和时间,让孩子能想、能干、能看、能谈、能扩大视野、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父母适当放手,不知不觉避免了中国式家庭教育的弊端,吻合了教育畅销书《正面管理》的“要赢得孩子,而不是赢了孩子”的先进理念。不过多干涉孩子,给孩子自由,是放养教育原则。每周留一定空间,让孩子在玩的同时,自然形成规则意识,收获“不要父母插手”等思维意识,培养习惯,拓宽视野。

智慧父母,留的是空间,收获的是思维,培养的是习惯。何乐不为?

【写作借鉴】

一、审题立意

本文的审题立意非常精准,作者紧扣“留空间”这一核心,探讨了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应当如何给予孩子足够的自我发展空间和尊重。文章立意高远,不仅关注了当前社会竞争激烈、孩子被过度管制的问题,还提出了“适当放手”的教育理念,旨在呼吁家长尊重孩子的天性,促进孩子的自由成长和全面发展。

二、布局谋篇

在布局谋篇上,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开篇即点明主题,提出“适当放手,给孩子留一块自我发展的空间”的论点。接着,作者从“留一块自我空间”和“留一块发展空间”两个方面展开论述,分别阐述了给孩子留空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每个部分都通过具体的事例和论证,使文章内容丰富、结构清晰。最后,文章以总结性的语言收束全文,强调智慧父母应该留给孩子足够的空间,让孩子自由成长。

三、选材论证

在选材论证方面,作者精心选取了多个具有代表性的事例和名言警句来支撑自己的观点。例如,通过韩寒和杨元元的例子,作者说明了过度管制孩子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通过引用教育家陶行知和畅销书《正面管理》的理念,作者进一步强调了给孩子留空间的重要性。这些选材不仅具有典型性,而且与论点紧密相连,使得论证更加充分、有力。

四、遣词造句

在遣词造句上,作者的语言表达流畅、准确,富有感染力。文章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等,使得句子更加生动、形象。例如,“父母之爱子,犹园丁之育苗,必顺‘木之性’”一句,通过比喻手法形象地表达了父母应当顺应孩子天性的教育理念。此外,文章还引用了多句名言警句,如“没做什么”比“做什么”更重要等,这些引用不仅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也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阅读全文

作文大家评

221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