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专门学习写作知识,积累写作素材的专题网站!

阐述自己的观点

杨老师 分享 时间: 下载word支付: 1.00元 点赞
阅读:
阐述自己的观点

微信扫码分享

阐明自己的观点,是议论文写作的关键。观点,也就是议论文的中心论点;阐明,就是指如何来对观点进行分析。在写作中,应如何阐明自己的观点呢?

阐述自己的观点,首先得把观点想清楚,“想”是“写”的前提。写之前,把要表达的观点梳理一下,看主要针对什么,解决哪些问题,观点是否正确,有没有说服力。有时还要设身处地想想读者对自己提出的观点是否能接受,如何才能以理服人。只有预先“想明白”,下笔才能“说得清”。很多时候,文章观点含糊不清,牵强附会,很可能是因为自己事先没有“想明白”。

一、写作指导

1.观点要鲜明

一篇议论文,观点是其灵魂,因此,观点必须要鲜明正确,文中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旗帜鲜明,不能模棱两可。阐述观点时,要把自己的意图表述清楚。要使人明白你为什么提出这个观点,是要纠正或补充他人的看法,还是要解决什么问题。意图清楚,观点明确,文章就容易有一个具体而鲜明的主旨。有些作文虽有观点却很空泛,这与写作意图不明有很大关系。

2.要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

对于同一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在阐述自己观点的过程中,不要盲目否定,应当采取一分为二的方法,适当转换看问题的角度,客观分析他人的观点,找出其中合理的成分,再与自己的观点进行比较,客观呈现观点之间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从何而来,分析自己观点的优点或意义。这样比一味阐述自己的观点更能令人信服。

3.要有充分的论据

怎样来阐明自己的观点?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找出论据。要仔细推敲观点内在的逻辑结构,以此为“纲”,选择真实典型、能证明观点的论据;还可以回溯观点形成的过程,现实生活是观点形成的源头,多从生活中捕捉论据,再回过头来论证观点,一步步引导读者达到最后的结论,从而让自己的观点更有说服力。

4.要有明确的思路,恰当的结构

阐明自己的观点要有明确的思路,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最后再说什么,思路要清晰,要合乎情理,不能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可以先打腹稿或者列出提纲,把观点的若干方面梳理一下,看看先说哪些,后说哪些,作好安排。几个方面说完后,适当作点小结,总结并强调自己的观点,起到加深印象或延伸思考的作用。打腹稿或列提纲,要预想文章的整体布局,考虑到文章的写法,为下笔成文作好准备。

在写作中,还要注意一些常见的结构技巧,比如并列结构、层进结构、对照式结构等。并列式阐释指阐述内容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有时甚至是相互独立的,但这些内容并非互不相关,而是体现了观点的不同层面。层进式阐述则先提出观点,然后分层进行解释,从一个层次递进到下一个层次。文章选用哪种结构来阐述,要由写作的意图和观点本身特点来决定。

二、链接高考

从高考作文命题特点来看,写作体裁比较灵活,大多数高考作文对体裁没有太多限制。而从阅卷情况来看,很多考生会选择写议论文(或议论性散文)。对考生来说,考场上选择写作议论文,更易构思,结构上更易把握,语言亮点更易打造。

观点先行,这是写好议论文的基础。对于考场议论文来说,往往是题目即观点,结尾即观点。分论点是为了更好地论证观点,论据应当证明观点,对论据的分析必须围绕观点。考生在写作议论文时,要学会阐述好自己的观点。这就要求同学们:平时勤于思考,多多评点江山、激扬文字;做题时看准题目要求,善于提炼正确新颖的观点;行文时围绕观点,边写边回扣。

 

作文题目:

《齐桓晋文之事》中,齐宣王和孟子有以下这样的对话。

(齐宣王)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孟子)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请根据以上对话的内容,确定立意和主旨,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这段话主要是在讨论“不能和不为”,做任何事情,都有“不为”与“不能”的现象发生,二者所反映的属性不一样。“不为”蕴涵着“能为”,选择“不为”实际上体现了人性中“恶”的倾向。“不能”,表达的是一种客观能力的限制。“不为”传达的是人的态度、修养、文明与习惯养成的问题,它的存在与发生,反映了一个社会教化与风尚高下的分野。一个人唯有从小受到良好的道德文明的熏陶与感化,才有可能克服“不为”,竭尽全力去“为”。

【参考立意】

(1)不要因为不为而说不能;

(2)应该有所为;

(3)避免不能和不为。

 

【优秀范文】

若非恒力,安见春光?

《南方周末》新年贺词里说:“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而让这样的逾越变得触手可及的,是千万个在寒冬就已经蓄力的种子,以恒力为柄,吹响了破土的春之号角。看似不能之事,也时有奇迹发生,而这奇迹的本身,不外乎一句“为者常成”。

不给失败冠以“不能”的理由,是善为者的座右铭。

正如齐宣王置折枝之力不顾不施仁政却说“吾不能”,现今世界压力剧增是事实,但是同样也有很多人,打着躺平的旗号,挂着情绪化的名号解释自己的停滞和焦虑。很多人以此当借口,将自己的“不为”归结于“不能”以此来逃避。尤记得苏翊鸣曾经说过:“一个新的难度动作,我每天练6个小时,一直重复练这一个动作,可能需要一个夏天才能去完成这个动作。”国际赛事的每一分进步都是在与“不能”作斗争,苏翊鸣何以朗朗少年就有王者之姿?我想,是他从不为困难找理由,不给失败留余地。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人可以用“为”去冲破“不能”的障碍,常为而不置、常行而不休,创造出更多的奇迹。

如果一直给自己设置天花板,那么当人一旦被这种认知限定,就不会有知难为而为之的“勇”,不会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决”,更不会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得。明知难为而为之是冲破“不能”的信念勇气,英国作家约翰·克里西年轻的时候,创作很勤奋,可是得到的却是接二连三的沉重打击——743封退稿信。他说:“不错,我正在承受人们不敢相信的大量失败的考验。如果我就此罢休,所有的退稿信都变得毫无意义。”凭着愈挫愈奋的勇气,到逝世为止,他一共出版了564本书。他没有给自己找不能的借口,亦没有被浮云遮望眼,由此成功。反观现在很多人,遇到一点挫折便卧于“躺平”之毯无法起身,错失了不知多少蓬顶之外穹顶之上的星光。

生活不可能一往无前一帆风顺,我们的努力突破的“不能”有时就会成为渡江的舟楫。

张晓宇在中国人寿应聘时,激烈竞争中因为多学了德语通过了应聘,这个经历让他在职业生涯中不懈怠,面对行业洗牌,他依靠深厚的积淀当选了长安汽车的销售高管继而成为副总裁。试想,如若只抱着“不可能”的念头做事,又何来后来的拔节迈步呢?我们常说“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实际上这股“风”是每一个敢于突破“不能”的追风灵魂。当我们竭尽全力地去完成一件事,生命的感受和获得的激荡早已澄澈清明。所有生命都在等待破土之春,但若非恒力,安见春光?

想来作家李敖给自己的母校北京新鲜胡同小学题字时挥笔而就的“为者常成,行者常至”,也是想激励年轻人莫畏寒潮,自成春色吧!人生没有百分百的成功,只有日复一日,不曾放弃的追求。

一朝春色引人醉,自成碧草更无霜。唯有勇敢突破,才能突破“不能”,成为风暴中无畏的勇士!

【微点评】

该文从不以“不能”为借口、做出口,深刻讨论了“不为”和“不能”之间并非割裂,有人将“不能”做挡箭牌,包装自己的“不为”,而长期“不为”必将导致“不能”越来越多。所以只有勇为善为,才能突破人生瓶颈,破解迷局。说理鞭辟入里,思路清晰层层深入。语言独具启发性,实为议论佳作。

阅读全文
221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