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专门学习写作知识,积累写作素材的专题网站!

材料作文若即若离矫治

杨老师 分享 时间: 下载word支付: 1.00元 点赞
阅读:
材料作文若即若离矫治

微信扫码分享

例文研讨(一)  

    【失误篇】  

面对诱惑  

人生的漫漫长路上,有形形色色的诱惑。有的人沉迷其中,不能自拔;有的人却能在纷纷扰扰的诱惑中进退自如,不迷失方向。前者和后者的人生,必定是不同的结局,因为在面对诱惑时,他们做了不同的选择。  

(统领全文,可以把文字组织得更有文采一些。)  

当我们面对诱惑时,应该具备一双“慧眼”,不被“诱惑”光鲜的外表蒙骗。平淡无奇的现实生活,驱使着不甘平淡的人们寻求刺激,却被短暂的快感蒙蔽了眼睛。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林林总总的诱惑时时刻刻在挑战着你的神经。而一些不良诱惑常常酿成十分严重的恶果。“网络是21世纪的精神鸦片”,上网本是一种增长知识,放松娱乐的好方式,但网络的不良诱惑让多少风华正茂的青少年浪费了大好时光,终日泡在网吧,荒废了学业,断送了前程,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青少年的犯罪率。  

(①分论点的语言要精炼,努力做到分论句式一致;②“网络是21世纪的精神鸦片”的判断不准;③所举上网的例子在阐述上未能紧扣“慧眼”展开。)  

面对诱惑,我们应该适当地收敛自己的“好奇心”。对于一些新生事物和未知领域,我们的好奇心往往被极大地调动起来,人之常情本无可非议,但是面临不良诱惑时的“好奇心”一旦膨胀起来,警钟就会敲响。森林中的蘑菇鲜艳可爱,但是它有剧毒,可致人于死地。外表的漂亮遮掩了它的毒性。许多人染上毒瘾的原因都是好奇,而当他们真正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开始吸毒,就已经被诱惑牵制,成为诱惑下的一个牺牲品。  

(本段论述尚能扣住“好奇心”。)  

面对诱惑,我们应该多一份责任。我们肩负着对社会、国家、家庭的责任和义务。在强烈的责任感下,在诱惑面前,我们绝不能只想着自己的利益和快乐,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弃其他而不顾。南宋名相文天祥在面对敌人以升官发财为条件归降的诱惑时,不为所动,坚强不屈,英勇就义。而他顶天立地的精神也随着那首《过零丁洋》浩气长存,流芳百世。  

(应当围绕“坚守责任不为诱惑”叙述和评说文天祥的例子。)  

作为我们中学生,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面对诱惑,应该用一双“慧眼”明辨是非,收敛起猎奇的好奇心,时时铭记肩上的责任,不被诱惑所左右,心无旁骛地向前走。  

未来是一条未知的道路,前方也许是比来处还要艰险的去处。但无论何时,身处何方,我们都要严于律己,远离诱惑,走好人生路。  

   

◎点评:  

文章中心明确,结构完整,层次清楚,初具议论文的规模。主要问题在于分论点下的举例和阐述未能紧扣分论点,行文随意,造成论证与观点若即若离,严重削弱了论证的逻辑力量。建议围绕分论点适当增补论据,并修改原文对论据的叙述和阐述,以保证叙议紧扣分论点。同时,要调整语句,保证语言准确,还要注意分论点句式的一致。  

   

【升格篇】  

   

面对诱惑  

蓝天诱惑着白云,草原诱惑着骏马,长空诱惑着雄鹰,诱惑无处不在,它能使你成功,也能使你沉沦。在漫漫人生路上,我们怎样才能在纷纷扰扰的诱惑中进退自如,不迷失方向,而始终保持一个清醒的自我呢?  

(比喻和排比,增加了文采;设问使文意指向更集中。)  

面对诱惑,我们应该有一双慧眼。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林林总总的诱惑时时刻刻都在挑战着你的神经,面对诱惑,你有一双慧眼,识其本质,知其伎俩,你就能战胜诱惑。读何敬平烈士的诗《把牢底坐穿》,我们敬佩烈士坚定的意志。烈士何以能够不被反动派的高官厚禄所诱惑,“愿把这牢底坐穿”,就是因为他们具有一双慧眼,看透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看到了反动派必然灭亡的下场。一些同学迷恋网吧,荒废了学业,断送了前程,也在于他们目光短浅,只看到网络对成长有益的一面,而看不到有害的一面。  

(分论点语言精炼,述例和议例紧扣“慧眼”和诱惑的关系。)  

面对诱惑,我们应该多一分克制。对于一些美好的事物,我们的好奇心往往被极大地调动起来,这是人之常情,本来无可非议。但是,凡事都有一个界限,不懂克制,任凭好奇心膨胀起来,就会走向反面。南朝陈后主爱好歌舞音乐,这本无可厚非,但是纵欲成瘾,不思朝政,这就大大超过了“爱好”的限度,最后落得一个国破被俘的下场,自然就在情理之中了。森林中的蘑菇鲜艳肥嫩,让人爱不释手,但是它是有剧毒的,你还是忍一忍你的不舍之心吧,有克制才能有安全。  

(将“好奇心”改为“克制”,保证分论点句式一致;述例和议例紧扣“克制”和诱惑的关系。)  

面对诱惑,我们应该多一份责任。每一个人都不是单独的自我,我们总是肩负着一定责任和义务。你是社会成员,你就得为社会尽职;你是家庭成员,你就得为家庭尽心。面对诱惑,想想我们承担的这样那样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就不会只想着自己的利益和快乐,而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南宋名相文天祥被俘,敌人许他高官,那是多大的诱惑啊!但是他想到自己是大宋的臣子,想到拯救社稷的重任,一切诱惑就变得那样地微不足道。那首《过零丁洋》浩气长存,流芳百世,与其说那是高扬名节的绝唱,不如说是坚守责任的高歌。  

(述例和议例紧扣“责任”和诱惑的关系。)  

 “行路难,多歧路”,作为我们中学生,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面对诱惑,只要能保持一双“慧眼”,只要能学会自我克制,时时记起自己肩上的责任,我们就能战胜诱惑,心无旁骛地向前走。  

   

◎点评:  

这是一篇规范的议论文,开篇通过比喻辩证地分析诱惑的影响,顺势提出论题:如何面对诱惑、保持清醒的自我。接下来从“有一双慧眼”“多一分克制”“多一分责任”三个方面展开阐述,回答论题;在论述的每一层里,先提出分论点,再阐述并举例,事理结合,论证有力。最后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文章所用三个论据材料,即烈士何敬平事、南朝陈后主事、文天祥事,都来自初中语文课本,活用教材,值得学习。  

   

例文研讨(二)  

新题展示:  

漫漫人生路,常有些“小门”横亘在前方,需要我们弯腰侧身才能通过。比如,蔺相如面对廉颇的恶言挑衅,选择了“引车避匿”;勾践面对覆国被俘的耻辱,选择了屈服求和、卧薪尝胆;韩信面对市井无赖的嘲笑欺侮,选择了蒙受“胯下之辱”……  

“读史使人明智”,历代名人对待“小门”的态度给我们有益的启迪。请以“人生路上的小门”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 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但不要写成诗歌。  

   

写作提示  

“人生路上的小门”这道题内涵丰富,启发性强,为考生提供了较为广阔的写作空间。准确理解“小门”的含义是写作的关键。所谓“小门”,指在人生道路上遇到的限制、束缚、屈辱、困难、坎坷、挫折等。写作过程中要广泛联系生活,反映生活,表达自己的思想,指出 面临“小门”时应学会“侧身弯腰”——也就是要讲策略、学会变通、学会适应、忍一时之屈等。  

对题意的理解偏狭、肤浅,或是以门写“门”,不能化实为虚;或是仅仅强调“要有推开门的勇气”,没有写怎样正视、走过“小门”;中是把“小门”理解为走向成功的终南捷径,大谈特谈“后门”走不得;或是片面地认为我们应昂首挺胸地走“小门”,哪怕被撞得头破血流:这些内容与命题若即若离,甚至完全偏题。  

【失误篇】  

人生路上的小门  

人的一生,就如漂泊于汪洋上的一艘航船,不可能一帆风 顺直抵成功的彼岸,总要历经暴风骇浪的洗礼,方能渡过大洋。人生,就如涓涓流水,要想成为澎湃汹涌的海浪,就须经过那迂回和曲折的溪道。这正如一首歌中所 唱的:“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每个人都渴望成功,渴望成功时那种众人簇拥的感觉与雷鸣般的掌声,但是你可知道,成功的背后, 往往蕴含着许多不为人知的艰辛与痛楚啊!(有些句子表意重复,不如直接切入正题来得好。)   

不经风雨,难见彩虹。据说,凡是报考印度孟买佛学院的学生,进校的第一堂课就是由该校教授把他们领到该学院 正门一侧的小门旁,让他们每人进出小门一次。这个门只有1.5米高,0.4米宽,一个成年人要想过去,必须弯腰侧身,不然,就只能碰壁撞头了。进出过这个 小门的人几乎无一例外地承认,正是这个独特的行为,使他们顿悟,让他们受益终身。是啊,从“正门”进出固然方便、风光,但生活中经常没有那么多的“正门” 可走,总是有许多与你心愿相违的事情,总让我们不得不弯腰侧身进“小门”!  

据报道,德国有个叫亨利·谢里曼的商人,幼年时迷恋考古,并下定决心,长大后要当一个考古学家。但他家境贫 寒,根本没有钱来支持他的研究。于是他只好暂时放下这个愿望,开始努力赚钱。他做过学徒,当过售货员,有了一定的积蓄后,做起了小生意。在赚钱的同时,他 仍不忘学习。为了更好地了解古代文明,他自学了古希腊语;在和别人做生意时,又抓住机会学习了多门欧洲语言。(“多门欧洲语言”有语病) 经过十几年的奋斗,他终于攒够了钱,便一心投入到考古研究中。他以衣食无忧的心态 [“他以衣食无忧的心态”表达不当] ,先后发掘出多座城市,并最终挖到了两座爱琴海古城,成为发现爱琴海文明的第一人,对世界文明史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谢里曼的成功并不是偶然的,他没有走什么捷径,而是用十几年的奋斗解决了资金上的困难,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儿时的梦想。  

由此可见,这个世界上本没有捷径,只要会适应,会变通,那么每一条路都是捷径。  

   

◎升格指导  

本文为三类卷,得分:14(内容)+16(表达)+12(发展等级)=42分。文中选用的材料有新意,语言表达也大体准确、流畅,但为什么得分偏低呢?这是因为此文有一个致命失误——扣题不紧密。文章前半篇阐述“生活中……总是有许多与你心愿相违 的事情,总让我们不得不弯腰侧身进‘小门’”,内容上符合题意;但后半篇就有偏差了——作者以谢里曼的成功为例,转而谈到了“这个世界上本没有捷径,只要会适应,会变通,那么每一条路都是捷径”。怎样化“险途”为“捷径”,这与如何应对“人生路上的小门”虽非毫无关系,但毕竟是两回事。  

如何提升呢?至少应作如下改动:将小结性的语句“谢里曼的成功并不是偶然的,他没有走什么捷径,而是用十几年的奋斗 解决了资金上的困难,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儿时的梦想”,修改为“谢里曼的成功并不是偶然的,他在实现儿时梦想的过程中,遇到了资金匮乏这扇‘小门’,可贵的 是,他转换思路,用十几年的奋斗走过了它……”。  

   

【升格篇】  

人生路上的小门  

人的一生,就如漂泊于汪洋上的一艘航船,不可能一帆风 顺直抵成功的彼岸,总要历经暴风骇浪的洗礼,方能渡过大洋。这正如一首歌中所唱的:“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每个人都渴望成 功,但是,成功的背后往往蕴含着许多不为人知的艰辛与痛楚。(删去一些句子后,表达更简捷。)  

据说,凡是报考印度孟买佛学院的学生,进校的第一堂课就是由该校教授把他们领到该学院正门一侧的小门旁,让 他们每人进出小门一次。这个门只有1.5米高,0.4米宽,一个成年人要想过去,必须弯腰侧身,不然,就只能碰壁撞头了。进出过这个小门的人几乎无一例外 地承认,正是这个独特的行为,使他们顿悟,让他们受益终身。是啊,从“正门”进出固然方便、风光,但生活中经常没有那么多的“正门”可走,总是有许多与你 心愿相违的事情,总让我们不得不弯腰侧身进“小门”!在我周围的一些同学,常常赞叹某同学的成绩怎么怎么好,某人活得多么多么成功,但是,他们并没有去追 寻、思考他人成绩好、获得成功的内在原因,不知道他人成功背后所付出的汗水。而他们慨叹之余,又不肯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不肯付出辛勤的汗水,每次考 试都想投机取巧。于是,面对生活,他们只有慨叹、惋惜的份了。要知道,美丽的蝴蝶固然迷人,但由茧化蝶的过程却是漫长而痛苦的。  

(能联系身边的实际情况作阐述,值得肯定;但只论“成功背后所付出的汗水”,还显得有点空泛。)  

著名歌手孙楠,在成名之前打过六七十个工种。为了自己的理想与成功,他曾经当过建筑工地的工人;为了提高专 业知识,又要维持生活,曾经通宵达旦地工作,曾经流浪街头,夜宿车站。为了远大的理想,他艰苦过,付出过,他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勇敢地直面挫折,毅然接受生活的挑战。终于,他取得了成功,爬过一个个“小门”,最终来到了成功的“大门”,拥有了令人羡慕的事业,拥有了鲜花和掌声。面对成功,他淡淡地 说:“由‘小门’到这迷人的‘大门’,其中的艰辛只有我自己知道。为了继续走进‘大门’,我还会不懈地努力,即使前面还有许许多多的‘小门’!”   

(爬过一个个“小门”——内容上切题了,如果具体展示“爬过”一个很典型的“小门”,会更具说服力。)  

多么中肯的话语啊。如果当初孙楠只希冀“大门”的辉煌,而在“小门”面前怯步了,那么我们将无福消受他那独 特的嗓音,他也会与音乐无缘地擦肩而过!如果说“大门”是人生的理想和成功,那么“小门”便是通往成功殿堂的艰辛曲折的必由之路。假如你只要“大门”而厌 弃“小门”,那么,你很可能永远只能在“大门”之外徘徊。  

(说理基本到位。)  

朋友啊,请走好人生路上的每一扇“小门”!   

   

◎点评  

更换事例,既讲道理,又摆事实,能引发读者的思考;“美丽的蝴蝶固然迷人……”等比喻运用得当,增添了文采;结尾点题,进一步明确了主旨。当然,仍存在一些 不足,主要表现为说理欠透彻。比如:不走“小门”的危害,究竟在哪里?“弯腰侧身”,又难在何处?面临“小门”,该怎样讲究策略?……这些问题,作者如能 有选择地讲清一二,文章就更为切题且有深度了。  

评为一类卷下,得分:18(内容)+18(表达)+17(发展等级)=53分。  

   

◎升格启示:  

近几年高考,命题作文、话题作文和新材料作文是主要形式。试题开放性比较强,但不可能没有限制因素。今后的作文命题,在继续开放的同时,一定会在具体要求上进一步增加限制,因此,写作时必须有一个严肃认真的审题过程。  

审题水平,与考生的“综合素质”密切相关,同时也需要掌握一些具体的审题“技巧”。  

(1)不能匆匆“扫描”,而要一个词、一个字地在心中默读考题。这样,可以强迫自己定下心来,把命题中的每一个字、词看清楚。这样做,是为了找出考题中的“关键词”。关键词,是命题者下达“指令”的最主要的“载体”,非抓住它不可。  

(2)当一个词在考题中多次出现时,它就很可能是关键词。关键词有时不止一个,要尽可能找出来,决不遗漏。  

(3)先用铅笔把找出来的关键词逐一圈出来,这样,可以有一个“物质依托”,防止在“心里盘算”时丢三落四;然后逐一落实被圈出来的关键词,即把它们的要求全部体现到作文中去。审题结束后,再用橡皮把铅笔圈过的痕迹擦去,以免留下做“记号”之嫌。  

(4)细读命题中的“注意”或“要求”。  


阅读全文
221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