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专门学习写作知识,积累写作素材的专题网站!

脱贫攻坚-高中高考语文作文热点主题优秀范文分类汇编

杨老师 分享 时间: 下载word支付: 1.00元 点赞
阅读: 问答
脱贫攻坚-高中高考语文作文热点主题优秀范文分类汇编

微信扫码分享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0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经过8年持续奋斗,我国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极大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在为这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自豪的同时,也有另一种声音说,现在有些人的物质生活富足了,但精神依然贫瘠。

作为新时代的学子,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要抄袭、套作。

【优秀范文】

精神脱贫,内心富有

随着我国脱贫攻坚战的成功收官,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可是有些人的物质生活富足了,但精神依然贫瘠。我想真正的脱贫是精神上的脱贫,精神上的致富是更高境界的致富。

让我们把目光投向千年前的汨罗吧。怀王已死,郢都残破,屈原抱起石块,自沉汨罗。汨罗从此流进了中国的文化史,至今仍是迤迤逦逦,在漫长的春秋中,清了又浊,浊了又清。他放弃了自己的生命,保留了自己的高贵的精神。千年一瞬,刹那芳华,两千年后,我们已然明晓,在屈原心头凝聚的是对家国的无尽的思念,无边的忠愁,屈原决然放弃的是富贵的生活,提升的是自己的精神境界。

雨果说过:“脚不能达到的地方,眼睛可以达到;眼睛不能到的地方,精神可以飞到。”精神的高度,远不是物质能达到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君子忧道不忧贫”,颜回的安仁乐道展现的是精神的平静和安宁。孔子弟子三千,但他最为欣赏的是颜回。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颜回在生活贫困不堪的情况下,仍能快乐,淡定地一心向道,因而他得到了孔子的称赞,这就是历代儒家所津津乐道的“孔颜乐处”。

朱自清宁死不吃美国的救济粮,正是精神支柱支撑着他,使得他不受任何外物的诱惑,使得物质的需求最终没能大过精神的需求。可见,一个人即使没有物质上的高级享受,但他只要有一根精神支柱,那么,他也会比常人过得更幸福;反之,一个人过分地追求物质,而忽略了精神的涵养,那他即使有再多的钱财,也不会享受到真正的快乐,不会品尝到那一份满足与陶醉。。

然而物质的极大丰富与精神的极大贫瘠形成这时代最鲜明的对照。中国首富黄光裕因商业贿赂锒铛入狱,某些影视明星因逃税声名狼藉,巨人网络董事长史玉柱因为利益而代言虚假广告……为了获得物质上的需求,他们不择手段,无所不为,完全没有了做人的道德规范。这样的人已经贫穷得只剩下物质的外壳了,又谈何精神追求、精神享受呢?

朋友,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让我们用真善美构筑一个富丽堂皇的“精神家园”,提高精神境界,以富有的精神做指引,助力伟大的强国梦。

【审题】

本题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分为两层,“2020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极大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第一层,这一层介绍了中国的发展,脱贫攻坚战的胜利收官“极大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这让百姓的生活有了物质基础。“在为这彪炳史册……现在有些人的物质生活富足了,但精神依然贫瘠”为第二层,这一层交代了在百姓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前提下,有些人的精神贫瘠,这就展现了现代社会的一组矛盾,良好的发展是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境界的协调发展。“作为新时代的学子”应该理智的认识到这一点,应该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充实自己的内心世界,让精神花园生机盎然。

写作时,应围绕“精神追求落后于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来行文,可以谈国家在帮助百姓物质脱贫的同时,应注重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提高百姓的精神境界,让百姓精神充实,拜托低俗的颓废;行文中要加入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背景下,青年人应如何丰富自己的精神境界,以更积极健康的生活。

【参考立意】

(1)享受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应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

(2)精神脱贫是更高级的脱贫。

(3)青年人应提高精神境界,助力强国梦。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摆脱贫困,是古今中外治国安邦的大事。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脱贫攻坚战役硕果累累:作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是第一个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2019年,中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109万,贫困发生率降至0.6%;无论是全球扫盲率提升、营养不良和贫困率下降,还是更多的人喝上干净的水、基本生活水平提高,中国的减贫努力无疑都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联合国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政府在减贫方法上的不断创新,使大约8亿人成功脱离贫困,勤劳的中国人民用“中国式减贫”给许多国家做出了榜样。

非洲××国××学校的中学生代表团将要来贵校游学交流,他们很好奇我们国家是怎样做到如此“大体量”脱贫的,希望先了解有关的具体信息,能够借鉴到自己的国家。请你以学校学生代表的身份给他们写一封信,跟他们谈谈“中国‘大体量’脱贫”的见闻、感受和认识。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优秀范文】

给非洲中学生朋友的一封信

亲爱的非洲朋友们:

你们好!

作为一名中国高中生,我想从下面三个方面与你们分享我们家乡建设、脱贫攻坚的一些做法和我的感受。

坚定信念,“精准扶贫”,是中国“大体量”脱贫的前提。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温塞特说:“如果一个人有足够的信念,他就能创造奇迹。”如今我国广袤的农村大约有8亿人成功脱离贫困,是因为我们党和国家以及14亿中国人有“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坚定信念。有了这个坚定信念,再加以“精准扶贫”:草王坝村,因缺水成为贵州远近闻名的“穷窝窝”,村支书黄大发就带领村民们30多年硬生生在绝壁上凿出一条长9400米、地跨3个村的“生命渠”,彻底结束了滴水贵如油的历史,百姓的荷包日渐鼓起来。治贫先治愚,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二坪村,是凉山北部峡谷绝壁上的彝寨,全村400多人,几乎没人识字,李桂林、陆建芬夫妻扎根在这里29年,把知识的种子播种在彝寨,现在二坪这个悬崖上的彝寨摘掉了“文盲村”的帽子。……无数像草王坝村、二坪村这样的村子能由“贫困村”走向“小康村”,正是因为他们标本兼治,找到贫困的真正“病因”,最终拔掉致贫的关键“病根”。

因地制宜,“创新减贫”,是中国“大体量”脱贫的保证。

亲爱的非洲朋友们,你们知道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吗?曾经,这个深度贫困村中的136户贫困户现在全部脱贫摘帽:十八洞村很好地利用本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优势、特色民俗民风、特色建筑等,将十八洞村打造成为农家乐、乡村游胜地。非洲的中学生朋友,你们是否知道,曾经,在浙江省新昌县沙溪镇生田村岩前自然村有一个典型的“空心村”呢?那里土坯房破败倒塌,菜园也荒废。如今,在荒地上建起了菜园、花园、草坪、茶室……通过一系列改造,“空心村”成为由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人群组成的多元化社区。岩前村变成富有江南特色的农庄,游人如织,冷清的村庄又热闹起来了。中国乡村的振兴,正是由无数的“十八洞村、岩前村”通过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创新减贫”,带动了一方经济,富裕了一方百姓。他们是中国“大体量”脱贫的保证。

凝心聚力,决胜“脱贫”,是中国“大体量”脱贫的根本。

非洲中学生朋友们,2020年是我们国家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们完成既定目标任务带来了挑战。当前,全国还有52个贫困县未摘帽、2707个贫困村未出列。他们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但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郑重承诺:“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我们有党的英明领导,凝心聚力起了全党全国全社会磅礴的力量,这彰显出的家国情怀,将迸发出更大决心、更强力度,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而这正是中国“大体量”脱贫的根本。

非洲朋友们,中国“大体量”脱贫的原因还有很多,待我们见面时,再与你们详聊家乡建设、脱贫奔小康的中国故事,好吗?

我们早日欢聚一堂!

你们的中国朋友:×××

2020年×月×日

【审题】

这是一个任务驱动型作文题,所给材料为记叙性材料。

材料主要介绍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脱贫攻坚战役中取得的累累硕果。中国取得的成果,得到了联合国相关负责人的认可,并给予中国高度的赞扬。

从任务来看,需要给来自非洲的中学生介绍我们国家是怎样做到如此“大体量”脱贫的,而“希望先了解有关的具体信息”,就是说写作时要注意谈我们国家在脱贫时的具体做法。如党的有力领导、科学有效的精准扶贫、科学的管理体系、人民的勤劳奋斗等。

当然除了一些具体做法之外,关于“中国‘大体量’脱贫”的见闻、感受和认识,也需要在文章中体现出来。如果要谈见闻,则可以介绍一些地方或人群,是怎样由贫穷变富裕的;如果谈感受,可以从自已的切身体会来谈;如果是谈认识,则需要全面,不能只谈好的方面,也要认识到不足等。

此类作文,最好按先谈方法,再谈见闻、感受和认识的思路进行,当然重点谈的是方法。最好不要一味大谈我们的成绩,或者只是空洞而泛泛的谈“脱贫”等。

【参考立意】

(1)“脱贫”我们有一套。

(2)“脱贫”非一朝一夕之功。

(3)“脱贫”道阻且长,唯有信念不能丢。

(4)“脱贫”需要的是合力。

(5)治贫先治本。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2013年深秋,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花垣县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精准扶贫”要求,为新时期中国扶贫开发工作指明了方向。2020年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中国有1亿左右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让8亿多贫困人口脱贫,对世界减贫贡献率超过70%,是全球最早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中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

材料二:

2018年6月,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赶赴十八洞村,探寻“精准扶贫”的中国经验。他说“中共脱贫致富的这些经验和做法对老挝有益,我们将把它运用到老挝的脱贫攻坚工作中去”。中国一直是世界减贫事业的积极倡导者和有力推动者。设立“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和“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全面落实南南合作圆桌会上宣布的“100个减贫项目”,在“东亚减贫合作倡议”“中非减贫惠民合作计划”框架下扎实推进合作项目……中国始终关注和帮助生活在饥饿和贫困中的有关国家的人民。

2020年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这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发展上是首次整体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对中华民族和整个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

读完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想?请谈谈你的见解。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优秀范文】

脱贫攻坚中的中国经验和中国贡献

贫困是人类社会的顽疾,反贫困始终是古今中外治国安邦的一件大事。消除贫困是当今世界时代发展的重大实践课题和重大理论课题。中国减贫实践不但精彩、生动,而且具有史诗般的意义,足以载入人类社会发展史册。回顾中国减贫实践的伟大历程,总结脱贫攻坚伟大奇迹的中国经验,既对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具有重要启示,也对讲好中国故事、贡献中国智慧、促进全球减贫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脱贫攻坚取得伟大成功靠的是坚强的领导力量。坚持党的领导,是脱贫攻坚的坚强政治和组织保证。在减贫治理的全过程中,党的领导作用贯穿到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正是有了党的坚强领导,才能够把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起来,形成万众一心、无坚不摧的减贫磅礴力量。脱贫攻坚的中国经验揭示出,中国共产党具有无比坚强的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只要我们始终不渝坚持党的领导,就一定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任何艰难险阻。

脱贫攻坚取得伟大成功靠的是科学有效方法和正确实践路径。坚持精准扶贫方略,用发展的办法消除贫困根源,这是打赢脱贫攻坚战最有效的办法。首先,精准施策是脱贫攻坚的科学方法。其次,发展是解决贫困问题的总钥匙。方法科学,更要举措对路。从过往经验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能够意识到和诊断出贫困产生的原因,但是却很难开出有针对性的药方做到精准扶贫,更无力精准扶贫。从源头看,贫困大多是由于不发展或者发展不足造成的。没有发展,或者发展停滞,必然落入贫困的陷阱。

脱贫攻坚取得伟大成功靠的是强大内生动力和精神力量。减贫治理是一个复杂而巨大的系统工程,必须有精神支柱和作风保障才能取得伟大成功。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必须坚持调动广大贫困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脱贫内生动力。脱贫首先是观念脱贫,因为精神的贫困比物质的贫困更可怕,这种看不见的贫困会让脑袋里的“怕”变成行动上的“慢”,给脱贫带来极大负面影响。要从根本上摆脱贫困,必须智随志走、志以智强,实施“志智”双扶,才能激发活力,从根本上铲除滋生贫困的土壤。

总之,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标志着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我们正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其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远。征途漫漫,惟有奋斗。伟大的事业要用好伟大的经验,用好脱贫攻坚的中国经验仍然是未来乡村振兴的重要法宝。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我们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继续发扬脱贫攻坚精神,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在新征程上努力创造新的更大的中国奇迹。

【审题】

材料一介绍的是中国脱贫攻坚的指导措施和成就,材料二介绍的是有些国家对中国脱贫经验的借鉴和中国对生活在饥饿和贫困中的有关国家的人民的帮助。两则材料聚焦国内与国外,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脱贫攻坚中的中国经验和中国贡献。写作时可综合两则材料立意。从国内来看,中国取得这前所未有的成就的原因有:党的领导和决心、人民至上、凝心聚力,各级扶贫干部的呕心沥血、迎难而上,中国人民的团结一致、勤奋拼搏……从国外来看,中国在扶贫减贫、疫病防空、难民救助等全球议题上继续贡献智慧和力量,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减贫交流合作关系,为全人类解决贫困问题做出贡献。这体现了“立己达人,兼济天下”的精神,中国深刻体会到,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从受援国到援助国,从贫穷落后到减贫模范,中国发展得益于国际社会,中国也始终不忘回馈国际大家庭。互帮互助、合作共赢是中国对世界各国的态度。

材料主题宏大,容易流于形式。写作时切入的角度要小,以小见大,可从具体事例出发,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来呈现脱贫攻坚中的中国。

【参考立意】

(1)脱贫攻坚,立己达人谋大同;

(2)脱贫攻坚中的中国经验和中国贡献;

(3)打赢脱贫攻坚战,每一份力量都重要。

(4)脱贫攻坚中的中国精神。

4.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2021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建党100周年,我国实现了全面脱贫攻坚战的胜利,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创举。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脱贫人口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总数70%以上,被世界银行称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之一”,中国已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面对人类共同的难题,八年脱贫攻坚战,中国以智慧、力量、决心和行动啃下最难啃的骨头,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为世界贡献了中国经验。

材料二

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我衷心希望每一个青年都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辱时代使命,不负人民期望。——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师生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

材料三

老一辈人总担心一代不如一代,然而,事实证明,正是这些被上一代称为“垮掉的一代”,正在撑起祖国现代化建设的大厦。学术创新,“90后”大学教授,以才华构筑引领未来的科研高地;业精于勤,不满20岁的“大国工匠”在世界技能大赛上摘得最高奖项;攻坚克难,平均年龄30多岁的中国航天科研团队取得举世瞩目成就,已成为中国航天工业的中流砥柱。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

①2021年5月4日,在学校升旗校会上演讲稿。

②2021级高一新生开学典礼上写给同学的信。

③2021年7月学校要举行“建党100周年”庆祝活动,请为活动写一篇倡议书。

④2021年4月你受邀参加了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庆典活动,请写一篇观后感。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优秀范文】

“三气”充足,书写时代华章

——观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庆典活动有感

在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校庆日即将来临之际,习总书记来到清华大学考察。工作总结考察时,习总书记指出,广大青年要爱国爱民,从学习中激发信仰、获得启发、汲取力量,不断增强“四个自信”,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永久奋斗、赤诚奉献的坚定理想。习总书记对青年人寄予厚望,作为青年人,我们要攒足“志气”“骨气”“底气”这三股气,积极回应总书记的殷殷嘱托。

攒足“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志气,当好志存高远的“追梦家”。志气,是促使人成长的“一股气”,有了它就有了进步的阶梯。梦想,是人的愿望,是人为之能奉献一切的目标。青年人正处于人生的前半篇,有着无限的书写可能,“死气沉沉”“浑浑噩噩”不适合青年人的气质,“欣欣向荣”“朝气蓬勃”才是青年人应有的属性。古往今来,历史告诉我们,唯有志存高远的追梦者才能取得成功。明太祖朱元璋生于贫苦农民家庭,然而困苦的生活没有消磨他的志气,终成为了一个朝代的缔造者;伟大领袖毛泽东,青年时期就立志推翻封建主义、帝国主义这两座压在人民身上的大山,以敢教日月换新天、救人民于水火的志气,带领中国人民终站起来了。青年人当志存高远、一心追梦,不仅仅是追逐自己的梦,还要把“中国梦”“家庭梦”融入进来,要攒足志气,在梦想的道路上越行越远,当好社会主义事业的“追梦家”。

攒足“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骨气,当好攻坚克难的“破关家”。骨气,是自内而外的“一股气”,是骨子里透出来的精神。青年人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未来少不了在事业上“碰钉子”“摔跟头”,这时放弃了,那么就跌倒了永远不会爬起来;这时挺住了,把骨气拿出来了,那么事业终会成功。俗语有云,“困难是弹簧,你弱它就强”,遇到困难一旦松了劲、泄了力,那么将永远无法克服困难,困难将会巨化为“拦路虎”。有诗云,“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时势造就英雄,逆境成就人才,遇到困难始终保持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持不懈精神,困难就是“踏脚石”。青年人要攒足骨气,要从骨子里坚持社会主义事业不动摇,要把“粉身碎骨浑不怕”的干事勇气溢满内心,要把“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攻坚克难精神妆点在外,当好社会主义事业的“破关家”。

攒足“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底气,当好信心十足的“干事家”。底气,是依靠深厚力量基础的“一股气”,是信心的重要来源。青年人的底气在哪?青年人的“底气”在于年轻,有着充足的时间去提高自己,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做到业务能力“专、精、深”,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学习,做到思想品质“高、善、美”;青年人的“底气”在于强大的国家,中国的强大给青年人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在中国的各个舞台,青年人都能够实现想法,表演出自身的精彩;青年人的底气还在于人民群众、党和国家的支持,党和国家一直很重视对青年人的培养教育,人民群众普遍对青年人表达了深深的关怀,中国这个大环境就是青年人的底气。青年人要攒足底气,要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要对自己未来的成就高度充满信心,要把“功成必定有我”践行于干事创业中,当好社会主义事业的“干事家”。

青年人,我们是未来祖国建设的中坚力量,让我们攒足“志气”“骨气”“底气”这三股气,努力提高自身能力,加强自身思想建设,持之以恒、永不动摇,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中国人民幸福奉献自身青春。

【审题】

材料一是时代背景下我国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材料二以习总书记的话表达的是对青年人的期望,材料三以具体事例说当下青年人的卓越成就。综合三则材料,明显看出立意重点在于当下青年人的责任担当、大有作为等问题。青春理想,青春活力,青春奋斗,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的生命力所在。青年人的每一次攀登,都跟这个国家的进步息息相关;青年人的每一份付出,都将获得幸福的回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广大青年肩负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如果说青春是一块无边的画布,奋斗就是最绚烂的画笔。当代青年人,应勇做时代弄潮儿,在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立鸿鹄志、做奋斗者,求真学问、练真本领,知行合一、做实干家,时代要求青年人不断完善自我、磨砺人生。

本材料重点在于号召广大青年在激扬青春中开拓人生,在奉献社会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行文围绕“争做时代好青年”展开就是符合要求的写作。重点落脚在,青年是践行“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绘图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伟业的“圆梦人”。

【参考立意】

(1)勇做时代的弄潮儿;

(2)不懈奋斗,书写人生华章;

(3)担负时代使命,做新时代好青年;

(4)国家兴盛,青年有责;

(5)奋斗是青年人生的主旋律;等等。

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2021年春节后,电视剧《觉醒年代》火遍中国。其中,学贯中西的辜鸿铭在北大演讲《中国人的精神》的片段让人印象深刻。他说:“温良,是一种力量,是一种同情和人类智慧的力量。我告诉你们一个秘密,中国人之所以有这种同情的力量,是因为我们完全地或几乎完全地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中国人的全部生活是一种情感的生活,是一种来自于心灵的激情和人类之爱的情感。”

材料二: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论语·学而篇》)

材料三:

温良是一种力量,也是一种美。因为温良的力量,我们国家创造了历史和奇迹;也因为温良的滋润,我们的生活大美而无言。

请从下列两个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写作。

(1)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市青年联合会拟举办以“脱贫·历史·未来”为主题的座谈会,邀请你作发言。请以“温良的力量”为话题写一篇发言稿,畅想未来。

(2)学校校刊《生活与美》正在征稿,全校同学踊跃投稿。请你以“温良之美”为话题写一篇寄语,发表在校刊上,与同学们共勉。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优秀范文】

勉温良之力,兴磅礴之业

各位代表、同仁:

大家好!非常荣幸作为青年代表在这里发言。我国脱贫攻坚战能取得全面胜利,在我看来,这是温良的力量的胜利。诚如辜鸿铭所言,温良“是一种同情和人类智慧的力量”。温良的力量,源于我们对儒家家国天下情怀传统的赓续,也是我们开启美好未来的不二法门。

赓续家国天下情怀,彰显温良的力量。无论是《论语》里的“温良恭俭让”,还是《礼记》中的“温柔敦厚”,指的决不仅是人的性格或态度,更重要的是个人对于大道的追求,对民众、家国、集体的深厚感情和悲悯。在四海升平时,温良使一个人与邻为善、乐于助人;在天灾人祸时,温良使一个人为了他人、家国可以慨然赴死。

所以,我们致力于消除贫困,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中国人内心文化基因的必然选择,是温良之心的外化。它显示的是“一种来自于心灵的激情和人类之爱的情感”。正是我们抱持着“冀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荧烛末光增辉日月”的温良力量,才能谱写出这气壮山河的全民脱贫的奋斗史诗。

历史车轮浩荡向前,源于温良的力量。政治上,文景之治、贞观之治,都得益于关怀他人的向善的政治风气,历代所谓“善政”,背后无一不是有为君主和得力臣子以温良之心在推动。外交上,外部世界彪炳以血与火拓土开疆时,中华民族则更偏好和平:张骞“凿空西域”,送去铁器和丝绸,带来葡萄和苜蓿;郑和宝船劈风斩浪,海上丝绸之路越拓越广……正是温良之心,让中国拥有了“沛然莫之能御”的力量,足能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来接纳天下。文化上,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为生民立命,为天地立心,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已是对温良最好的解释,也已然成为中国人对文化人格的不懈追求。温良之风所过,足以化成天下,泽被苍生。

百年前,学贯中西的辜鸿铭曾强调温良的力量;在国际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盛行的今天,我们认为,想要开创美好的未来,温良的力量,依然不可须臾离。温良的力量,核心是“人类之爱”,历史和现实都一再告诉我们,人类命运是一个共同体,大家只有秉持仁爱之心,向世界传递美好,方能“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温良的力量,是共同开启美好未来的心灵密匙。

各位代表,我们正逢青春,见证着伟大时代的奋斗历程,也不会丢弃时代的召唤,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我们相信,只要还有一寸土地未曾照彻阳光,温良的力量就不会止住脚步。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材料一共有三段文字。

第一段文字援引《觉醒年代》中辜鸿铭的话,其在于启示我们:温良是一种同情和人类智慧的力量,中国人之所以有这种同情的力量,是因为我们完全地或几乎完全地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中国人的全部生活是一种情感的生活,是一种来自于心灵的激情和人类之爱的情感;因为中国人深谙温良,所以中国人的生活是充满激情和爱的。

第二段材料引用《论语》中的话,在于告诉我们:孔子之所以成为圣人,在于他始终践行温、良、恭、俭、让。第三段材料是一句议论性的话,在于启示我们:温良是一种力量,所以我们创造了历史和奇迹,我们的生活也因此大美而无言。

三段材料均在于引导学生明白“温良”的涵意及践行温良的重大意义,这正是本文写作的要旨和主题,学生抓住这一点,并由此生发开去即可。在写作时,要注意思想的深度和广度,不要泛泛而谈,要学会道理论证和事例论证相结合,还要学会旁征博引。

根据题干的要求,此文既可以写成一篇发言稿,也可以写成一篇发在校刊上的寄语,其实二者的区别并不大。如果写成一篇发言稿,那么主体内容仍然是以议论为主体,行文时要注意把握议论文的基本构建模式,能熟练运用各种论证方法;最为关键的是,演讲稿既要讲道理,又要摆事实,更要用极富激情的语言来表达,文章要有鼓动性。

【参考立意】

(1)温良之美,润泽心灵。

(2)温良是和谐相处的原则。

(3)温良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4)坚持温良,抛弃狭隘主义和利己主义。

阅读全文
221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