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余华说:“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
漓江文学奖获得者刘楚昕在获奖感言中说:“人的一生要经历很多痛苦,回头想想,都是传奇。”有网友评论,现在很多人沉迷游戏,热衷于《传奇》,回头想想,都是痛苦。
达·芬奇说:“差距是一切变化的动力。”
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立意】
1.正视差距,化痛为力,书写人生传奇。2.逃避虚幻“传奇”,直面现实差距。
3.差距为动力,痛苦孕传奇。4.拥抱差距之痛,驱动自我蜕变。
5.差距恒存,动力不息,传奇可期。
【优秀范文】
1.以差距为阶,渡痛苦成诗
庄子有言:“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万物各有其时,亦各有其界。有人天赋异禀,如鲲鹏展翅,一举千里;有人平凡如苔,默默生长,不为人识。贫富之差、智愚之隔、机遇之多寡,皆如影随形,构成我们生存的真实世界。诚如余华说:“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确实,我们生活在一个差距交织的世界中。达·芬奇也说:〝差距是一切变化的动力。”故吾认为,差距并非命运的终点,而是生命的起点,唯有正视它,驾驭它,方能在痛苦的熔炉中炼出传奇的金身。
毋庸置疑,差距会让处于落差的人感到痛苦。《道德经》云:“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在这看似冷漠的秩序中,有人生于金阶玉砌,有人长于荆棘荒原。当旁人的起点成为你遥不可及的终点,一种深刻的无力与彷徨便悄然蔓延。更甚者,差距往往如无形之手,操纵着资源的流向与机会的门槛。教育、财富、人脉这些看似公平的赛道,实则暗藏倾斜。于是,强者更强,弱者更弱,“虹吸效应”如铁律般碾压着微弱的希望。在这样的现实中,痛苦不仅是情绪的波动,更是一种存在的困境,我们仿佛被抛入一个不属于自己的舞台,演着一出没有剧本的戏。
然而,逃避差距,无异于掩耳盗铃。若如那沉迷虚拟世界的“避世者”,以短暂的欢愉麻痹现实的落差,终将在岁月的审判中沦为彻底的失败者。《荀子》曰:“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唯有直面差距,才能看清自我与世界的真实距离。逃避,不过是把今天的痛苦,延期为明天的悔恨。
真正智慧的人,懂得将差距化为内在的动力,将痛苦转为精神的燃料。痛苦如刀刃,削去的是虚浮的安逸,留下的是坚韧的骨骼。正如漓江文学奖获得者刘楚昕在获奖感言中说:“人的一生要经历很多痛苦,回头想想,都是传奇。”司马迁遭宫刑之辱,面对人生前后起伏的巨大痛苦,却能在屈辱中铸就《史记》的千古绝唱;史铁生身困轮椅,无法与常人一般活动自由,却以思想之深邃启迪世人。他们并非没有痛苦,而是在痛苦中找到了超越痛苦的方式。正如尼采所说:“那杀不死我的,必使我更强大。”痛苦激发出人最深层的生命力,那是一种不愿沉沦、不甘平庸的原始欲望。从个人到民族,从文明到时代,莫不如此。
当然,我们也不应让差距定义全部的价值。每个人都是一颗独特的星辰,不必活在他人的轨道上。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却在南山下找到了心灵的栖居;杜甫一生漂泊,却在苦难中写出了“诗史”般的篇章。若一味以外在标准衡量自我,则易陷入“他者的牢笼”,失去生命的本真。差距可以成为我们前进的阶梯,却不该成为我们心灵的枷锁。
因此,行走在这差距林立的人间,我们既要看清脚下的沟壑,也要仰望头顶的星空。唯有将差距视为淬炼而非诅咒,将痛苦视为过程而非结局,我们才能在岁月的长河中,不为差距所困,反以差距为舟,渡向那属于我们自己的、熠熠生辉的传奇。
2.以差距为帆,渡痛苦之海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少年派蜷缩在救生艇上,望着无垠海面——巨浪是猝不及防的痛苦,海平面的落差是无法回避的差距,而他紧握的船桨,正是对抗困局的勇气。人生如这片瀚海,差距与痛苦如影随形,唯有以差距为动力之帆,方能冲破痛苦的浪涛,抵达属于自己的传奇彼岸。
差距之海既涌痛苦浪涛,亦藏前行暗流。
余华所言“巨大的差距”从非空洞概念:古有司马迁面对“刑余之人”与“士大夫”的身份差距,承受着锥心痛苦却笔耕不辍;今有谷爱凌正视自身与顶尖选手的技术差距,在训练中摔倒百次仍反复打磨动作。差距带来的落差感诚然会催生痛苦,但这种痛苦并非绝境——它恰如海面下的暗流,看似汹涌却暗藏推动航船前行的力量,只是需要我们有洞察其本质的清醒。
沉迷虚幻避风港,终被现实浪涛吞没。
当有人在现实差距前畏缩,便会一头扎进虚拟世界寻找慰藉。就像网友所指,那些沉迷游戏《传奇》的人,在虚拟的升级与胜利中逃避现实差距,可当屏幕熄灭,学历、能力的落差带来的痛苦只会愈发尖锐。清末的“天朝上国”论,何尝不是一种集体性的“虚幻沉迷”?因回避与西方的科技差距,最终在鸦片战争的炮火中被现实击碎。逃避从不能消弭差距,只会让痛苦的浪涛最终将人吞噬。
借差距动力为帆,于痛苦浪中搏出传奇航程。
达·芬奇“差距是变化的动力”一语道破关键。华为面对芯片技术的差距,以“十年磨一剑”的韧性投入研发,在制裁的痛苦中突破封锁;梵高生前承受着画作无人问津的差距之痛,却始终以差距为标尺精进技法,最终其作品成为艺术史上的传奇。他们都未被痛苦裹挟,而是将差距转化为前行的动力,在与浪涛的搏击里,把痛苦的经历刻成了传奇的印记。
当下,不少年轻人面对就业、学历的差距陷入焦虑,有人选择“躺平”逃避,有人沉迷短视频的虚拟满足。可时代从不会等待逃避者——从“双一流”高校的学子组团攻克技术难题,到返乡青年正视城乡差距发展特色农业,无数人正以行动证明:正视差距、驾驭痛苦,方能跟上时代的浪潮。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结尾,派回望那段海上航程,曾让他恐惧的巨浪与落差,都成了生命中最珍贵的传奇。人生亦然,不必畏惧差距掀起的痛苦浪涛,只需扬起差距赋予的动力之帆,终能在劈波斩浪后,笑着说一句:那些曾让我痛苦的,都成了我的传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