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广东揭阳一名7岁小女孩正在路边练习舞狮,一支专业舞狮表演队路过,自发为她敲锣擂鼓。听到鼓声响起,孩子也心领神会地进行了一段表演。“舞狮爱好者能把舞狮传承下来,我们也很开心”“以后会加强练习,争取到更大的舞台进行表演”,当天真烂漫的孩子遇到关爱鼓励的前辈,文化传承者之间的这份惺惺相惜,诠释了“中华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
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概括为“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六个方面。
阅读以上材料,请作为青少年的你联系自身实际,谈谈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一、材料解读
本次作文题目提供了两则材料,第一则材料描述了一个七岁小女孩在路边练习舞狮,得到专业舞狮表演队的鼓励与支持,体现了文化传承的温暖与力量;第二则材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的概括,强调了传统文化中的核心精神特质。
二、审题要点
文化传承与个人实践:材料一通过小女孩与表演队的互动,展示了文化传承中前辈对后辈的关爱与鼓励,以及后辈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实践。考生应思考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体现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以及如何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
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材料二提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价值的总结,考生需思考这些价值如何体现在自己的生活中,以及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弘扬这些价值,使其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联系自身实际:题目要求考生联系自身实际,因此,在写作中,考生应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学习体验、家庭环境、社会活动等方面,展现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感悟。
三、立意角度
1. 从个人实践角度谈文化传承:可以写自己如何学习并传承某项传统文化技艺,如书法、国画、剪纸等,以及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的成长与收获。
2. 从时代价值角度谈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可以分析传统文化中的某些精神特质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发挥作用,如“讲仁爱”如何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重民本”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等。
3. 谈传统文化与个人品德修养的关系:可以论述学习传统文化如何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如诚信、正义、和合等价值观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与体现。
【参考立意】
1.明中华文化时代价值,写青春中国当代华章。
2.传统文化呼唤“现代”相遇。
3.浩瀚长河里,文化自传承。
4.崇德向善,明德惟馨。
5.民为邦本,亲仁善邻。
【考场范文】
承继传统,砥砺前行
广东七岁小女孩舞狮,得到专业舞狮队的鼓励和支持,这一幕不仅是对传统文化传承的美好诠释,更是对青少年热爱与传承传统文化精神的生动展现。习近平总书记曾言:“中华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深感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它不仅是我们的根与魂,更是我们砥砺前行的强大动力。
屈原以忠诚爱国之心书写壮丽诗篇,为后世立下楷模;科学家钱学森,心怀祖国,毅然归国献智,展现爱国如家的情怀;故宫钟表修复师王津,以精益求精之工,传承钟表文化,彰显工匠精神的璀璨。他们皆受传统文化精神特质之熏陶,成为时代的杰出典范。
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不仅激励着仁人志士和杰出人物为国家和人民作出卓越贡献,也为我们普通人提供了人生的指引和启迪传统文化中的精神特质,是我们现代生活的宝贵财富。但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常常“心为行役”迷途而不知返:城市的霓虹灯下,职场人为了升职加薪而奔波,却忽略了心灵的滋养;乡村的田野间,居民为了物质的改善而劳累,却遗失了精神的丰盈。他们似乎忘记,真正的人生之美,不仅仅在于物质的富足,更在于内心的充实与满足。
精神的世界,如同一片繁花似锦的花园,需要我们用心浇灌,用情呵护。只有让物质与精神和谐共生,我们才能在人生的旅途中,领略到更多的风景,感受到更多的幸福。传统文化中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精神特质,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精神滋养。在学习和生活中,我始终坚持诚信为本,尊重他人,追求和谐。这些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让我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保持坚定的信念和积极的心态。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肩负着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重任。我们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去接纳和学习传统文化,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去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我们要让传统文化在我们的手中焕发出新的光彩,成为我们砥砺前行的强大动力。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深入学习传统文化,努力将其中的精神特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我相信,只要我们心怀传统、砥砺前行,就一定能为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能够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未来!
【写作借鉴】
1. 材料引入,情景创设
作文以材料中广东七岁小女孩舞狮的情景开头,借总书记的话引出了传统文化传承的主题。这种情景创设的方式,使得文章开头生动有趣,同时也很好地引出了后文的论述。
2. 运用名言增强论述力度
文章引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和“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名言,既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也展示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重视。
3. 具体事例与排比句的运用
通过屈原、钱学森、王津三个具体事例,文章展示了传统文化精神特质在现代社会的体现。同时,这些事例被巧妙地压缩成排比句,使得论述更加紧凑有力。
4. 对比与反思
文章通过对比古今和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以及物质追求与精神世界的关系,引发了对传统文化传承现状的深刻反思,进一步强调了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5. 结尾总结与升华
结尾部分,作者重申了自己作为新时代青少年对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和担当,并结合前文的论述,对未来进行了展望。这种结尾方式既总结了全文,又升华了主题,使得整篇文章结构完整,意义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