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6高三上·福建·阶段练习)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时间是一位公正却又无情的旅者,悄无声息的改变着世间万物,也引发了我们无尽的思索。
在不久的将来,如果我们能够在时间中穿梭,改写遗憾……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先引用了三句关于时间的诗句,这些诗句道尽了时间流逝中物是人非的怅惘。而后发表人类共通的对时间的感慨——时间既公平地赋予万物生长与变迁的机会,又无情地留下诸多遗憾。而“在时间中穿梭改写遗憾”的假设,则触发了更深层的思考:遗憾本身是否具有独特价值?如果可以穿梭时光,我们会如何改写遗憾?
从现实来看,我们每个人都有过“如果当时……就好了”的念头。学生可能遗憾某次考试的失误,职场人可能惋惜某个项目的错失。但正是这些遗憾,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自我,也让人生有了复盘与成长的契机。因而遗憾并非需要抹去的瑕疵,而是让我们反思、进步的推动力,接纳遗憾才能读懂时间的深意。而且正因为时间无法倒流、遗憾无法改写,我们才会更珍惜当下,努力让每一刻都少些遗憾,这是时间教会我们的生活哲学。材料的核心在于引导我们思考:时间带来的遗憾,或许并非需要被改写的污点,而是构成生命独特轨迹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提醒我们珍惜当下的宝贵经验。
写作时可从材料中的诗句切入,引出对时间与遗憾的思考,提出“遗憾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这一核心观点。接着,用对比论证分析“改写遗憾”的虚幻与“接纳遗憾”的现实意义,结合个人经历或名人案例(如作家因遗憾获得创作灵感)进行事例论证。引用泰戈尔“如果你因失去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将失去群星”等名言增强说服力。最后,总结遗憾与时间的关系,强调在时间洪流中,正视遗憾才能收获真正的成长。
立意:
1.遗憾是时间馈赠的成长契机。
2.珍惜当下,不留遗憾。
3.遗憾是生命的留白。
4.遗憾的残缺往往比完整更加珍贵。
例文:
时间的褶皱里,遗憾是勋章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的怅惘穿越千年,仍在叩击人心。时间从不会为谁停留,那些未完成的心愿、未说出口的歉意,便成了岁月褶皱里的遗憾。有人渴望穿梭时空改写一切,可当我们细数生命的纹路就会发现:遗憾不是需要删除的错误,而是时间镌刻在灵魂上的勋章。
假设真能回到过去,改写遗憾会是圆满的终点吗?作家史铁生曾在《我与地坛》中坦言,最遗憾母亲在世时未能好好陪伴。若他能回到过去,补上那些错过的晨昏,或许会少些愧疚,但也可能因此失去地坛中那些与自己对话的深夜,失去将苦难炼化为哲思的契机。反观当下,有人沉迷如果当初的幻想,将现实的困顿归咎于某一个遗憾瞬间,却忘了正是那些未竟之事,才让我们学会了珍惜与担当。
艺术创作中,遗憾恰是作品的呼吸感。画家潘玉良早年因性别歧视在巴黎画展屡遭冷遇,这份遗憾化作她笔下扭曲却倔强的线条,让《自画像》系列充满了对命运的抗争;诗人海子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描绘的理想生活,恰是他一生未能抵达的彼岸,这份遗憾让诗句有了穿透岁月的温度。若将这些遗憾一一改写,潘玉良或许会成为循规蹈矩的画家,海子可能过着平淡的日子,但人类艺术长廊里,也就少了最动人心魄的几笔色彩。
科学史上,未完成的遗憾往往是突破的序幕。屠呦呦团队最初提取的青蒿素纯度不足,这份遗憾让他们意识到传统萃取法的局限,最终改用乙醚低温萃取获得成功;南仁东建造天眼时,因技术限制多次修改设计方案,那些被推翻的图纸不是徒劳,而是铺就射电天文学新道路的基石。与急于修正遗憾的心态不同,真正的研究者懂得:遗憾是科学探索中最诚实的路标。
泰戈尔说:“生命不是一支蜡烛,而是一盏灯”。 蜡烛燃尽便消失,而灯的价值在于照亮过的轨迹。时间赋予我们的,从来不是完美无缺的剧本,而是在遗憾中不断调整方向的勇气。那些深夜辗转的愧疚、擦肩而过的怅然,最终会变成生命里的刻度,让我们在回望时清晰地看见:自己是如何一步步从青涩走向成熟,从迷茫走向坚定。
不必羡慕穿梭时间的幻想,因为此刻的每一分遗憾,都是未来某天回望时,眼中闪烁的星光。时间的伟大,正在于它让我们明白:最好的生活,不是没有遗憾的过去,而是带着遗憾依然前行的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