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专门学习写作知识,积累写作素材的专题网站!

2024二模作文讲解:智能人文(含审题+立意+范文+写作借鉴)

杨老师 分享 时间: 下载word支付: 0.5元 点赞
阅读: 问答
2024二模作文讲解:智能人文(含审题+立意+范文+写作借鉴)

微信扫码分享

1. 2024·黑龙江吉林·二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人类从未停止过模仿,人模仿动物发明了飞机、潜水艇、雷达等先进的机械设备,人模仿人却也有邯郸学步、东施效颦的笑话,而今出现的AI机器人可以说是在用机器模仿人。

近日,北京一所小学的一位语文老师发现,班上一位经常“咬笔头”的学生写出了一篇出色的作文。然而,让老师没想到的是,这篇作文原来是他借助AI改写鲁迅文章而成的。

机器的思考是编程形成的,而人类的思考靠的是自主意识。——艾伦·图灵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一、材料解析

本题给出了三则材料,每则材料都围绕“智能人文”这一主题展开,提供了不同的观察角度和思考点。

1.  第一则材料从“模仿”的角度切入,提到了人类模仿动物发明了多种先进的机械设备,但也指出了模仿人时可能产生的笑话,以及现代AI机器人模仿人的现象。这一材料启发我们思考模仿的利与弊,以及AI模仿人类的深层含义。

2.  第二则材料以一个具体的案例入手,讲述了小学生借助AI改写鲁迅文章并写出优秀作文的现象。这一案例既展示了AI技术的强大,也提出了对于“原创性”和“真实性”的质疑,引发我们思考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与影响。

3.  第三则材料引用了艾伦·图灵的话,强调了机器思考与人类思考的本质区别,即机器思考是编程形成的,而人类思考则基于自主意识。这一材料为我们提供了理解智能人文关系的关键点,即要认识到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的差异性。

二、立意方向

1.   从模仿的角度探讨智能人文的关系。可以分析模仿的利与弊,以及AI模仿人类的深层含义。例如,可以讨论AI模仿人类是否能够实现真正的智能,或者这种模仿是否会导致人类失去自己的独特性。

2.   从技术的角度审视智能人文的关系。可以结合第二则材料,分析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与影响,特别是AI技术对教育公平、教育质量等方面的影响。同时,也可以探讨技术如何促进人类智能的发展,以及人类如何在使用技术的同时保持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从智能的本质出发理解智能人文的关系。可以引用第三则材料,强调机器思考与人类思考的本质区别,进而探讨智能的定义和边界。例如,可以讨论什么是真正的智能,以及人类智能与机器智能之间的互补性。

【参考立意】

1.  尊重模仿的同时,更要培养创新思维

2.  在享受科技便利的同时,保持对人类智慧的尊重和培养

3.  保持清醒的头脑,理解科技的双刃剑特性

【考场范文】

模仿为基石,创新为灵魂

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模仿与创新犹如一对孪生兄弟,共同推动着社会不断向前。正如达·芬奇所言:“最初的模仿,是走向创新的第一步。”然而,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特别是人工智能的崛起,我们逐渐认识到,单纯的模仿已无法适应时代的需求,唯有创新才能引领我们迈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模仿,是初学者成长的必经之路,是技艺积累的基石。王羲之曾临池学书,摹古帖之精髓,终成书法大家;毕加索初涉画坛,摹绘大师之作,终开立体派之新风。他们通过模仿,汲取了前人的智慧与精华,并在此基础上融入自己的理解与创意,逐步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然而,模仿仅仅是一个起点,若止步于此,不知变通与创新,则如同邯郸学步,最终只会迷失自我。

AI机器人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模仿人类的作品,但这种模仿往往基于编程和模式的复制,缺乏真正的情感与灵魂。它们无法像人类艺术家那样,将自己的经历、情感与思考融入作品中,因此也无法达到真正的创新。这再次证明了,模仿只是手段,而非目的;创新才是艺术的灵魂,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创新,是对模仿的升华,是超越前贤的必由之路。它不仅仅是对旧有事物的摒弃,更是对未知领域的勇敢探索与无畏挑战。爱因斯坦挑战经典物理学的权威,提出了相对论这一颠覆性的理论,为人类对宇宙的认知打开了全新的大门;乔布斯凭借对科技趋势的敏锐洞察和独到见解,颠覆了传统思维,创造出了引领潮流的苹果产品,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这些创新者都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勇于突破旧有的限制,积极探寻新的可能性。正是这种对未知领域的不懈追求和对旧有观念的勇敢挑战,才使得他们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走得更稳。

然而,从模仿到创新的跨越并非易事。它需要我们深思熟虑,反复推敲;需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正如赵武灵王在推行胡服骑射的改革时所面临的困境一样,我们也需要有足够的勇气和智慧去应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和阻力。

毕加索曾说:“模仿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目的是找到自我,形成自己的风格。”这正是我们在追求创新的过程中需要铭记的座右铭。我们应该以模仿为基石,不断汲取前人的智慧与经验;同时更要在创新中超越自我,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独特价值。如此,我们方能在时代的洪流中独领风骚,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未来。

【写作借鉴】

一、引用名言,开篇立论

本文开篇即引用达·芬奇的名言“最初的模仿,是走向创新的第一步”,直接点明主题,即模仿与创新的关系。这样的开篇方式既具有权威性,又能够迅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使文章更有说服力。在写作中,我们可以借鉴这种引用名言的方式,用经典的话语来引出自己的观点,增强文章的深度和广度。

二、举例论证,丰富内容

文章在论证模仿与创新的关系时,通过举出王羲之、毕加索等人的例子,生动地展示了模仿在技艺学习中的重要性,以及创新在形成独特风格中的必要性。这种举例论证的方式不仅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还能够让读者更加直观地理解作者的观点。在写作中,我们可以借鉴这种举例论证的方法,用具体的例子来支撑自己的观点,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三、对比论证,突出主题

文章在论述AI机器人模仿人类作品时,将其与人类艺术家的创作进行了对比,突出了机器模仿的局限性和人类创新的独特价值。这种对比论证的方式能够突出文章的主题,使读者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模仿与创新的关系。在写作中,我们可以借鉴这种对比论证的方法,通过对比不同事物或观点的异同点,来突出自己想要表达的主题或观点。

四、引用名言,深化主题

文章在结尾处引用了毕加索的名言“模仿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目的是找到自我,形成自己的风格”,进一步深化了文章的主题。这种引用名言的方式既能够总结全文,又能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写作中,我们可以借鉴这种结尾方式,用经典的话语来总结自己的观点或提出自己的建议,使文章更加完整和有力。

五、逻辑清晰,条理分明

整篇文章从模仿的重要性、模仿的局限性、创新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实现创新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论述。文章逻辑清晰、条理分明、结构紧凑,使读者能够轻松地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思路。在写作中,我们可以借鉴这种清晰的逻辑结构和条理分明的论述方式,使自己的文章更加易于理解和接受。

 

2.2024·湖南·二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本试卷现代文阅读Ⅰ中指出:“推进数字文化繁荣发展,必须立足人的发展、坚持社会效益优先,以价值理性驾驭工具理性,重新审视数字技术的进步和数字文化的发展,促进‘数字技术向善’,让数字文化惠及全人类,以数字文明点亮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未来。”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一、材料解读

本题材料来源于现代文阅读Ⅰ中的一段重要论述,这段论述主要强调了数字文化繁荣发展的几个核心要点:首先,它必须立足于人的发展,这是出发点和落脚点;其次,要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即数字文化的发展不应仅仅追求经济效益,而应更多地关注其社会价值和长远影响;再次,要以价值理性驾驭工具理性,这意味着在利用数字技术进行文化创新时,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明确技术发展的方向和目标,避免技术的滥用和误用;最后,要实现“数字技术向善”,让数字文化真正惠及全人类,并点亮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未来。

二、立意方向

1.   以人为本的数字文化发展:可以从人的需求、人的发展、人的福祉等角度出发,论述数字文化如何更好地服务于人,如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   社会效益优先的文化创新:可以探讨数字文化创新如何平衡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如何避免过度商业化,以及如何通过文化创新推动社会进步。

3.   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平衡:可以分析在数字文化发展中,如何保持价值理性,如何避免技术的盲目追求和滥用,以及如何在技术发展和文化创新中找到最佳平衡点。

4.   数字技术向善的实践路径:可以探讨如何在实际操作中实现“数字技术向善”,包括政策制定、技术研发、文化创新等方面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5. 数字文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可以论述数字文化如何跨越国界和文化差异,促进全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以及数字文化如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参考立意】

1.  数字技术之光,照亮向善之路

2.  推动数字文化繁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  数字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4. 数字技术向善,惠及社会。

【考场范文】

理性驾驭科学技术

狄更斯在《双城记》中曾道:“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诚如其所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无疑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全新的时代篇章,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与变革。然而,与此同时,这把“数字之剑”也显露出其锋利的另一面,带来了不容忽视的挑战与问题。

数字技术,作为现代文明的璀璨明珠,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从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解决亿万人的温饱问题,到载人航天技术的突破让我们探索更广阔的宇宙;从通讯技术的日新月异让地球成为“地球村”,到人工智能助力解决复杂难题,这些成就无不彰显了数字技术的巨大潜力与魅力。这些技术成果不仅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也促进了文明的飞速发展。

然而,正如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一样,数字技术的负面影响也日益凸显。互联网的普及让信息传播更为便捷,但同时也滋生了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的隐患;人工智能的进步虽然帮助人类解决了许多难题,但也可能导致就业岗位的减少和社会结构的变化。正如爱因斯坦所言:“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数字技术的误用和滥用,可能会给人类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

因此,在数字技术的光芒中,我们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审慎地使用这把双刃剑。首先,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数字技术发展理念,让技术真正服务于人类的福祉。我们要明确,技术只是工具,而人才是真正的主体。正如孟子所言:“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我们不能被技术所主宰,而应成为技术的主宰者。

其次,我们要加强数字技术伦理的建设,制定合理的规范和准则,引导数字技术的健康发展。我们要明确技术的边界和底线,避免技术的滥用和误用。同时,我们也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数字技术带来的挑战和问题。

最后,我们要积极拥抱数字文明,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要以开放的心态迎接数字时代的到来,以积极的态度应对数字技术的挑战和机遇。我们要让数字文明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新动力,让网络空间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

数字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便利,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挑战和问题。我们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审慎的态度,以价值理性驾驭工具理性,让数字技术真正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力量。

【写作借鉴】

一、审题立意

本文的审题非常精准,作者从狄更斯的名句出发,准确地把握了“数字技术的双刃剑效应”这一主题。立意上,文章不仅揭示了数字技术的正面作用,也深入剖析了其带来的挑战和问题,进而提出了“理性驾驭科学技术”的核心观点。这一立意既符合材料的要求,也体现了作者对于科技发展的深刻思考。

二、布局谋篇

在布局谋篇上,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开篇通过引用名句引出主题,接着分别从数字技术的正面作用和负面影响两方面进行论证,最后提出解决策略并总结全文。整个结构清晰明了,逻辑严密,让读者能够轻松把握文章的主旨和脉络。此外,文章在段落划分上也做得很好,每个段落都有明确的主题句,并且围绕主题句展开论述,使得内容更加紧凑、连贯。

三、选材论证

在选材论证上,文章选取了多个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来论证数字技术的正面作用,如杂交水稻技术、载人航天技术、通讯技术和人工智能等。这些例子既具有代表性,又具体生动,使得论证更加有力。同时,文章也通过网络安全、隐私保护和就业问题等方面来论证数字技术的负面影响,使得观点更加全面和客观。在论证过程中,文章还采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对比数字技术的正负两面效应,使得观点更加鲜明。此外,文章还强调了加强数字技术伦理建设和制定合理规范的重要性,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四、遣词造句

在遣词造句上,文章语言流畅、准确、生动。作者运用了丰富的词汇和句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使得文章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同时,文章还巧妙地运用了修辞手法,如引用、排比等,使得语言更加生动、形象。此外,作者在表达上也十分注意逻辑性和条理性,使得文章读起来更加顺畅、易懂。

阅读全文

作文大家评

221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