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回放】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漫画作者:林帝浣)
请整体把握漫画的内容和寓意写一篇文章,结合你的亲身经历或者所见所闻所想,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明确文体;不得抄袭,不要套作;不得泄露真实的姓名、校名等个人信息:书写工整,不少于800字。
【解析】本题考查写作图画式材料作文的能力。
审题:题目由漫画和文字组成,重点在文字,“长大是长成父母想要的样子,成长是长成自己想要的样子”。漫画主要区分了“长大”和“成长”,“父母想要的样子”和“自己想要的样子”两组概念,说明在漫画作者看来,这两者有区别,甚至可能是对立的,写作时要充分考虑漫画中两句话的原本的逻辑关系。
两组概念表面不同,实际上有辩证关系——“长大”和“成长”是否同步?“父母想要的样子”和“自己想要的样子”是一致的,还是不一致?两种“样子”是否有对错好坏之分?这都是考生需要考虑的问题,也是能体现考生思辨能力的问题。
要求考生“结合你的亲身经历或者所见所闻所想”就是要求考生要有真情实感,贴近真实生活写作。“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需要考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有一定的思维深度。
本题适合写成记叙文或散文。如写记叙文,可以选择自己与父母分歧严重的几件事,通过两代人的矛盾具体展现“长大”和“成长”,“父母想要的样子”和“自己想要的样子”的不同。描写自己开始对父母不理解,也曾埋怨父母不理解自己,再通过一个契机或一件事,使自己豁然开朗,原来“长大”并不仅仅是身高的变化,而“成长”更在于思想的成熟、心灵的成长,在于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能包容和理解对方;而“父母想要的样子”和“自己想要的样子”并不矛盾,都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
立意:
(1)活出自我,成长为自己想要的样子。
(2)父母想要的样子就是我想要的样子。
(3)长大不等于成长。
例文:
长成大家想要的样子
我们与父母的矛盾很大程度上,就是“长大”与“成长”的纠葛。父母认为我们还未“长大”,因为我们距离“他们想要的样子”尚有一段距离,而我们则坚定地认为自己在不断“成长”,并且愈来愈长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因为“三观”不同,所以期望值也不同,于是两代人之间的鸿沟在对峙中逐渐加宽。而事实上,不管是父母眼中的“长大”,还是我们心中的“成长”,在某种意义上讲,都是“一厢情愿”的成分居多。当然,父母会说,我们是为了你好。可怜天下父母心,做子女的往往固执地以为父母在按照老一辈人的标准塑造自己,所谓的“长大”不过是为了增添父母脸上的荣光。我们以为自己不是为自己活着,而是为父母活着。两代人之间的矛盾莫过于此,悲哀也莫过于此。
小时候,在某段时间我痴迷打乒乓球,成天琢磨各种球技,而不愿上学。父亲见状直摇头叹息,我们爷俩为此展开了不少的辩论。我终究没有长成“自己想要的样子”,我老老实实地在书山题海中跋涉,因为我父亲认为只有考上名校才真正有出息。我将我的梦想深度掩埋,努力长成“父母想要的样子”。
我以一种温和的方式“妥协”于“孝道”,更多的年轻人则是与父母展开激烈的纷争,甚至反目成仇。两代人矛盾真的不可调和?纠纷真的不能化解?“父母想要的样子”与“自己想要的样子”难道只能决然对立?
非也!不管是“父母想要的样子”,还是“自己想要的样子”,虽然“塑造”的主体不同,但“塑造”的客体却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们自己。作为上一代人,父母风风雨雨数十年,他们的经验对我们而言,正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成长的路上有他们予以指引,我们可以少走无数的弯路,也可以避免步入歧途。父母们的“私心”,从实质上讲其实就是一颗爱子之心。
作为年轻人,我们更多的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指责父母不理解我们,却很少站在父母的立场上去理解他们。我们以青春的名义,以自由的名义,以成长的名义,无情地拒绝了太多宝贵的教诲,使父母的心伤痕累累。
所以,我选择了“妥协”,而向着名校进军,因为那也是我的梦想,而且是更大的梦想。我感谢他们,是他们让我将“自己想要的样子”与“父母想要的样子”融为一体。
下一篇:材料作文: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