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看山不喜平。”写作贵在变化,而且“变”得有理,“变”得精彩。例证式主体段落固然有它典型的构成形式与写法,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会在内容与形式上出现许多变化。只有掌握住这些变化,才能把这种主体段落形式运用纯熟。
1.寻求分段形式的变化
使用一段式固然稳妥,但若使用二段式、三段式,则更为精彩。分段固然要服从于文字的多寡,但主要还是从表达的角度,最好精短化,精彩之处最好独立化。请看下例:
强根强底,敢创新,四视周境,力求妙手。(观点句,单独成段)
身为知识分子的袁隆平痛感天下苍生所受的“饥馑”之苦,怀着赤子之心,毅然决然地走上杂交水稻的研究之路。若袁老无扎实的学识与辛勤的付出,又怎能有今日的“万家食粮中国粮”呢?“创新”即为妙手,是光彩夺目的枝头红花,可若无坚挺茎秆以为基,则花红不过一日,色艳不过一时,必败无疑。想获创新之质变,需有量变为本。三十年的漫漫苦研路就是黄旭华的“本手”,有此为本,才有了后来“铸大国重器核潜艇”的“妙手”绽放生花。只有基础扎实,理解才能进一步得到升华,水平才能提高,四视周境,方能下出精妙一手。个人学习成长是如此,社会进步是如此,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亦如此,款款前行而又步步为营,目标长远而又志于创新,力求妙手。(事例、分析、结论合为一段)
(2022年新高考Ⅰ卷优秀作文)
2.寻求写法上的变化
(1)观点句的提出可以采用比喻或引言的方式,以增加观点的力量和文采。请看下面两例:
①比喻式提出观点
中心论点:相互合作,需要当代青年以开放兼容的心态看世界,以齐心协力的步态行世间,以合作共赢的姿态逐理想。
分论点一:海不辞滴水,故能成其大。以开放兼容的姿态看世界,拆除思维的壁垒,为合作奠定基础。
分论点二: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以齐心协力的步态行世间,寻找交叉的利益,建立合作的可能。
分论点三: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以合作共赢的姿态逐理想,才能抓住机遇达成目标。(2023年全国乙卷优秀作文《合作如兰香漫溢,共赢四方利相通》)
②引言式提出观点
中心论点:一切成就的取得,都离不开中国人跨越艰险、追求卓越的品格,步入新征程,我们更应将其继承与弘扬。
分论点一:“志不求易者胜,事不避难者强。”当代青年风华正茂,要扛起使命担当,跨越艰难险阻。
分论点二:“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当代青年生逢盛世,要举起奋斗之旗,助推祖国发展。
分论点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当代青年面对困难,要展现坚守伟力,攀登卓越之山。(2022年全国乙卷优秀作文《跨越艰难险阻,创造卓越未来》)
(2)事例句可与引言句、比喻句、对比句进行组合,以使论据更加丰富、充实、有力。
示例1:观点句+阐释句+事例句+引言句+分析句
首先,你得有好奇心。
好奇心是探索未知世界的基础。好奇心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本性,也是人类不断探索进步的起跑线。牛顿因对苹果为什么能掉在地上有了好奇心,所以才发现了万有引力;李四光对家乡一些奇怪的石头非常好奇,经过研究,终于断定这些怪石是冰川的浮砾,纠正了国外学者断定中国没有第四纪冰川的错误理论。居里夫人说:“好奇心是学者的第一美德。”爱因斯坦也曾自谦:“我没有特别的才能,只有强烈的好奇心。”有了好奇心,才会不断去探索,去发现,取得“玉兔号”“祝融号”“蛟龙号”那样的成功。
(2023年上海卷优秀作文《好奇与热爱齐飞,决心共成功一色》)
示例2:观点句+比喻句+事例句+分析句
美美与共,与人偕行,吾善育大同之心。“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若世上仅有一种花,未免太过单调;如若世上仅有一种动物,未免太过孤寂;如若世上仅有一条路,未免太过拥挤。春秋战国,群雄逐鹿,齐有鲍叔牙不计前嫌举荐管仲,辅佐桓公,终成一霸;魏有庞涓小人心陷害孙膑,嫉贤妒能,最终毙命。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同类型的企业往往聚集经营,而唯有秉持“正和博弈”观念、正当竞争才能实现共赢。马丁·路德·金在演讲中说:“所有生命都是相互联系的,我们被绑在一起,同呼吸,共命运。”正如中国所倡导的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一样,不同国家,尽管意识形态、发展方式、利益诉求有很大的不同,但唯有合作才能共赢,损人必将自损。
(2023年全国乙卷优秀作文《大道不孤,天下一家》)
(3)分析句可以运用单一分析法,还可以综合运用多种分析方法,以使分析更加全面、深入,更加令人信服。
边写边悟 请以“经典的力量”为话题,写一则例证式主体段落,注意写法与形式的变化。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经典能给我们的人生指引方向。为了实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愿望,为了在更高意义上维护生命的尊严,也为了不让暴虐的专制者得意洋洋,司马迁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苟活”,他把人生的屈辱与血泪寄托在了屈原、李广、李陵、项羽的遭际之中。项羽是个失败的英雄,他曾经狂妄自大,不可一世,结果走投无路,自刎于乌江。项羽是个悲剧英雄,与其说是败在刘邦手里,不如说是败给了人性的弱点。司马迁给予这个失败者以深切的同情,对他“无颜见江东父老”的自尊,更是推崇不已。项羽的刚烈之死与司马迁的“苟且偷生”形成强烈的对照,但他们的精神实质却是一致的,他们追求的都是生命的尊严。
《史记》将人的命运置于历史的大格局中,在历史的悲喜剧中观照人生,使我们对生命的尊严有了更为深切的理解。司马迁和他笔下的那些英雄的人生,给苟活的人们一个很好的警醒:什么样的生命才是有价值的?什么样的人生才能有历史的意义?
上一篇:掌握例证式核心段的典型写法
下一篇:巧用关联词增强说理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