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扬老当益壮的精神。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老”只是肌体生命的老化,但人的精神生命却可以永葆青春。因此,人应有不服老的壮志,即使处于人生的暮年,也要发挥余热,也要释放生命的激情,老也可以有所作为。
【相关链接】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2.处于困厄中要保持积极心态。
困境是对人志向的考验。志向一旦确定,就必然会遭受来自各方面的困扰,甚至打击。这是人生的必然,勇敢地面对困境,坚守自己的志向和追求,困境能让生命提纯,困境更能显示生命的硬度。
3.近墨者未必黑。
“酌贪泉而觉爽”,人只要坚持高洁的精神操守,即使处于污浊的环境之中,也不会变色。人的品行不受外界的干扰,关键在于自身的修养、定力。只要修养达到一定的水准,定力达到一定的程度,就可以对外界的诱惑形成免疫力,无论多么污浊恶劣的环境都不能左右心性。
【相关链接】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
4.理想与名利无关。
张衡在对理想的追求时淡泊名利的品质,几十年如同一日,在所从事的事业中表现出了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不畏强权、勇于进取的研究风格,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使我们明白:对事业的执著,对理想的追求,应该与名利无关。
5.自我反省、自我审视能够提高道德修养。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失往往会伴随着入的一生,但自我反省能起到纠正和扼制过失的作用。“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博学的君子是通过不断地反省、批判自我而最终成为道德的楷模。每个人都是上帝咬过的苹果,缺陷谁都不可避免,不断地自我批评、拷问灵魂可以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自我。
6.善于借助外物是成功的捷径。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善于借物是一种智慧,借力能打力,恰当地借助外力能达到预期的目标。“物”的含义颇为广泛,可以指必要的器具、先进的技术、优秀的文化、精警的名言,甚至可以指人——卓越的人才、良师益友等。善借外物者能够开辟一条捷径,借助一种独特的精神力量、文化精髓,同时也借给他人一双看世界的慧眼。
【相关链接】
(1)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2)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
——牛顿
(3)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於物也。 ——《苟子·劝学》
(4)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游褒禅山记》
7.积累是学习的重要途径。
集腋成裘,积沙成塔。积累丰富的素材,能写成美妙的华章;积累人生的阅历,能洞悉世间百态。人生,就是在不断积累中成熟,在不断积累中丰满。积累的过程是艰辛而漫长的,需要恒心与毅力,才能达到积累的最高境界。
8.创业的过程是漫长而艰难的。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先人经过艰辛的努力,慢慢地打下了基业,“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秦始皇之所以能创造出如此辉煌的局面,得力于先祖打下的坚实根基。任何时代的创业都是如此,都是经历?过漫长的跋涉、探索甚至倒退而最终达到成功的顶点的。
【相关链接】
(1)成立之难如登天,覆败之易如燎毛。——李绿园
(2)处数千年未有之奇局,自应建数千年未有之奇业。——李鸿章
9.失去了“人和”,最强大的力量也不堪一击。
人和者,人心齐也。人心齐,泰山移。人心涣散,则万事难成。九国兵多将广,谋士如云,可各怀私心,在秦咄咄逼人的攻势下,终至纵散约败,束手就擒。究其根本,缺乏统一的指挥,统一的领导,各自为政,不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所以,无论国家或集体,都必须上下团结一心,唯有人和,才能产生真正坚不可摧的力量。
【相关链接】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2)用众人之力,则无不胜也。——《淮南子》
(3)人聚则强,人散则弱。——魏源《默觚·治篇》
(4)同心合意,庶几有成。——《汉书·匡衡传》
(5)众志成城,众口铄金。——《国语·周语》
10.治国也需要能臣。
“当是时,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衡而斗诸侯。”秦孝公能取得改革的胜利是因为他拥有一位奇才——商鞅。商鞅眼界开阔,气魄超人,内政外交,奇招叠出,很快使秦国脱颖而出,进而称霸天下。毫无疑问,商鞅是秦帝国大厦的奠基人,没有商鞅,就没有秦的兴盛,更没有秦始皇的煊赫一时,中国的历史也要重新书写。一人之力关乎百姓安危国家命运,甚至历史的进退,人才之重要可想而知。能臣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个国家富强的保证。
【相关链接】
(1)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孙中山
(2)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胡瑗
(3)国家用人,当以德为本,才艺为末。——康熙
(4)人才难得又难知,就要爱惜人才,就要用人不疑。——周扬
(5)珍视劳动,珍视人才,人才难得呀!——邓小平
11.施行仁政方能赢得民心。
作为统治者,应该心怀天下,心忧苍生,才能赢得百姓的爱戴和支持。而秦始皇骄奢淫逸,一味地膨胀自我欲望,用残酷的手段对待天下士民,导致失去民心,进而失去了天下。
12.要勤于发问,还要善问。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讲的是要勤于向老师请教的必要性。勤于询问,才能不断地解决学习与生活中的难题、困惑。但仅有勤于发问还远远不够,还应该懂得问的诀窍,要抓住问题的重点、关键。文中讲有些士大夫让老师教自己的小孩,“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舍本逐末,没有抓住根本,是一种不正确的求学态度。“问”也是一门学问,善于发现问题并敢于质疑的人才能有所建树。
【相关链接】
(1)务学不如务求师。——杨雄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
(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4)学问之路无捷径。——特勒普
(5)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潜书·讲学》
13.从学术上看,师生间没有绝对的界限。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揭示了师生之间没有年龄的差距,有“道”者即可为师。老师与学生的定位不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可变的。老师也许在人生阅历、学术经验上丰富一些,但是学生思维活跃,可能在创新方面强于老师,而且接受新事物也可能比老师快,因此,双方可以形成互补。老师不能因为年长、经验丰富而否定学生的创见。孔子说“教学相长”,教师要在自己的“教”和学生的“学”中,发现不足并不断提高自己。
14.要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也要学会取长补短。
“术业有专攻”,一专多能的人才毕竟是少数,每个人都会是某一方面的专家。正如音乐家善于演奏乐曲,建筑师精于设计高楼大厦,文学家长于描述人生百态。每个人都是一个奇迹,都有属于自己的天赋,有自己的强项,因此,要把自己某一方面的潜能发挥到最大值。同时,我们还要认汉到“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要虚心地向拥有其它专长的人求教,正如作为教育家的孔子想郯子、苌弘等人请教。唯有如此,才肯旨不断地丰富自己。
【相关链接】
(1)我对于我的工作我的事业,是不可或缺的主宰。我的独出心裁的创意,像鸽群一般在天空翱翔,只有我才捉得住它们的羽毛。我的设想像珍珠一般散落在海滩上,等待着我把它用金线串起。
——毕淑敏《我很重要》
(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
15.要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湾池,鱼鳖不可胜食也。”这段话反映了孟子朴素的生态环保意识,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如果一味竭泽而渔,那么资源将会在短期内耗尽,不能达到“不可胜食”的目的,现代社会,我们更应拥有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树立长远的战略目标,合理开发并利用资源。
16.以民为本乃立国之关键。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治国在于治人,老百姓生活安定了,国家自然太平。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以人为本,方能治国。当然,以人为本,并不是一味地对“人”纵容,“人”的自由必须有一个弹性限度,否则就是“乱治”。
【相关链接】
(1)王者以民为基,民以财为本。——《汉书》卷八五《谷永杜邺传》
(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17.追求物质与精神的共同富裕。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主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在孟子的这幅理想的治国蓝图中,我们看到“无饥”仅仅是第一步,老百姓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满足;而“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则是关键的一步,物质富裕后,需要的是精神的升华,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富有的人。
【相关链接】
(1)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司马迁《史记·管晏列传》
(2)治贫先治愚。——晏阳初
18.“五十步笑百步”是无能者的遁词。
在战场上,同样是逃兵,逃跑五十步的却嘲笑逃—百步的人,这看似可笑,却深深地击中了人性的弱点。生活中,有很多类似“五十步笑百步”者,这是一种懦弱的心态,不敢面对真实的自己,却总想找块遮羞布,掩饰自己的无能与缺陷。这样的后果是错误依然不能改正,倒使“迁就平庸”的恶习愈演愈烈。人不能无原则地“包容”自己的不足,要勇敢地面对自我。
19.年迈未敢忘忧国。
曹操诗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祝之武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即使年纪老迈,但仍然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义无反顾;在强秦面前,烛之武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聪慧机智。他的不计个人得失,处处为郑国安危着想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义无反顾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都值得我们学习。
【相关链接】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趋避之。——林则徐
20.智慧就是力量,巧妙的论辩能够化解干戈。
从某种意义上讲,智慧、才辩就是力量。祝之武孤身一人,深入虎穴,面对虎狼之国的强秦郡主秦伯,他先利诱,满足了秦伯的贪欲,继而以巧妙的离间战术,瓦解了秦晋联盟,最后,终于使秦兵不战而退。
【相关链接】
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刘勰《文心雕龙·论说》
21.把握机会,可以改变自己的人生。
虽然岁月给了烛之武太多的落寞,但他没有放弃自己,而是把握住国家危亡的机会,把握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他孤身深入虎穴,与秦伯进行了面对面的交锋,把几十年积蓄的能量在瞬间发挥出来。“机会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只是这机遇来得太迟了一点儿,而且是冒着亡国的危险。但如果不是秦晋围郑,‘烛之武恐怕真得“骈死于槽枥之间”,湮灭于历史的风雨之中了。
【相关链接】
(1)一个明智的人总是抓住机遇,把它变成美好的未来。 ——托·富勒
(2)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佚名
(3)愚蠢的行动,能使人陷于贫困;投合时机的行动,却能令人致富。
——克拉克
(4)机会对于不能利用它的人又有什么用呢?正如风只对于能利用它的人才是动力。 ——西蒙
(5)机会不会上门来找,只有人去找机会。 ——狄更斯
22.与下属坦诚相见、主动认错才能赢得人心、获得帮助。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23.说服别人要抓住利害关系、讲究方法。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24.小不忍则乱大谋。
子犯请击之。公约:“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25.豁达开朗的心境能助你穿越荆棘。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26.守望心中那轮圆月,不要让它丢失了。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月明星稀”“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客亦知夫水与月乎?……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27.如何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私利?
人有双重身份,社会人和自然人,与他相关联的有两种利益——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当这两种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该怎样处理二二者关系?蔺相如给了我们答案:作为赵国的文臣武将,蔺相如与廉颇两人关系不和好,一定会对赵国有很大的影响。当廉颇扬言要羞辱相如的时候,相如引车避匿。用蔺相如的话说,国家与个人的利益应是:“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先有国家,后才有自己。
【相关链接】
(1)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 ——雷锋
(2)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一个人先进总是单枪匹马,众人先进才能移山填海。 ——雷锋
(3)人是要有帮助的。荷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一个篱笆打三个桩,一个好汉要有三个帮。 ——毛泽东
(4)人民是土壤,它含有一切事物发展所必须的生命汁液;而个人则是这土壤上的花朵与果实。 ——别林斯基
(5)天才并不是自生自长在深林荒野里的怪物,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产生、长育出来的,所以没有这种民众,就没有天才。——鲁迅
28.勇气与谋略,成功的根本保证。
蔺相如救赵体现在两件重大的历史事件上:完璧归赵,渑池会。这两件事的胜利完成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勇气与谋略,是事情成功的根本保证。蔺相如是个文人,他具有别人不具备的智慧,他能审时度势,抓住秦王的致命要害,让秦王处在“理亏”的之中。同时,蔺相如也有别人很难具备的勇气,在秦廷受欺,相如睨柱,几被处死,情节紧张,秦王终于毕礼而归之,不再索璧。
29.诈术与诚信。
蔺相如“完璧归赵”过程中,度秦王会负约不偿城,于是利用秦王斋戒的机会,让使者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作为一国使者的蔺相如,利用了一个诈术,似乎不符合“诚信”的原则。诚信是—个人,一个国家的信誉度,讲诚信,是人,国家最低的要求。孔子就说:“人若无信,不死何为?”但是,诚信也有—个“度”,当你的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当国家的尊严受到损伤的时候,我们可以采取紧急措施——诈术(或欺骗),使国家免遭侵犯,使生命免受灾害。
有时,善意的欺骗,善意的“诈”,也是—种美丽。
30.美丽的记忆短暂而珍贵。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你眷恋过的人或物总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远去,时过境迁,一切都化为陈迹,让你在寂寞的流光里追怀,遐思。正因为有这份感念,人生才显得丰满。尽管物是人非,但那份美好的回忆永远烙印在生命相册中,永不褪色。【相关链接】
(1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2)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李清照《武陵春》
31.看重生与死,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王羲之由游乐而生感慨:“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达了“死生亦大矣”的积极态度,生命或者腐烂,或者燃烧。他否定了古人虚无主义的人生观,用对书法、文学的执著对抗生命短暂。可见,生命的过程固然不能延长,死是无法回避的,但个体生命却可以通过燃烧生命的激情创造生命的价值。只有实现饱满的生才可以无憾地死。
【相关链接】
(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2)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臧克家
32.交流能发挥出人潜在的才华。
兰亭会为各个文人墨客提供了一个互相切磋、互相交流的机会。在集会上,每个人的才能得到了最大化的发挥,尤其是王羲之通过这次集会的感慨,留下了千古奇文《兰亭集序》。由此可见,思想只有通过交流和碰撞才能闪现出璀璨的火花。
【相关链接】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我们各有一个苹果;你有一个想法,我有一个想法,交换后我们各有两种想法。——佚名
33.要善于审时度势,顺应历史潮流。
刘邦在斗争中善于洞察时势。他深知“天下苦秦久矣”,注意吸取秦灭亡的历史教训,较能体察关中老百姓渴望废除秦朝繁徭苛法,希求获得休养生息机会的心理,于是就“承敝易变,使人不倦”,采取了—系列安定民心的措施。诸如“约法三章”,严明军纪,开垦“秦苑”,屡赦天下,不杀降卒等。因此,他占领了政治上的主动权。相反,项羽思维方式简单,—意孤行,逆历史潮流而动。项羽的分小国、封诸侯的思想与刘邦的大一统,集强权的政治主张相比,明显不合潮流,毕竟周后至秦的400多年里,老百姓多经战乱,担心诸侯割据,渴望和平安定。刘胜项败的历史告诉我们,顺应历史潮流才能成为真正的赢家。
34.要善于利用人才,人才是取胜的关键。
刘邦使用干部就是坚持“任人唯贤”的路线,能够量才而用,知人善用,虚心下问,做到集思广益。例如,和刘邦一起参加“鸿门宴”的随行者张良、樊哙、纪信等人,都是他的团结一心、生死与共的支持者和得力助手。谋士张良常常在关键时刻为刘邦提出正确的策略,使刘邦避免了许多错误。“鸿门宴”过程中,在项庄舞剑欲杀沛公的危急时刻,及时召樊哙为刘邦解围;刘邦脱逃后,张良又从容处理善后事宜;项羽只会用兵,不懂用将,他麾下的韩信、陈平和彭越纷纷弃项投刘,就连忠心耿耿的范增电被他活活气死。战争不是仅凭武力,它需要最高的集体智慧和调兵遣将的组织能力。项羽的刚愎自用导致人才流失,最终处于劣势。从用人这个角度可见真正的战争要凭借智慧,而不是武功。
【相关链接】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史记》司马迁
35.“义”的标准不一,讲究“义”也需因势而异。
项羽性格的最大魅力在于他的“义”,而这个“义”出恰恰演绎了他的个人悲剧。项伯为报救命之恩,向张良通风报信,可称得上“义”,可此举客观上却帮助了刘邦,使得沛公在鸿门宴上能化险为夷,此举虽谓之“义”,但这一行为却违背了楚王的根本利益则又可以责之为“不义”。两军对垒,项羽却不忍拭杀刘邦,纵虎归山,最后成就了刘邦的霸业,实乃对敌人的“义”,但也是对自己不“义”。现代社会,有所谓为朋友两肋插刀的“哥儿们义气”,‘也有为国为民的大义,前者不可取,后者却可贵。可见“义”是相对的,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道德标准不同,“义”的内涵也不一样,我们不能以抽象的“义”作为评判是非的尺度和立身处世的准则。
【相关链接】
(1)古人云:“义者,宜也。”——《礼记·中庸》
(2)行而宜者谓之义。——韩愈《原道》
(3)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
36.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古之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尽信书,不如无书。”“古书之不存,后世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相关链接】
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37.学林探索贵涉远,无人迹处有奇观。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38.治学创业须“尽志无悔”。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怠而出,“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悔之不及也。有涉远之志,有涉远之力,有涉远之物质条件,一定要“尽志”,让自己无悔。
39.“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节操观。
面对卫律和李陵等人的劝降,苏武宁死不屈,决不变节投降,这体现了士人对独立人格追求,是不可折辱的正气与尊严。即使被驱赶到大漠中放羊,他过着饮雪吞毡的生活,始终不改节操,对汉朝忠贞不渝。这是士人坚守的人格精神的生动写照。节操是封建士人的人格操守,现代人,也应继承这种高贵的精神品质,塑造高尚而健全的人格。
40.爱国与愚忠。
爱国是忠贞的一种,但爱国不等于愚忠,愚忠者不辨是非,一味为主人效命,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奴性。苏武对汉朝的爱不是愚忠。首先,他忠诚的对象是国家是人民,身为汉使,当卷入匈奴的政变时,他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汉使身份,不能引起汉匈两国的不必要的误会和纷争,他甚至愿意以性命来平息祸端,可见他是把边界的和平、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其次,他保持民族气节19年,始终忠贞如一,这种忠诚表面看起来是对汉武帝,但实际上是对国家人民的,因为汉武帝是一个善于治国的明君,忠诚于他就是忠诚于汉武帝治理下的国家。理性划清爱国与愚忠的界限,才能成为一个真正对祖国、人民充满责任感的人。
【相关链接】
(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2)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一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
上一篇:11组经典主题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