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专门学习写作知识,积累写作素材的专题网站!

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的素材解读与写作运用

杨老师 分享 时间: 下载word支付: 1.00元 点赞
阅读: 问答
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的素材解读与写作运用

微信扫码分享

1.“小尼魔术失误”表情包

谁能想到龙年春晚的最大笑点,居然是刘谦变魔术时失误穿帮的主持人小尼?由于直播中没能完成魔术效果且表情复杂,尼格买提没对上”“小尼下次春晚演小品吧等词条瞬间冲上热搜,逗乐了无数网友。虽是失误,可总导演的官方吐槽没有批评与责备,只有接地气的大笑和体谅,他心里一定经历很矛盾的活动”“春晚的魅力就在于直播,会发生很多有趣的小意外,它们也是生动的一部分;撒贝宁的现挂对小尼的失误进行了温暖幽默的调侃;平安北京则抓到了小尼不断抿嘴的微表情当成了紧张说谎的典型案例……无伤大雅的一笑而过,这样的松弛感让人笑开颜又心软软。生活总有磕磕绊绊,忘带证件、砸了杯碗、菜放多了盐……多些松弛感,其实没什么大不了!

【适用话题】松弛感、灵活变通、正视错误

2.“汉服登春晚”《年锦》

九州春色,四方欢歌。春晚节目《年锦》呈现的不再是不拘形制的古装戏服,而是规制正统的汉民族传统服饰。节目从历代数百纹样中精选了20款进行复原织绣,呈现了汉唐宋明四朝共十六款汉服,无一帧不美,尽显中国女性的大气雍容与清新典雅。2003年,王乐天首次将沉寂了三百多年的汉服带入大众视野;2024年,汉服首次正式有名有姓地登上央视春晚。这是穿越千年的文化之美,是汉服圈同袍们整整二十年的共同努力,更是中华民族逐渐强大的文化自信。

93岁的敦煌艺术和工艺美术设计研究专家常沙娜,首次亲手为春晚设计《年锦图》。她说,“我这一辈子都在和纹样打交道”。五千年中华文明传承中,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文化符号和艺术样式,纹样就是重要的一部分。中国传统纹样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寓意吉祥。千百年来,纹样被热爱生活的人民创造出来,又装点着一代代中国人的生活。龙凤呈祥、如意祥瑞、百花缠枝、锦云珠翠……中国传统纹样产生于人民也慰藉着人民,它们寄寓着花好月圆的愿景,寄托着平安康乐的期盼,它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学,是生生不息的文化传承。

【适用话题】文化自信、创新传承、热爱生活

3.“千载诗意”《山河诗长安》

诗在,长安在,山河就在!央视春晚陕西分会场节目《山河诗长安》结合当地文旅特色,采用3D动画技术、创新节目形式,为我们献上了一场酣畅淋漓的文化盛宴。熙熙攘攘的当代长安城,有舞裙飞旋月寒江清夜沉沉,美人一笑千黄金的柘枝舞姬,有与人共饮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谪仙太白,有齐声高喊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平凡你我。

诗乐相和,山河璀璨。唐诗宋词,是中国人的终极浪漫,是刻在骨子里的文化认同。在节目中我们看到了花团锦簇、灯火璀璨的盛世大唐,也看到了积极进取、繁荣昌盛的当代中国。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华夏大地,美哉壮哉!

千载诗意,山河长安。除夕之夜,最激动人心的莫过于全民唱和古诗。央视春晚西安分会场,伴随着一声嘹亮的开城门,迎宾,永宁门缓缓开启,诗仙李白跨越历史长河穿越而来。所有观众与李白同行,走入流光溢彩的大唐不夜城。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一声声荡气回肠的古今对吟,将盛唐长安城中的浪漫具象化,激发出无数中华儿女满满的自豪感。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在传统与现代交融的西安,不仅有着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风雅和诗书文脉,更有着活力、创新、包容的无穷魅力。在一声声古诗唱和中,观众与李白结为知己,融通历史与现实,共赴长安。

【适用话题】科技创新、诗词力量、昂扬奋进

4.“越剧小生陈丽君爆火

春晚舞台上,戏曲节目《百花争艳》上演了梁祝的经典桥段草桥结拜,展现了元气满满的越剧新气象。受电视、电影蓬勃发展的冲击,越剧曾一度式微。去年,越剧小生陈丽君因干脆利落的动作、洒脱帅气的侠客扮相而爆火,靠着秒杀一票花架子明星的极富张力的表演频频出圈,还让沉睡在老一辈收音机里的传统戏曲再度鲜活了起来。戏曲火起来并给偶然,经典剧目代代传承,推陈出新的不断尝试,更需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深厚功底。陈丽君的老师茅威涛曾两登春晚、三度梅开,如今提携后辈、倾囊相授,正是有了包括她们在内的演员们的传承与守护,才让这一国粹重换光彩。

陈丽君十三岁进入越剧团,不顾父母的反对、训练的艰辛,在练功房熬过几度春秋。没想到就在她苦练花旦基本功时,正值青春期的她个头窜得几乎没有小生可以与她对戏。老师茅威涛说,你改练小生吧!然而,从形体、唱腔到表演,小生与花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行当,这意味着她几年苦练的功夫都打了水漂,一切要重新开始。

这个洒脱的女孩,终究说服了自己,沉下心来一点点地重新开始。十年磨一剑,陈丽君出现的小生终于火出圈,一个“耍扇子”的动作足见扎实的基本功。打戏里,闪出了刀光剑影;文戏里,耍出了风流倜傥。她们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不断贴近时代脉搏,唤起年轻观众的热爱,而这次越剧的走红一定不是高峰,而是起点。

【适用话题】青年力量、文化传承、坚持理想

5.  “无一帧不美”《锦鲤》

舞蹈《锦鲤》登上央视春晚,惊艳了整个中国。舞者以锦鲤的灵动之姿,演绎出飘逸唯美的水下画卷,表达出锦鲤代表的美好寓意。导演刘惠子选择用立面空间来呈现鱼群,“我们把整个水面立起来,观众就能像在海底世界一样,看这些‘鱼’游动。”如何让舞蹈演员在立面空间表现鱼群?主创团队第一个想到的是威亚。但他们很快发现,威亚的钢丝没有弹力,演员只能直上直下运动,无法呈现鱼群轻盈婀娜的姿态。经过反复研究,主创团队借鉴了瑜伽馆的弹簧绳,将弹簧绳与威亚结合,制作出具有弹跳性能的威亚装置。刘惠子称,“舞蹈演员既能通过弹簧绳,表现鱼群的荡漾感,又能借助威亚,瞬间被拎到半空。从技术角度来说,弹簧绳加威亚是首次创新。”

舞蹈演员的重心通常在左脚、右脚或双脚上,而《锦鲤》由于用到了弹簧绳和威亚,演员的所有发力点都在腰部和腹部,这对她们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领舞华宵一回忆,排练过程中,她们每天要练习812个小时,最高吊在半空十几米的位置。为了模拟锦鲤,演员们特意观察鱼的姿态,力求塑造出鱼的灵动感。除了对舞蹈动作精雕细琢,《锦鲤》的舞台效果和服装造型也充满了匠心。演员裙摆选取最轻盈的材质,表达鱼尾的曼妙;舞台选择油画质感的大屏,打造蓝绿色水中画卷;演员脚底采用实时交互技术,地屏水波粒子随着演员的动作化为一串串水波。独特的匠心、不懈的训练,才造就了这场精彩的美学盛宴。

【适用话题】技术创新、匠心独运、不懈努力

写作角度

1.文化传承与创新融合

今年的央视春晚再次证明了其作为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平台。从古典诗词到现代歌舞,晚会不仅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巧妙地融入了现代元素,呈现出一种新旧交融、古今辉映的艺术效果。这种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创新,既满足了老一辈观众的审美需求,也吸引了年轻观众的目光。

2.节目多样性与高质量

与往年相比,2024年央视春晚的节目更加丰富多样,涵盖了歌曲、舞蹈、相声、小品、戏曲、武术等多种形式。这些节目不仅各具特色,而且质量上乘,充分展现了我国文艺创作的繁荣与活力。特别是那些反映现实生活、贴近人民群众的节目,更是赢得了观众的广泛共鸣和喜爱。

3.全球化视野与国际传播

今年的央视春晚还体现了鲜明的全球化视野。通过与国际友人的合作表演、对世界各地文化的展示与尊重,晚会不仅增强了自身的国际影响力,也为中外文化交流搭建了一个重要的平台。这种开放包容的态度,既展现了中国的文化自信,也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尊重。

4.技术创新与舞美设计

在技术创新方面,今年的央视春晚同样令人印象深刻。通过运用先进的舞台技术、灯光音效等手段,晚会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视听盛宴。特别是那些如梦如幻的舞美设计,不仅提升了节目的艺术效果,也为观众带来了一次全新的审美体验。

5.社会责任与公益精神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央视春晚还充分体现了其作为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与公益精神。通过关注社会热点、传递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式,晚会不仅为观众提供了一次娱乐享受的机会,更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

6.观众参与与互动体验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央视春晚更加注重观众的参与与互动体验。通过设置各种互动环节、邀请观众上台表演等方式,晚会成功地拉近了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增强了观众的归属感和参与感。这种以观众为中心的理念,不仅提升了晚会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也为未来的电视文艺节目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时评链接:

1.传承中华文化,创新引领潮流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2024年的央视春晚如期而至,作为一道全球华人共享的新年文化大餐,再次印证了这句名言的深刻内涵。今年的春晚在延续传统的同时,注重创新引领潮流,通过一系列精彩纷呈的节目,展现出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时代精神。

《鼓舞龙腾》作为春晚的开场节目,鼓声震天,气势磅礴,为整场晚会奠定了欢乐祥和的基调。节目中,来自全国各地的鼓手齐聚一堂,共同敲击出震撼人心的鼓乐。这不仅是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更是一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展示。鼓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乐器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鼓舞龙腾》这个节目,观众可以深刻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

与此同时,喀什分会场的《千人千鼓》同样令人印象深刻。这个节目将新疆地区的民族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巧妙结合,呈现出了别具一格的艺术效果。来自新疆的鼓手们身着民族服饰,手持各种鼓具,敲击出富有节奏感的鼓声。他们的表演充满了力量和激情,让观众感受到了新疆人民的热情与豪迈。

此外,在今年的春晚中,我们还看到了许多创新性的节目尝试。比如将传统饮食文化融入创意年俗节目,通过现代化的表现手法和科技手段,让观众在品味美食的同时,也能领略到传统文化的韵味和魅力。这种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创新方式,不仅让春晚焕发出了新的活力,也让观众在欣赏节目的同时,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创新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春晚还特别注重公益和社会责任的传递。通过公益广告和微电影等形式,晚会关注了社会热点问题,传递了关爱弱势群体、倡导环保等社会正能量。其中,《回家的路》这部微电影以真实感人的故事为主线,讲述了春节期间人们回家团圆的艰辛与温馨。通过这部微电影,观众可以深刻感受到家的温暖和亲情的力量,同时也能引发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总的来说,2024年的央视春晚以匠心独运的节目编排、精彩纷呈的表演形式和充满科技感和时代感的视觉呈现,为全球华人送上了一道丰盛的新年文化大餐。从《鼓舞龙腾》的震撼开场到喀什分会场的《千人千鼓》的民族文化融合,再到创新性的节目尝试和公益广告的温情传递,无不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时代精神。我们期待未来的春晚能够继续保持这种创新和进取的精神,为观众带来更多精彩的文化大餐。

2.在年味中感受文化之美

一盏盏亮起来的红色灯笼烘托出浓浓的年味,南来北往的人潮涌动中,似乎也能听到年岁的脚步声。

春节来临之际,贴窗花、写春联、蒸年糕等纷繁多样的年俗活动早已经纷纷上演,内心深处对年味的那份期待,是我们永远的情感归依,也体现着文化的不朽。而这些代代传承的老习俗,不仅承载着许多人儿时的回忆,也映照着国泰民安的美好图景。借助代代传承的老习俗,文化基因越来越深入中华儿女的骨髓,铸成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传承春节文化的过程,也是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

年年岁岁、岁岁年年,最是文化能致远。在新春佳节到来之际,文化赋予人们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更为浓郁。江苏端出2023兔年春节“水韵江苏非遗陪你过大年”系列“大餐”,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体会文化味十足、地方特色浓郁的苏式年味;浙江德清年俗文化节热情启幕,中外友人共同品味山村年味,也让传统文化立于世界舞台;在乡村,秧歌、舞狮、锣鼓等传统活动依然热闹,乡亲们自导自演的“村晚”成为新民俗。丰盛的文化大餐,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激发人们的文化共振与情感共鸣。感受春节的文化魅力,坚定的是文化自信,收获的则是更加暖心的年味。

在当下,年味与时代韵味相结合,催生出新面貌。鞭炮少了,但电子烟花秀的出现,既照顾了年味,以强烈的视觉效果烘托了过节气氛,也体现了环保的要求,不失为一个两全之策。科技不仅开拓了新的传播渠道,赋予传统习俗更丰富的表达载体,而且为传统文化进一步传承延续提供了契机。网络联欢、手机送福等活动,无不体现着现代科技时空里节日礼俗的推陈出新。年味返本开新,变得越来越丰富和文明。这既有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也有民众对具有美好文化内涵的传统年俗发自内心的真切回味怀念,还有春节“年俗”本身,因其承载丰富的文化意义和精神内涵,有着极强的更新能力和顽强鲜活的生命力。

留住年味,就是留住文化的血脉。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家尽孝、为国尽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早已铭记在中国人的心灵中,融入中国人的血脉,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纵然生活在变,环境在变,观念思维也在变,但节日的仪式感没有变,萦绕在心中的真情没有变,流淌在血脉里的文化基因也没有变。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过年的盛情不减,过年的文化犹在,过年的味道只会历久弥香。

“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年味是热闹非凡的烟火味,也是传承不息的文化味。坚守传统年俗的“根”与“魂”,融入时代特质的“形”与“神”,年味就能散发出更为浓郁的文化馨香。祝愿中国和每一个中国家庭,在团圆中守望、在传承中更始,肩负传统迈向新程。

写观后感:

观后感写作指南

看完春晚,各位同学是不是要写观后感?那么该如何写呢?

观后感,即观看完电视、电影等作品之后的感想、感悟、启发。观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观看后的基础上发感想。简单来说,观后感就是观赏过后的感触。

观后感,“观”是基础,重点是“感”。所谓“感”,可以是从作品中领悟出来的道理,也可以是受作品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还可以是因观看而激发的决心。

写观后感,重在写“感”:不少同学开始写观后感,往往将“观”的内容写得很长,总爱把故事情节从头到尾加以介绍,生怕读者不知其内容,而发表“感”的文字却很少。写观后感应以“感”为主,从文字上看,“感”的内容应占全部内容的一半以上。

写观后感,离不开“观”:有的同学写观后感,只是在开头提一下“观了某部影片后,大有启发”等字样,以后就脱离了原片,说上一通自己的感想。要让“观”和“感”相吻合,文中适当引用影片内容,是为“感”服务的。

写观后感,要联系实际:要写好“感”就该联系实际,深入发挥,把自己的“感”写深、写透。这里的实际,不是单指自我实际,还包括他人实际,社会实际。

第一部分:时间+事件+核心感受

可简单记叙你在什么时间观看了什么节目,节目主题、形式是什么,你观看后心情如何,用一句话概况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

第二部分:简要概括节目主要内容

简单叙述《开学第一课》的主要内容,节目分为几个篇章,有哪些节目形式。几句话即可,切忌将""的内容写得很长。

第三部分:选取你印象最深刻的内容进行描写和议论

用相对比较浓重的笔墨描写的给你留下印象深刻的一两个情节,可以借助讲述人的语言进行具体的描写,注意写出你当时看到这些故事情节时的心情。紧接着,你要结合生活实际发表你的评价、感想。在结尾扣题,最好可以升华一下主题。

做到以上几点,一篇观后感基本就写出来了。当然,这只是一个参考,不一定按照固定模式来写作,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调整,详略得当就好!以下是三篇参考文章:

参考范文:

1.情感的寄托,文化的传承

随着钟声的敲响,我们迎来了新的一年,也迎来了备受期待的2024年“龙行龘龘”春节联欢晚会。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春晚已经成为每年除夕夜的必备节目,它不仅仅是一台晚会,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一种文化的传承。

今年的春晚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舞台的布置到节目的安排,都充满了浓厚的节日氛围。精美的舞台布景、璀璨的灯光以及丰富多彩的表演形式,无一不展现出春节的喜庆和热闹。而融入其中的大量传统文化元素,如京剧、杂技、舞蹈等,更是让我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国传统纹样创演秀《年锦》,里面的各个年代的服饰纹样真的很美,可以说是展示了中国美,演唱分别是刘涛、刘诗诗、李沁、关晓彤,都是成名已久的名角,分别身着汉代、唐代、宋代、明代的服饰,超高的颜值配上精美的传统纹样,可以说是一场视觉盛宴,看完顿觉美不胜收。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春晚在创新和科技元素的运用上做得非常出色。除了传统的歌舞表演外,还加入了刘谦的魔术表演等,不仅让晚会更加生动有趣,也为我们展示了艺术的无限可能。

歌咏《如果要写年》,这个节目我也挺喜欢,那些小朋友做的诗角度真的挺奇妙,赤子之心,让人动容。还有毛不易温暖低沉的嗓音,让整个节目充满希望温暖的氛围,真的很喜欢这个节目。前几年听着毛不易的“一杯敬朝阳,一杯敬月光”,还有他的《像我这样的人》,就喜欢他的才华,春晚又见,分外亲切!

此外,春晚还传递了许多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在晚会上,我们不仅看到了各种形式的表演,还听到了许多感人的故事和人物。他们来自不同的领域,有扶贫攻坚的先进典型,有各行各业的先进人士和劳模,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国人民的奋斗精神和家国情怀。这种价值观的传递,不仅让我更加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也让我更加坚定了为国家和人民贡献力量的信念。

总的来说,2024年的春节联欢晚会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文化盛宴。它不仅让我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同时,晚会还传递了许多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让我更加坚定了为国家和人民贡献力量的信念。我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传统文化会继续发扬光大,现代科技也会更加深入地融入其中,为我们带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2.春晚,中国的一张靓丽文化名片

“不改山河旧,同瞻日月新”。在未来的日子里,我期待着更多的文化盛宴,期待着更多的创新和突破。同时,我也希望自己能够不断学习和进步,为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我们一起携手前行,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新春好,且提壶沽酒,共赏花开。”每年的龙年春节,对于无数中国家庭来说,除了年夜饭的温馨、鞭炮的喜庆、走亲访友的热闹之外,还有一项不可或缺的节目——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简称春晚。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综艺节目之一,春晚不仅承载着亿万国人的情感记忆,更是展示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创意融合的重要窗口。今年的春晚,无疑又是一场视听盛宴,让人回味无穷。

从节目内容来看,2024年的春晚继续保持了多元化的特色,既有传统的歌舞、相声、小品,也有现代的音乐、魔术、杂技等表演形式。这些节目在传承经典的同时,也不断创新,融入了许多新时代的元素。比如,一些歌曲通过现代音乐的编排,让传统旋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一些舞蹈则结合了高科技手段,如AR技术,为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视觉体验。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今年春晚创新引入的VP电影制作模式,通过动态分镜预演、虚实光影联动等全新拍摄手段,呈现了如此美轮美奂、栩栩如生的虚实空间。诚如媒体所言,“景屏声光”协同运用,把春晚演播大厅打造成为流光溢彩、绚丽夺目的舞台。写意传神的龙形舞美装置生动演绎出“飞龙在天”的翱翔之姿,让人享受到了极致的视听盛宴。

当然了,技术再好,也是外在的锦上添花而已。龙年春晚的演员阵容也是其吸引力所在。每年春晚都会邀请众多知名演艺界人士参与演出,包括流行歌手、实力派演员、著名喜剧人等。我喜欢的就有王佳男、张艺谋、唐诗逸、刘谦、周深、毛不易、郎朗、汪苏泷……他们的精彩表演不仅展示了个人才华,也为晚会增添了不少看点。值得一提的是,春晚还经常推出新人,给予年轻艺术家展示自己的平台,这不仅为晚会注入了新鲜血液,也促进了艺术界的更新换代。

龙年春晚的社会意义不容忽视。作为春节期间最重要的电视节目,春晚传递了正能量,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许多节目通过幽默风趣或深情动人的方式,传递了家国情怀、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美好信息。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刻,春晚成为了连接亿万人心的纽带,让人们在欢笑中感受到了温暖和希望。

合唱《看动画面的我们长大了》,这个节目挺有创意,请了各行业代表进行献唱,小时候看动画面,现在长大了,小时候看《孙悟空大闹天宫》,现在在空间站中发回问候等等画面的对比真的挺让人唏嘘,也让人感动,白驹过隙,沧海桑田,新的一代已经成年,逐渐接过祖国的重任,在各行各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4年的“龙行龘龘”春晚无疑是一次成功的文化盛宴。它不仅展现了中国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也体现了国家的发展成就和人民的美好生活。“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春晚作为中国文化的一张名片,将继续陪伴着每一个家庭,共同迎接新的一年,传递着欢乐与祝福。

3.文化的盛宴,时代的欢歌

——央视春晚观后感

随着八点钟声的敲响,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央视春晚。这不仅仅是一场艺术的盛宴,更是一次文化的传承与展现,为亿万观众带去了家的温暖和新年的祝福。

诚如古人所言,“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春晚的舞台便是这样一面镜子,既映照出古老文化的深厚底蕴,又折射出当代社会的鲜活气息。今年的春晚节目中,《别开生面》以其独特的创意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再次印证了“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一名言,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文化如何在世界文化的交融中,既保持自我,又创新发展。节目通过现代与传统元素的巧妙结合,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与时代性,感受到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新生命力。每一个细节,每一次变幻,都无不体现着编导的匠心独运和演员的精湛技艺。

而春晚之于家庭团圆的意义,则如同古语所说:“家和万事兴。”春晚是为家庭团圆增添温馨气氛的纽带。在《锦鲤》这个节目中,我们看到了浓浓的家国情怀。锦鲤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吉祥、富贵和幸福,节目通过舞蹈、音乐和戏剧的结合,看着舞者们轻盈的身姿,听着那动人的旋律,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个温馨、和谐的家庭之中,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幸福。它让我们明白,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家庭始终是我们最温暖的港湾。

至于那些让人捧腹大笑的节目,则如莎士比亚所说:“幽默和风趣是智慧的闪现。”春晚更是让人们在欢声笑语中迎接新年的美好开始。无论是《那能一样吗》的机智反转,还是《开不了口》的尴尬窘境,都在笑声中传递着生活的智慧和人性的温度。它们让我们在轻松愉悦中感受到新年的喜悦和生活的美好。特别是《开不了口》中那些令人捧腹的桥段,更是让人忍俊不禁,为新年的到来增添了几分欢乐和喜庆。

而《山河诗长安》则是一曲对中华大地的赞歌。节目通过诗歌朗诵、歌舞表演和舞台布景的完美结合,展现了中国山河的秀美和大唐长安的繁华。那激昂的诗词、那动人的旋律、那绚丽的舞台,无不让人为之震撼和陶醉。看着演员们身着华服、翩翩起舞,仿佛自己也穿越到了那个辉煌的时代,与古人共饮、共赏这盛世美景。

总的来说,今年的央视春晚为我们呈现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艺术盛宴。它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娱乐演出,更是一次文化的传承与展现。通过这场盛宴,我们不仅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时代魅力,更在欢声笑语中迎接了新年的到来。

写作训练

(一)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如果说时代性是春节的生命,那么传统性就是春节的精髓,守护好作为文化传统的春节,便能守住民族根和魂。在春节里安顿好精神的故乡、文化的乡愁,我们任时代变动不居,方能永葆自信和从容。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哪些感想和启发,请结合自身实际写一篇作文。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精彩标题:

《在传统中留住民族魂,在变迁中彰显文化力》

《守护春节精髓,展现文化魅力》


(二)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浪漫与激情交织的瞬间,仿佛星辰璀璨,让人沉醉在无尽的美好与热烈之中。

读了上面这句话,结合2024春晚节目《山河诗长安》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角度写一篇作文。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精彩标题

《星辰璀璨照长安,浪漫激情绘春晚》

《璀璨星辰照春晚,文化薪火传长安》

作文示例

璀璨星辰照古今,文化薪火传长安

在浪漫与激情交织的瞬间,仿佛星辰璀璨闪耀,让人的内心沉醉在无尽的美好与热烈之中。这不仅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2024年春晚节目《山河诗长安》所展现的文化传承与创新之美的生动描绘。

《山河诗长安》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在春晚的舞台上熠熠生辉,照亮了古今文化的交汇点。它深入挖掘了长安这座古都的丰富历史文化内涵,将古典诗词的韵味、优雅的歌舞旋律、古老的音乐元素与现代科技手段巧妙结合,为亿万观众呈现了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

跟着春晚,我仿佛穿越时空,亲眼目睹了长安城的盛世繁华。舞者们身着华美的服饰,轻盈地翩翩起舞,他们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都仿佛从千年前的历史长河中流淌而来,将浪漫与激情完美地融合在每一个舞姿之中。他们的表演不仅仅是舞蹈,更是对长安文化的一种传承和致敬。

与此同时,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更是让整个表演如虎添翼。绚丽的灯光、逼真的舞台布景以及震撼人心的音效,将观众们带入了一个充满梦幻与诗意的世界。我仿佛能感受到长安城中古老街巷的青石板路,闻到空气中弥漫的淡淡花香,听到远处传来的古乐悠扬。这些细节的处理,不仅增强了观众的沉浸感,也让传统文化在现代舞台上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山河诗长安》的成功在于它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文化传承,更是一次勇于创新的艺术实践。它尊重并传承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又敢于打破陈规,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血液和灵魂。这样的尝试不仅让观众们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当我沉浸在这场表演中时,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力量。它像一股暖流,激荡在我的心中,让我对中华民族的文化产生了更加深厚的自豪感和归属感。我相信,《山河诗长安》不仅是一次成功的春晚表演,更是一次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益探索和实践。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应该继续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让中华民族的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三)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在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流传下来的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等,不仅清晰地记录着中华民族先民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也积淀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可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对这些节日所具有的独特理念内涵和精神价值的认识很模糊,因而对这些节日不是很重视。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认识。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材料可以分为三个部分:(1)点明节日是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流传下来的,列举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等具有代表性的中华民族传统节日。(2)表明节日的内涵价值和意义;在内容上,传统节日是对中华民族先民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的记录;在历史文化或思想精神上,传统节日则积淀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3)现实生活中,存在对节日的内涵价值、意义作用理解认识模糊或不重视节日的问题。

这则作文材料既着眼于中华民族特有传统文化——节日的内涵价值和意义作用,也关注问题的现实呈现。以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节日的内涵阐述,将重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正确态度与当下社会存在的一些对节日的认识偏差、错误态度进行对比,引导青少年对这一现象及节日本身的价值诉求进行深入思考,培养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以期在青少年群体乃至全社会中形成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节日文化、理性认识节日、崇尚科学过节、增强文化自信的良好风气。

写作时,首先根据材料内容提炼核心意旨——守住本土节日文化的根,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对此,可先论述传统节日的重要意义,比如传统节日内涵丰富,是民族情感、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集中表达。节日理应是一种纪念,一种习惯,一种民族归属感。当然,在此基础上,也可对部分守旧行为展开批评,从而说明我们在继承某些传统文化习俗的同时,也应适度创新,并以兼容并蓄的开放胸襟对待外来节日文化等等。

【立意参考】

1.挖掘节日内涵,增强文化自信。

2.扬中华之礼,谱世界华章。

3.中华节日气,自信满乾坤。

4.延续文化基因展现节日魅力。

5.展现节日魅力文化,铸就文化新的辉煌,推向世界舞台。

【范文荐读】

以节日之形,护文化之魂

你知道寒食节”“重阳节”“腊八节吗?你了解它们的起源、内涵和习俗吗?恐怕很多人的答案是否定的。你知道感恩节”“圣诞节”“517”“520”吗?你是否会因即将到来的双十一而夜不能寐?恐怕很多人的答案是肯定的。

传统佳节逐渐被遗忘,这不仅反映出人们对传统节日的冷淡,还折射出国人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的缺失,这是时代之痛,更是文化之殇。

泱泱华夏,贯通古今,包容海外。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愈演愈烈,网络媒体和商业也日益繁荣,使得民族与民族之间,国与国之间相连紧密,促使各类文化交融碰撞。在这激烈碰撞下,不少年轻人忽视、遗忘传统节日,对这些节日所具有的独特理念和精神价值的认识很模糊。因为在他们看来,传统节日是古板的,无聊的,远远不如一些洋节、人造节新鲜、有趣、时髦。但我们应当认识到,唯有扬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风帆才能彰显中华民族特色、民族自信,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寻根溯源,过好我们中国优秀传统节日,重振中华之魂。传统节日是一种文化载体,能在无形中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端午,片片棕叶清香如线,牵引我们的怀念一年又一年;中秋,块块月饼美味如丝,引来我们的思念一年又一年;春节,家家团聚喜悦如火,激起我们的期盼一年又一年……一个个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传统节日,古时装点了先民们的生活,流传至今,这些文化瑰宝应当得到我们的重视。传统节日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庆祝传统节日,能够增加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从而增强文化自信,并将这种自信转化为传承传统文化的自觉。

传统节日也不能一成不变,需要与时代接轨。

时代在变化,许多传统节日的习俗早已不合时宜,一味地宣扬文化自信显然不足以让传统节日在这日新月异的土壤里深深驻扎,我们要有终日乾乾,与时偕行的观念,顺时而变,及时扬弃。譬如丰富节日内容,融入时代因素,将节日与互联网链接,革除落后习俗等。只有不断与时俱进,才能不落窠臼,成就传统节日新的辉煌。

李清照在词中写道: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我们的传统节日又何尝不是这样呢?重视传统节日,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参与,如此,方能以节日之形,护文化之魂。


阅读全文
221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