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专门学习写作知识,积累写作素材的专题网站!

2024高考“殊途”主题优秀同题作文5篇

杨老师 分享 时间: 下载word支付: 1.00元 点赞
阅读: 问答
2024高考“殊途”主题优秀同题作文5篇

微信扫码分享

【题目呈现】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期中考试]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一题或有百解,人生时存殊途。先秦时期礼崩乐坏,诸子为求社会安定,开出了不同的“药方”。身陷匈奴远离汉廷时,李陵弃节,苏武守节,两人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请以“殊途”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作文类型】

同一话题矛盾对立体。

背景:先秦时期礼崩乐坏,诸子为求社会安定,开出了不同的“药方”。

对立体:

A.身陷匈奴远离汉廷时,李陵弃节;

B.身陷匈奴远离汉廷时,苏武守节。

【立意】

当遭遇人生之逆境时,当守节守义,勇做“逆行者”。

 

【佳作展示】

01

第一篇

殊途

一题或有百解,人生时存殊途。互联网时代给所有人提供了一个平台,我们得以窥见不同人的不同人生道路,我们得以听取多方见解。然而更广大的平台难免意味着比较。大量选择与不同道路的呈现让我们迷茫无措:何其多不同的路,哪条才是我的独属呢?

“殊途”二字,意味着不同的道路。这“途”,不仅简单地指道路,更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人生的选择。面对难题,有多重解决策略;而面对人生岔路口,亦有多重抉择。先秦时代,在礼崩乐坏的社会大变革背景下,所有人都在探寻新的治国思想。儒家崇尚仁义道德,因此要恢复周礼;道家崇尚清静无为,因此要无为而治;法家坚信人性本恶,因此制定法、术、势……诸子百家不同的治国方针,其根本上是不同的价值取向。在深陷匈奴围困之时,李陵弃节,苏武守节。“渴饮血,饥吞毡”,忍冻受苦十九年的牧羊生活和李陵安稳平和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面对困境,才会分出不同抉择,而李、苏二人不同的抉择,是对民族国家大义是否高于个人的叩问后做出的答复。于是人生道路的不同,其本质依旧可以回归到个人价值取向上的不同。

于是,这“殊途”的内涵可以更升华为人生价值取向的不同。既然处在开放多元的社会环境中,人与人会产生截然不同的价值观。原生家庭背景、教育环境、社会氛围,文化民族背景每每共同由无数乱麻勾叠成一张网,决定了个人的价值观。由此,构成了更立体更斑斓的群体。

既然如此,便意味着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其对方法的选取、道路的抉择便理应遵循最适合自己的那一个。“除了自渡,他人爱莫能助”,冷暖自知,是每一个人身处社会的基本诉求。是的,“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自己的道路只能自己走。于是,在面对互联网大平台上那些精致有魅力的、令人羡慕的旁人的人生时,便不必自怨自艾、低声下气。在“殊途”中不迷失自我,要求的是对自身清醒、明晰的认知和坚定、勇敢走在自己道路的决心与勇气。正如奥运金牌得主谷爱凌在面对大家对她的羡慕与钦佩时所说:“你是你自己,我是我自己,我们都要成为更好的自己。”

然而,坚守自我的道路又何其艰难,苏武留胡节不辱的选择岂是每一个人都能轻松达成?在越来越多的人生岔路口上,选择了不那么符合本心的一条,那么这条错误的路径便会越走越深,意识到“侯门一入深似海”的那一刻,早已无法挽回。这便要求我们,在无数的“殊途”中,即使痛苦,也不能麻木。生活是永恒沉重的努力。当一切痛与折磨积累到一定量的时候,回头望,轻舟已过万重山。你会感谢那个不放弃自我的自己,人生早已殊途同归。

愿一个个不同的个体,都有勇气奔赴自己的道路。

 

02

第二篇

殊途

一题或有百解,人生时存殊途。如今社会正向着越来越多元化的方向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萌生出诸多新领城、新职业,留给我们可选择的人生道路也越来越多;有人选择考公以求安稳度日,也有人选择去旅行探险,乐于“飘泊”一生。我们应如何看待这些人生的“殊途”呢?

“殊途”的形成源于不同人阅历、视野、性格、境遇等多重因素,是自我的选择,选择了一条路就必然要求我们放弃其它的路。萨特曾说过:“你是自己生命的孤证,承担自己选择的后果。”世上没有绝对的标准,只有所谓“主流”的观点。但别人走的路不一定是适合自己的路。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我们应自主选择道路,在实践与尝试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条“特殊”的路。

正因“殊途”的形成是基于自身的选择,因此我们不应用狭隘的眼光去看待“殊途”,而以包容的眼光视之。尼采提出了“价值多元论”,即多元价值不可公度和比较,不存在所谓衡量价值高低的标准。尤其立足当下这个越来越多元的社会,我们更应以包容的眼光看待“殊途”,不能因“主流”观念而否定一切“正道”之外的“殊途”。正所谓“殊途同归”,殊途归于的不是某个恒定不变地方,如世俗所定义的“成功”,而是归于实现每个人独特的人生价值。因此“殊途”的存在是合理且值得肯定的。我们可以鼓励女性坚持自己的事业,追求自己的梦想,但也不能批判愿意陪伴孩子成长的母亲。先秦诸子面对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各提出了不同的“已见”,指明了社会发展的“殊途”,虽然路径、方式不同,但其归宿都是使天下安定,百姓安居乐业,因此我们应以全面辩证的眼光看待其思想,肯定其“殊途”的价值。

虽然多元的“殊途”应被尊重,但我们仍应更感动于那些“舍生取义”,“坚守气节”的殊途。我们固然可以理解李陵弃节的无奈,但我们更加敬仰苏武守节的不屈,可见,坚守内心的信仰、原则、操守而踏上的“殊途”更加可贵。因为他们敢于逆流而上,即使趋炎附势之徒如过江之鲫,但他们仍有勇气坚守内心的火光,义无反顾地踏上那条注定艰难,注定孤独、注定漫长的“殊途”,担得起一句“大丈夫当如此”!

由此可见,我们一方面应尊重多元的人生选择,看到“殊途”的价值,同时更应肯定那些忠于自我、坚守良知与信仰的“殊途”。走上殊途需要勇气更需要毅力,愿我们都能听从内心的召唤,敢于踏上人生的“殊途”!

 

03

第三篇

殊途

一题或有百解,人生时存殊途。古时有仁人志士“各行其道”,以自己的方式做安定天下的尝试;也有同道之人出于种种考量,最终分道扬镳。现实中,我们也正面临着对不同人生道路的抉择。人们最终走上的殊途,究竟是什么导致的呢?

殊途表现为人们人生选择的不同。实际上,导致人生选择不同的是思想观念的不同,哪怕是为了实现相同的目标,不同的人也能在相同的社会大环境下走出不同的道路。战国时期天下大乱,主张“性善论”的孟子给出的治平方针是施行“不忍人之政”,秉持“性恶论”的荀子却侧重于用“礼治”约束人民,使他们安分守己。诸子百家致力于相同的目标,即安定天下、救民于倒悬,这是他们价值观的相同之处。但,由于方法论的不同,他们从不同角度给出了不同的方案,发展了不同的学说,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为后人留下了丰厚的学术遗产和宝贵的参考路径,实际上共同于不同的时间、空间环境下促进了天下太平,推进了共同目标。

由此可见,“殊途”非但不是走上歧途的表现,反而是对不同小径的开拓,最终于同一终点汇成了宽阔平坦的大路供后人接力前行。方法上的多样性给予了我们更多的实现目标、改善环境的途径,人生选择上的多样性也是如此。面临积贫积弱的旧中国,鲁迅选择弃医从文唤醒国人,于敏、孙家栋等学者则潜心学术巩固国防,为新中国研造了“两弹一星”。我们今天的和平、安定无疑是以上人生选择,即不同方法论和关注角度的外化,共同营造努力的结果。

然而,也有人走上殊途并非仍出于对同一目标的追求。身陷匈奴,李陵弃节,苏武守节。李陵弃节,是由于武帝的暴虐改变了他的人生取向,使他对汉廷心灰意冷。此时,苏武的人生选择更显熠熠生辉。二人处于同一时代,苏武的亲人也曾遭到权贵的迫害。然而苏武出于更强烈的家国情怀选择了守节,他的经历也激励了无数仁人志士。社会环境难以由一时、一人轻易改善。“改善”这一结果必须由无数不知前路于何方的人共同铸就,走得人多了,自然就有了路。我们不必苛责李陵。但想要真正改变丑恶,就要先对善美抱有更强烈的认同,坚定地走在大道上。即使成效难以一时见到,我们昂首前进的姿态也会为更多人指引方向,点亮精神火炬。“仁者先难后获”,如是而已。

让我们于日新月异的今天也坚持着亘古不变的仁道吧。当不同个体在追求善的主观能动性下吸收养分、抽芽生长时,这片大地必是一片百花齐放的烂漫景象。

 

04

第四篇

殊途

“殊途同归”在某种程度上好像成了人们在做选择时慰劝自身的理由,我们总想在“殊”中寻找同的痕迹,却不再去想“殊途”的存在意义与美丽之处,或许更在于其本身蕴含着的特殊与不同。

若是真要在“殊”中发掘共同之处,那便是在做出人生的不同选择之前,身与心的同一,即行动与意愿的统一,这是踏上人生之途的前决条件,能够维持我们不论在何条道路上前行,都有足够的动力和续航。可以说,殊来源于同,而发散于同。

殊途是在对比之间形成的。少数可由价值观念普遍的正误观区分,如苏武身陷匈奴时坚守气节,比之李陵的被迫弃节;而多数只是人生道路中的芸芸,很难用好坏区分他们的意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行走于这条途经上的人的自我价值赋予和认同,墨翟的“兼爱”“非攻”、韩非的严法律令、孔孟的“仁者爱人”都因为百家学说的完善发展和人们的灌注传承,拥有了丰盈辉煌的生命力,绵延至今。“殊途”不必然同归,他们各具光彩的发展历程,在不同的人生时期发挥着各自的功用,交相辉映,才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华章。

殊途所蕴藏的景色往往是不可先知的。在当今社会,人们好像更加害怕去改变人生路途,更换人生选择,渴望在一条稳妥的平路上走到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先生的语句时常回荡在耳边,提醒着我们,殊途的主体并不在路,而在于人。因为前人的勇敢尝试,他们如同火柜,照亮了更多的路途,为我们的人生选择提供了更大的视野,而我们却不去迈出那一步,徒使前人的火光消失在远方,无人传递,未免太过残忍与可惜?人为走过的脚印填满了生命,面对殊途,走上不同的道路,不仅让自己的人生充满各样的鲜花,也为后辈的前路点亮温暖的光亮。

愿我们能在殊途中体验人生之大美,把隔离的轨道走成旷野,让散落的火光汇聚星河。

 

05

第五篇

殊途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行过了无数道路与阡陌。被尘沙般往事掩埋的,多是古今无数人所行之殊途。

“君子和而不同”,自先贤的谆谆教诲以来,便知凡事非只有一条道路,殊途,代表着不同的理想信念,不同的人生轨迹,象征着不人云亦云的独立精神和勇作前锋的开拓信念。

沿着相同的道路前行,难以抵达我们自己的终点,故古今之士面临人生相同难题时,所择之路多有不同。同样是面对不为人了解重用的局面,李白选择了“一生好入名山游”,放荡于山水之间,排遣难解的愁绪;而杜甫则仍然汲汲于仕途,即便不得志也心系天子与百姓,忧国忧民一生勤恳。同样是面对儒学思想的大变革,朱熹重新阐发了四书五经中所蕴含的哲理,深入剖析,作注成了千年帝王用于举士的工具——理学;而王阳明则从自己内心出发,开创了中国人文主义思想的先河,心学一派对明清儒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力。同为革命大潮到来时的封建军阀,黎元洪支持革命运动,成为了湖北军政府的首任主席;袁世凯却倒行逆施,妄图复辟帝制,最终从龙椅上被拦了下来。故而人生多有殊途,歧路尚待选择。

然而正如张载所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仁人志士虽道路不同,而多是殊途同归。宋仁宗想求社会安定,无论是保守派的司马光还是改革派的王安石,都有一套自己的观念和法度,两派在朝堂和私下里吵得不可开交,然而其目的都是为了发展国家,满足百姓,清末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奉行实业救国办民族企业的张骞和希望变法改制的戊戌六君子等人虽然走的道路不同,但本质都是为了使人们免于压迫和苦难,国家能够走上复兴之路。由此,人生虽殊途,目的应同归。

揆诸当下,不断的信息潮流堵塞着我们的视听,数据围成的信息茧房似乎也阻碍了我们的自由行动。在资本驱使下的消费主义浪潮和大数据的诱导下,有多少人能有勇气走向殊途?又有多少人麻木不仁地忽视了殊途的存在,而只是如套中人一般从众前行?更有多少人只为博眼球,赚流量而特立独行,标新立异,看不见殊途前方为家国百姓奉献的交汇终点?我们的殊途应是和而不同,擦亮自己的初心后看到前方不同的路,选定适合自己的路后以终为始,坚定前行,方能最终殊途同归,为国家和人民作出应有的贡献。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愿我当代青年都能明晰终点,勇踏殊途,一同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崭新乐章!


阅读全文
221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