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专门学习写作知识,积累写作素材的专题网站!

驳论文:“道德绑架”写作指导及范文欣赏

杨老师 分享 时间: 下载word支付: 1元 点赞
阅读: 问答
驳论文:“道德绑架”写作指导及范文欣赏

微信扫码分享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v4c作文E网

某地遭受水灾,许多群众被迫离开了自己的家园,在这个艰难时刻,许多单位、企业、个人纷纷伸出援手,为受灾地区的人民提供物资和金钱支持。此时,有人向名人喊话:“某某都捐了,咋没看见你捐呢?”“别人都捐几百万,你咋才捐这么点儿呢?”“某某,是时候为你的家乡贡献力量了!”v4c作文E网

请你针对上述观点或其中的某个观点写一篇驳论文。v4c作文E网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v4c作文E网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v4c作文E网

审题v4c作文E网

这是一道引语式的材料的作文题。v4c作文E网

材料主要写当某地遭受水灾时,许多单位、企业、个人纷纷伸出援手,对受灾地区人民提供支持。针对此,有人向名人喊话,问他们是否捐款或捐助数量等等。v4c作文E网

写作提示喊话名人捐款,无异于一种道德绑架。分析向名人喊话的具体内容,某某都捐了,咋没看见你捐呢?是捐不捐的问题;别人都捐几百万,你咋才捐这么点儿呢?是捐多少的问题;是时候为你的家乡贡献力量了!是为什么捐的问题。针对这些观点,可以驳斥的角度有很多,考生一定要打开思路,深入分析。以某某都捐了,咋没看见你捐呢为例,可以反驳的点至少有某某”“看见”“三个关键词。针对某某反驳,可以说某某和名人是独立存在的个体,他们的行为一定要存在联系吗?针对看见反驳,可以说没看见捐就等于没捐吗?难道善行都必须公诸于众吗? 捐款是作秀吗?针对反驳,可以说捐款是一种情分,而不是义务,不要把自愿的事情搞成被迫自愿!反驳对方观点时,不但可以反驳对方的逻辑漏洞,也可以质疑对方喊话的动机、目的,可以预测对方这样做的后果或不良影响,使驳斥更加有力。v4c作文E网

写作思路:文章开篇可以先表明态度:不要对名人进行道德绑架。文章主体可以分成几个部分进行驳论:捐款是情分不是义务;不要让捐款成为被迫;喊话者的动机是什么有待商榷。最后,再照应开篇。v4c作文E网

立意v4c作文E网

1.逼迫捐款就是道德绑架。v4c作文E网

2.善心不应被攀比。v4c作文E网

3.捐是情分,没有掌声,也不要有偏见。v4c作文E网

4.尊重他人,切莫道德绑架。v4c作文E网

例文:v4c作文E网

捐款莫催,道德绑架可休矣!v4c作文E网

水灾期间,民间迸发出庞大的慈善热情,不论是公众人物还是普通人,都以各种形式驰援灾区,他们的善良释放了温暖,他们的表现收获了尊重。然而,有一些人却在搞道德绑架,实与当下众志成城的公共情绪格格不入。v4c作文E网

面对他们振振有词的该捐了”“多捐点儿”“你的家乡你不捐谁捐的论调,我有以下几个疑问。v4c作文E网

一、有了灾难就得捐,什么时候捐款成了硬性规定?v4c作文E网

所谓捐款,顾名思义,就是出于自己的真实意愿,为公共或者慈善捐出钱财的行为。慈善捐款者对弱势人群的关怀和社会责任感,体现了一种高尚的情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互帮互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多少年来,中华民族就是靠这种美德挺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但是,如果因为没有捐款就受到批评,就有点过分。因为应是主动,而不是被动,必须遵从自愿原则,谁也不能拿着放大镜去对当事人进行道德拷问,无限拔高当事人的责任。捐款不是旧社会的苛捐杂税,明,让人痛恨。v4c作文E网

二、捐的少了就挨批,什么时候善心可以用金钱衡量了?v4c作文E网

只要是捐献,多少都是一番心意,不能因为多少去评判一个人的爱心。假如一个乞丐生活窘迫,捐出了全部家当10元钱;而另一个千亿富翁捐出了1亿元,二者的心意是一样的,并不能说明富翁比乞丐更有爱心,只能说二者都有向善之心、慈悲之意。爱心是最不应该被物质化、被攀比、被用硬性指标衡量的,所谓小善中有大爱,功德无量!用钱的多少衡量爱心的大小,不仅直接伤害了捐赠人的感情,而且有悖公益初心。韩红做慈善发布的爱心捐赠榜单,罗列了捐赠人员名单,但没有公布具体的捐赠金额,并且强调排名不分先后。爱心不分大小,一个慈善热心爆棚的社会,理当有这样的基本共识。v4c作文E网

三、捐款就一定要被看见,什么时候慈善场成了秀场?v4c作文E网

慈善不是宣示,不是姿态,更不是我慈善故我在。有些人不表态未必没捐款,不分事实的逼捐,违背慈善本质。如果名人做好事就应该进行全网公开,那么慈善就失去了应有之意,变成了作秀,长此以往,会不会有人为争英雄或者慈善大使之名,以名博利?v4c作文E网

向名人喊话催捐,看似是小事,但给当事人留下的心理阴影却很大,看似是好心,但产生的消极影响却令人意想不到。不论什么人,都没有权利逼他人捐款,或对着榜单对名人进行揪斗。把慈善搞成强行摊派只会冷却行善热心,消耗慈善热情,矮化慈善高度。v4c作文E网

言论有表达的自由,但也有表达的边界,以道德的名义逼捐催捐,真可谓得不偿失!v4c作文E网

阅读全文

作文大家评

221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