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专门学习写作知识,积累写作素材的专题网站!

材料作文:“故乡情怀”审题立意及范文欣赏

杨老师 分享 时间: 下载word支付: 1元 点赞
阅读: 问答
材料作文:“故乡情怀”审题立意及范文欣赏

微信扫码分享

 重庆乌江新高考协作体2025届高三9月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朝背井离乡去,故乡再无春夏秋。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

这是一道关于故乡情怀的教考衔接题。材料是歌曲《谁不是在流浪》中的一句歌词。歌词的意思是长大以后,当你离开家乡那一刻,从此以后你的故乡便只有冬天,再也没有春夏秋。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大多数因生活所迫背井离乡的人们,只能在春节时匆匆忙忙地回家几天。而春夏秋,往往只能在异乡辛苦奋斗,无暇回家,也无法回家。从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远离故乡”的心酸,也可以从这无奈中感受到对家乡浓浓的眷恋之情。

写作时,可以依据材料意思,表达对故乡的眷恋与怀念。可以适当抒发愁绪,感叹一辆绿皮火车,一张硬座的车票,一个行李包裹,一声无奈的告别,便带走了故乡的全部。也可以直抒胸臆,表达自己对于故乡的浓浓爱恋。对此,最好能结合新时代特色,说明我们应该为故乡做些什么:身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下,故乡的变化同祖国的命运紧密融合在一起,其中每一人都是关键的转折点,无数个故乡就这样织成了一张网。因此,我们每一个“故乡人”,都要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积极奋斗,让家乡多彩多姿、喜笑颜开的现实画卷日日发生。当然,也可以反其道而行之,批判材料中消极悲观的心态,借助苏轼诗句“此心安处是吾乡”,说明当下社会人口流动已是常态,我们不能仅仅只是伤春悲秋,而是应该积极适应社会发展、融入时代潮流。

立意:

1.故乡——我心安处是此乡。

2.故乡,我们心中最美的地方。

3.努力学习,回报故乡。

4.故乡滋养了我们的灵魂。

例文:

心安处,即吾乡

有人说,“一朝背井离乡去,故乡再无春夏秋”。纵然一直在不断地行走,路过许多的城,遇见无数的风景,可心中最柔软的一处,依旧是那个叫作故乡的地方,即使春夏秋冬,只剩一个冬。每番风尘仆仆而归,只要走进故乡,皆能被一一拂去,回到浮世清欢,自在闲逸。

岁晚归乡,梅花早已零落满径,隐入尘土,不见芳踪。只余记忆中的那寒香如故,疏影依依。在桑梓旧年的印象里,青竹倒是仍然簇簇朝气,在溪涧边上绿枝斜斜。岁月在缓缓地流长,每次归来,亦要去寻一遍那些有着被时光淌过的痕迹的风景遗韵,细细与之叙旧。在自己看来,那些蔓草丛生的一砖一瓦皆是沉默的言语,岚烟连绵的一山一水亦如灵动的画卷。老宅旧巷,或断壁残垣,藏着旧时的风云人世。竹溪古榕,幽径花草,从前总与之相好为邻。

在这平凡的小村落里,藏着外界找不到的美好与温暖。从来到去,从离到归,只愿它们能安然无恙地存在着。纵然免不了人事的更改,只愿它们只老去那么一点点沧桑。最好是能在每次独临时,可以有着如以往同样的心绪便好。

还是恋极了暮色时的故乡,那炊烟袅袅,一派简朴如初的模样,且在心中长久安好着。临风而立,看着晚霞披在那些老宅子的黛瓦上,仿佛旧年的遗迹,浅浅古韵如初,不惊不扰。每至日落时分,总是习惯了静下来,一个人走到顶楼去好好享受那一日之中最喜欢的时刻。当故乡的风迎面拂过时,一念清闲。倒也时常庆幸,生长于这个与世无争的村落。无数次行遍乡径,走过阡陌,于须臾之间,悠悠恰逢故音。满目山河不改,只是岁序荏苒,在不知不觉中,流转得飞快。

曾留意过很多地方的夜晚,终不似故乡的夜那般安宁朴和。乡间的夜,星子澹澹,虫声四起,月光轻柔,清风入窗,吹动一帘乡愁。枕着月华而眠,仿佛又做起了年幼时那不谙世故的梦。也屡屡在清幽的月影下徘徊过,总觉幼时的无邪岁月,在忽来忽往的流年里,落了满地,无从捡拾,只能默默送离。

也许是当年的离开太义无反顾,以至如今总是念念昔归。却因年华尚好,心系远方,终难两全。但明月亦然知我,为何总对故乡的一切深深眷念着,又为何总是喜欢去重温那些被时光荒置遗忘的地方,因为此心安处,是吾乡。

不曾想过,原来小时候的寻常岁月光景,都成了长大后的乡愁。是那场打湿学堂的绵绵秋雨,是霞色暮晚里的炊烟人家,是桑梓旧径的竹坞梅林,也是古榕树下的追逐嬉闹……自从离开故里,所有地方,只作天涯。这些年,无论走得多远,终不忘云烟深处,山水环绕的故乡。

阅读全文

作文大家评

221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