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专门学习写作知识,积累写作素材的专题网站!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时的4大误区和四大策略

分享 时间: 下载word支付: 2.00元 点赞
阅读: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时的4大误区和四大策略

微信扫码分享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时的4大误区: 

误区表现

出错原因

1.混淆概念,观点不清。

不能准确把握作文材料中所涉及概念所蕴含的基本义、引申义或比喻义等,因而对这些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界定不清,导致混淆概念。或立意时替换了作文材料原本的核心词或关键词,导致观点不清晰。

2.只看表面,立意宽泛。

审题时,只看到命题材料的表面意思就盲目立意,未能深入挖掘材料的核心内涵,导致立意宽泛,没有切中命题材料的核心。

3.审题不清,偏题跑题。

没有全面把握命题材料,或对命题材料分析不到位,导致文章立意偏离主题,甚至跑题。

4.主题杂糅,难以分清。

由于审题不准,在写作时,一篇作文内出现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题,让人难以分清哪个是作文的核心主题,使得文章中心不明确,主题不鲜明。

说明: 抢分策略

策略一 整体感知材料,理解意图明中心

前些年,新材料作文独领风骚,该命题形式有效避免了话题作文易被押中的现象,但其写作的宽泛度也为套作打开了后门。2015年,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闪亮登场,迅速刮起一阵旋风。其实,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可以说是新材料作文的升级版,它通过增加任务指令,增强了写作的针对性,有效地防止了套作。出现了很多变形,如材料+主题话题”“多概念辩证思维等。

针对如今新材料作文和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命题特点,考生在审题立意时,首先要从材料整体着眼,不过分纠缠局部细节,否则就可能出现偏题、跑题问题。高考作文的命题材料有多种类型,面对不同类型的材料,审题立意时的切入点是有差别的。下面我们按其呈现形式简要将命题材料分为两种:

一、单一型材料

这里的单一型材料是相对组合材料而言的,指独立而完整存在的单则材料。首先,审材料,明确材料性质,概括材料中心,分析材料内涵;其次,审读任务,解读任务指令;最后确定立意。

1.确定三要素——材料的含意、创设的情境和写作任务。

三要素中,材料的含意主要关涉材料本身,创设的情境主要关涉材料本身和引导语,写作任务则关涉材料本身、引导语和写作要求。看到作文题后,首先要读懂材料,弄清事实,抓住材料核心;然后确定创设的情境,明确题目将自己带入怎样的交际环境、特定氛围、时空地点或处境中写作;最后确定写作任务,这需要明确写作者的身份、写作对象、写作目的、文章主题、文体等。

2.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句,精准立意。

命题材料中的一些高频词句,如关涉影响、原因、对策等内容的提示词或限制词,关联词前后的句子,以及论述性的语句等,通常指向材料的主旨,抓住这些词句,并将其作为审题立意的突破口,往往能事半功倍。

3.运用思维分析法,高效立意。

思维分析法包括联想分析法、因果分析法、辩证分析法、求同求异分析法、层层深入分析法等,采用这些方法,能快速从命题材料所叙述的现象、表现中分析出事物的本质,进而快速立意。

[即时训练]

一、(2022·新高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本手、妙手、俗手是围棋的三个术语。本手是指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妙手是指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俗手是指貌似合理,而从全局看通常会受损的下法。对于初学者而言,应该从本手开始,本手的功夫扎实了,棋力才会提高。一些初学者热衷于追求妙手,而忽视更为常用的本手。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一般来说,对本手理解深刻,才可能出现妙手;否则,难免下出俗手,水平也不易提升。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一、审材料

1.理清材料层次关系。材料部分可分为三层:首先从围棋的三个术语本手”“妙手”“俗手说起,并解释了三个术语的内涵,接着从初学者角度,从正反两方面陈述两种不同的态度;最后两句提出一般情况下本手、妙手、俗手的思辨关系,这也是本次写作立意的触发点。

2.抓住材料关键词语。本手和妙手,基础和创造。妙手是在本手的基础上进行创造,如果不注重夯实基础,好高骛远,则可能下出俗手。

二、审任务

1.把握材料启示意义。材料论述是写作的起点,启示意义要求作文由此及彼,不仅仅立足于材料,还要由材料展开论述,分析围棋的三手之于我们——人、群()体、国家等的启示意义,即如何辨证处理三手的关系,准确地把这三种术语和自己的生活相结合、对应。

2.紧扣写作材料行文。习作不能脱离材料自由发挥,标题、开篇、核心段展开、结尾都要明点暗扣。

3.明确写作对象。写作对象是高中学生、当代青年。

三、审要求

文体不限意味着考生可以发挥自己的写作特长,选择最擅长的写作形式(议论文、记叙文、议论性散文、应用文体……),而写作任务中明确要体现感悟与思考,考生选择议论文或议论性散文,或许更为稳妥一些。但无论选择何种文体均应符合相应的文体特征;若选择应用性文体,应充分体现具体交际情境,并能完成交际目的。

综上所述,结合写作任务和要求,题目的核心是基础和创新。若没有扎实的基础,贸然地去追求创新、创造,也只是空中楼阁;若仅是夯实基础,不去进一步探索、创新,也会止步不前。还要注意俗手,本手、妙手是从正面来谈,俗手是反面例证。如果功利主义求新,可能舍本逐末,会损害未来的可持续性。

[参考立意]

1.深耕,打好基础,守护阵地,绝不放弃。

2.既要学会下棋规则,也要用好人生规则。

3.人生如弈,本固后妙。

4.先培本后逐妙,方能基础牢固,有所创造。

5.不能好高骛远、急于求变,而要先默默沉潜、踏实积累。

6.先俯首参谱、厚培根本,再提子奇绝、求新求变。

7.最终让自己的一生不落俗手,笑傲终局。

8.唯有先广积厚土,才有可能在山登绝顶我为峰之处创新图妙。

二、组合式材料

近几年,词语组合、语句组合式命题材料成为高考作文的新亮点。相对单一材料而言,组合式材料无疑扩充了考生的思维容量,适当加大了审题难度,这让部分考生望而生畏。实际上,组合式材料作文题的立意也是有法可循的,前提就是先逐条分析题目提供的材料,寻找相关点,其基本方式有以下几种:

1.同中求异。对于内容或所反映的问题相似的材料,审题时要找出各则材料的侧重点。

2.异中求同。对于构成鲜明对比关系的材料,审题时要找其内涵相同之处。

3.相对叠加。对于观点既不相同也不相反、各执一点的材料,审题时要将各观点叠加互补。

具体操作方式:

第一,分解材料,多向发散。对材料要学会分解,分解成每一个小个体后,多向发散。多向发散就是对分解出的每一则小材料从多方面发散思维,选择自己有想法的点,进行深入分析。

第二,深处挖掘,聚焦组合。对分解出的每一则小的材料,从多个角度向深处挖掘,在挖掘时问个为什么,就是询问命题者选取这则材料的用意、目的何在,以此来挖掘深意。

第三,解读任务,综合立意。任务型作文要求全面读懂材料的内容及含意,而不是像以往那样抓住材料的一点就开始作文。任务型作文往往在材料中出现多个人物、多种看法,它们的关系往往相同、相反、相对、递进等等,考生必须对每一个都做出准确的分析、评价和概括后,再根据具体的写作任务,整体理解材料,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相对叠加,确定立意。

另外,此类作文题有的明确要求以其中两三句或两三个关键词为基础确定立意,如2017年全国卷。对于这种情况,仅立足于某个句子行文都是不妥当的,尽管选取了两三句但不能将其有机关联起来,这样行文也是偏题的。因此,审题立意时要综合分析,找准联系。有的并没有明确要求立足哪些语句,如2020年全国卷,但三则组合材料本身具有很强的层次感和内在联系,并且写作任务已经明确了主题——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材料的关联明确了,立意就不成问题了。

[即时训练]

二、(2022·菏泽二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704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将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升空开始,长征系列火箭实现第一个100次发射用时37年;第二个100次发射用时7年多;第三个100次发射用时4年多;第四个100次发射仅用了33个月。

——20211210日《中国青年报》

北斗卫星团队核心成员平均年龄36岁,量子科学团队平均年龄35岁,中国天眼FAST研发团队平均年龄仅30……——2022425日《光明日报》

长征系列火箭的发射是我国科技和社会半个世纪以来发展进步的缩影,在这一波澜壮阔的进程中,年轻人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上述材料对你有怎样的启发?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本次试题由三则材料组成。第一则材料讲述了长征系列火箭四次发射频次和用时的变化。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随着时代的发展,长征运载火箭能实现的发射次数越来越多,用时越来越短。为什么我们能取得如此进步呢?第二则材料和材料总结句给出了答案。材料二列举的是中国科研界(北斗卫星团队、量子科学团队、中国天眼FAST研发团队代表了中国科研学术界的各方力量)不同团队的平均年龄,他们都属于用青春托举大国重器,用知识书写时代华章的年轻人;他们都是将个人的奋斗与国家的命运连结在一起的年轻人。他们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中追逐、实现自己的青春梦想。而材料总结句,就将这层关系鲜明地展示了出来。

写作时,既要揭示出材料中中国青年与中国长征系列火箭发射等一系列科学成就的关系,更要突破科研,讲述在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各行各业的年轻人都为祖国奉献了自己的青春、才学与力量。当然,结尾更要思及自身、思及当代,论述自己作为现在的年轻人、未来的年轻人,应该如何向这些过去的年轻人学习,奉献出自己的青春力量。

[参考立意]

1.青春不迷茫,奋斗有方向。

2.以我辈青春,传承前辈青春。

3.青春的亮点,是为国奉献。

策略二 把握命题重点,披沙拣金抓关键

一时难以从整体上把握材料时,不妨找一找材料的重点。所谓材料重点,就是体现命题者意图的主要元素。有些材料有明确的层次性,其中的议论阐释性的句子或反复出现的句子,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如2022年新高考卷,选择很重要,新时代的青年需要有创造思维,在未来我们新时代的青年要做有为青年,适应时代发展,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有些材料在叙述、说明或评论某事时,明显流露出某种情感倾向,立意时就可从体现材料情感倾向的语句入手,如2022年全国乙卷。有些材料是围绕核心词展开的,立意时就应关注相关修饰限定词语,界定核心词语的内涵,如2021年全国甲卷。抓住了重点,就抓住了核心,就为审题立意打开了一扇窗户。

[即时训练]

三、(2022·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北京:双奥之城


2008年奥运会、残奥会

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

比赛成绩

中国奥运代表团名列金牌榜第一,奖牌榜第二;残奥代表团名列金牌榜第一,奖牌榜第一。均创历史最好成绩

中国冬奥代表团名列金牌榜第三,奖牌榜第十一;冬残奥代表团名列金牌榜第一,奖牌榜第一。均创历史最好成绩

群众体育

全民健身事业蓬勃发展

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成为现实

科技亮点

世界跨度最大钢结构场馆鸟巢;场馆污水处理再生利用率达100%

智慧场馆和智慧服务;分钟级”“百米级精准气象预报

交通支持

全国第一条高铁京津城际铁路开通,助力奥运

京张智能高铁冬奥列车开行;全国高铁运营里程超4万公里,居世界第一

国家经济

国内生产总值:31.4万亿元(2008)

国内生产总值:114.4万亿元(2021)

  双奥之城,闪耀世界。两次奥运会,都显示了中国体育发展的新高度,展示了中国综合国力的跨越式发展,也见证了你从懵懂儿童向有为青年的跨越。亲历其中,你能感受到体育的荣耀和国家的强盛;未来前行,你将融入民族复兴的澎湃春潮。卓越永无止境,跨越永不停歇。

请结合以上材料,以跨越,再跨越为主题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主题型材料作文题。作文题材是指向北京奥运会和体育发展的,却又凸显着国家的跨越发展。作为双奥之城的北京,从北京奥运会到北京冬残奥会,经过十四年的跨越式发展,成了中国发展的一个缩影。考生可以以此为着力点,回顾十四年来中国的大发展,展望更加美好的未来。

1.从大处着眼:通过写国家的跨越发展来写体育的跨越发展。

2.以小见大:通过写奥运会的跨越发展来写国家各个方面的跨越发展。

3.以见证者的身份:写个人所看到的国家各行各业的跨越发展及感受。

[参考立意]

考生可以从材料出发,选取角度,确定立意:

1.从北京冬残奥会跨越发展的角度:奥运强,则国力强。

2.从体育发展的角度:国家强,体育兴。

3.从全民参与体育运动的角度:全民体育兴起,体现了国家的强大,体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从个人的角度:见证了国家的跨越式发展与体育的兴盛。

5.从国家政策的角度:好的政策是国家实现跨越发展的前提和保证。

策略三 合理发散联想,创新思维求开拓

如果觉得根据前两种策略的分析仍较难确定立意,或者认为立意不够独到和深刻,不妨冷静下来,用发散思维想一想,独特的立意点或许就会扑面而来,这独特的立意会让作文在千人一面中显示出唯我不同。尤其对寓意型材料作文,没有合理推想,难有审题立意的准确和深度。

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是对写作发展等级”“有创新提出的具体要求。推理指能突破思维定式,对问题进行多角度分析与思考;想象指既要大胆,想人所未想,又要合理,有现实基础。善于运用正向、反向、求同、求异等思维方式,就会发现新问题,找到新角度。具体来说,就是面对材料中的某种事物或现象,可以抓住其某个方面、某个特点或某个因素,进行辐射状的多向思维。

[即时训练]

四、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二战期间,为了加强对战机的防护,英美军方调查了作战后幸存飞机上弹痕的分布,决定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然而统计学家沃德力排众议,指出更应该注意弹痕少的部位,因为这些部位受到重创的战机,很难有机会返航,而这部分数据被忽略了。事实证明,沃德是正确的。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1.多向思维之因果思维:寻因导果,执果索因。

为什么沃德是正确的——因为沃德是统计学家。

参考立意:尊重科学规律,对科学的、正确的观点要有所坚持。

2.多向思维之对比思维:寻找异同,触其本质。

英美军方: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惯性思维。

统计学家沃德:更应该注意弹痕少的部位——逆向思维。

参考立意:尊重客观现实,走出定式思维;现象和本质。

3.多向思维之逆向思维:打破常规,另有所得。

统计学家沃德:更应该注意弹痕少的部位——逆向思维。

参考立意:坚守自我,不要被表象迷惑。

策略四 立意要有,不能脱离特定的实际

写作要立足实际生活需求、实际应用,体现处理信息的能力,避免言之无物、大而无当。故此,近几年的高考作文题常常给考生设定一个身份,如2020年全国卷作文题中设定了毕业前,学校请你给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写一封信这一写作情境,设定了考生的写作身份为该校即将毕业的高三学生,考生必须在这一前提下立意行文。然而,写作身份虽然被设定,但是考生立意时仍要有,在围绕如何为自己画好像这个主题进行写作时,可以通过画像,正确地审视自我,正确地看待自己、认识自我,分享自己的感悟;可以写对我是怎样的人”“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等重要问题的思考,还可以从自己的个人品质、个人生活、个人理想等角度切入,着手写作。

[即时训练]

五、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与人相处,没有谁愿意被俯视,也不应该俯视他人。回望历史,中国曾领跑世界,令他国景仰;但也曾因国力衰弱,仰人鼻息,被列强俯视。

人与人、国与国之间如此,文化与文化之间亦如是。视角,取决于站位与定位,也取决于姿态与心态。百年变局,面向未来,我们该以怎样的视角看待世界?

世界青年交流论坛邀请你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参加,并以拒绝俯视,共创未来为主题发言。请完成一篇发言稿。

要求:综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材料第一段第一句是讲人与人之间的俯视,从人的角度来谈这个问题,突出的是没有谁愿意被俯视,也不应该俯视他人。材料第一段第二句讲的是国与国之间的俯视,国家先进发达,被人敬仰;国家国力衰弱,被人俯视。材料第二段第一句话,从人与人的俯视、国与国的俯视过渡到文化与文化之间的俯视,根据上面的信息,可以推断出此句的意思就是:文化先进的被人敬仰,文化落后的被人俯视。

审读材料,得出主旨。人、国家、文化都存在被俯视、被仰视、俯视别人、仰视别人的情况,这和一个国家的实力、立场、制度、心态、姿态有关。而建党百年以来,站在今天与未来的交界点上,我们要思考我们应该以怎样的视角去看待世界。

对于材料的组织暗含三条线索:

从回顾历史到展望当下再到面向未来,展开纵向的叙述;从人的相处到国家的交往再到文化的互融,进行横向的类比;从叙述现象到分析原因再到提出问题,做出渐次深入的探讨。

[参考立意]

1.平视方可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2.向俯视说不,携手创未来。

3.静观百年变局,平视面向未来。

4.共建美好未来,你我需要平视。


阅读全文
221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