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袁隆平——中国杂交水稻之父
人物简介:袁隆平(1930年9月—2021年5月),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研究开发杂交水稻开发者,也被誉为“世界第一杂交水稻之父”。是他让我们不再挨饿。
适用主题:爱国,梦想,初心
素材示例:
1930年,袁隆平出生了。那是一个动荡的时代,他的童年时光,几乎都是战争的威胁中度过的。那时的他为了活命,和家人一起到处逃难。
年幼的他不懂,为什么我们中国要受欺辱?为什么我要东奔西走?为什么中国要忍受饥饿和贫穷?等到袁隆平高中毕业,一家子的生活算是稳定了,但在他的学业上,大家又一次犯了难。上了大学是好事,可是学啥?父亲的思想比较传统,希望儿子能通过上学走入仕途,升大官,赚大钱。可袁隆平不乐意呀,他不喜欢钱,偏偏喜欢花花草草。在袁隆平的心里,生机盎然的大自然,才是自己的归宿,在别的孩子把赚钱当成理想时,他却对鲜花、绿草、果树有着异常的向往。而他也确实这么做了。1949年,他义无反顾地报考了西南农学院的农学系,毕业后,被分配到了湖南农校任教。在那几年,他边教课边学习,不光给学生提问题,更喜欢给自己提问题。课堂外的他,经常埋头在田野间,去从实践中找答案。到了60年代,自然灾害来了,很多地方都闹起了饥荒,人们有的饿死,有的病死,就连袁隆平的身体也有些撑不住。残酷的现实摆在眼前,他愁得连觉都睡不好。在当时,杂交水稻可是世界性难题,就连发达国家的专业人员也没有攻克,很多人都觉得袁隆平在痴人说梦,可他偏偏不服输——“外国人成功不了,不代表我们中国人不行!”人民挨饿的景象就是他的动力,他迈开双腿奔走进田野,去寻找那从未有人见过的水稻雄性不育株。他头顶着大太阳,脚踩在烂泥里,弯着腰一点点地观察、寻找,后来他终于找到了,可这仅仅是第一步。实验,观察,整理数据,撰写论文……潜心研究了好几个春秋,他才使杂交水稻成为了可能。
2.钱学森——中国导弹之父
人物简介:钱学森(1911年12月—2009年10月),出生于上海。他长期担任中国火箭,导弹和卫星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曾获得“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模奖。是他让我们不再受欺负。
适用主题:爱国 ,坚持不懈,愚公精神,不屈不挠
素材示例:
1.钱学森大学毕业之后便赴美留学,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新中国成立后,钱学森得知祖国急需人才时,和妻子毅然放弃美国的优待,历经重重困难回到当时物质匮乏、科研落后的祖国。他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火箭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将毕生精力贡献给了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在他和众多科学家的努力下,我国成功研制出了原子弹、氢弹、火箭等,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2.中国航天之父,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曾说:“常常是最后一把钥匙打开了门。”他凭借着这种坚韧不拔,开拓创新的愚公精神,在漫长的岁月里,用智慧和勤奋自我淬炼,直至利刃出鞘的那一刻。他将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为中国航天打下了坚实基础。“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吾辈定当自强。
3.于敏——中国氢弹之父
人物简介:于敏(1926年8月—2019年1月),出生于河北宁河县芦台镇。毕业于北京大学,核物理学家。对中国核武器发展到国际水平做出了巨大贡献。先后获得自然科学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是他让我们的技术发展得到认可。
适用主题:爱国,牺牲,奉献
素材示例:
20世纪60年代,氢弹技术是各个核大国的最高机密,没有参考借鉴,中国的氢弹研究是彻底白手起家。带头突破氢弹原理的,正是于敏。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美国用了7年零3个月,中国用了2年零8个月,速度世界第一。巨大的成功背后,是难以想象的艰辛——全国仅一台每秒万次的计算机,95%的时间算原子弹,5%留给氢弹设计。于敏带领科研团队废寝忘食,埋头于堆积如山的计算机纸带中,用最原始的计算手段,在海量的数据中发现了氢弹自持热核燃烧的关键,形成了一套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基本完整的物理方案——这就是核武器研究史上著名的“百日会战”。
因于敏的工作内容较为特殊,在28年时间里,他的名字曾是绝密,直到1988年解密。连妻子孙玉芹都说:“没想到老于是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的。”
都说“人过留名”,其实,有些人为了祖国的利益必须隐姓埋名,于敏在28年里名字曾是绝密,这是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信念。
4.钱三强——中国原子弹之父
人物简介:钱三强(1913年10月—1992年6月)出生于浙江绍兴,毕业于清华大学。核物理学家。原子能科学事业创始人“两弹一星”元勋。曾获得“法国科学院”亨利·德巴微物理学奖。是他不再让我们被动挨打。
适用主题:奋斗拼搏,矢志报国,吃苦耐劳,中国梦
素材示例:
钱三强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7岁时就进入了蔡元培、李石曾、沈尹默等北京大学教授们创办的子弟学校——孔德学校学习,先后又进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巴黎大学等一流学府学习,之后留在法国任职。
后来,钱三强在得知国内战争即将结束、新中国即将诞生的消息时,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回国,为中国的科研事业做出贡献,为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发展竭尽全力,为培养中国原子能科技队伍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年逾花甲时,仍干劲十足,经常工作到深夜。有人问他多大岁数了,他回答:“属牛的。”也正是这么一股子“牛劲”,让他成为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奠基人,为我国国防科技作出了突出贡献。
5.孙家栋——中国卫星之父
人物简介:孙家栋(1929年4月— ),出生于辽宁瓦房店市。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他长期领导我国人造卫星事业,是“两弹一星”“国家最高科技奖”“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曾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称号,并获评“航天科技事业创新推动者”。是他把我国卫星更上一层楼。
适用主题:奋斗拼搏,矢志报国,平台与人才,机遇
素材示例:
他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总设计师;他也是我国月球探测工程的主要倡导者之一……50多年来,孙家栋院士倾注于中国的航天事业。他为人正直,顾全大局,并十分重视人才培养,通过航天工程实践,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航天科技人才。
孙家栋经常说:“1967年国家要搞人造卫星,当时也是没有搞卫星的人才,我个人也只是具备了一点最基本的条件。所以主要靠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靠国家发展所创造的环境,对我个人来讲主要还是靠机遇。”“我能够主持卫星总体设计工作,得益于中国航天事业的稳步发展。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为自己提供了‘平台’,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成就了自己。”
2010年孙家栋获得了国家最高科技奖,问起他的获奖感言,他发自内心地说:“心情非常激动,非常荣幸。自己感觉,航天事业是千人、万人大家共同劳动的结果,是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下产生的,奖励是给予航天事业的肯定。自己做得有限,心情不安,只有感谢各方面对我的支持和培养,向共同战斗的同志们表示感谢。”“航天的事情一丝一毫都马虎不得,每个人手中的事情看似不大,但集合起来就是事关成败、事关国家经济利益的大事情,不论是哪个航天人,他都会想尽一切办法把事情办好。如果要说我自己,那我也就是那千千万万航天大军中的一分子而已。”
6.黄旭华——中国核潜艇之父
人物简介:黄旭华(1926年3月— ),出生于广东省汕尾市红海湾区田墘镇。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他是中国核潜艇事业的先驱者和奠基人之一,成功研制了中国第一代核潜艇,为中国海基核力量实现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跨越做出了卓越贡献。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和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适用主题:科研报国,无私无我、奋斗奉献
素材示例:
黄旭华院士的人生,曾一度“赫赫而无名”,在30年的无声岁月里成就无穷的力量,却始终“壮心未与年俱老”,六十多年如一日为中国核潜艇事业倾心竭力奉献。2021年10月,黄旭华捐赠1100万元个人所获奖金作为科技创新奖励基金,奖励为推动装备研制事业创新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科研人员,激励更多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勇攀高峰。
7.南仁东——中国天眼之父
人物简介:南仁东(1945年2月—2017年7月),出生于吉林辽源。毕业于清华大学。他是天文学家,中国天眼的主要发起者。主要研究“射电天体物理”和“射电天文”技术与方法。曾获“全国创新争先奖”改革先锋称号。
适用主题:梦想与坚守,创新,勤奋
素材示例:
1.十二年,一件事。南仁东,这位把最美好的年华都奉献给中国天文事业的科学家,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为了FAST燃尽了生命最后的火花。
为了给“天眼”选址,南仁东用了12年,带着团队对1000多个洼地进行比选,又实地走遍上百个窝函,最终决定选址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大窝函。那时,贵州的交通条件还不是很好,很多地方无法通车,只能靠步行,他们每天最多只能看一两个窝函。FAST调试组副组长、南仁东的学生甘恒谦回巳:“有的荒山野岭连条小路也没有,当地农民走着都费劲。”
南仁东以百折不回的毅力,化身“拼命三郎”,既要把握工程的整体方向,在施工现场也经常亲力亲为,爬山调查危岩、上钢架拧螺丝、拿扁铲削平钢材……FAST现任总工程师姜鹏说:“大到工程整体实施方案,小到一个零部件图纸,南老师都非常了解。”
南仁东曾说:“FAST如果有一点瑕疵,我们对不起国家。一项关键技术突破不是我个人的成绩,它是一大群人的拼搏和努力。”怕“对不起国家”,这或许是支持南仁东挺过所有争议、困难的最大动力。乙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陈学雷曾这样写道:“虽然南老师没有能等到它产出科学成果的那一天,但我想他离去的时候心里一定非常清楚,他毕生的事业已经成功了。
2.FAST是一个庞大的工程,涉及天文学、力学、机械工程和岩土工程等各个领域,每一个领域几乎都是开创性的工作。
建造这样一个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大工程,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很多关键技术只能一边摸索,一边自主创新。
“我不是一个战略大师,我是一个战术型的老工人。为了当好“战术型的老工人”,22年时间里,南仁东孜孜不倦,努力学习力学、测控、水文、地质等知识,吃透了工程建设的每个环节,硬是凭借自己的执着和勤奋,带领一群有着同样科学梦想的人,把不可思议的设想一步步变成了现实。
天体无线电波的固有本性,是射电天文观测的一个棘手难题。天体的无线电波是平行的,当反射面是球面时,无线电波会汇聚成一条线,只有当反射面是抛物面形状的时候.它才能汇聚成一点,进入到接收机。为了克服这个难题,南仁东带领工程师们想出了一个绝妙的设计——主动变形反射面,它可以使球形的反射面实时变形为抛物面。这个设计在世界上绝无仅有,被评价为“令人震惊的设计理念”。
8.束星北——中国雷达之父
人物简介:束星北(1907年10月—1983年10月),出生于江苏省江都县头桥乡。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其毕生致力于中国教育事业与科学研究,为开创中国海洋物理研究做出了贡献。
适用主题:爱国,家风,奉献
素材示例:
束星北先生青年时代学成后,怀着一片爱国热忱毅然回国,为祖国科学教育事业流汗出力,身处逆境时,曾有人劝他到国外去,而束星北先生却说:“为什么要到国外去呢?要到国外去,当年我就不回来了。”
束先生曾对子女定下了一条严格的规矩:“外出学习可以,学成后必须回国。不下这个保证,不准放出。”而他的爱国意识,均源至于束氏先贤一贯爱国敬业的优良祖风,束星北先生的家谱头桥《束氏族谱》所载“家训”二十条,其中最为独特之处便是“共御外侮”条,这条祖训对束先生一生的影响,显然是不可估量的。
束星北先生家乡的史料中,记载了他在头桥老家“束家大场”(位于安帖四圩“束家老宅”),目睹日军飞机在扬州上空横冲直撞,耀武扬威的入侵场景时,束先生义愤填膺,怒不可遏,对天痛骂:“强盗!日本强盗!”,然后到圩中私塾给家乡儿童讲话,教育他们:“日本鬼子不好,我们要一起打日本强盗!”
1944年10月,束星北先生应当时国民政府之邀,领导研制中国首部雷达,同时指导装制特工发报机等军用器材,并于1945年春研制成功中国第一部雷达。抗战胜利后,头桥乡贤束星北先生被时任民国元首的蒋介石亲自授予“抗战英雄”称号。束星北先生对当年研制雷达时的初衷曾回忆道:“我造雷达完全是为了防日本飞机的空袭,而不是为了个人的前途或爬升。”
9.钱伟长——中国力学之父
人物简介:钱伟长(1912年10月—2010年7月),出生于江苏无锡。毕业于多伦多大学。世界著名科学家和教育家。中国近代力学、应用数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兼长应用数学、力学、物理学、中文信息学,在弹性力学、变分原理、摄动方法等领域有重要成就。
适用主题:终身学习
素材示例:
我国著名的“力学之父”“应用数学之父”钱伟长,36岁学力学,44岁学俄语,58岁学电池知识,他曾说:“不要以为年纪大了就不能学东西,我学计算机是在64岁后。”可见,年龄并不是学习的拦路虎,学与不学只在想与不想之间。学习伴随终生,学习能让我们增长知识、提高本领,紧跟时代发展,适应社会需要。学习并无止境,我们终身都需要学习。
10.王大珩——中国光学之父
人物简介:王大珩(1915年2月—2011年7月),出生于日本东京,江苏吴县人。毕业于清华大学。他开拓和推动了中国光学研究及光学仪器制造、国防光学工程事业,主持研制出中国第一台大型光测设备,在雷射技术、遥感技术、计量科学、色度标准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两弹一星”功勋获得者。
适用主题:无私奉献,坚持,爱国,创新
素材示例:
作为中国光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王大珩是名副其实的“追光者”。从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第一台大型光测设备,到高精度经纬仪、光电测距仪,王大珩带领团队制造了众多国防光学工程仪器,建立了研究设计、加工制造、试验运行一体的科学体系,有效填补了新中国光学领域的空白。
王大珩将毕生精力献给了国家的光学事业,他同样放弃了国外优越的研究和生活条件而回国发展,终其一生都在认认真真研究、勤勤恳恳工作。
他建立了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曾全程参与“两弹一星”项目的所有光学研究任务,在为我国研制靶场观测设备、原子弹爆炸火球威力的高速摄影仪等方面均取得圆满成功。
“我们这些老科技工作者的最高追求就是为国家、为民族负更多的责任,尽更多的义务。”王大珩用一句最朴实的话语证明了他自己最赤忱的丹心,胸怀祖国和人民,情系科技与进步。他是科学巨匠,为中国的应用光学、光学工程、空间光学、激光科学的创建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他更是国家名片,向世界彰显了不畏困苦、自强不息的中国精神。
上一篇:12组小众又出彩的古代人物素材
下一篇:8个人物素材运用事例+适用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