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专门学习写作知识,积累写作素材的专题网站!

15个尊师重教的人物事例

杨老师 分享 时间: 下载word支付: 1.00元 点赞
阅读:
15个尊师重教的人物事例

微信扫码分享

1.孔子拜师

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在洛阳城外,孔子看见一驾马车,车旁站着一位七十多位的老人,穿着长袍,头发胡子全白了,看上去很有学问。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问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你是——”老人见着位风尘扑仆仆的年轻人一眼就认出了自己,有些纳闷。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老子说:“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孔子听了再次行礼,说:“多谢老师等候。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
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2.曾子避席

孔子向他的弟子们授课是席地而坐,大家也都是坐在席子上。

有一天,孔子讲着讲着,忽然提了个问题,叫他的弟子曾子来回答。

孔子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

曾子听了,明白老师是要指点他,于是“避席”,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弟子不够聪明,哪里会知道呢?”孔子说:“孝道,是德行的根本,教育也因之而产生。你坐下,我跟你讲。”

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有礼的行为,就是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

 

3.亚历山大大帝尊师

公元前343年,亚里士多德任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亚历山大大帝称赞亚里士多德说:“如果亚里士多德还活着,成千上万的亚历山大人就会准备好,但成千上万的亚历山大人不能生出一个亚里士多德。”还说:“我父亲是把我从天上带到地上的长老,但我的老师是把我从地上带到天上的大长老。”以此来表达对亚历山大的尊敬。

亚历山大大帝在东征时,派上千名奴隶给自己的老师亚里士多德搜集植物标本。亚里士多德则教导亚历山大大帝说:“每个人都是上帝的仆人,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权利过上有尊严的生活。”而亚历山大大帝一生都未忘记他的老师对他的教诲,还将老师说的这句话尊称为“黄金原则”。

 

4.圯上受书

张良在历史上以富有谋略而著称,这与他苦读兵书有关,关于张良获得兵书,还有一段“圯上受书”的传奇故事。有一天,张良在下邳街上闲逛,走到一座桥上时,有个穿得很普通的老者,故意在张良面前把鞋子扔下桥去,还很不客气地让张良到桥下去捡上来,捡上来之后又让张良给自己穿鞋。张良何曾受过这种屈辱,但看在他是个老人,只得忍气吞声照做。

老者觉得张良孺子可教,就让他五天后的清晨在原地等他。五天后,张良来到桥上,老者已经先到了,老者质问他与长辈见面,小辈怎么能迟到呢,老者很是不满,约五天后见面。五天后,鸡打鸣时,张良就动身前去,可老者又比他早到,老者仍然不满,再约五天后见面。

五天后,张良半夜就到桥上等老者,终于比老者早到,老者送给他一编书,让他用心读。那时,书还写在竹简上,所以称“编”。这书就是《太公兵法》,相传是姜太公写的一部兵书,姜太公有“智圣”之称,书中想来有许多谋略。

 

5.岳飞敬师

宋代民族英雄岳飞,幼年丧父,家境贫寒,无钱上学。但他非常好学,常在私塾窗外听课,无钱买纸笔,就以树枝为笔,大地为纸。私塾老师周侗很喜欢这个勤学的孩子,就免费收岳飞为学生。

教育他如何做人,帮助他树立保国安民、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每逢单日习文,双日习武。还教会他射箭绝技,能左右开弓,百发百中。岳飞不负师教,勤学苦练,文武双全。

后来他率军收复失地,屡建奇功,成为令金兵闻风丧胆的一代英豪。周侗去世后,岳飞披麻衣,驾灵车,执孝子之礼,以父礼安葬他。且在朔望(初一、十五)之日,无论在外行军打仗。

还是驻扎营中他都要祭拜自己的恩师,每次痛哭之后,必定会拿起老师所送的三百斤重的“神臂弓”,射出三枝箭。岳飞说:“老师教我立身处世精忠报国的道理。还把他一生摸索的箭法和武艺都传授给我,师恩是我一生都不能忘怀的。”

 

6.周恩来不忘师恩

1952年2月,南开大学老校长张伯苓突患脑血栓逝世,周总理参加了治丧委员会并送了花圈,挽联上写着:“张伯苓老师千古,学生周恩来敬挽。”

张伯苓病故后,周恩来一直惦记着张家的生活,自然灾害时期,周恩来把自己的购物证给张伯苓夫人。还派人给张夫人送去500元,并嘱咐交际处对张夫人及其子女的生活要倍加关照。

 

7.唐太宗教子尊师

唐太宗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少有的明君,开创了“贞观之治”唐朝盛世。李世民懂得国家要兴望发达,长治久安,搞好子女教育非常重要,认为教诫太子诸王是“当今日之急”。因此,他给几个儿子选择老师都是德高望重,学问渊博的人。而且,一再告诫子女一定要尊重老师。

一次,太子的老师李纲因患脚疾,不能行走。怎么办呢?在封建社会里面,后宫森严,除了皇帝和他的后妃、子女可以坐轿后,其它官员不要说坐轿,就是出入也是诚惶诚恐的。唐太宗知道后竟特许李纲坐轿进宫讲学,并诏令皇太子亲自迎老师。

后来,唐太宗又叫礼部尚书王圭当他第四个儿子魏王的老师。有一天,他听到有人反映魏王对老师不尊敬。唐太宗十分生气,他当着王圭的面批评儿子说:“以后你每次见到王圭,如同见到我一样,应当尊敬,不得有半点放松。”从此,魏王见到老师王圭,总是好好恭迎,听课也认真了。

由于唐太宗家教很严,他的几个儿子对老师都很尊敬,从不失礼。唐太宗教子尊师也被后人传为佳话。

 

8.鲁迅与老师

鲁迅先生以温暖的情怀,写下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在鲁迅先生眼里,寿先生方正、质朴、博学,教学极严。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他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鲁迅先生的父亲病重,服用的汤药里,需要一味三年以上的陈仓米做药引,鲁迅多方寻找未果,便把这件事告诉了寿先生。

几天后,寿先生竟亲自背了陈仓米步行至鲁迅家中,专程来送药引。虽然最终父亲还是病逝了,但从那以后鲁迅先生便视寿先生为自己的亲人。鲁迅先生18岁到南京读书,每当放假回绍兴时,总要抽空儿去看望一下寿先生。

 

 

9.刘秀祥:为了更多山区孩子

原本可以留在大城市、大企业的刘秀祥选择回到家乡,到望谟县打易镇成为一名特岗教师。他说:“比起一个人走出大山,更多山区孩子需要有人指引人生方向。”
为了解学生及其家庭情况,做好辍学学生家长的沟通工作,刘秀祥骑上摩托车开展家访。劝学路上,他吃过闭门羹、遭遇过误解,但从未想过放弃。“我希望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大山里的父母和孩子,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做特岗教师的3年里,刘秀祥先后家访500余名学生,把很多孩子从打工的工地拉回了校园。

工作时间越长,刘秀祥愈发认识到,要凝聚更多的力量助力乡村教育。这促使他创办了刘秀祥名师(劳模)工作室。通过工作室,刘秀祥牵线省内外资源,对接中国扶贫基金会等社会组织和爱心人士,开展公益讲座、教师研修项目,鼓励、资助贫困学生。工作室还实施“青蓝工程”,帮助年轻教师快速成长。

10年来,刘秀祥共开展教师研修、学生德育教育讲座2000余场,联系接收捐助资金1300余万元,资助困难学生4200余名。在刘秀祥的激励和影响下,很多学生毕业后回到望谟,扎根大山。

全国最美教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这些年,刘秀祥获得的荣誉很多,但他表示自己“只是做了一名共产党员该做的事情”。当选为党的二十大代表后,刘秀祥干劲更足了,“我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继续奋斗。”

 

10.借衣访恩师

有一次,李鸿章被紧急派往南京处理公务。在经过家乡合肥时,他决定抽空去探访自己的恩师徐子苓。

李鸿章和一个随从匆忙地赶到徐府大门口,门人看清他的顶戴花翎和官服后,吓得赶紧跑着去禀报。看到门人着急慌忙的样子,李鸿章突然“哎呀”一声叫住门人,对他说:“你不要急于通报,能否先借我一套衣服呢?”一头雾水的门人连忙去找衣服。

一旁的随从越看越糊涂,忍不住问道:“大人,您要门人的衣服有何用意啊?”李鸿章答道:“我方才突然想起,倘若穿着官服去见恩师,恩师一定会很有压力。即使我想一叙旧情,他也定会有所顾忌。我脱去官服,换上便装,恩师肯定会放松心情,如此方能拉近我和恩师之间的距离。”

 

 

【素材解读】

作为晚清重臣,李鸿章有着显赫的社会地位。然而,他拜谒恩师时没有摆架子,而是心细如发,主动要求换便装再去见老师。他这样做,是想以普通人的身份去见老师,不给老师增加心理压力。“尊师”是一种态度,还体现在细微之处,顾及老师的感受也是尊重。

 

11.华罗庚尊师

1946年,华罗庚即将赴美访问,临行前特地回乡。他的恩师韩大受与李月波也在金坛,他立即登门请安。当时金坛各界特别举行了欢迎韩大受与华罗庚大会。会前有人邀请华罗庚讲话,华罗庚第一句话就说:“韩大受先生、李月波先生都在金坛,理当请他们两位讲话,否则哪有我说话的余地!”进入会场时,华罗庚坚持要两位老师走在前面,还用了一句数学语言:“百分之百应该是老师走在前面。”华罗庚搀扶着老师们进入会场,并安排他们坐在中间,自己坐在侧位。

1961年,在南京的一次数学工作者座谈会上,华罗庚亲热地指着王维克的女儿王振亚说:“她父亲王维克先生还是我数学成绩的第一个赏识者哩!我这位中学老师,他不仅数学好,而且在物理学、天文学方面造诣也很深,是一个有成就的翻译家,还是法国巴黎大学居里夫人的第一个中国学生哩!”

正是这种尊师重教的优良品质和对数学坚韧不拔的追求与迷恋,才使他有了今天的伟大成就,成为闻名世界的数学大师。

【素材解读】

华罗庚不仅尊敬老师,而且爱师如父,每次回乡必登门看望老师。在老师面前,他表现出谦卑的姿态,将“尊师”二字演绎得淋漓尽致。在成名之后,他不止一次地说:“我能取得一些成就,全靠我的教师栽培。”“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常怀感恩之心,脚下的路才能越走越远。

 

12.魏昭拜师

东汉时期的名士郭林宗,是远近闻名的大儒。魏昭早在太学就学时,就听闻郭林宗的大名,尽管郭林宗远在南阳,而自己在京城任职,仍决定要拜其为师。

当魏昭千里迢迢赶来时,郭林宗却拒绝见他。郭林宗早就听说过魏昭是个神童,想考验他的诚心。魏昭的随从说:“老爷,一介草民,不足挂齿,您不必为此劳神!”魏昭坚持在郭府门外等候,直到第三天,郭林宗才请他进府见面。

当时,郭林宗重病在身,终日与药为伴。为了考验魏昭的诚心,郭林宗决定再次给魏昭出难题。进入郭府四五天,郭林宗还没有给魏昭教授一次。一天深夜,郭林宗咳嗽不止,喝完药后就命魏昭给他煮粥。粥煮好后,魏昭连忙端给郭林宗。这时,郭林宗呵斥道:“为长辈煮粥,不用心恭敬地侍奉,这让长辈吃不下啊!”说着将粥打翻在地。魏昭再次煮粥,郭林宗又斥责他煮得不好。如此再三,魏昭的脸色丝毫没有改变。

当魏昭第四次把粥奉上时,郭林宗笑着说:“以往众多求学者,求学之心并不真诚,敷衍于我,仅仅想取得名声罢了。今日与你相见,才知你诚心一片。鄙人愿意做你的老师,教授先秦诸子经典。”于是,郭林宗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都传授给了魏昭,魏昭也终成大器。

【素材解读】

魏昭想求学于郭林宗,凭借谦逊恭敬的态度打动了郭林宗;郭林宗考验魏昭的诚心,最终将自己毕生所学倾囊相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尊师敬师才能换来信任和知识,走向人生的成功。可以说,魏昭能成为东汉时期知名的儒学家,是与他尊师重道的美德分不开的。

 

13.陆元九尊师

陆元九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自动化专家,身为行业翘楚的他对待老师相当尊重。

76岁时,陆元九前去拜望大学时的老师柏实义。一见到恩师,他当即就弯下腰,并打算行跪拜礼,被老师赶紧搀扶住,这才没有拜成。临别时,他走到屋外,专门脱帽,向柏实义夫妇再次鞠躬致礼,这才转身离去。对于中学的老师胡思齐,陆元九更是尊敬有加。有一年,他到美国去访问学习,得知胡思齐的遗孀在美国居住,便专程去拜望。一进门,他不顾自己年老体弱,弯下身躯,双膝跪地,对师母行了跪拜礼。他的这个举动让旁边的人大为惊讶和感佩。

陆元九不止一次地说,正是一个个老师对自己的培养和教导,才让自己走上了科学的道路,才有了今天的成绩,不管到什么时候,永远都要把尊重老师放在第一位。

【素材解读】

陆元九是一个尊师重道的人,哪怕自己功成名就也毕恭毕敬。他注重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时刻将“尊师”挂在心头。尊师,就要用行动去证明;尊师,就要用时间去检验。

 

14.大师更尊师

金庸是享誉海内外的大师,但对小学老师、中学老师,他仍然念念不忘,除亲往拜见外,还常致信、致电问候。

1989年,他得知中学老师章克标先生仍健在,立即修书致意:“克标吾师尊前:得悉吾师安健,至以为慰。生当年在嘉兴中学读一年级时,蒙授以数学,吾师笑貌风采,至今难忘……”1992年,金庸回乡寻师访友。在宾馆里,他一眼便认出坐在沙发上的章克标,一边喊“章老师您好”,一边疾步趋前,对章克标行了大礼。章克标对身边人说:“我活到93岁了,像今天这样向我鞠躬的,查良镛是第一个!”

1997年,北京电视台的记者采访金庸。金庸说:“你们应该去拍我的故乡,浙江海宁有我的母校,还有我的老师章克标,他今年98岁了,给过我许多教诲和帮助……”后来摄制组果真赶赴海宁,拍摄了章克标的专题片。1998年,章克标百岁大寿,远在海外的金庸发来贺电:“今吾乡诸公为师称觞贺寿,良镛远在海隅,未克举觞当面为师祝贺,谨书数语,愿吾师身体康宁,欢乐颐养,数载之后,良镛当造门祝寿,更受教益也。”

【素材解读】

金庸尊师爱师,即使自己成了一代武侠小说大师,他也未曾忘记恩师。当得知恩师健在,他便修书致意;当在宾馆见到恩师,他便行大礼;当记者采访时,他便把话题引向恩师;当恩师百年大寿时,他便发来贺电……这就是大师尊师的体现,也给我们树立了标杆。大师之所以为大师,不仅在于杰出的文学成就,也在于尊师爱师的精神操守。

 

15.汉明帝尊师重道

东汉桓荣担任太学博士之后,经常着儒生衣服,不遗余力地教授太子刘庄,既重言传又重身教。

几年后,桓荣向刘庄的父亲光武帝刘秀提出辞呈:“太子凭着聪明的资质和勤奋努力观览古今,通明经义,已成博学鸿儒,而我才学已尽,也该告老还乡了。”

刘庄闻讯,给老师写了一封信:“我以幼稚愚昧,学道九年,无所晓识。‘五经’这么广博,圣人的学说那么高深,不是天下的聪明人,怎么能精通得了?”他希望桓荣继续留在宫中。刘秀深为太子明白学无止境的道理而高兴,没有同意桓荣退休。

刘庄继位成为汉明帝后,时常到老师的府邸拜访,让桓荣像讲学时那样高坐东面,他静静地在一旁聆听指教,还多次将朝中百官和桓荣教过的学生数百人召到一起,向桓荣叩行弟子大礼。遇上桓荣生病,每次前往探望时,他一进街口,便下车步行,以表达深深的敬意。

进入暮年,桓荣再次请求回归故里。汉明帝手捧经书来到桓荣家,对老师说:“您教了我一生,请允许我为您朗读一次吧!”师生皆因分别而恋恋不舍。

【素材解读】

尊师重道是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也体现了人性之美。无论地位多么尊贵,也要尊重自己的老师。汉明帝就是这样的人。身为太子,他虚心向老师请教;身为君王,他不忘向老师求教。老师生病时,他下车步行以示敬意;老师告老还乡时,他恳求为老师朗读一次。可见,“尊师”贯穿了汉明帝的一生,令人敬佩。


阅读全文
221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