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解读] 我们之所以经常被先进人物事迹感动,是因为这些事迹反映了人间的真善美,表现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也许我们身边没有闻名遐迩的“楷模”和“新闻人物”,但一定会有美好的人与事。能发现人世间的美好,能从身边找到值得学习、尊敬的人物,生活和写作才会变得有意义。
[教材链接] 必修上册第二单元单元学习任务
【佳作赏析】
鼾声如语,母爱无言(1)
江苏高考优秀作文
在我过去的十八年岁月中,有一种声音,一直陪伴着我,滋养着我,这便是母亲的鼾声。(2)
听母亲说,幼儿时的我,睡觉总不老实,两手不是扯着母亲的长发,就是捏着母亲的耳朵,所以母亲夜里睡觉就不能动弹,只能紧挨着我,但母亲睡觉时常打鼾,又怕吵着我,于是夜里常常警醒,疲惫不堪时,才又沉沉睡去。那几年,母亲身材特别苗条,但感冒咳嗽却常来光顾她,而我呢,则是无病无灾的大胖小子。(3)
三岁时,母亲就在她的大床边放置了一张小床,她睡大床,我睡小床。睡觉时,我总要牵着母亲伸过来的温暖的大手,伴着母亲那熟悉的鼾声才能安心睡去。(4)
小学开始,母亲又让我搬到另一个房间去睡,并告诉我说:“男子汉,要独立勇敢。”我虽然有些害怕,但也不想做个胆小鬼,就只能一个人睡。有时半夜醒来,也能听到母亲房里的鼾声:轻轻的如清风拂过竹林,也安抚了我恐惧的心,使我很快就能安然入睡。(5)
再后来,父亲偶有出差不在家时,母亲也会开玩笑似的说:“今天你陪妈妈睡吧?”我总是以母亲鼾声太吵拒绝,母亲便有些失落的神情。(6)
去年冬天,我在一次月考中,成绩一落千丈,由原来的年级一百名退到五百多名。母亲知道后,没有责备我,只是淡淡地对我说:“从今晚开始,还是我陪你睡觉吧。”她知道我有睡觉前玩手机的习惯,说了好多遍,我都没有改掉。现在考成这样,我自然无言拒绝,虽然我心里仍是十分的不情愿。
那个冬夜,我坐在灯下做题,母亲就拿一本书读——《绝望锻炼了我》,那是她四十岁生日时,我送她的礼物。有时读着读着,我听不到母亲翻书的声音,传来的却是母亲的鼾声,也许是年纪大了,那声音特别大,犹如海浪拍打着礁石,也常打断我的思考,我就忍不住叫:“妈,你又打鼾了!”母亲顿时惊醒,一脸歉意地说:“对不起,对不起啊!”接着又翻起书来。母亲是一名乡村中学教师,从我有记忆时起,她总是早早起来去学校。我明白她的辛苦,可这鼾声真让我为难啊!(7)
因为母亲的陪伴,我不再睡前玩手机,睡觉时间也充足了。因为自己也很疲劳,对母亲的鼾声也不再计较,偶尔半夜醒来,听着这长一声短一声的鼾声,有种回到儿时的幻觉,即刻又安然睡去。
期末一模大考,我的成绩终于又回到原来的位置,母亲也把枕头搬回自己的房间。那天,我听到母亲一声似有若无的叹息,而我,竟也萌生出一点点不舍:舍不得母亲的鼾声!(8)
此刻,我已坐在高考的考场上,再有两个月,就会飞驰出那个养育了我十八年的家。我不知道,在异乡的夜里,我会不会因听不到那熟悉的鼾声而夜夜失眠;但是我知道,正是这声音,它陪伴着我,滋养了我。(9)
鼾声如语,母爱无言。(10),(1)标题设置悬念,又凸显了写作的主题。
(2)总领全文。
(3)选取素材为“听母亲说”,彰显素材的真实性。
(4)从生活中选取素材,“大床”与“小床”,鼾声相连,真实而温馨。
(5)由“幼儿”到“小学”表明了作者按时间选材组材的行文思路。在具体的行文中又用细节表现“鼾声”的相伴。
(6)简洁的承上启下,符合生活真实:随着年龄的增大,“我”渐渐开始独立,鼾声成了“我”拒绝母亲的理由,又为下文写“我”成绩下滑母亲的鼾声伴“我”入眠埋下伏笔。
(7)运用细节来巧妙交代母亲的年龄、身份。选择素材时也是着眼于小而真的素材。
(8)鼾声陪伴,真情涌现,成绩自然变好。
(9)由小见大,拓展主旨,体现出挖掘素材的深度。
(10)结尾呼应标题,结构圆合,点明主旨。
【思维培养】
写好记叙文需要集中笔墨描写一个“点”——“写人叙事有依托”,即依托某一具体的“点”写人叙事,让人物形象的塑造、文章主旨的表达、作者感情的抒发借助这一具体的“点”来实现,从而使文章别出心裁。这就是“小”中见“大”。
一、寻找“小”素材
1.要围绕中心寻找“小”素材
在寻找素材时,要精选日常生活中闪耀着光彩的“小”事,从“小”事中见真情。
2.文章选材要真实
所选的材料要真实可靠,“写实在的事、实在的人、实在的想法最重要”(叶圣陶语)。
3.文章选材贵在新颖,且有自己的独特感受
文章选材贵在新颖。所谓新颖,不一定是轰轰烈烈的大事或一般人尚未知晓的新鲜事,也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小事。对这些“小”事要抓住自己的独特感受,这样,才能写出与众不同的好文章来。
例如:有一天,大街上两个人骑自行车相撞,引起了争吵,有两个同学都从此经过,一个同学在日记中写道:“今日见两个人吵架,甚是无聊,其他无事。”另一个同学则这样写道:“《圈》:早晨骑车上学的路上,密密麻麻围了一群人,摆出了一个不很规则的圆圈。在圆心位置,站着两人,其中一人一只手握着自行车把,另一只手指着对方大骂。原来是两人撞了车子,因而引起了一场口舌之战。其实,这是小事一桩,并没有什么争吵的价值,更何况中国人常言‘寸金寸光阴’。这就是生活中的一个怪圈。”前者认为无事可写,后者却由此看到人性的弱点和对时间的浪费。可见,后一位同学有比较强的生活敏感度,能从细小的事件中挖掘出新意。
二、剪辑素材“三原则”
1.以旨定材
先通过审题确定主旨立意,然后进行选材,确定想写的事件。接着,要思考这样一系列问题:
①这件事的情节可以分成几个部分?②各部分的情节哪些和主旨直接相关?哪些和主旨间接相关?③出现了哪些人物?这些人物的具体言行表现是怎样的?④谁(哪些人)的哪些表现是能够直接表现文章主旨的?谁(哪些人)的哪些表现能起到侧面衬托主人公形象的作用?谁(哪些人)的哪些表现是对主旨的表现毫无增益的?
在这些问题中,①和②关注的是在文章主旨框定的条件下对情节的剪裁,而③和④则是在情节剪裁的基础上对各人物的言行活动比重再做剪裁调整。前者明确了情节的重点,后者明确了文章的主次人物及需要描写内容的具体位置、笔墨篇幅等信息。
2.以“我”定材
这里的“我”指的是作者。如果在经过了“以旨定材”的操作后,自己知道有些情节该详写,但是受到自己某方面能力的限制,怎么写都不能令人满意,这个时候一定要勇敢地去做删减和改变。比如:肖像描写不擅长,那就在人物的长相与神态方面少写一点儿;动作描写能力突出,就放大自己的优点,多写人物的活动。
3.以需定材
我们在写作中需要思考这样一组问题:
①选用的多个素材中,每个素材最能表现文章主旨的各是哪部分?②除了这部分,其他可以起到侧面烘托的内容有哪些?它们是否可以删减?是否可以替换成更精简的内容?
这组问题,既能帮助写作者在多事件的叙事过程中减小单个事件的篇幅,同时也能帮助写作者再次明确这些素材中要重点写的内容到底是什么。
思维方式二 关注细节——于细微处见精神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对其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常用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描写之中。
一、细节描写的角度
1.肖像细节描写,即对人物肖像进行细节描写。在描写人物外貌时一定要把握人物的显著特点,从表情、神态等细微的地方来表现不同的人物。
【边练边悟】
1.根据语境和括号内的提示,抓住肖像细节,在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文字来刻画人物。
(1)一天,她的老伴儿病倒了,她脸上蛛网般的皱纹更深了,两道眉毛拧成的疙瘩锁到一块儿了。(着急、发愁)
(2)她望着老伴儿的遗像,嘴唇微微抖动着,刀刻般的皱纹里,流淌着串串泪珠。(伤心、悲痛)
(3)除夕夜,儿子、孙子都来到她身边,她满脸皱纹都舒展开了,就像盛开的菊花瓣,每根皱纹里都洋溢着笑意。(高兴、喜悦)
2.语言细节描写,即对人物的某一典型语言进行描写。
(1)不同职业、不同身份、不同年龄的人说的话是不尽相同的,对人物的语言进行细节描写时要注意。
【边练边悟】
2.根据语境及括号内的提示,在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语言。
春节,小明和爸爸、妈妈一起回到了老家,正月初一那天,小明一不小心打坏了奶奶家的“金鱼缸”,清脆的响声惊动了一家人,妈妈、爷爷、爸爸、奶奶各说了一句话:
妈妈(企业职工):小明,怎么又毛手毛脚的,闯祸了吧!
爷爷(退休干部):没关系,爷爷再买一个就是了。
爸爸(在职教师):小明,老毛病又犯了?面壁去!
奶奶(退休教师):好了,好了,大过年的,碎碎(岁岁)平安,碎碎(岁岁)平安嘛。
(2)对人物进行语言细节描写时要注意人物的不同性格。
【边练边悟】
3.根据提示,在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语句,要求能展现人物性格特点。
不同性格的人在划火柴而没点燃的时候,语言会有所区别:
老实人会说:唉,我真没用,一个火柴也划不着。
性格急躁的人则骂道:可恶,又一个假冒伪劣产品!
(3)对人物的语言进行细节描写时还要注意场合情境,写出人物在特定条件下的语言。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说话内容、方式、语气也是不同的。
【边练边悟】
4.一位同学的语文课本不见了,想象一下,在下面不同的情况下,他会怎么做、怎么说呢?
①课堂上:他小心翼翼地翻着书包,心里默念道:“语文书,语文书在哪呢?”
②下课时:他着急地翻着抽屉,大声喊道:“语文书哪里去了?谁见过我的语文书呀?”
③在家里:他一边翻找着桌上的书本,一边喊道:“老妈,我的语文书不见了!快帮我找找!”
3.动作细节描写,即对人物的典型动作进行深入细致的描写。利用人物的一举手、一投足、一个姿势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头颈、眼耳、嘴巴、手肩、腰身、脚腿动作等都可以作为笔下的细节描写材料。
动作细节描写的注意点:①要写出人物动作特征。②要富有个性化。③要表露思想感情。④要准确使用动词。
【边练边悟】
5.(1)下面语句是对人物动作的概括描写,请展开想象,对其动作细节进行具体描写。
放学了,他把书包往肩上一撂,蹦跳着回家去。
答:
[参考示例] 放学了,他把书本、练习簿什么的抓起来往书包里一塞,书包扣带只扣了一个,就把书包往肩上一撂,蹦跳着走出教室,还哼起了小调。到了校门口,他左右一望,正是车流空隙,就一窜过了马路。他拐过一条小街,这才放慢了脚步,因为前面就是他的家。
(2)请运用动作细节描写,描绘人物在草地上捕捉昆虫的场景,不少于80字。
答:
[参考示例] 我屏住呼吸,两手弯成弧形,慢慢地靠近它,然后猛扑向前,两手迅速一扣。哈哈,看你往哪里跑!表妹也蹲下来看。我慢慢松开手,哎,我手里攥着的只是那棵蚂蚱趴过的草。“怎么回事,我明明看见它趴在这里的。”表妹说:“蚂蚱蹦了出去,你没注意罢了,那不,它在那儿。”我顺着表妹手指的方向看去,蚂蚱果然在那儿。我又跑过去一扣,嘿,又跑了。我环视着草丛,啊,它竟然躲在我的脚底下。我盯着它,轻轻地蹲下来,两手在离蚂蚱大约10厘米高的位置,猛地一扣,“抓住了,抓住了!”我高兴极了,表妹也兴奋地围着我跳。
4.心理活动细节描写,即对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细致的描写。心理活动细节描写的方法有很多种,可分为两大类: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直接描写包括内心独白、梦境或幻觉描写等,间接描写包括环境细节烘托,动作、语言、神态等细处的衬托描写。
心理活动细节描写的注意点:第一,必须符合人物的年龄、身份和性格特点;第二,要把握人物的思想脉搏;第三,要善于对人物心理进行合理的想象和联想,设身处地地体验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第四,心理描写要真实、细腻,符合当时的情境。第五,心理描写要写出波折,写出冲突,写出变化。
(1)内心独白。把特定状态下自己对自己讲的话细致地写下来,就能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注意在内心独白之前应加上“想”“心里说”等提示语。
【边练边悟】
6.运用细节描写表现自己考完试后担心不及格的紧张心理。
答:
[参考示例] 我不停地在心里念叨:“上天啊,保佑我吧!我再也不玩手机,不看电视,不打游戏机了。唉!都怪我自己,老想着打游戏,考试前一天还趁父母不在家偷看了一个小时的电视。老师啊,发发慈悲,手下留情,我以后上课一定好好听讲,千万别让我不及格啊!”
(2)环境细节烘托心理。一个人在不同的心境下看相同的景物,会产生不同的感受,把这些笼罩在特定感受下的景物描写出来就能充分地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
【边练边悟】
7.根据语境,在横线处填上恰当的环境描写语句,以符合人物心理。
天阴沉沉的,不时刮来阵阵冷风。风刮到我身上,我就不由自主地打战。教室里静悄悄的,只听见“沙沙”的发试卷的声音。“哗啦!”我的心随之猛跳了一下,一个同学不小心把书碰到了地上。同桌的试卷已发下来了,72分,看着同桌欲哭无泪的脸,我不由得心里直打鼓。
(3)语言、动作、神态等衬托心理。语言、动作、神态是心理的外在表现形式,人物的心理通过语言、动作、神态向外界传达。例如人在紧张的状态下,他(她)的语言、动作、神态会与平时不同,写作时只要抓住这些细微的不同,就能生动形象地刻画人物紧张的内心世界。
【边练边悟】
8.运用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方法来展现没有考好的心理状态。
答:
[参考示例] 试卷静静地反躺在桌上。我用有点颤抖的手去掀试卷,一个鲜红的“4”字映入我的眼帘,我的手一抖,试卷又合上了。我一咬牙,把手伸到试卷底下,用力一翻,随着“啪”的一声,我看到了我的分数——48,可怜的“48”,我“唉”的一声便瘫在了桌上。
二、细节描写的方法
1.选好典型细节。细节是展示文章主旨思想、灵魂的关键之处,所以一定要根据中心需要选好描写的细节“点”。
【边练边悟】
9.根据语境,选好细节描写点,在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文字。
那天,我们上地理课,一位同学和老师顶嘴。这件事不知怎么传到了班主任的耳朵里,只见她踱进教室,扫视大家,问:“谁干的?站起来!可以从轻发落。”教室里只有四种声音:老师的脚步声,我们的呼吸声、心跳声,钟表的滴答声。“快站起来!别耽误大家时间!”由于是下课时间,大家都浮躁了起来。“就是!”同学们应和着。他站了起来,满脸涨得通红。老师首先表扬了他的诚实,接着把他带到了办公室。
2.调动各种感官,细致观察。要使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就要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对所描写的事物或人物作全方位的感知。
【边练边悟】
10.仔细观察一种植物,细致描写其开花的过程。不少于100字。
答:
[参考示例] 天边那一弯新月发出淡淡的清辉,静静地洒在花园里。迷蒙的月色下,那些白天里姹紫嫣红的花,青翠欲滴的叶,都显得黯淡了。这时候,几朵刚开的昙花正散发出缕缕清香,沁人心脾。啊!还有一朵正含苞欲放,会不会开呢?我观察了好一会儿,忽然间,花蕾动了一下……终于,花蕾尖上悄悄地裂开了一个小孔,接着,小孔缓缓地张开,花瓣一片片地舒展开来。那一片片花瓣像是水晶雕成的,连一条条花脉都看得清清楚楚。
3.精心锤炼词语,巧妙运用修辞。进行细节描写,要选择恰当的词语,精心锤炼,做到以少胜多,乃至一字传神。巧妙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可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变抽象为具体,使无形变为有形。
【边练边悟】
11.运用动作细节、语言细节、心理细节等描写方法,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描写打球的场面。不少于100字。
答:
[参考示例] 教练轻盈地迈动脚步,潇洒地一挥拍,绿茸茸的小球像是被施了魔法的小精灵,发了疯似的冲了过来。我看见球来势汹汹,由远及近,它旋转着,呼啸着,就像一枚子弹直奔我来,我想:“只能硬碰硬了。”我挥拍上迎,可球却划了个弧线,“糟了,判断失误。来不及按要求挪脚步了,赶紧撵吧!”于是,我赶快向旁边跑,可脚好像粘在了地上,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腾空而起,顺势挥拍,可手和拍却好像突然变短了,我满脑子混乱,什么要领,什么姿势全抛到了九霄云外。球却顽皮地一闪,扬长而去,完全不管我的存在。拍飞了,球也飞了,我一下子栽倒在地,无力地躺在球场上。“不按要领打球是打不好球的,小伙子,要加油啊!”教练的声音飞了过来。我望着蓝天,白云翻腾着像在做鬼脸,太阳也躲到白云后面偷笑去了。
4.运用反复,增添亮点。让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肖像或一个物件反复出现,这样能很好地表现中心。
【边练边悟】
12.根据语境,借鉴文中“吧嗒吧嗒”的反复手法,在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文字。
定格父爱
父爱是紧皱的眉头、深深的额纹和不停抖动的胡须。
——题记
(一)
炎夏,黄昏,农家小院。
静静的小院,知了吵了一天,终于止住了嘶哑的喉咙。太阳刚刚收起热情的目光,院中仍留有一片余热。
(二)
屋门口,坐着一对父子。
父亲右手夹着用儿子用过的作业纸卷的烟卷,一口一口地抽着。每抽一口,烟头就一亮,发出的红光映照着父亲紧皱的眉头、深深的额纹和不停抖动的胡须。接着,便是“吧嗒吧嗒”声混合着重重叹息声中的刺鼻的浓浓旱烟味。
儿子坐在父亲的对面,头埋在双膝中,两只手在地上划来抹去。划出一个圆,用另一只手抹去,又划出一个圆……
(三)
院子里静静的,只有“吧嗒吧嗒”的抽烟声、浑重的叹息声和偶尔“沙”的一下的划地声……
许久,儿子抬起头,看着父亲,着急地却低声地问道:“爸,您想好了没有,我到底咋办?”
这一问,父亲的烟抽得更快了,“吧嗒”“吧嗒”的一声接一声,听起来让人有点害怕,烟头一闪一闪,闪烁的光映着父亲皱得深深的眉头、起伏的额纹与抖得更厉害的胡须。
坐在父亲跟前的儿子似乎听得见父亲颤抖的心跳声。
(四)
“娃,你也知道,你姐刚考上大学,得交七八千,四年大学下来,就是几万块,本指望你能顺利升入高中,谁知你……唉,两分,两分就是六千……”
说完,“吧嗒吧嗒”声又响了起来……
“要不,”儿子声音小得似乎连自己都听不见,“我不上了,三年后还不知道怎样……”
“放屁!孬种!你这样,就得像我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累一辈子,苦一辈子,穷一辈子!”父亲站起来,将手中抽得不能再抽的烟卷扔在地上,牙齿咬得咯咯作响,却语气坚定:“我就是砸锅卖铁,卖地卖宅也要供你们上。”
儿子抬起头,分明地看见了父亲抖动的胡须、眼中闪亮的泪花……
5.变换不同角度,从多个层面来写细节。对同一细节,可以从不同角度、多个层面来考虑。
【边练边悟】
13.下面语段是写母亲端详孩子睡觉的细节,请试着从“我”的角度来描述这一场景。
母亲愣愣地看着眼前这个小宝贝儿,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那是第一缕晨曦对娇花的抚弄,那是三月里的春风对碧水的温柔,那是夏日晚霞对嫩柳的辉映,那是秋夜月色对修竹的依恋,那是冬日里的朝霞与小草的交谈!
答:
[参考示例] 我微微睁开眼,妈妈果然站在我床前,她就那么站着,手里抱着毛毯,眼睛愣愣地看着我,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我好像成了一个襁褓中的婴儿,在酣然入眠,感动得母亲满脸都是幸福;我好像成了一朵俏丽的月季花,激动得母亲绽开了笑颜;我好像又变成了一幅五彩的画,陶醉得母亲在那儿欣赏!
写好细节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抓住特征。我们要善于抓住事物、人物的特征,运用区别性思维,“求小同而存大异”,大题小作,小中见大,写出令人眼前为之一亮、精神为之一振的“闪光点”来。
2.细节描写要服从表现中心的需要,力求使细节具有深刻意义。细节描写是一种以小见大的方法。细节的分量虽轻,容量却大,我们在选择细节的时候要从细微处着手,小中见大,让小的细节反映人的思想状况、社会风貌。
3.细节描写在文章中不是越多越好,而是应具有代表性、概括性,能深刻反映主题。
4.细节描写必须典型真实。所谓真实,是指细节描写能够精确地反映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的特征。所谓典型,是指描写的细节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能够通过个别的、细小的事物,反映一般与全貌,由现象揭示本质。
上一篇:作文中如何抒情?
下一篇:能力点二:叙事要引人入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