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专门学习写作知识,积累写作素材的专题网站!

2012满分作文《假如我失去三天光明》

杨老师 分享 时间: 下载word支付: 1.00元 点赞
阅读:
2012满分作文《假如我失去三天光明》

微信扫码分享

假如我失去三天光明

①“奇奇,起来了,再不起要迟到了。”

②“奇奇,吃点早饭吧,在学校好有精力上课。”

③“奇奇,在学校多喝水。”……

④妈妈的唠叨声不绝于耳,真是烦!

⑤公交车站。车来了,一群人蜂拥而上。几个青年把本来站在前排的我挤回了路边。没素质!好不容易上了车,透过人群的缝隙,看向窗外,却只见两个骑车的人在争执,看那架势,马上就要动起手来。我不再看,心里暗暗说:没修养!

⑥新闻中又播放“小悦悦”事件了。18个人的漠然,让人心寒,却不意外。前几日还听说有人扶起摔倒老人反被讹钱的事。各种媒体拼命宣扬“雷锋精神”,我冷笑,嘀咕着:“有什么用呢?道德滑坡!”

⑦每天都在抱怨和诅咒中度过。“别这样,生活中还是充满爱与光明的。”别人劝我说。“爱在哪里?光明在哪里?全是黑暗!”我大声说。

⑧睡吧睡吧!美好也只能在梦中寻找了。恍惚中,一个声音对我说:“你的眼里只能看到黑暗。你需要真正进入黑暗中,才能感受到光明。接下来的三天,你是一个盲人。”

⑨第一天,睁开眼,眼前是无尽的黑暗,突然知道了真正的不安与恐惧。“奇奇,起床了。衣服在你的右手边,穿好了我扶你吃早餐去。”妈妈的声音今天显得那样温暖。吃过早餐,便被妈妈带出去散步。妈妈的手是那么柔软,把我的手握得那么紧,让我的心中也多了份安全感。盲人的听觉似乎格外灵敏。我听到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听到树间清脆的鸟鸣和草丛间微弱的虫鸣。平时只听到汽笛声,不曾知道原来周围还有如此美妙的声音。

⑩第二天,渐渐适应了这个黑暗的世界。我要独自过马路了。正当不安时,一只有力的手搀起我的胳膊,扶着我慢慢地走着。“你要去车站吗?”一个陌生的声音。“嗯。”“到了。你要坐几路车?”“698。”“车来了,上台阶。再见!”“谢谢!”“没事。”听到这清脆的声音,心里暖暖的。早已有人扶我坐下。车上,我听到老人被让座后的感谢声。我笑了。

⑪第三天,我在家中听新闻,听到“最美妈妈”“最美女教师”,脑海中浮现出那双挽救一个孩子生命的手,浮现出那个奋力推开学生的弱小身影,她们现在怎么样了?我要看到!我要看到光明!

⑫终于度过了三天的黑暗,再度恢复光明,才发现原来爱与光明一直在自己身边,习惯和一味地不满让我只看到黑暗,只感到黑暗。你是否能感到家人“唠叨”中的温暖?是否能看到生活中那陌生人的微笑?是否能看到社会中的一个个“最美”?光明就在我们的世界里,不要用自己一双黑色的眼睛去寻找黑暗。

⑬上帝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我要用它寻找光明。


[赏析]

1.借用课文题目做标题,题好文一半。

2.开头“妈妈”的三句话,描摹出第一个生活场景,简短、亲切、可信!

3.铺垫:一个“烦”字,妙!为下文做铺垫。

4.第⑤段描写第二个场景,公交车站。“没素质!”“没修养!”使内心的“烦”更强烈。

5.第⑥段为第三个场景,新闻播放“小悦悦”事件。这个场景看似无用实为妙笔,一是继续渲染作者的“烦”,二是为下文失明三天的生活做铺垫,三是隐性点明小作者因某些个案的存在,以偏概全,缺少发现爱的眼睛。同时,引用时鲜素材,既能新人耳目,又能凸显文章的现实针对性。

6.开头的三个场景尽显生活中的阴暗面,欲扬先抑,为下文写失去光明后发现生活之美蓄势。

7.第⑦段总结:以简洁的语言总结自己的感受。

8.第⑧段过渡:由梦境巧妙过渡到“失去三天光明”。

9.第⑨段写与妈妈之间发生的事,照应第一场景。妈妈的唠叨不是“烦”而是爱,我是“身在爱中不知爱”。

10.第⑩段写“我”失去光明后公交车站发生的事,照应第二场景。简短的对话,凸显作者深厚的文字驾驭功底及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体验。

11.第⑪段写“我”失去光明后在家听新闻播报的事,照应上面第三个场景。写“最美”对照前文“小悦悦”事件中的“漠然”。本段虽着墨不多,但细节描写真实感人,仅用“那双挽救一个孩子生命的手”“那个奋力推开学生的弱小身影”就将“最美”直观而深入地展示出来。

12.第⑫段总结失明的三天。本段有感而发,由叙转议,再次点题,巧妙转合,值得学习。同时,三个反问句的运用,叙述人称转换为“你”,既是对自我的反思,也引发读者的深思。

13.第⑬段引用名人名言结尾,充满哲理,富有韵味,回扣题目,启人深思。


阅读全文
221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