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专门学习写作知识,积累写作素材的专题网站!

2021年高考语文上海卷作文解析与范文展示

杨老师 分享 时间: 下载word支付: 1.00元 点赞
阅读:
2021年高考语文上海卷作文解析与范文展示

微信扫码分享

【上海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经过时间的沉淀,事物的价值才能被人们认识;也有人认为不尽如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解题】

1、材料分析:

作文材料由两句话组成,第一句话是“有人说,经过时间的沉淀,事物的价值才能被人们认识”,这应该是大多数人都认可的观点。所谓“时间的沉淀”,说明不是短时间的,而是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十年,二十年,五十年,乃至于更长的时间,所谓“事物的价值”应该包括两个方面,或者是事物的正面意义,或者是事物的反面教训。譬如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梵高,他生前的画并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红色葡萄园》是他生前卖出的唯一的一幅画。死后,他的作品却价值连城,有人评价“梵高不仅是一个伟大的画家,而且是一个出色的作家与哲学家!”获得这种评价的时候,梵高已经去世了47年了。再如布鲁诺这位意大利著名的思想家、自然科学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他勇敢地捍卫和发展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并把它传遍欧洲,被世人誉为是反教会、反经院哲学的无畏战士,是捍卫真理的殉道者。由于批判经院哲学和神反对地心说,宣传日心说和宇宙观、宗教哲最后被宗教裁判所判为“异端”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还有一些先锋派艺术作品,可能囿于当时的社会环境,也可能是当时的禁锢,对于其蕴含的价值,由于人们当时不具备宽广的视野,所以,其本质很难在当时被认识和发掘出来。再比如文革,我们也是在若干年之后才有了“文革”是一场“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的共识。

材料的第二句话是“也有人认为不尽如此”,“不尽如此”的意思是不完全是这样,这不是全盘否定,而仅仅是部分否定。这与“预测,是指预先推测。生活充满变数,有的人乐于接受对生活的预测,有的人则不以为然”(2017上海卷)、“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2014上海卷)、“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不会过去”(2011上海卷)的非此即彼式是不一样,这更体现了一种宽松和包容。有些事物的价值客观上是需要时间积淀的,但生活中的确还有一些事物,本身很有可能就是不需要那么长时间的沉淀,只要我们有足够的思想宽度和深度,说不定一些新鲜的事物,一些美好的事物,它的价值可能很快就会绽放出来。如中国抗疫的成绩,如医生忠于职守,如身边的亲情友情乡情。这些也考验着考生当下的良知与直觉,考验考生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力及其表达。

2、命题意图:

今年的上海高考作文题体现了新时代社会特点,突出了作文教学的思想性、逻辑性和推进性。题目给出的空间很大,考生的知识、学识和见识都可以在写作中呈现。文章可以与许多社会现象关联起来,题目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关注社会,关注历史。通过写作,可以反映出考生的能力和思辨,可以充分释放考生的所思所学和所想。

3构思论证:

这个材料的关键词是“时间”、“价值”、“认识”。逻辑思辨的空间便是在这三个关键词之间展开。如果考生在写作时仅仅满足于用若干例子来证明观点的话,那文章显然是浅层次的。我们只有不断地追问,才能进入思维的高地。

对于第一句,我们可以追问,有些事物的价值为什么在当时不能被人们所认识?可能有事物本身的复杂性,可能有人们认识的局限性,还可能有社会环境的制约性……我们还可以追问,对于我们暂时还不能认识其价值的新生事物,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它?是包容,还是一棍子打死?

对于第二句,我们也可以追问,如果企图在事物出现之初就能认识其价值需要哪些条件?是宽阔的视野,还是敏锐的眼光,抑或是独特的审美?中外历史上的众多先贤,如梁启超、鲁迅、胡适、但丁、孟德斯鸠、歌德、哈耶克……他们都有着极其深厚的思想沉淀,都能准确地认识异常复杂事物的价值,而无需时间的沉淀。“文革”时,亿万人沉浸于狂热之中,张志新则是一位头脑清醒、思想沉淀深厚的勇士。

实际上,即使是“事物的价值”本身也值得追问,事物有无终极价值?这个价值由谁认定?特别是用在时间的维度上,将来、后来的价值认定能否改变或者等同于先前、从前的价值判断?还有“时间的沉淀”也有可追问之处,“时间”可能会改变或优化我们认识事物价值的能力、方法、途径,而且这种认识本身也有可能逐渐丰富、结构化,让我们认识或认识到事物的价值具备可能。价值的“时间性”到底怎么看待?再次,“认识”是一种主观判断,随着时间的推移,认识受到社会环境变化的影响,是否会再次改变?

4、素材选择:

认识”是一个复杂的思考和实践的过程,人也只有在不断的“认识”中才能成长,才能不断走向成熟。对“事物的价值”的认识可大可小,大可至宇宙万象、历史长河,小可至生活琐事、一己得失。考生有话说,有自己的话说,也能说得好。对“认识”的认识可以区分思维的品质,这是命题的重点,也是题目的价值取向。

扣住“事物的价值”“时间”,考生可以展开丰富联想。材料中“事物的价值”不同的人、不同的生活经历、不同的情感体验,会有不一样的“认识”;而“认识”的过程因人、因时、因地也会不一样,所谓时过境迁。难能可贵的是时过境迁的反思。小初中、高中各个学段,对“价值”的理解和“认识”,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的提高和情感的丰富,一定会有不同体验的感受。“事物的价值”的发现,有的是不经意之间,有的要经过漫长的等待,有的会经历很多的曲折,有的甚至会付出生命的代价。

5、参考立意:

时间可以验证价值。

时间不一定能验证价值。

时间验证的是你努力的价值。

实践是认识价值的不二法门。

 ……

6、偏题立意: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未抓住核心概念,大而无当。)

我的“价值”我认识。(忽略二元关系中的“时间”。)

青春的价值在于奉献。(忽略二元关系中的“时间”。)

慧眼:横看成峰侧成岭。(偏离材料。)……

【范文赏析】

拿什么来检验事物的价值?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很多超前的事物、理念,很多复杂的事理、真相,往往需要日迈月征、长久沉淀之后方能水落石出、道远知骥。那我们是不是只能在时间的长河里静等花开呢?

我们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说“真理是时间的孩子”。

那么实践和时间的关系是什么呢?可以这样说,有些价值,短期实践就可出真知,为人们所接受,而有些价值需要漫长的实践才能花明柳暗。这取决于事物的复杂程度,并且受到时代局限性的影响。

30年前"蛇口之父"袁庚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个口号时,内心是有忐忑的,他希望从邓小平口中得到一个答案。邓小平非常认可,并为深圳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2005年,习总书记号召我们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环保的基本国策。从“高速”发展到“高质”发展,尽管我们不断被时间检验着,也被时间改变着,但能不能说以前的策略就没有价值呢?

可以说实践是刚性的,时间是弹性的。

五石之瓠,在惠施的手里只能成为一堆劳人思忖如何分类的垃圾;“能不龟手”之药,有人靠它喊出了双赢的“芝麻开门”,有人却因它世世代代受洴澼絖的辛劳。而这其中的区别,是无法用时间检验的,是思维和智慧的问题。主动探寻规律,用辩证、发展、创造性的眼光挖掘价值,用逆向思维、灵感思维、统筹思维,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造福于人类。

倘若我们总能这般焕发事物的价值,何须静候时间的检验呢?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人类也许永远有视线难及的地方。我们要竭尽所能深谋远虑、科学决策,但也不能因某些势必无法看到的未来、人类无法突破的局限而畏首畏尾!我们处于当今这个伟大的时代,试玉未必要烧三日满,辨材何须待得七年期,太多的硬核支撑使得我们的预判和规避能力空前强大,可以加快沉淀、甚至超越时间!

在这个“天工人巧日争新”的时代,何不用“试玉辨材”的耐心和韧性、“放眼长量”的格局和胸襟,完成价值沉淀?

祛除时间滤镜,闪现真理曙光

人们常说,时间会证明一切。无论是人的品行,还是事物的价值,经过时间的沉淀之后,才能被人们认识。也有人认为,不尽如此。那么,时间的沉淀是判断事物价值有无的关键因素吗?我们认为,事物的价值不因时间的长短而产生,时间不是判断事物价值的决定因素。

巴特尔说:“没有价值的事物都是脆弱的。”事物的价值呈现需要时间的沉淀。古往今来,古今中外,人类文明史上孕育过无数作家,产生过数不胜数的文学作品。但流传至今的经典作品,不过是李白杜甫的壮丽诗篇,苏轼辛弃疾的豪迈诗词,明清两代的四大名著……他们的作品家喻户晓,或文辞清丽,或慷慨悲凉,或沉郁顿挫,但无不经历了人们的口口相传,才传颂至今。在浩若烟海的古人作品里,在时间的长河里,如大浪淘沙,留下的只是经典。它们经历了朝代的更替,经历了时间的沉淀,经历了历代人或挑剔或赞叹的目光,流传下来,写在中国人的文化记忆里。

有人说,这不就是时间的力量吗?经历了时间的沉淀,这些文学作品的价值才被人们认识。诚然,时间在其中担当了重要角色。有了时间的加持,这些作品即使穿越千年而来,依然生动鲜活,魅力非凡。但在时间之外,作品本身的魅力同样很重要。我们不是因为它是秦汉或魏晋的文学而对它青睐有加,而是因为作品本身的魅力。更重要的是,这些作品的魅力经过了实践的检验。实践证明,这些作品受到无数人的青睐,不因时间长短而有所改变。

实践才能出真知。正如毛泽东所说:“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时间只是反映了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实践才是检验事物价值的根本因素。在“五四”狂飙突进的年代,对一切旧的思想全盘否定,连同中医这一古老的智慧也被人嗤之以鼻。大文豪鲁迅先生也因少年时的经历而否定中医,就连去日本留学最开始也是学的西医。中医药历来饱受争议,直到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中医药才重新回归人们的视野。基于青蒿素的联合疗法成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一线抗疟疾方案,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包括近年来的非典、新冠疫情,中医药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中医药的价值才重新得到人们的重视。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它的价值不是因为时间的沉淀而产生,而是经过实践的再次检验而重新被人们所重视。

拨开历史的迷雾,祛除时间的滤镜,我们才发现,真理的曙光在引领我们不断前进。时间的沉淀并不是判断事物价值的根本因素。无数事实证明,实践才是检验事物价值的唯一标准。

 

时间见证价值

(拟题抓住材料中的“时间”和“价值”两个关键词,有点题意识,显示应试技巧。)

曾听一位作家说过:时间,它在你的途中;在你的人生阅历中;在你做过的事中都留下痕迹,然后悄悄溜走。我认为时间不会悄悄溜走,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有些事,只有经过时间的沉淀才能露出真面目;正像有些有价值的东西,经过长时间的反反复复才逐渐被人们认识。(开头引用作家的话,巧妙引出“时间”,接着引用俗语“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巧妙暗扣“价值”的存在。“我认为”承上启下,表明观点,“有我之境”。)

经历更多的时间,才有惊艳的结果。(分论点一)

成就一件有价值的事,必须有足够多的时间,时间与结果往往成正比。(阐释分论点)“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虽然因身体多器官衰竭而逝世,但是,他的价值,直到“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才被全世界认识。袁爷爷花了一辈子时间研究杂交水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获颁共和国勋章,名至实归。(例证一)屠哟哟从1969年接受国家研制药物的艰辛任务,花费了几十年发现青蒿素,在2015年才荣获诺贝尔奖。(例证二)五十年前,屠呦呦知道会获诺贝尔奖吗?她和袁隆平一样,不但救活了中国人,还救活了全世界。(分析显得有些单薄)这两件事足以证明,在时间的沉淀中,事物的价值最终会被人们认识。(结论)生活中亦是如此,我们既然花了时间,就要把事情做好,做漂亮。我相信,只要我们投入了,最后的结果一定不会差,也许它会迟到,但绝对不会不来。(联系现实,有针对性,有读者意识。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论述性语段,从“为什么”的角度来分析论证,显示了俞同学的训练有素。)

人都有梦想,但追梦需要时间。(分论点二,联系现实,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从高中到大是当代青年的日常生活。十年寒窗苦读是为了什么?是为了不辜负亲人的期望,是为了不辜负自己的努力啊!少年,你的肩上应当担负的是草长莺飞和清风明月,你忘了你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了吗?你的理想是诗,你的理想是梦,你的理想是远方,而你现在要做的,就是握紧拳头,厚积薄发。你要相信世间明朗,万物可爱,人间值得,你未来,可期。在你小小的世界里,有一个大大的你,你可以做一个平凡的人,这样你的努力会被人看到,偶尔想起来,甚至会被自己感动到。(论证从身边的生活开始,富有激情,亦属“有我之境”)你可以平凡,但不可以平庸!不然,经过了长时间的沉淀,你的回忆也许只剩下后悔因此在有限的时间内,我们应当多点努力,来做一件实实在在的事情,而不是虚度光阴,假努力。(结论,水到渠成。这是第二个主体段,从“怎么办”角度来分析论证。)

时钟上的分针、秒针一点一点的转圈,我们也一点一点的长大。时间是一张空白的考卷,我们要用我们一生有限的时间来给它上色,最后变成一幅动人心魄的画,来肯定它的价值,它的意义。

我们不说漂亮的话,但我们要做漂亮的事,让所成事物在时间的沉淀之后,拥有属于它自己的价值。时间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在我们生命中有限的时间里,我们应该认认真真去做事。只管耕耘,不问收获,自有收获。(以上两段属于“结论”,还可以精致一点。)

点评 

作为考试作文,从审题立意来看,是符合题意的;中心亦明确,内容比较充实;结构完整,语言通顺,具备论述文的特点;思考有见地,有个性。按二类文赋分。

 

时间的玫瑰终会艳丽

有人说,经过时间的沉淀,事物的价值才能被人们认识。

漫溯历史长河,画风超前的梵高,生前落魄,死后成名。其艺术作品中包含浓厚的悲剧意识,充满强烈的个性与独特的形式追求。在他活着的时候,人们的思想认知并没有跟上他的步伐,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类认知的进步,人们才逐渐发现其作品的美妙之处。我们当然不能说梵高在世时,其作品是没有价值的。有价值的努力不会白费,因为价值本身可以穿越时间,人的肉身终成枯骨,而有价值的事物却可以穿越时代,随着时间的流逝,改变人们的认知,焕发出新的价值。

时间的沉淀,可以证明梦想的价值。

当代“神农氏”袁隆平院士,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为了杂交水稻的实验,辗转到云南、海南等地进行育种研究,连续七年春节没有回家。在此期间,他先后做了三千多次杂交水稻试验,但都没能取得实质性进展。上级领导看不到希望,便认为这没有价值,曾多次劝他放弃。直到1970年,杂交水稻实验才取得突破,1973年杂交水稻试种成功,1975年全国大面积推广。1981年,国家科委授予袁隆平特等发明奖。在领奖台上,他迎来了人生第一次经久不息的掌声。此时,他的梦想在时间中沉淀了20多个年头。才终于显露出它的价值。

那位养活了大半个中国的老人走了,但伟大的梦想在时间的沉淀中终会显露价值。

在社会“内卷化”严重的今天,有人用躺平来对抗。躺着的年轻人因暂时看不到生活的希望,于是开始怀疑自己的努力有没有价值。我们不能躺着等时间的流逝,要在实践中改变自己的认知,明确自己的责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心怀梦想,脚踏实地,相信只要付出,人生的价值终会实现。经过时间的沉淀,人生会在追梦中走入一个一个新的历里程。

于时间长河中,我们细细探索,寻找事物的价值。在时代浪潮里,我们大步出发,创造新的价值。道阻且长,行则将至,相信时间的玫瑰终会艳丽。

点评 

从时间和价值的关系角度论证“经过时间的沉淀,事物的价值才能被人们认识。主要使用例证法,生前落魄,死后成名的梵高,极具典型意义。因为他的画风超前,人们的思想认知跟不上他的步伐;随着时间的沉淀,人们才逐渐认识到其作品的美妙。大家都熟悉的袁隆平更是如此,二十年的沉淀才证明了伟大的梦想的价值。最后直指面对内卷化躺平的年轻人,催其奋进,心怀梦想,创造新的价值。极具有现实意义。

【素材积累】

(1)成功的标准应该以质量来衡量,而不是盲目把数量作为依据。

君不见,唐朝文学成就在历史长河中璀璨夺目,张若虚诗作仅留存两首,其中《春江花月夜》却被誉为“孤篇盖全唐”;君不见,汉代司马迁和他用一生撰写的《史记》,一个人、一本书,开创了中国历史文学的另一个门类;君不见,法国大画家雷杜德,一生只为一本书,耗时20年创作出被誉为“玫瑰圣经”的《玫瑰图谱》。凡此种种,都向我们揭示了成功的关键因素是品质而非数量。  

(2)成功标准应以质量来衡量,而不是盲目把时间作为依据。

很多人以效率为先,认为一切快即是好,当真如此吗?86版《西游记》是我们一代又一代人共同的美好记忆,该片的前25集拍摄时间长达六年。这速度在今天是不可想象的,我们经常可以听说一部剧十月份开拍到年底杀青,但是又有几部剧可以与86版《西游记》相媲美呢?靠几个流量明星撑起的速成影视作品,又能给人们带来多少艺术价值呢?

成功的标准究竟是什么?不是单纯的数量,不是单纯的速度,而是价值。在高强度、快节奏的生活中,每个人都渴望成功,这更需要我们理性面对成功,靠厚积薄发而非投机取巧来赢得成功;靠深耕细作、苦心孤诣来赢得成功。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时刻铭记:时间自是试金石,劝君以质论成功!

(3)蹙金结绣的文学经典是无数优秀作家穷其一生总结出来的。一部文学史,是后人不断地承传和发展前人的规律和经验,艰难而有序地谱写出来的。结合现在快餐文学的现象,让我想到将清华校长梅贻琦的那句“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改一改送给年轻一代作者:“所谓佳作者,非谓有数量之谓也,有质量之谓也。”赵朴初先生也曾说过:“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这也注定了快餐文学的惨痛结果以及新时代发扬工匠精神的紧迫。

在物欲横流的快餐时代,文学危机空前严重。新时代的作者应该对优秀传统文学怀有敬畏之心,只有发扬执着专注、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才能让新时代的文学在良好的氛围中蓬勃发展。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文学应该记下过去所经历的道路,会随着行动着的群众,沿着他们所走过的道路把那五光十色的历史图画给展示出来”。曹公十年辛苦、呕心沥血,将对那个社会他要表达和思考的写入红楼梦中;李时珍跋山涉水,遍尝百草,数十年如一日地搜集整理,笔耕不息,才有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的问世;千古奇人徐霞客孤身一人游历十六个省,出生入死写下《游记》,一位文学巨擘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什么叫真正的工匠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也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强调:“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培育形成了“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折射着各行各业一线劳动者的精神风貌,为各个专业领域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精神动力。

(4)一切存在严格地说都需要“时间”。时间证实一切,因为它改变一切。气候寒暑,草木枯荣,人从生到死,都不能缺少时间,都从时间上发生作用。

万事万物需要时间证明,可是时间本身却又像是个极其抽象的东西,从无一个人说得明白时间是个什么样子。时间并不单独存在。时间无形、无声、无色、无臭。要说明时间的存在,还得回过头来从事物去取证。从日月来去,从草木荣枯,从生命存亡找证据。正因为事事物物都可为时间作注解,时间本身反而被疏忽了。所以多数人提问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时,没有一个人敢说“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只是一堆时间”。

(5)时间、时间,生命、生命,时间就是生命!埋藏在天地间的小小种子,在风风雨雨的召唤中萌芽,绽放在山石间的花儿,用坚强演绎生命……

时间,所向披靡、无坚不摧。时间是悬梁刺股,勤修苦练;时间是皓首穷经,天道酬勤;时间是鼎镬甘饴,道义不变。时间是“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伟人!

时间就是我们自己的生命流程!我们只有珍视时间,爱惜生命,追求创新,才能享受生命,体现生命的价值。不管是帝王、将相、伟人、凡人,时间都是公平公正的,“珍惜时间”是人之夙愿。

苏格拉底说,未经省察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他的一生也便是在执着的探求自我中获得了无与伦比的丰厚智慧。愿我们能在时光流逝中不断完善自我,问鼎人生的顶峰。

(6)也许你会艰难地度过一阵不短的时日,吃杯泡面都要考虑再三;也许你得不到家人的支持和理解,独自走在大街上,被挫败感团团包围;也许你被人戳脊梁骨,成了看似不务正业的一个闲人……但是你要坚信,生活本就泥沙俱下,悲伤和痛苦都会过去,时光会用它宽广的衣袖将这一切通通带走消失不见。走过一片荒芜,或许就是十里云海灼灼桃花……生活和事业都需要时间。涮一片爽脆的毛肚要10秒钟,泡一杯泡面用5分钟,看一次昙花要静候半夜,赏一场雪要走过三个季节……可能选择这条创业之路的你要走很久很久,乃至付出毕生的精力,但这正是人生前路未知的迷人所在,它让你觉得星光灿烂,山河辽阔,人间值得……

(7)近年来,消费市场上涌动起一股“守得住经典,当得了网红”的国货新潮流:老字号品牌焕新,传统品牌升级,新锐品的崛起。老字号一次次走新,“潮”出一种时尚潮流,也“潮”出民族文化自信。

近年来,五粮液与冰激淋合作后大火,大白兔奶糖唇膏一支难求,回力甚至与迪士尼跨界联名,医馆“同仁堂”,继承了中医的妙手回春,坚守了中医的医者仁心,更是逐步把中国医学文化带向世界……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下潮流结合,守住经典的同时亦当得了红”。如今,“90后”“00后”对国粹、国货的重新追棒,是促进传统商业文化新兴的动力,他们的自我风格、生活态度,抑或是对文化认同都体现在国潮的流行过程中。国潮是中国品牌的新制造,更是中国制造转型为中国智造的产物。

 国潮国风不再是老气、传统的符号,而是一种国际的文化浪潮、一种新鲜的生活方式。

随着怀旧国潮风的兴起,北京故宫文化推行许多文化产品,受到国内外民众追棒。在今天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文化越来越被看作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软实力,重视和挖掘我们深远的传统文化,保持文化的自信、自觉无比重要,国潮“新”起,亦是文化复兴的一种表现,盲目崇外已成为过去,人们对国货、国粹、国风等“国”字号的热情,更是当下中人们对中华文化认同并充满信心的体现。

“国潮”是国人对文化认同,更是文化自信。

过去,一批批老国货百般落寞,甚至渐渐地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大约有几十年的时间里,中国的本土品牌一直缺乏自信和骄傲。虽然“国货当自强”的呼声不断,但结果却大相径庭。国潮的兴起,在我看来,各大传统老字号应把握机会,以自身的“老牌”为优势,挖掘出深层的文化底蕴,以现代的包装方法予以展现,彰显我民族文化,赢得更广市场。

悠悠国潮风,浓浓自豪情,“国潮”是中国年轻一代在追逐文化潮流中寻找到的精神契合,“90后”“00后”是生活在国富民强时期的一代,身为炎黄子孙,应传承中国文化和传统的基因,推陈出新,以已之新而立文化之兴!

(8)老字号,是中国商业文明和城市文明发展的坐标。老字号品牌蕴涵着几代人的智慧和心血,散发着久远的独特味道,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老字号优势还在的十不存一,更多的正在或者已经退场。那么承载历史记忆的老字号在时代发展的十字路口该何去何从?我认为,应该走创新发展的道路,只有创新才能让老字号如凤凰一般浴火重生。

回首过去,曾经风光无限的部分老字号,如今为何会衰败不堪呢?

我认为其原因之一,当为那些老字号傲慢而不思进取的经营态度。

许多老字号不断刷新消费者的承受底线,仗着消费者的信赖有恃无恐,那块沉甸甸的金字招牌,那诚实守信的经营思想和信誉口碑在目空一切的行径中每况愈下。例如天津“狗不理”包子店在面对消费者吐槽时,不是思考如何改进,而是傲慢地加以斥责,最终导致其口碑大跌。作家刘慈欣曾在《三体》中写道“弱小和无知从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老字号纵使再辉煌,若其目中没有消费者之时,定会滑倒于激烈的竞争中;倘若老字号仍旧“孤芳自赏”,又于自满自足中傲视一切,其百年金字招牌便会命不久矣。

我认为其原因之二,当为那些滑落的老字号自身的创新性不够。

众所周知,随着时代的变迁,科学技术必然更新换代,这就意味着,一些传统的技术要被时代的洪流淘汰掉。所以,即便是老字号,服务理念、消费方式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如果老字号依旧坚持传统、故步自封,不与信息时代接壤,这些老字号企业就很可能面临破产,走向生死存亡的边缘。尤其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多元化的信息不断涌入,再加上互联网的普及,年轻一代倾向于关注新事物,对于老字号已不感兴趣,这也倒逼老字号紧跟时代,进行创新发展。

老字号是几代人智慧和心血的沉淀,靠着祖传秘方、独特风味与卓越品质赢得了无数消费者的青睐,但时代在变,消费者的需求也在变,所以老字号的生存发展只有在创新中才能实现。

放眼世界,当今社会已进入品牌文化时代,着眼创新、做强品牌是企业壮大的必由之路。老字号更应如此,只有摒弃傲慢、创新服务,才能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只有不断推陈出新,才能保持自己品牌的新鲜度和竞争力;只有不断地从品牌和文化的角度,挖掘老字号背后的历史价值、人文内涵,用新创意、新产品、新模式,才能留住更多的更年轻的消费者;只有结合时尚潮流的需求,不断推出新产品,才能把已有的“金字招牌”擦得更亮;只有变得更亲民、更贴近年轻人的生活,老字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言以蔽之,在消费需求多元化、个性化的今天,老字号要想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创新,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浴火重生,再续辉煌。

(9)在毛竹成长的前四年,看到它仅仅长了3厘米,我们会感叹它长得太慢;第五年开始,它以每天30厘米的速度生长,仅用6周就可以长到15米,我们又会惊讶于它长得快。我们的情感与看法的改变,依赖于我们的视线。我们得出“长得慢”结论的依据仅仅是我们所看见“3厘米 ”,而完全忽视了我们看不见的数百平米。我们习惯于用视线来丈量这个世界的长与短,快与慢,然后以此作为依据来指导我们的行动。别人家的孩子会钢琴奥数,我家的孩子只会玩泥巴,我的孩子会输在了起跑线上——这就是只看到了钢琴奥数上的刻度,却看不到玩泥巴下的成长。

用直观的感觉去衡量一切,并以此作为评判的依据,我们往往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真相往往在我们视线之外的远方。莫轻以视线来量物长短。要沉下心去体会、探究,才能把握事实的真相,才能在做决定时不那么随意,才能避免拔苗助长的悲剧发生。

阅读全文
221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