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专门学习写作知识,积累写作素材的专题网站!

“脱贫攻坚精神”主题热点人物

杨老师 分享 时间: 下载word支付: 1.00元 点赞
阅读: 问答
“脱贫攻坚精神”主题热点人物

微信扫码分享

01 扶贫干部

在脱贫攻坚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广大扶贫干部舍小家为大家,他们爬过最高的山,走过最险的路,去过最偏远的村寨,住过最穷的人家,哪里有需要,他们就战斗在哪里。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全国累计选派25.5万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同近200万名乡镇干部和数百万村干部一道奋战在扶贫一线。在脱贫攻坚斗争中,1800多名同志将生命定格在了脱贫攻坚征程上,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02 张桂梅

祖籍黑龙江省牡丹江市,1974年随姐姐到云南支边,后随丈夫同在大理市喜洲镇第一中学任教。丈夫因癌症去世后,她放弃了大理优越的工作环境,申请调到深度贫困山区华坪县任教。了解到当地女生失学情况严重,张桂梅萌生筹建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的想法。在女高建校10年中,她先后失去了三位亲人,但每一次都没能回去看一眼。即便如此,在募捐中,她还是遭到些不解,被人放狗出来追咬,被以为是骗子,在大庭广众之下被人吐口水……克服重重困难,丽江华坪女子高中终于在20089月开学。2020年,华坪女高有159名学生参加高考,其中150人达到本科线,本科上线率94.3%。建校至今,已经有1600多名大山里的女孩考上大学。

03 黄文秀

1989年出生,生前系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委宣传部派驻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驻村第一书记。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城市高薪工作,回到家乡,到贫困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巾帼不让须眉,为帮全村脱贫,挨户上门走访、跑项目、找资金、请专家,组织村民大力发展产业。20196月,在从百色市田阳区返回乐业县途中遭遇山洪因公殉职,年仅30岁。

04 张小娟

1985年出生,生前系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扶贫办副主任。2008年,放弃北京工作回到深度贫困的家乡工作,曾深入舟曲泥石流抢险救灾现场一线。她遍访全县208个村的所有贫困户,被称为“藏乡好女儿”“群众知心人”。2018年底,舟曲县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底的18.24%下降至6.31%2019107日晚,张小娟在下乡扶贫返回县城途中,因车辆坠河不幸殉职,年仅34岁。

05  毛相林

1959年出生,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43年坚守偏远山村。1997年,带领村民用最原始的方式,历经7年在悬崖绝壁上凿出长达8公里的“天路”。历时15年探索培育出“三色”经济,发展乡村旅游,推进移风易俗,带领村民脱贫攻坚。2016年,率先实现整村脱贫。2020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13785元,是修路前的43倍。

06  白晶莹

带领贫困地区农牧民妇女开拓出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

19634月生,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人大常委会主任。她积极推动蒙古族刺绣非遗文化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筹划建立国内最大的蒙古族刺绣扶贫车间等,共带动科尔沁右翼中旗2.6万名妇女参与蒙古族刺绣产业。

07  刘虎

身患重疾,也要让各族群众喝上"安全水"

19747月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伽师县水利局党组副书记、局长。在发现身患肺癌的情况下,仍坚持奋战在伽师县城乡饮水安全工程一线。20205月,工程全面通水并投入使用,47万各族群众喝上了“安全水”“幸福水”,因耽误治疗及劳累过度,刘虎同志病情恶化,左眼失明、瘫痪在床。

08 李玉

“小木耳大产业”的领路人

19441月生,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教授。他是“小木耳大产业”的领路人,是国内“南菇北移”“北耳南扩”等食用菌产业发展战略的首倡者。2012年以来,率团队深入全国40多个深度贫困地区,帮扶800余个村、3.5万余贫困户实现彻底脱贫,年产值达350多亿元。

09  赵亚夫

40年坚守科技兴农的情怀

19414月生,江苏省句容市天王镇戴庄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研究员。他创造性提出“水田保粮、岗坡致富”的工作思路,发展高效农业。2001年退休后,他作为志愿者来到茅山老区戴庄村,坚持不收指导费用、不搞技术入股、不当技术顾问,带着农民干、做给农民看,村民人均收入从2003年的2800元增长到2020年的34000元。

1 0姜仕坤

“解决贫困问题不能等靠要,只能闯干拼”

196912月生,生前系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县委书记。在晴隆工作的6年多时间里,他以近乎痴迷的状态探索晴隆精准脱贫道路,大力发展“羊、茶、果、蔬、薏”等特色产业,山地旅游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20164月,他在出差时突发心脏病去世,年仅46岁。

11 夏森

累计捐出自已靠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203.2万元

19239月生,夏森同志14岁开始投身革命,15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多年来,她一直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她离休后仍心系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累计捐出自己靠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203.2万元,用于改善陕西省丹凤县、江西省上犹县贫困乡村学校的教学条件,其中100万元设立“夏森助学金”,目前已资助182名贫困大学生圆了“大学梦”。


阅读全文
221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