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卷】
有人把得与失看成终点,有人把得与失看成起点,有人把得与失看成过程。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解题】
1、材料分析:
考题本身给出了三种思路:一,得失作为终点。这需要考生解释为何结果才是最值得关注的,类似实用主义的思想。二,得失作为起点,即一件事完成后,无论得失,都将对未来产生影响,此思路或强调反思的重要性,或强调一切未来都基于现在与过去。三,得失作为过程。第三条思路为一、二两点的结合,也应是出题者的本意。人生由无数片段、经历构成,每一段经历的得失是那段经历的终点,也是下一段经历的起点,也因此是整段人生的过程。
“得与失”可以是终点:“得”要适可而止,不可贪得无厌;“失”要承认失误,不可一错再错。“得与失”可以是起点:前期之“得”正是接下来努力再攀新高的起点,前期之“失”正是调整战略重新出发的起点。“得与失”可以是过程:人生是一个不断追求的过程,有“得”也有“失”;更何况,一方面的“失”未尝不是另一种方面的“得”,一种形式的“得”又未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失”。今日是得,明日可能就是失,反之,今日是失,可能明日就是得。所以,需要不能只看眼前的利弊得失,而要从更长远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只有有远虑,才能有可能避开近忧。考生甚至还可以把“得与失”拆分开来,比如把“得”看成终点,告诫自己不要贪得,把“失”看成起点,勉励自己继续努力。
要写好这篇文章,需要回答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人会把得与失看成终点,什么样的人会把得与失看成起点,什么样的人会把得与失看成过程。或者反过来说:如果把得与失看成“终点”(“起点”、“过程”),会如何选择人生的道路。
2、任务分析:
“得与失”这个话题没有局限考生的思考范围,每个人都会有曾经的人生得失,当下的人生得失,未来的人生得失。题目同时启示考生把“得与失”看成人生的起点,从起点、过程、终点给了考生思考和选择空间。
提示语“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因为考生已经有体验、有经历,可以回顾经历过的事情,写作空间很大。未作出过细的限制,为文章留足了空间,可以期待不同的视角。可记叙也可议论,让考生拥有选择权。相对来讲,选择议论文较为容易展开,要注意避免语体不明的“四不像”文体。
这个话题导向考生去思考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辩证关系——“得与失”。基本不会在审题上跌倒,只有经历的丰富、思考的深入以及对未来展望的空间想象高低的区别,人人都有东西可写。
需要注意的是,考生必须将写作和自己的人生经历、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思考要建立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上,看法要来源于自己的人生阅历,要写出来源于生活的认识和体悟,不可架空分析。
3、论证难点:
题干中除了得与失,里面还有终点,起点,过程。如果今年题目就写“得与失”,那是容易的。而这道题目,必须先弄明白,“有人把得与失看成终点,有人把得与失看成起点,有人把得与失看成过程。”的意思,并且从中选择一个或多个作为写作内容,展开写作。
人生其实就是由许多大大小小的得与失组成,就是一个不断得与失的过程。试题引导考生正确认知得失与人生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得失观,不贪恋执着于得,不过分忧虑于失。不管认同哪种看法,写作时都要持以理性,立意不可偏激,认识拒绝幼稚。
4、写作角度:
本考题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主要考查理性思维能力、人文情怀、健全人格以及社会责任感。得与失在人生的任何阶段都是一个平衡的过程,无论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得到与失去都是此消彼长。所以,命题的开放性较强,考生有广阔的写作空间。当下社会,不乏患得患失、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更有胸无大志、坐井观天的鼠目之徒,又频出成则得意、失则“跳楼”的孱弱之辈,因此该命题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便于学生联系现实、挖掘“得与失”的深层内涵、高远命题立意。
写作时可肯定一种观点,兼顾与其他两个观点的比较。可否定三个观点,自立观点:看淡得失,矢志向前。
写作角度(一):得失是人生终点。“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不要计较在人生起点、过程中的得失,付出必有回报。不可执着于得失,认为所有的努力与付出,一定要有所得,有所回报。持这种观点,不是出题者的真实意图,也是最不容易写出高度和深度的。
写作角度(二):得失是人生起点。规划好人生的起点,赢在起点,才能减少人生的过程中失误,避免人生终点时的茫然无措。不可仅仅“把得与失看成起点”。那就只是“在观念上承认得失,在行动上不去追求得失”罢了,也很难写得出彩。
写作角度(三):得失是人生过程。人生过程就是不断权宜、衡量得失的过程,在得与失的抉择中人会不断成长、壮大。在起点不必计算得失,在终点得失自明。把“得”看成过程,我们不断前进与突破,不断创新与所得;把“失”看成过程,我们不怕失败与跌倒,不怕困难与挫折,可以重新再来,勇往直前下去。
写作角度(四):看淡得失,矢志向前。认定正确的人生目标,便不计得失,勇往直前。
本作文采用破立式比较好,以“得与失看成是起点与终点”为目标,肯定其价值与意义,再反向说明其不足,最后确立主观点,即:我们应该持“把得与失看成过程”的观点。只有把得失看成过程,才不对现有成就墨守成规,停滞不前;也才不被眼前利益蒙蔽双眼,沾沾自喜;还不会让变革到深水区,碰到硬骨头而畏首畏尾。在人生的道路上只有不断获取新的“得”,但也绝不畏惧偶尔的“失”,这就是生活给你的最好的启示,也是生命赋予你的最完美的注脚。“看待得失,勇往直前”这才是人生最美好的过程。
5、参考立意:
用发展的眼光看人生,得失不过是一个过程。
把得失看成过程,以平和的心态对待人生。
以得失为起点,不断磨砺,奋发向上。
以得失为起点,总结经验,重新出发。
以得失为终点,放下包袱,轻装上阵。
以得失为终点,告别过去,开启新生。
……
6、偏题立意: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偏题,偏到得与失的辩证关系上,脱离材料中给出的“终点、起点、过程”这一写作引领。)
得与失。(偏题,偏到对得与失的认识以及二者的辩证关系上,脱离材料中给出的“终点、起点、过程”这一写作引领。)
得失不论,毁誉由人。(跑题,材料中没有“毁誉由人”的信息,过度引申,脱离命题意图。)
躺平是得,内卷是失。(标题出现四个概念,一则加大写作难度,二则曲解了四者之间的关系。)
……
【范文赏析】
阅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人生百年,白驹过隙,岂能困惑于得与失的方寸之地。陶醉于一城一池之得,或惆怅于一时一事之失,都属于一叶障目,不见远方的星辰大海。只有看淡得失,把它当成人生的过程,才能阅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人生最大的悲哀,就是错把得失当终点。
年逾不惑,事业小成,工作稳定,业务熟练,于是乎满足于现状,失去奋斗目标,丧失斗志与激情,不再期望更高的山峰。这不妨称为“得之殇”。单位高级职称指标稀少,个人积分排名又靠后,即便努力三年五载也未能如愿。既然晋升无望,又何必累死累活?于是对自己放松要求,得过且过。这不妨称为“失之痛”。
缘何如此?细思极恐。不管“得之殇”,抑或“失之痛”,实质都是错把得失当成终点。在这种错误的思想认识下,或是小进则满,小富则安,躺在功劳簿上自我陶醉;或是闻失则忧,闻败则馁,不再奢望新的挑战与作为。久而久之,心灵受到羁绊,人生陷入困境,蹉跎了岁月,浪费了人生。
把得与失当成过程来看,你就会发现得与失既是终点,更是起点。
得失只不过是一个过程。就如同父辈们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不管旱涝,无论悲喜,周而复始,劳作不息。耕种与收获就是农民的生命,丰年也好,灾荒也罢,都是生命的一个过程。既然如此,就应当认清前路,看淡得失,锲而不舍,驰而不息。诸葛亮七擒孟获,平定南中,消除后顾之忧,这是终点;然后上《出师表》于刘禅,六出祁山,攘除奸凶,这又是起点。2020年,中国实现全面脱贫,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这是终点;但乡村振兴还任重道远,必须再接再厉持续发力,这又是一个新的起点。
人生就像一辆列车,得失都是过程,不痴迷于某一个站点的得失,才能到达终点,赢在全程。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这是苏轼面对得与失的态度,得与失不过是河流中的朵朵涟漪,河水不会因为涟漪而停留脚步,人生又哪能因为一时得失裹足不前。持有宽广的胸怀,良好的心态,智慧的心境,得不骄傲,失不沮丧,你才能看淡得失,享受过程,收获厚重的人生。
愿你把得失当成过程,阅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得失之途,你我皆行人
王开岭曾感慨:“现代人的日常身份,不再是行人而是乘客。”行旅于人生大道的我们,常常视一时得失为始发处或终点站;殊不知路漫修远,得失应成为行路风景。
将得失看作起点的人,不免期望一劳永逸的“得”;把得失当成终点的人,总是无法面对功亏一篑的“失”。人人皆渴求得到而害怕失去,然而得失实为生活的两面,往往相伴而生,自孩提至古稀无时不有。方仲永年少名扬万里,却在乡人的喝彩中泯然众人;王阳明中年失其荣华,反于贵州龙场收获“心外无物”的顿悟。成长的万花筒中,得失之光交相辉映;现实的荆棘丛里,芳馨与尖刺处处联结。得失无法预料,充实生命的每一个角落,我们始终如纪伯伦的诗行一般,是“摇摆于忧愁与欢乐间的一架天平”。
而正是得失之间的这种辩证转化,在推动我们不断前行。
毛姆笔下“堕落”的爱德华,甘愿放弃芝加哥车水马龙里精英式的生活,前往人们心中没有未来的塔希提岛,却在慷慨的阳光和粉红色的晚霞里找到了自己“真正的灵魂”。因文采春风得意又因诗言数次获罪的刘梦得,亦是在几十年的大起大落中练就了“前度刘郎今又来”的乐观情怀。得中有失、失而复得,恰如海浪拍击礁石,得失的转变会带来珍贵的起伏与磨炼,充实并推动我们的人生过程。只以得失为目的的人,难免陷入心灵的狭隘停滞。
《菜根谭》有言:“身如不系之舟,一任流行坎止。”或许唯有将每次得失视作人生过程的简单一环,方能抛却急功近利的处世心态,从而真正触碰到生活价值的美丽裙边。若不是心无杂念,渔樵于江渚之上,苏子瞻何以发出“物与我皆无尽也”的感叹?若计较于一时富贵,则“一箪食,一瓢饮”万不能不改颜回之乐了。正因一切都只是过程,我们可以剥去功过的茧,抽离得失的丝,于寂静中探寻世界万物和你我灵魂的内核。当我们能够不数数然于世,不再将得失变化作为人生的定功章,而去珍惜当下体验的分秒,一切便会为我们展开最纯粹的画幅。
人生如逆旅,你我皆行人。不要做一个只顾始终,匆匆离去的乘客,而要学会将得失作为风景,享受每一步前行。如此,心灵将更丰沛,纵身处生活的波涛之中,也能同奥登一样,为自己“呈上一柱肯定的火焰”。
点评
1.层进式结构体现思考的深度。在提出中心之后,先否定将得与失看作终点或起点的不恰当,然后肯定将之看作过程的正确。辩证而确然地指出“过程”才能“推动我们前行”,并且,这个“过程”可以让人心无杂念地“探寻世界万物和你我灵魂的内核”。
2.对比式举例体现材料的广度。对比有三种方式,一为成败——第二段的方仲永和王阳明属于失与得的成败对比;二为虚实——第三段的爱德华为毛姆笔下的人物,属于虚构,而刘梦得则为唐朝文学家,为实际存在;三为远近——从颜回到东坡,在时间上有远有近。
3.典雅式语言体现运笔的老到。文章多短句,语言多凝炼,引用多精致。这一特色,不时体现在文中。开头的中心“殊不知路漫修远,得失应成为行路风景”就十分简练,结尾的“人生如逆旅,你我皆行人”再次点题,也非常扼要。
【素材积累】
(1)柳宗元在寓言短文《蝜蝂传》中描写了一种小虫:善负物,喜爬高,常因力不支而“坠地死”。它的贪恋导致了自己的死亡。世间,从来不缺少像蝜蝂一样的人:汲汲于拥有,焦虑于不足,愤怒于失去。他们终生未及一个超越了他们认知的道理:有时失去,未尝不是一种得到。
逾越本分与能力的获得首当失去。名声、利益、美满……无一不是人们的心头好,可如果名高实低,据高位也不过瓦釜雷鸣;假如不循正理,得厚利也只是竭泽而渔;倘若僭越贪得,图美满反倒会龃龉龌龊。这样的获得简直就是蝜蝂背上的重物,而且捆着雷管,绑着炸药,倒计着秒数准备损毁你的人生呢。获得一旦高于自己的能力,超越应有的的本分,到了“贪”的程度,距离损害也就不远了。失去贪得之心,去掉冗余和过度,人生中恰如其分的简约才会显现。
内心的焦灼与妒嫉也可失去。当我们的心灵蔽于嗔怒,也就常常迷失在它们制造的雾障中。李斯妒韩非之贤,庞涓妒孙膑之能,宋之问妒刘希翼之才……妒嫉之害何其酷烈!相比之下,欧阳修“避此人出一头地”的宽厚、贺知章“称叹《蜀道难》数四”的诚挚、曾国藩青眼左宗棠的礼贤,又让我们明白了全无妒嫉与计较的胸襟是多么博大。如果有哪些失去不仅无损于人的自足,反而可以造就精神上另一重天地的开拓,抛却妒嫉计较、焦虑不满当在其列。
人心能盛放的分量有限,必须有所放弃才能轻盈自适;人格修养常常不是若干品质之间的加法,而是摈弃劣质的减法。修道者减去贪欲、嗔怪、怨怒,有为者减去放纵、延宕、骄矜,抛掉遮蔽与扰乱的因素、杂芜又沉重的负担,心灵轻盈的翅膀将带你飞上更高的人生境界。
在得失中取舍,是每个人都要解答的题目。陶潜选择失去官职的羁绊、心灵纠结的痛苦,得到舒适畅快的田园之乐;孔子选择失去顺应不道的苟且,虽游历奔走、凄凄惶惶,却从中得到了人生价值的实现。失去繁芜,得到纯粹;失去僭越,得到恰切;失去机心,得到澄澈。
(2)人走向社会,用理智的方法处世:他会得到,也会失去。
靠着游走于社会修得的理智,他有了城府,学会了中庸;他不偏不倚,模棱两可;他从不轻易表态,喜怒不形于色;他的想法,别人看不透,更猜不出……他所得到的是社会普罗大众所定义的成功与尊重。他用圆滑而有城府的态度与世界周旋,往往会逐渐地丧失自我。泰戈尔说过:全是理智的心,恰如一柄全是锋刃的刀。它叫使用它的人手上流血。高处不胜寒,不如在人间。
一个真正成熟的人,是内心的丰盈与处世的圆满,是情感与理智的完美结合。郁达夫说过:没有情感的理智,是无光彩的金块,而无理智的情感,是无鞍鞯的野马。林则徐有过虎门销烟的辉煌,也有过被贬伊犁的低谷,不管他是得意还是失意,他都理智地面对自己的境遇,并且保有一颗赤子之心,满腔爱国爱民之情,即使被贬新疆,他仍然带领当地人民兴修水利,发展生产。苏轼在历经乌台诗案遭受贬谪之时,他用理智豁达的心胸看待这一切,以饱满的情感体验自然与人生,写出两赋一词的名篇佳作。“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往事越千年,先贤们已经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3)古人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确实,人活于世,追求名利是一种常态。生命的美在于它的丰富和无限可能,如果仅仅被“名利”二字一叶障目而忘却了生活的意义,这样的名利形同枷锁。
生活中有一些人整日算计自己的名利得失,活在焦虑之中不可自拔。对于名利,没有得到时想尽办法得到它,得到后又担心失去,为此惶惶不可终日。这样浮躁的人是难以真正体会到活着的轻松自在的,又何谈什么幸福呢?他们的生活即使拥有了华服广厦、功名利禄也依然不能感到幸福。过重的名利心也使人们的心理失衡,对于做好自己的事业也没有半点好处。
可见,拥有一颗平常心是多么重要!以平常心做人,以进取心做事。拥有一颗平常心就拥有了一种正确的处世态度。既不会因为不期而至的表扬盲目自大、忘乎所以,也不会因为外界无端的非议而自惭形秽甚至自甘堕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对自己有恰如其分的评价,忠于自己,始终能够做真实的自己,远离浮躁,淡定做人。
愿我们能够在得失、成败面前坚守自己的信仰,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宠辱不惊,获得心灵的宁静。不为外物所累,心无旁骛地做自己喜欢且真正有价值的事,平静自如地施展自己的才华,在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生命的敬畏中,体会活着的真谛与幸福的滋味,活出充满魅力的自我。
(4)人生是一段发现自我的过程,知得失,勤反思。卡尔·荣格曾说﹕“向外张望的人在做梦,向内审视的人才是清醒的。”浮躁社会中的我们需要明白,我们时时刻刻都在成长,发现错误,弥补不足,每一次都是进步。如曾子所言﹕“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三省是一剂修身良药,更是成长的不二途径。
反思是成长的不二途径,目标是成长的风向标,成长需要方向,“认识自己未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就像远方的一座灯塔,能够不断照亮前进的道路”。纵使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我仍听到坚定的“人生无处不青山”的决心,深沉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意志,嘹亮的弃医从文的呐喊……知道自己未来的样子,就知道自己前进的路,才能有志与力,至于幽暗昏惑之处,无所畏惧。
成长不是一场孤单的旅行,每走一步都算数,人生犹如时钟,它的完美不在于走得快,而在于走得准。学无止境,气有浩然。拥有自视与他教,才能在今后的成长道路上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5)我们做事时未雨绸缪是必要的,但总会百密一疏。所以,先见之明固然好,事后总结反思不可少。我们若能对以往工作学习上的优劣得失加以总结反思,就能让工作学习更趋完美!周恩来说:“要我写自己的历史,我就写我的错误。”这不就是反思总结自己吗?那些一生有所作为的人哪个不是勤于总结反思呢?海涅说:“反省是一面镜子,它将我们的错误清清楚楚地照出来,使我们有机会改正。”我们每个人都应具有反思总结的能力,如此才能扬长避短,有长足的进步。
对工作、学习进行总结反思是先见之明的延续与补充。获得“最美奋斗者”的钟南山,如今几乎家喻户晓,他通过“非典”事件总结反思,进一步推动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在全世界率先形成了一套富有明显疗效的防治经验,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肯定,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总结反思,能使我们更加睿智;总结反思,能使我们的计划更加成熟和完备。
高中是我们求知的黄金阶段,我们做事有先见之明更显我们的远见卓识,洞察事物能力非凡。但是,我们对学习做好总结反思也未尝不是一种好习惯。我们做好每节课的反思,每道题目的反思,每次考试的反思,每天总结经验一点点,一年就有三百六十五条经验;每天反思一点点,一年就三百六十五条成功经验。
孔子说:“吾一日三省吾身。”反思能让我们日臻完善。请记住,先见之明固然好,总结反思不可少。
(6)佛曰:“勘破、放下、自在。”懂得舍弃是一种人生智慧。断舍离,是对过往的一种告别,也是当下一次新的开始。不论是职业的变换,还是感情的重塑,都需要和过去的自己告别,唯有如此才能有崭新的开始。人和手机一样,需要定期清理内存,如此才能提高运转速度。其实每一个新年来临,都是一次清零时刻,以便轻装前行,朝着既定目标进发。
“断”贪欲方能避祸患。《庄子·杂篇·盗跖》曰:“贪财而去慰,贪权而取竭。”贪欲是产生一切烦恼的根本,也是祸患之源。贪欲一起,祸害无穷。有些贪欲难遏者越陷越深,视党纪国法如无物,最终铤而走险,走上了不归路。既往,这方面的教训足够深刻。因此,做人,就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敬畏法律、敬畏道德,以正气涤荡心灵,断除贪欲,知足知止,“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做官,更须常思贪欲之害,时常叩问和守护初心,及时修枝剪叶、补钙壮骨,把牢理想信念“总开关”,始终保持清廉本色,确保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舍”惰性方能得幸福。年底了,不少人在感叹,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就不见了。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59.5%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时间管理能力较强,36.1%的受访者坦言较差。在我们身边,不乏一些人曾经才华横溢,豪情满怀,因为惰性变成惯性,消磨了意志,天长日久,最终一事无成,只能听到“一声叹息”。新时代领路人多次强调“幸福不会从天而降”“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深刻揭示了幸福的来源和真谛,也从一个角度说明“舍”惰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无论做人做官,都要做到树勤舍惰、以勤治懒,用奋斗开创幸福未来。
“离”风险能更好地保平安。新时代领路人在2019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在前进道路上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10次出现“风险”一词,提出要“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促进各级领导干部“增强驾驭风险本领”。我们每个人都要增强忧患意识,发扬主人翁精神,认真“回头看”,想想工作中哪些仍在潜伏的风险该远离,查查我们的周围有哪些隐藏着的隐患需排除,众志成城,形成合力,努力做到未雨绸缪,防患未然;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切实增强驾驭风险本领和水平,迎来国泰民安,岁月静好。
(7)有人问米开朗基罗是如何雕刻出《大卫》的。他回答说:“很简单,我去采石场,看见一块巨大的大理石,我在它身上看到了大卫。我要做的只是凿去多余的石头,去掉那些不该有的大理石,《大卫》就诞生了。”人生,又何尝不需雕刻?漫漫人生路上,总会有些波澜和诱惑。面对得失、宠辱、进退,我们既要“拿得起”,更要“放得下”。对待名利多用减法,化解烦恼;对待权位多用除法,剔除杂念,方能塑造出快乐、充实、美好人生。
(8)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我们必须敢于正视,然后才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意思是说遇到任何事情,都不要逃避,尤其需要正视现实的利弊与自己的优劣。毛泽东也说过:“人不能没有批评和自我批评,那样一个人就不能进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过错并不可怕,关键是人患不知其过,患不敢直面错误。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并能从错误中总结经验和教训,这样做才堪称大勇大智。
“改过”,是中国古人关于自新和发展方面的一项重要认识,反复出现在《周易》《尚书》《诗经》等典籍中。古人认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孔子说:“过而能改,其进矣乎?”他把善于改过看作更加进步的初阶,改过的过程,就是向善的过程,最终可以让人立于“无过之地”。因此,有过错不可怕,甚至往往不可避免;有过而能改正,则不仅可以得到谅解,更是自新和发展的基础。
善于改过,是自我批评和自我完善的重要表现。圣人不贵无过,而贵改过。限于一时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人们往往不能准确了解、把握当下的各种因素和条件,因此不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甚至有了错误自己也意识不到。这种非关主观意愿的“无心之失”,是我们工作和发展的过程中难以完全规避的。随着认知水平和能力的提高,我们对事物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识,对规律有了更精准的掌握,这类“无心之失”自然就会减少。只要认识到所犯的过错,并立即改正,此前的过错就很可能转化为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以供今后镜鉴。因此,如果以过错为耻而不肯改正,担心别人知道自己曾经犯过错误,甚至文过饰非,想方设法遮蔽掩盖。这样,上述“无心之失”就会转变为“有心之过”,就会产生极其严重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