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专门学习写作知识,积累写作素材的专题网站!

2024三模作文讲解:青春锐语 (含审题+立意+范文+写作借鉴)

杨老师 分享 时间: 下载word支付: 1元 点赞
阅读: 问答
2024三模作文讲解:青春锐语 (含审题+立意+范文+写作借鉴)

微信扫码分享

1.(2024·陕西渭南·三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庄子曾言:“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道出了顺应自然、遵循规律的智慧。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亦应顺天应时,以思辨的态度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与机遇。顺天应时,即顺应自然之道,遵循宇宙间的法则。它不是消极地随波逐流,而是积极地融入其中,与自然和谐共生。

材料二:《荀子·天论》中说:“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小人错其在己者,而慕其在天者。”意思是君子慎重对待那些由自己决定的事,而不羡慕那些由上天决定的事。小人则反之。荀子要求人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被天地所累,敢于挑战自己,敢于改变世界,强调“我命在我不在天”。

作为新时代青年,以上两则材料带给你哪些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一、材料解读

  本题提供了两则材料,分别引用了庄子和荀子的思想,要求考生结合这两则材料,思考并写作。

材料一解读:

“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 这句话出自庄子的《养生主》,强调了顺应自然规律和事物本性的重要性。在这里,“天理”指的是自然规律和宇宙法则,“批大郤,导大窾”指的是在做事时要善于找到关键的、薄弱的地方,进行突破和引导。而“因其固然”则是指要尊重事物本来的样子,不要强行改变。

庄子的这一思想,引导我们在生活中要遵循自然规律,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和机遇。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目标时,要顺应自然、顺应时势,避免盲目和急躁,从而达到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

材料二解读:

“《荀子·天论》中说:‘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小人错其在己者,而慕其在天者。’” 这句话强调了人在面对命运和机遇时,应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而不是盲目地依赖天意。

“君子敬其在己者”意味着君子会慎重对待自己能够掌控和决定的事情,如努力学习、积极工作、培养良好的品德等。他们明白,这些才是改变命运、实现目标的关键。而“不慕其在天者”则表明君子不会过分羡慕或依赖那些由天意决定的事情,如命运、机遇等。

相反,“小人错其在己者”意味着小人会忽视或错误地对待自己能够掌控的事情,而把希望寄托在天意上。“而慕其在天者”则表明小人会过分羡慕或依赖那些由天意决定的事情,从而失去了改变命运、实现目标的主动权。

荀子的这一思想,鼓励我们在面对生活时,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勇于面对挑战,敢于改变命运。它告诉我们,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奋斗,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这两则材料虽然来自不同的哲学家,但都强调了人在面对生活时应遵循自然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它们告诉我们,在顺应自然、尊重规律的前提下,我们要积极面对生活的挑战和机遇,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勇于改变命运、实现目标。同时,也要保持平和的心态,避免盲目和急躁,与自然和谐共生。这种思想对于新时代青年来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立意】

1.  发挥主观能动性,遵循客观规律性

2.  在规律的镣铐下勇敢创新,才能掌握成功密码

3.      权衡好顺应自然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

【考场范文】

掌握生命智慧,谱写时代华章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是一种何其高远的社会理想,又是何其潇洒快意的生命状态!相信,你我心中都有这样的理想追求。然则我们又该如何才能实现这个梦想?

于是联想到《庄子》中的一段话:“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庄子用解牛之理,告诉了我们人生之理——志存高远,遵循大道。这不就是一种高超的生命智慧,这不就是享受快意人生的诀窍吗?

勇挑担当,奋起而为。古之先贤深知自己肩负着社会、国家的责任,因此孔孟圣人不辞劳苦,奔波于世,推行自己的思想;烛之武不畏艰险临危受命,智退强秦;今之学者亦不忘“匹夫之责”,他们孜孜以求,执着探索,攻克难关,以己之力引众人前行……而如今,桂希恩,一位温和而坚定的仁者。他把温暖传递,他让爱心凝聚,直到更多的人向弱者张开双臂,直到角落里的人们看到春天。为什么他要这样做?这是因为仁者的责任让他知难而上。他不惧怕死亡,因为他对世界有博大的爱。一位仁者,汇聚爱心,肩负责任,而超越生命。

顺应本心,从心而为。所谓本心,是指我们内心最真实的声音、最真实的需求。从心而为,则是听从心灵的召唤,不为外物所迷。人生于世,常常会迷失于欲望的丛林,声色犬马、名缰利索虽让我们得到了一时的满足,却让我们失去了本真的快乐。庄子宁肯“曳尾于涂中”也不接受楚相之位,孟子则发出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呼号,黄文秀北师大硕士毕业后,坚定内心信念,回到大山里致力于脱贫攻坚,钱七虎隐姓埋名一甲子,为国铸盾六十年。他们都坚守本心,收获了本真的快乐,求得了无愧于心的人生。

顺应时势,顺势而为。“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万事万物皆有其发展规律,不可倒行逆施,唯有应时顺势,方可水到渠成。文景之治、贞观盛世,都是因为洞明时势,上应天道,下顺民意,而使天下归心。国如此,人亦然,只有明了大局,看清事物发展趋势,伺机而动,才能摆脱痛苦烦恼,享受成功的快乐。

“道可道,非常道。”生命的智慧需要我们不断去领悟,它不仅存于经典之中,更存于我们日常经历之间。让我们掌握生命的智慧,尽享快意之人生。

【写作借鉴】

一、主题鲜明,立意高远

作文以“掌握生命智慧,谱写时代华章”为主题,提出了通过领悟和运用生命智慧,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立意高远,既有对个人成长的深刻反思,也有对社会进步的期许,展现了作者宏大的视野和深厚的家国情怀。

二、结构严谨,条理清晰

作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开篇以孔子的话引出主题,接着从“勇挑担当,奋起而为”、“顺应本心,从心而为”和“顺应时势,顺势而为”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最后总结全文,点明主题。整篇文章条理清晰,逻辑严密,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把握作者的思路和观点。

三、例证丰富,论证有力

作文在阐述观点时,引用了大量的历史典故和现实案例,如孔子、孟子、烛之武、桂希恩、黄文秀、钱七虎等,这些例证不仅丰富了文章内容,也使论证更加有力。通过这些具体的人物和事件,作者生动地展示了生命智慧在不同领域的运用和体现,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四、语言优美,文采斐然

 作文的语言优美,文采斐然。作者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排比、比喻、引用等,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同时,作者还善于运用古诗词和成语,使文章的语言更加精炼、典雅。这些优美的语言不仅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也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

 

2.(2024·山东聊城·三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弘一大师在《谈写字的方法》一文中写道:“首先要能够统一,字与字之间,彼此必须相联络、互相关系才好。但是单止统一也不能的,呆板也是不可以的,须当变化才好。”

短短数语,道出了书写之要,也给新时代青年的为人处世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作文材料引用了弘一大师在《谈写字的方法》中的一段话,这段话虽然直接谈论的是写字的技巧,但其背后蕴含的哲理却深远且广泛,可以为我们新时代青年的为人处世提供深刻的借鉴。

弘一大师提到“首先要能够统一,字与字之间,彼此必须相联络、互相关系才好”。这里的“统一”并不仅仅是指字形的整齐划一,更重要的是指一种内在的和谐与一致性。在书写中,每个字都不是孤立的,它们需要相互关联、相互呼应,才能形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同样地,在我们为人处世的过程中,也需要保持一种内在的统一性。这种统一性可以理解为个人的价值观、信仰和行为准则的一致性,也可以理解为在团队或社会中与他人和谐相处、相互支持的能力。

同时弘一大师也强调“但是单止统一也不能的,呆板也是不可以的,须当变化才好”。这里的“变化”指的是在保持整体统一性的基础上,每个字都应该有自己的特点和变化。这种变化不是随意的,而是应该在统一中寻求差异,实现个性和共性的统一。同样地,在为人处世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在保持内在统一性的基础上,展现出自己的个性和特点。这种个性和特点可以是个人的才能、特长和风格,也可以是对问题的独特见解和解决方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保持和谐统一的同时,不断推动自己和他人的成长和发展。

由此可知,作文材料主要强调的是“统一”与“变化”的辩证关系。在为人处世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保持一种内在的统一性,与他人和谐相处、相互支持;同时,我们也需要展现出自己的个性和特点,在统一中寻求差异,实现个性和共性的统一。这种“统一”与“变化”的辩证关系不仅适用于个人成长和发展,也适用于团队和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因此,我们需要深入理解这种关系,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实践。

【参考立意】

1.  个群相融,命运共同

2.  独立浪潮头,共奏和谐音

3.  莫被同质化,个性助国兴

4.  融入群体不盲从,时代潮头立新功

5.  从个体走向群体,共筑命运共同体

【考场范文】

森林中骄傲生长

写字时,字与字必须相互写作统一,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字,恰如人从一生下来就是社会性动物,我们与周边的人或事物发生联系,由此交织成一张密密麻麻的生活的网。尽管我们不能脱离群体而存在,但我们也不能放弃对自我价值的追寻,恰如想写得一手好字就不能永远呆板静止,所以我们要在群体之中,造就独一无二的自己。

  我们可以把每个人都比喻成一棵树,“独木不成林”,只有千千万万的翠绿汇聚在一起,才能勾画出那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足球比赛的胜利离不开每个队员的努力付出,拔河比赛更需要大家的齐心一致、拼尽全力。可见,我们无法脱离群体去进行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这或许是自然万物运行必须遵循的规律。我们可以看到姹紫嫣红的鲜花总是簇拥在一起,天空中的大雁总是成群地翱翔。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一项工作的完成也离不开他人提供的直接或间接的帮助,因此,我们必须意识到群体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的重要性。

  但是,我们在强调复数的时候,是否意味着对单数的否定呢?实际上,我认为两者并不矛盾。我们在群体中,同样可以造就独一无二的自己,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把自己看成单数体现在对自我价值的追寻。三毛曾经说过:“我们不肯探索自己本身的价值,我们过分看重他人在自己生命里的参与。于是,孤独不再美好,失去了他人,我们惶惑不安。”这实际上是许多人的生活的一个写照。作为一个个体,我们除了要编织与他人相联系的网,还要酿造属于自己的蜂蜜。我们应该是辛勤劳动、勇于奉献的。在某些时候,我们应该静下心来沉思,去追寻和探求那蕴藏在自己体内的能量,去绽放属于自己的花朵。

  由此观之,群体与个体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概念。群体为个体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帮助,而个体的发展要致力于为群体做贡献,从而推动整个共同体的发展。

千万的翠绿汇聚成一片森林,我们在森林中享受惬意的阳光,品尝清晨的露水。于是,我们也在骄傲地生长,用我们的枝繁叶茂为人们带去阴凉,为雄鹰带去歇息的地方,成为森林中独一无二的组成部分。

【写作借鉴】

一、引材料提观点

  作文开篇即利用材料中“写字时,字与字必须相互写作统一”这一论题,巧妙地将写字的技巧与人的社会性相联系,引发读者的共鸣。这种开篇方式不仅新颖独特,而且迅速将读者引入文章的主题。

二、论证充分有力

  在论证过程中,作者通过比喻和实例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将每个人比喻成一棵树,通过“独木不成林”的俗语,生动地展示了群体对于个体的重要性。同时,通过足球比赛和拔河比赛的例子,进一步强调了群体合作的重要性。这些论证方式既形象又具体,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三、观点鲜明独特

  在强调群体的同时,作者并没有忽视个体的价值。作者认为,在群体中,个体同样可以造就独一无二的自己,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这种观点不仅独特,而且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它告诉我们,在融入群体的同时,也要保持自己的个性和追求,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

四、结构严谨清晰

  整篇文章结构严谨,逻辑清晰。作者先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然后通过比喻和实例进行论证,最后得出结论。在每个部分之间,作者都使用了恰当的过渡句,使得文章更加连贯流畅。同时,文章的语言简练明快,易于理解。

五、结尾寓意深远

  作文的结尾部分以“森林中骄傲生长”为喻,表达了作者对于群体与个体关系的深刻思考。作者认为,每个人都是森林中的一棵树,虽然我们是群体的一部分,但我们也要骄傲地生长,为森林贡献自己的力量。这种寓意深远的结尾不仅总结了全文的主旨,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2024·浙江绍兴·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希腊德尔裴神庙有一些用哲理警句写成的铭文,其中最著名的是“认识你自己”。的确,认识自我,寻求自我定位,是每个人成长的必经过程。青少年在认识自我的过程中,既不能不看“别人眼中的我”,也不能只看“别人眼中的我”。

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材料提到希腊德尔裴神庙最著名的铭文“认识你自己”,然后强调其重要性,认识自我,寻求自我定位,是每个人成长的必经过程,接着指出“认识你自己”的方法,不能不看“别人眼中的我”,也不能只看“别人眼中的我”,表明我们要智慧地去认识自我。一方面人的认知能力,往往受制于出身、知识、环境,利害关系等多种因素,自己的见解很多时候是偏颇的,是不客观、不公正甚至不正确的。因此,当自己的见解与他人有别时,需要有自省意识和宽容精神,不能一味相信自己,盲目否定他人,需要借助他人的视线来认识自己,定位自己;另一方面,要学会清醒、正确看待自己,有自己智慧的头脑,他人的看法固然值得借鉴,但一味活在别人的评价中,就失去了自我,会被蒙蔽,失去正确、全面的定位。

行文思路上,首先提出认识自己,准确定位的观点,然后再论证为什么要认识自己,如因为“身在此山中”,难识“庐山真面目”,更因为人们的自卑或自以为是。人们常常因缺乏对自己的审察、发现、怀疑、反省、忏悔的能力,而常常会被自己蒙蔽。从这个意义上说,审视自己,认识自我,是一种能力、一种品德、一种高贵的人格境界;接着论证如何正确认识自己,如不隐恶不扬善,要有目标和榜样,要有科学方法,要态度端正,要有自省的精神,准确认识自我,不要羞于承认自己的缺点。总之,认识自己,要触及灵魂,要不断地解剖自己,发现自己,并在实践中修正自己,完善自己。

【参考立意】

1.  认识自我,准确定位

2.  要善于反躬自省

3.  过度相信自己会陷入自我认识的误区

4.      准确地认识自我是一种智慧

【考场范文】

认识自己

希腊人曾把认识自我作为最高智慧的象征,正如希腊德尔裴神庙最著名的铭文:认识你自己。自我认知错误就会导致错误的行为,所以人要认识自我。认识自我,是人生一道重要的关卡,也是人生的重要转折。一个人若能正确地认识自我,那么在人生路上便不会迷茫。

自我认知是我们做任何事情的出发点,也是我们为人处事的基础。

古代邹忌那一番分析妻、妾、客之所以“美我”的话,真可称得上深刻认识自我的典范。虽然有如此多的赞美,但邹忌难得有清醒的自我认知,且能由此及彼,由家事到国事,向齐王委婉进谏,可谓大智慧!与之相反,楚怀王昏庸不明,亲小人远贤臣,疏远流放屈原,终至丢掉半壁江山!邹忌与怀王,一明一昏,可谓对比鲜明。认识自我,战胜自我,康庄大道自在脚下。

毛泽东不正是在正确分析敌我优势后做出了向农村转移的伟大抉择吗?陈独秀不正是一味坚持左倾而导致大革命失败吗?历史告诉我们,心中有明镜的人,就会时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改正自己的缺点。而那些狂妄自大、固执己见的人,怕是早把那面明镜丢入大海,深沉海底了吧!  

 清晰正确地认识自我,将成为人生的一大助力。如果一个人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优势与劣势,那么便能“有所为有所不为”,并且取长补短,给自己的人生以极大的助力,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既然认识自我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认知自我呢?既不能不看“别人眼中的我”,也不能只看“别人眼中的我”。首先就是正视他人的客观评价,因为他人的评价往往会带来重要的信息,使我们得以认清自己的优缺点,从而从他人身上吸取经验。其次要懂得自省,勇于自省。不论他人如何评价自己,我们要做的不是恼羞成怒下的激烈反击,而是反躬自省,深刻、准确地剖析自我,正如《劝学》中所言,“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准确地认识自我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有“自知之明”的人将会成为一个合格的现代化公民,而在“自知”的基础上还能进一步改正自我、完善自我的人则堪称国之栋梁。让我们抛弃“各人都相信自己的不差分毫”的愚昧狂妄,多一点儿揽镜自照,多一点反躬自省!若能如此,于他人,于社会,于国家,于民族,那将何其有幸!

【写作借鉴】

一、主题明确,论述有力

  文章开头直接引用了古希腊的谚语“认识你自己”,作为全文的引子,明确了主题。接着,作者通过邹忌和楚怀王、毛泽东和陈独秀的正反对比,进一步强调了自我认知对于个人行为选择和人生道路的重要性。这种对比的写法,不仅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也使其内容更加丰富和有趣。

二、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在论证自我认知的重要性时,作者从个人到国家,从古代到现代,引用了丰富的例子来支持自己的观点。这些例子不仅具有代表性,而且与主题紧密相连,使文章的论证更加充分。同时,作者还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结构,逐步深入,使文章的结构更加清晰。

三、语言优美,表达流畅

  整篇文章的语言优美,表达流畅。作者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如排比、对比等,使文章更具文采。同时,作者还注意使用恰当的成语和引语,增强了文章的文化底蕴和说服力。

四、结尾呼吁,升华主题

  在文章的结尾部分,作者通过呼吁读者多一点儿“揽镜自照”和“反躬自省”,将文章的主题升华到了更高的层次。这种结尾不仅回应了文章的开头,也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号召力。

阅读全文

作文大家评

221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