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反战不畏战,能战方止战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在《大战中的插曲》一文中,聂荣臻写给日军一封信里这样说:“我八路军本国际主义之精神,至仁至义,有始有终,必当为中华民族之生存与人类之永久和平而奋斗到底,必当与野蛮横暴之日阀血战到底。深望君等幡然觉醒,与中国士兵人民齐心合力,共谋解放,则日本幸甚,中国亦幸甚。”
材料二:长津湖战役中,一个名叫宋阿毛的烈士写下这样的遗书:“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决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他们的坚守换来了今天的一切。正如电影《长津湖》中的一句台词:“我们把该打的仗都打完了,我们的后辈就不用打了。”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以“战争与和平”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阐述你的观点和认识。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解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主要考查人文情怀,理性思维和国家认同。引导一代青年思考战争与和平的关系,培养其人文情怀和家国情怀。在国际形式比较紧张的当下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材料由两部分文字组成,第一部分两则材料突显中国军人的勇毅及为国家作战的坚定,引导青年思考战争与和平的关系及其意义的同时也给青年学子树立榜样;第二部分为引导性语言,启发考生对“战争与和平”的关系的思考。题目包含二元关系,体现了对考生思维的考查。同时要注意出题人的情感价值倾向,两则材料都没有绝对否定战争,而这个战争是指正义的反侵略战争。考生要回答“战争”和“和平”的关系,不可单极思维。
「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
1.珍爱和平,远离战争。
2.维护和平、拒绝战争,是每一个国家的责任。
3.维护和平,为正义而战。
4.铭记战争历史,珍惜今日和平。
5.为正义而战,为和平而歌。
6.反战不畏战, 能战方止战 。
……
偏题立意:
1. 放飞心中的白鸽。(二元问题变一元问题。)
2.以英烈之精神,捍卫和平之家园。(同上。)
……
「范文展示」
反战不畏战 能战方止战
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一天我们以国家公祭的方式,祭奠30多万在南京大屠杀中死难的同胞。一个沉重的话题再次萦绕于怀:战争与和平。新时代领路人指出:“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这就是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
反战但不畏战。
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和平的民族,虽然历史上也不乏战争,但总体上不但内战少,对外征战也少,中国历史上所发生的对外战争,绝大多数都是抗击入侵者的反侵略战争。墨子教导我们“兼爱非攻”,孔子教导我们“天下大同”;可是当侵略者的铁蹄已经踏上了我们的国土,当霸权者的皮鞭已经抽打着我们的躯干,“爱与和平”的说教还能否让他们放下屠刀立地向善?
聂荣臻说:“我八路军必当为中华民族之生存与人类之永久和平而奋斗到底,必当与野蛮横暴之日阀血战到底。”格兰特将军说:“我从不主张战争,除非为了和平。”正义之战的目的就是为了争取和平!在强权面前“和平”一词不过是沉默和软弱的代名词。鲁迅先生说:“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和平的呐喊阻止不了敌人掠夺的野心,武器才是最好的防御。
能战方能止战。
历史告诉我们,和平必须以强大的实力为后盾。孔子说:“有文事者必有武备。”在国际较量中,政治运筹很重要,但说到底还是要看有没有实力。“善于辞令”的屈原没能阻止楚国的灭亡;说退秦师的烛之武最终没能阻止郑国的灭亡;精通国际法的顾维钧没能阻止中国受辱。三寸不烂之舌挡不住侵略者的坚船利舰;怀柔苟合换不来霸权者的和平鸽。能赶走敌人的是机枪、坦克、火箭炮;能震慑住敌人的是军事实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的综合之强。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有战迎战,无战备战。《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而无患。”
和平是人类最持久的夙愿。中国人倡导“以和为贵”,我们的愿望是共同发展。但是时至今日,战争的威胁却始终存在,挥之不去。和平很重要,争取和平的过程很艰难。正因为如此,我们更要武装好自己,维护好今天的和平。只有这样,才能告慰那些为了争取今日的和平而流血牺牲的先辈;也只有这样才能慰藉那些在战争中被残害的生灵。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下,惨死的白骨犹在。用公祭日的一条宣传语作结吧!“把屠刀化铸警钟,把逝名刻作史鉴,让白骨可以瞑目,让冤魂能够安眠,让孩童不再惊恐,让母亲不再哭泣,让战争远离人类,让和平洒满人间,勿忘历史,珍爱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