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专门学习写作知识,积累写作素材的专题网站!

大学之道——观《大学》有感

许瑞秦 分享 时间: 下载word支付:1.00元 点赞
阅读:
大学之道——观《大学》有感

微信扫码分享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看到《大学》这个名字的时候,我本来以为这是一部故事片,看后才知道是一部讲述清华人的记录片。可以说,这是一部给我带来意外惊喜、又很特别的电影。这部记录电影讲述了钱易、蔡峥、严韫洲、宋云天4位清华师生的真人真事。

在83岁时迎来荣休仪式、耄耋之年仍躬耕于三尺讲台的清华环境学院钱易院士,出身“一门六院士,半门皆教师”的钱氏家族,是国学大师钱穆的女儿。到2021年,钱老师从教62年,她的第一批学生早已退休了,而她还坚持站在讲台上奉献光和热。“给本科生上课是每个大学教师的责任。”课堂上的她在讲述《寂静的春天》时,是那么地平易近人。“荣休以后要从忙碌转变到悠闲是一件很难的事”,“不要叫我钱老,请叫我钱老师,加个师字”,生活中的她是那么和蔼可亲、虚怀若谷。清华校园里总能看到她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身影,令我感到亲切的同时,对钱老师的敬意油然而生。

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做博士后研究工作、本可以到美国名校任教,却毅然选择回国入职清华大学天文系的蔡峥副教授,对于清华完成“数理化天地生”的完整理科布局、重建天文系出一把力。一生中的关键几步能做出自己的正确抉择,本身就是巨大的成功!对于蔡老师个人,他想用“自己的设备和技术”让中国天文事业在短期内赶超世界一流,在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进程中,发出一束光、贡献一份热。观影过程中,对蔡老师约见清华邱勇校长谈话前的忐忑不安、谈话中的踌躇满志深有感触;面对国内外专家的担忧、质疑,“组织来自全国的力量,如何组织?”,面对国内资金、设备、技术、人才、管理等诸多方面的挑战,这位青年教师发自内心感慨“做一件事真不容易”,他低着头、喃喃自语“此时特别想抱起一把吉他,弹出自己的心声”;最终,在青海省海西州茫崖市冷湖镇寻找望远镜台址的现场,蔡老师勇敢肩负起自己的使命,雄心勃勃的他挥臂遥指远方的赛什腾群山,仰望星空的“巡天望远镜就架设在那个山头上”……这一幕幕场景,无不令人动容。

第一代“00”后大学生严韫洲,在父母陪同下顺利完成2018年清华自主招生面试,走出考场时他踌躇满志;得知自招成绩在上海地区排名第一时,父母和他都非常高兴;查高考分时他既紧张又激动 ,得知高考成绩后,担忧随即弥漫开来,“语文没考好!”,“还能不能进清华?”,扑面而来的那种不确定感是那样真切。2018年清华大学录取内地本科新生3400多人,虽然一波三折,最终,严韫洲成为清华新生中的一员。寒窗苦读十几年,高考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里面的酸甜苦辣怎么说都不为过,涉及高考的方方面面都是最焦灼的社会热点。

观影过程中,我对涉及高考前前后后的这一切都感同身受,影片也将各种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高考查分前考生和家长的平静或急切 、查分后的欣喜或失落。这还没完,高考七分考,三分报,除分数重要外,填报志愿也非常重要,志愿表上的每一个字对成功录取进心仪的大学都是很关键的,都要深思熟虑 。影片中的另一位高考生以优异成绩填报清华,面对清华招生老师的提问:"清华录取你还不高兴吗?",年轻的姑娘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早已泪流满面。对家长和考生的这种考验虽然不如高考考场那般紧张,但考生下定决心,点击提交志愿表时的千钧之重,对此深有感触。目前正值2021年高考填报志愿的关键时间,一年一度,一张小小的表格又开始牵动着多少考生和家长的心。入学后,清华园的学习和生活一一展开,严韫洲在清华新生军训20公里拉练的雨夜;校园熄灯前他和舍友复习备考时的勤奋刻苦;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控制以后,他骑着单车、拉着行李箱归校时的兴奋激动。这一幕幕画面在眼前闪现,这一段段对话在耳边回响,都是那么直击人心!这些雕刻进电影荧屏的时光片段,是进入清华园以及全国其他高校千千万万学子的真实写照。

宋云天的故事更是令我心潮澎湃、百感交集。2019年毕业季,清华水利系的博士毕业生宋云天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导师希望他留清华任教,他内心却有一个“去基层造福一方百姓”的理想。在夜深人静的清华校园,一位不知姓名、只有一个背影的清华老师在开导宋云天,老师的声音虽然是轻轻的,落在学生的心里却是沉甸甸的:你博士毕业还很年轻,马上去基层将会面临诸多实践考验和实际困难,而留在清华任教,等更成熟一些更有助于实现自己的理想。这样的肺腑之言,让师生紧紧地拥抱在一起。他的奶奶、多年的老村支书也在劝孙子不要回河南农村,“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线线都要从下面这根针眼里穿过去,太难了。”国庆70周年联欢活动天安门地区燃放烟花,宋云天骑着单车兴冲冲地向天安门赶去,中途却被交通管制员拦下,他就地停下单车,看着不远处高楼玻璃幕墙上反射而出的、那不甚清晰的烟火的光影一闪即逝,“烟花只剩下烟了”,乘兴而来,却只得到这个,真遗憾。“留清华”和“去基层”两方面的准备工作都在平行推进着,而到了真正要抉择的时刻,舍一取一,老师、父母、亲戚、女友都显得那么无能为力,“你自己选”,与父亲的对话很简短,却对未来影响深远。

人生的航向四面八方、人生的道路千条万条,自己的路只有自己来选,自己的命运只有自己来操盘!深夜的教室里,宋云天做出了自己的抉择:坚守自己的理想,通过选调方式,回到艰苦的河南农村。这一场景深深震动着我,人生的重要关头,遵从自己的内心和呼唤,做出符合自己价值观的决定是需要极大勇气的。东西南北都有无数的人,每个方向都是真实的人生,试问哪个方向只有彩虹没有风雨?这不是考试卷上的一道有标准答案的数学题,无所谓正确或者错误。

有人或许会问:“如果没有纪录片陪伴式跟拍和媒体关注,宋云天是不是会选择留清华任教,而不是回河南故乡?”

在很多人的眼睛里,从清华北大校园走出去的毕业生,在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选择一份高薪工作是很容易的,积累一段时间后拥有自己的安稳生活也不是一件难事,没必要到基层去经受风雨和磨砺。而在我看来,无问西东的清华人有着强烈的“家国情怀”,“不求做大官,只求做大事”、“说得少,做得多”。一生中能够做好一两件重要事情就是成功的,就无愧此生,无愧自己的内心。清华毕业生宋云天做出这样的选择不是偶然的,他不是坚守理想的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2021正值清华110周年,《大学》时空跨度3年,在110分钟的光影里,讲述了4位平凡却不普通的清华人的故事,我仿佛看到了清华以及全国其他高校千千万万的在校生、毕业生、教职员工,乃至在国家各行各业的平凡岗位上默默工作的无数个老、中、青建设者的身影。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评语】该文开篇先提出观点“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然后再交代影片对自己感受最深的四个人——钱易、蔡峥、严韫洲、宋云天,再联系现实谈感点,最后再次回扣观点,进行点题。文章由观而感,观点明确,思路清晰,认知深刻,论述充分,语言流畅。

阅读全文

作文大家评

221381